《穹顶之下》的心理作用
2015-03-20周惠明
周惠明
2015年2月28日,全国“两会”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柴静带着自资百万制作的《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以下简称《穹顶之下》)重回公众视线。这部时长100多分钟的雾霾纪录片由柴静、优酷、人民网联合首发,视频推出当天就在优酷获得600万次播放量,24小时全网播放量近亿。和柴静总能引起争议、雾霾总能引起争议一样,一时间柴静的雾霾调查在互联网世界炸开了锅。
在视频刚发布的当天大家纷纷转发,好评如潮、鲜有质疑。到了第二天,质疑声、批评声开始出现,互联网上“柴粉”和“柴黑”开始激烈的争论。受群体心理的影响,群体对《穹顶之下》的态度和关注点也随各种意见观点起伏不定,最终很少有人把注意力集中在雾霾治理这一问题上,柴静制作《穹顶之下》的目的也被讨论得面目全非。研究群体的特点和感情特性,或许能解释这一现象。
一、群体的定义及特点
(一)群体的定义
通常情况下,群体指聚集在一起的个人。但《乌合之众:大众心理学研究》的作者古斯塔夫·勒庞指出,从心理学角度而言,“群体”的含义有所不同,它指“在某些既定的条件下,并且只有在这些条件下,一群人会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它非常不同于组成这一群体的个人所具有的特点。聚集成群体的人,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都采取同一个方向,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种集体心理”。
纪录片《穹顶之下》所聚集的群体即所有在互联网上观看该视频的网民,由于他们观看《穹顶之下》时的关注点不同、情感不同,随之产生的意见也不尽相同。网民用转发、点赞等方式对一些颇具代表性的观点表示一定程度的认可或接受,持类似意见群体便在网络的虚拟世界显露出来。
初步统计,针对《穹顶之下》的观点大致分为赞同和反对两部分群体,赞同的声音相似,而反对的声音却各有不同,因此大群体中又聚集着众多小群体。
(二)群体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
群体具有冲动、急躁、缺乏理性、易受暗示和轻信、夸大感情等特点。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从数量上考虑,群体就是优势,数量的强大能让他们感到势不可挡,这使他们敢于发泄自己的本能欲望。群体中的个人处于匿名状态,本着法不责众的心理,平时约束着个人的责任感便随之消失。而独自一人时,个人必须对这些欲望加以限制。2012年9月15日,在西安抵制日货游行中,反日群体形成的浩大声势让个人失去了平时约束自己的责任意识,他们打砸日货,掀翻日系车,其中一位名叫李建利的“90后”拿起U型锁砸了日系车车主的头,但牢狱之灾还是由李建利承担。李建利就是在群体浩大的声势中失去自我约束意识,做出令人咋舌的事。
第二,在群体中,每种感情和行动都具有传染性,其程度可使个人为了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上述例子中,身处抵制日货游行队伍里的个人,由于受群体气氛的感染,情绪越来越激动,行为也越来越极端,不少人失去理性和判断能力,做出害人害己的事情,使“游行”变成了“打砸”。
第三,群体容易接受暗示,在暗示的作用下,个人会因为难以抗拒的冲动而采取行动。“在群体中,当个人的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传染的作用而转向同一方向时,个人便成了不再受自己意识支配的玩偶”。如邪教和传销组织,通常都是向一群人反复灌输某种观念进行洗脑,群体高涨的情绪和氛围使暗示和传染变得更容易,从而更容易达到传播者的目的。
二、群体的感情特性及在面对《穹顶之下》时的表现
(一)群体的冲动、易变和急躁
群体几乎完全受无意识动机的支配,群体中的个人是按其所受的刺激因素决定自己的行动。由于刺激因素多种多样,因此群体也极为多变。
柴静的《穹顶之下》发布之后,各大媒体纷纷转载支持,在互联网内扩散。由于群体受无意识动机的支配,他们的行动完全是下意识的本能反应,所以当他们看到柴静的雾霾纪录片觉得不可思议,并且发现周围的人都在转发时,他们也跟着转发了。此时,伴随视频的转发或分享鲜有质疑。
然而从视频发布的第二天开始,各种批评之声逐渐涌现,有人质疑柴静打温情牌,有人质疑柴静自费制片的性质,有人质疑柴静到底是为环保还是为赚钱,还有人质疑柴静的人品。此时,受无意识支配的群体又调转枪头,把枪口对准这个“说一套做一套”的女人。“柴粉”和“柴黑”开始在互联网上打口水仗,这其中充斥着相当多的非理性词汇,甚至包括人格侮辱等,这是群体的冲动和急躁导致的结果。
(二)群体易受暗示和轻信
群体永远漫游在无意识的领地,会随时听命于一切暗示,而某种暗示通过相互传染的过程,会很快进入群体中所有人的头脑,群体感情的一致倾向会立刻变成一个既成事实。
一部分人质疑柴静的女儿一出生就被诊断出肿瘤与雾霾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柴静在有意误导网民与大众,此时,关于柴静是资深烟民、开大排量汽车的信息不断在互联网上传播,于是他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孩子的问题是她资深老烟民导致的结果。但事实并非如此,具体什么原因先不论,3月2日,柴静在其唯一授权的微博@柴静看见发布消息辟谣:“柴静不抽烟,要不就是戒烟三十多年了”,“我们家有辆车,除了老人孩子,机场医院,基本不开”。许多熟识柴静的朋友也纷纷通过微博表示从未见过柴静抽烟。
知乎上Jun发表“柴静的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有哪些科学上的错误?”,列举了纪录片里的十大错误,其中第十条作者截取了柴静PPT里的一张图,另外还放了一张英文的截图,上面写着“PM2.5 annual statistics start in 1999(PM2.5年数据信息始于1999年)”,作者写道,“原来这个数据1999才有,至于她们怎么拿到1970—1999的,大家就自行脑补好了”。如何自行脑补?如果仔细看一眼会发现,作者Jun给的这张PPT截图跟PM2.5没有一点关系,而是在讲“汽车和卡车用量”。虽然Jun的文章漏洞百出,但这仍不妨碍无意识的群体轻信、转发这篇文章并给他7000多个赞。随后果壳网、NASA和众多的知乎网友也纷纷出来证实Jun的回答本身就有很多不科学的地方,有人甚至说他“用心险恶”。
(三)群体情绪的夸张与单纯
群体表现出来的感情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简单而夸张,而群体中的暗示和传染过程又使群体夸张的情绪得到强化并能迅速传播。群体简单而夸张的情绪直接导致他们不知什么叫“怀疑”和“不确定”,他们把怀疑当证据,容易陷入极端情绪。
与独处时的个人相比,群体是情绪化的,并且是情绪的易感人群。《穹顶之下》带来的震撼能立刻激起群体对雾霾的关注以及恐惧;而一句“柴静是资深烟民,开4.0大排量SUV,曾经做过小三”则能迅速将群体的注意力带向柴静的八卦花边新闻。
群体情绪的夸张和单纯还表现在部分群体不喜欢柴静的主持风格,进而也不喜欢柴静拍的纪录片,他们甚至不看完纪录片内容就开始在互联网上破口大骂。还有部分群体的关注点被引向了柴静的孩子身上,他们就孩子的问题进行了不少讨论却对视频真正想讨论的雾霾甚少关注。针对《穹顶之下》,无论受众是被震撼或是觉得不满,一旦加入某一意见群体,理性就开始被情绪化替代,口舌之争远胜过他们的行动力,因为群体最缺乏的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群体也难以拍出像《穹顶之下》这样的纪录片。
三、群体特性可能引发的危害及防范措施
(一)群体特性可能引发的危害
群体里的个人无论其生活方式、职业、性格或智力有何不同,一旦构成群体,他们便形成一种集体心理,这使他们的感情、思想和行为与他们独处时颇为不同,独处时不可能产生的感情或行动,因为集体心理的影响而变成可能。这种集体心理可以造就英雄事迹,可以让平时胆小的普通人变得英勇无比,但也可能造成突发性群体事件,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
从《穹顶之下》的传播过程可以看出,群体冲动、急躁、不思考,容易受大环境影响,从刚开始的转发视频到后来支持派和非支持派的辩论,都显露出群体的冲动和情绪化。不思考又让他们的立场随着互联网上不断蹦出的各种信息左右摇摆,最终注意力难以聚焦在“防治雾霾”这一问题上。而群体中的暗示和传染作用一方面影响着群体的情绪,另一方面又成为谣言滋生和传播的温床。
网络中的群体如此,现实生活中的群体亦然。一旦群体的特点被不当利用,后果不堪设想,如之前所述的邪教和传销组织;再如一些群体的游行示威活动,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则容易发展成“打砸抢”事件。
(二)群体特性危害的防范措施
首先,就个人而言,要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不盲从,多思考事情的来龙去脉;作为网民,要加强自身素质,不信谣言不传谣,互联网上的多方观点可综合考虑,然后取最客观或最有价值的一方。
其次,作为重大信息的发布者,在谣言出现时要及时出来解释辟谣,对群体的讨论方向可做适当引导,利用群体高涨的热情指导他们的正确行动。《穹顶之下》中讲的最后一个问题是“面对雾霾我们能做什么”,其中就讲了很多种方法,号召每个人行动起来,随后@柴静看见在微博中又再次列举了其中一些方法,如拨打“12369”举报、不购买污染企业产品等,该微博还转发网友“为空气做点事”“随手拍污染”等监督举报污染企业的活动,在引导群体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
最后,有关监管部门要做好监管工作,无论是现实社会还是网络社会,都要防范因群体心理导致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现实社会中单是人群的过度密集就可能引发事件,如2014年12月31日跨年夜上海外滩踩踏事件,造成36人死亡的惨剧。网络社会也是如此。2011年3月11日日本近海9级地震导致该国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事件,有人在网上散布谣言称“碘盐可以防辐射”“海盐也会遭受核污染”,造成国人心理恐慌,国内多地发生抢购食盐现象。监管部门要加强信息监管、及时辟谣、正确引导,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四、结语
《乌合之众》中说到,“单单是个人变成一个有机群体的成员这个事实,就能使他在文明的阶梯上倒退好几步。孤立的他可能是个有教养的个人,但在群体中的他却变成了野蛮人——一个行为受本能支配的动物”。许多现实社会中遵纪守法的公民到了互联网上仿佛就变成了另一个人,他们加入各种意见群体相互攻击,群体的数量就是他们的最大优势,表面上能言善辩,实际上并无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关于《穹顶之下》的讨论已逐渐冷却,争吵过后狂热的群体也一哄而散,随着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式的增长,他们的注意力被带向其他地方。雾霾仍在,环保斗士们依然坚持,值得欣慰的是又有新的人群加入了关注雾霾、关注污染的行列,而互联网上群体的狂热仍在继续。
[1]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新世界出版社,2010.
[2]梁福龙.总能引起争议的柴静和她的《穹顶之下》[EB/OL].http://www.vccoo.com/v/bc927c.2015-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