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黑齿习俗的文化象征涵义

2015-03-20张丽花

文化学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涵义贵族习俗

张丽花

(云南大学外语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

美国符号学之父查尔斯·桑德尔·皮尔士认为:符号是相对于某人在某个方面能代替(代表、表现)他物的某种东西。皮尔士根据符号形式与指称对象的不同关系将符号分为三种:即引得符号(index)、类象符号(icon)和象征符号(symbols)。象征符号就是被符号的使用者如此理解或解释的符号。语言和文字被认为是人类社会最具代表性的象征符号,除此之外,还存在着大量的非语言文字象征符号。它们通过隐喻手段负载着各种文化象征涵义[1]。比如,在没有文字的景颇族青年男女恋爱时,以物代书,互相传递“树叶信”,以槟榔表示友好,以辣椒表示热恋,以树根表示想念,以藤叶表示永不分离,以并蒂花叶表示常在一起。

黑齿习俗(ohaguro)是古时曾普见于东南亚地区、中国西南地区、日本和台湾等地区的一种身体装饰(身体加工或变形),亦是一种非语言文字象征符号[2]。在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中的傣族、布朗族、基诺族、佤族、哈尼族、阿昌族、德昂族亦有此习俗:布朗族以染黑齿作为成人礼仪式(男15 岁,女13 岁);傣族姑娘以黑齿为美;基诺族的染齿也是一种互相爱慕和尊敬的表示,姑娘常把铁片端到自己爱慕的青年面前请其染齿;此俗乃基诺族的古老传统,据说不习此俗者死后将不受祖先鬼魂的欢迎。日本最早的黑齿习俗出现于四五世纪的古坟时代[3],延续至明治时期颁布黑齿禁令。在纵跨1500 多年的日本历史文化环境中,黑齿习俗的文化象征涵义呈现出多样性:女性传递身体信息的符号、成人标志、审美标志、贵族身份标志。本文从符号学角度对日本黑齿习俗文化象征涵义的产生、流变、存续和消亡进行一个详细考察。

一、日本黑齿习俗的起源及文献记载

原正三根据史料和考古资料推测,日本的黑齿习俗始于四五世纪,以古坟时代为中心的原史时代①3 世纪中叶至7 世纪末。,自大陆传入,至7 世纪初圣德太子任摄政时期已经一般化,但其所依据的《关秘录》是成书于江户末期的逸闻集,并非原始史料。岛五郎、山崎秀治在1953 年《大阪府文化遗产调查报告》中对从河内(今大阪)大薮古坟出土的人牙骨进行研究时,发现了十例人工染黑的人齿,且验明其并非嚼食槟榔所致,但无法证明此习俗是日本原发还是传播所致[4]。日本染黑齿的材料是五倍子和铁。铁是弥生时代②BC300 年至AD300 年的约600 年间。和稻作技术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的,故原正三的推理似乎不无道理。

中国古籍如《笺注倭名类聚抄》《魏志·倭人传》《楚辞》《史记》《列子》《淮南子》《吕氏春秋》等文献中都有关于“黑齿”“黑齿国”的记载,但多为日本以南海域岛屿国家和地区的习俗[5]。例如,《魏志·倭人传》中记载,“又有裸国黑齿国,复在其东南。船行一年可至。”可见,东南海域地区早就有黑齿习俗。关于日本的描述可见于《山海经》:东海有黑齿国其妇人悉黑染……[6]。

日本国内关于黑齿较完整的记述为明治时代编撰的《古事类苑》:“黑齿曰ohagurome亦曰ohaguromi 又曰铁浆。所谓施铁浆以黑齿。女子黑齿之事早载于《倭名类聚抄记》《草枕子》之后书。虽为自中古以来之习俗,始铁浆之礼始见于《诸大名出仕记》《建内记》等书,故此礼始于足利氏时代。自亲族或知音中,选老妇人为铁浆母,令其处之。此仪式古八九岁为之;近世则多十三岁之时行之;民间临结婚举此式,以表成人妻事宜。故有乞铁浆于数户之习。黑齿本限为女子之事,中世以来,男子亦仿之。”③笔者据日文原文翻译。

更早的记载只能求证于平安时代及之后的一些文学作品。11 世纪初问世的日本最早的小说《源氏物语》描写道:紫姬未依老派祖母的习惯将牙齿染黑。平安时代女作家清少纳言在《枕草子》中写道:黑齿染得好,心生满意。可见,其本人也是黑齿习俗的体验者。日本最早的短篇小说《堤中纳言物语》是创作于平安时代后期的作品。其中一篇作品《爱虫公主》描写了一个反叛的贵族女孩:不似其他适龄女孩儿般染黑齿、剃眉,也不化妆。北村季吟在《源氏物语》的注释《湖月抄》中记述道:紫君染黑齿后,常画蝉眉④剃眉后在蟀谷下方画上的一字眉。日语标记为:殿上眉或引眉。。可见,染黑齿和剃眉是当时上流阶层的一般习俗。除此之外,还有《紫式部日记》《堤中纳言物语》《荣花物语》《日本风土记》《源平盛衰记》《义经记》《太阁记》等40 多部作品中皆可见相关描述[7]。

关于黑齿习俗的语言表达很多,多与染齿材料有关,同时,亦因社会阶层而异。用于染齿的液体的一般制作方法是:将烧热的铁屑浸泡于浓茶或淘米水中,并加醋、酒等以增添染后牙齿光泽。同时,为加强颜色附着力,混入五倍子(付子)粉,浸泡两月则成。为了缓和入口时的不快感,使用时也会加入糖、粥等东西。故原则上天皇宫内叫做付子水;武士阶层称为黑齿;江户时代庶民称为铁浆付或付铁浆;用日语中的汉语词汇表达为染牙、染齿、涅齿。较普遍的语音表记为:(o)haguro。染齿器具甚至成为嫁妆必备之物。

二、身体装饰的文化含义

身体装饰即用各种方法在肉体上实施装饰。最早的身体装饰见于4200 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的奥瑞纳文化(Aurignacian)时期[8]。樋口清之在《日本原始文化史》中按照手段方法将身体装饰分为三类:身体加工(拔牙、头部变形、切指、纹身等)、涂抹身体(染甲、染发、染牙等)、附着装饰(衣物、首饰等)。身体装饰的目的莫过于美的欲求、性欲求、实用需求、信仰要求、表达要求等。在目的实现过程中,某些现象被符号化,成为该文化共同体中具有某种特定涵义的制度。同时,这种文化涵义随着时代的迁移也会发生一些改变。例如,以拔齿为成人仪式的习俗在绳文时代曾广泛存在于日本西部地区。那是成为共同体成员必须经历的考验,是一种类似宗教仪式的严酷的考验,而在日本东部和北海道地区却没有这种习俗。再如,在中国夏、殷、周时代,涂抹腮红是后宫女性表达身处经期不能侍寝的标记,而后来演变为女性的主要化妆法。鸡心螺(芋贝)是环太平洋海岸线地区常见的一种贝,因为花纹漂亮且稀有,所以被视为贵重饰品。它在中国三千年多年前曾被当货币使用(螺钱);在日本,它因形似女性阴部,被用作安全生育的护身符。

象征符号是约定俗成的,为本民族成员所认同。皮尔士将符号现象分成三个层次,即符号、客体对象、解释项。符号之所以成为符号,之所以能通过一定的形式系统代替或代表不同于符号自身的其他事物、现象、过程,是由于符号的解释者依据一定的共同体或社会的规范所作的解释或认知。当然,这种理解或解释不是个人随心所欲的,而是受解释者所处的社会或共同体的规范制约的。符号的文化象征涵义便是这种解释的结果[9]。

三、日本黑齿习俗的文化象征涵义

黑齿习俗在日本连绵持续1500 年之久。追溯其文化象征涵义的历史,可以看到它经历了这样的流变:女性传递身体信息的符号、成人标志、审美标志、贵族身份标志。

据现有资料无从考证黑齿习俗是何时、作为怎样的象征符号、如何传入日本的,但是,与其他地区和国家一样,它演变成了成人的标志。于女性而言成人即第二性征成熟,出现初潮,成为可以生育的成年女性。从日本古代的婚姻形态来看,黑齿很可能是作为女性传达身体信息的标志被加以利用的。镰仓时代(1185-1333)之前,日本一直处于走婚状态。染黑齿的初始目的很可能是女性为了传达可以接受走婚或已经有配偶的信息(即身体信息)。此习俗进而演变为成人仪式、成人标志。还有一种可能性是:以黑色隐藏牙齿。据考古研究,距今1 万6 千年前的绳文时代,日本曾盛行在成人仪式、婚丧仪式等时拔牙的习俗。被拔牙的位置因部落而异,据此可以分辨外来嫁入者。后来出现的染黑齿习俗或许便是上述仪式的遗风,以黑蔽齿是为减轻拔牙痛苦而衍生出的一种习俗[10]。

平安时代末期,第二性征成熟的女性和贵族男性都开始染黑齿。染黑齿的年龄因地方而异,初潮、订婚约、结婚前一日或当天、妊娠5 个月时等差异很大。同时,从“13 铁浆”“15 铁浆”“17 铁浆”等日语词汇亦可知染黑齿的年龄存在差异。染黑齿和剃眉画蝉眉一般是同步进行的。届时还要从亲朋中选一位德高望重的已婚妇女做“铁浆亲(铁浆母)”。还发明了一整套染黑齿专用工具。这些器具到德川时代甚至发展为必不可少的陪嫁品。所以,染黑齿是一种包含了一系列程序在内的仪式,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染黑齿是一项很繁琐的工作,酿泡铁浆需两个月时间,且必须坚持每天涂染2-3次,忙于劳作的平民百姓无疑无暇顾及于此,故此习俗在日本自始以来便为贵族所特有,似是贵族阶层乐此不疲的游戏。据明代李言恭著《日本考》,其中《卷二·染牙》中提到“其土官本身宗族子侄并领袖头目,皆以锈铁水浸乌倍子末,悉染黑牙”。在当时等级森严的身份制度的支配下,它因此亦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涵义:成人标志、贵族身份表明。平安中期以后,黑齿蝉眉成为贵族公卿的典型妆扮。黑齿习俗在皇室甚至一直保持到幕府末期。

镰仓时代,本属于贵族侍者阶层的武士掌握大权,政治地位大幅提升,也开始染黑齿。他们一般在行冠礼2-3 日前或出征前染黑齿。《平家物语》和《源平盛衰记》中记述到:平家男子久居京城,便沾染上贵族公卿的生活习惯,染黑齿和化妆。男性染黑齿的习俗在关东上流武士中曾广为流传。战国时期,图谋政治联姻的武将家给8-10 左右年龄的女儿染黑齿以示成人。可见,当时武士阶层对贵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但随着武士政权的增强,武家文化的不断繁荣,再加上应仁之乱后,以名门武家、公家为首的旧势力不断被随生产力上升而壮大的国人、商人农民等新兴势力夺取了部分权益,贵族公卿的社会主流地位有所动摇。战国时代末期,武士们似乎放弃了对贵族生活的追崇,转而开始注重须冉,放弃了染齿,但皇族、贵族女性优雅的生活方式仍为一般女性所向往,因此,男性染黑齿的习俗仅保留于贵族男性中,而在一般女性中却得到了广泛普及。

江户时代结束了长达百年之久的战乱,迎来了和平安稳的生活,加之幕府对外施行严格的锁国政策,外来文化的影响甚微。皇族、贵族的生活方式逐渐渗透到一般民众生活中,黑齿习俗的仪式性和装饰性成为一般成年女性追求的流行。在农事繁忙的农民家庭则把染黑齿视为只有在婚丧嫁娶和节假日才能进行的特殊妆扮[11]。

黑齿蝉眉一般是同时进行的,但也有例外,比如,京都的艺妓画蝉眉,而江户的则不画;未婚女性亦有不画蝉眉者。江户时代,女性于婚礼前后染黑齿,称为“半元服(半加冠)”。生子后,剃眉画蝉眉,称为“本元服(全加冠)”。故此时的黑齿是主要化妆法和女性已婚的标志。从儒家思想出发,将黑齿视为“贞女不侍二夫”标志,或者认为那是“故意丑化女性,起到了保护女性贞操的目的”,那样的解释都未免太过牵强了。初次染齿时,须从亲朋中选德高望重之成年女性为“铁浆亲(母)”,准备专用涂染器具,用从七家乞来的铁浆水进行涂染[12]。整个过程有很强的仪式性和社会性。对当时的女性而言,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黑齿蝉眉在当时的文化语境下被视为一种极具美感和性感的、高雅的妆扮,其主要原因是:皇室、贵族曾经是它的实施者和诠释者。

明治维新后,1870 年2 月5 日,明治新政府向皇族和贵族颁发了黑齿禁止令,但是,由于习俗在民间根深蒂固,因此直到大正时期(1912-1925)仍可见到染黑齿的老妇人。谷崎润一郎在其散文《阴翳礼赞》中提到,19世纪末,他母亲一代人把脸涂得雪白,染黑齿,剃眉,抹黑紫色唇膏;20 世纪初,在旅馆里见到“染黑齿的老龄侍女”[13]。

当然,黑齿习俗亦被演剧界和花柳界的女性所接受并发扬光大。对她们来说,黑齿的意义更多是一种高雅化妆法,甚至现在京都祉园的舞妓、艺妓和岛原的太夫(花魁)仍保持着黑齿习俗,那是一种对历史存在和身份认同的表明。除此之外,在歌舞剧、能剧等日本传统艺术表演形式中亦能看到黑齿习俗的影子,当然,那是艺术真实再现的需要。

四、结语

黑齿于现在自然已经毫无美感可言,更没有任何文化涵义可言,但在其存续的上千年的历史中,却被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之于各时代的皇室、贵族,是他们高贵身份的标志;其之于各时代的日本女性,是她们人生节点具有重大涵义的仪式和标志,亦是她们追求高雅生活的重要手段。黑齿习俗在日本女性生活史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是不可忽视的,此象征符号的长期存续的原因在于严格的身份制度下贵族作为解释者的存在,其消亡则是新的审美价值观的冲击和贵族势力衰落共同作用的结果。

[1]李幼蒸. 理论符号学导论[M]. 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0.

[2][日]樋口清之. 日本原始文化史[M]. 东京:三笠书房,1939.25.

[3][日]原三正. お歯黒の研究[M]. 东京:人间の科学社,1981.65.

[4]李黎明.《山海经》里的“黑齿国”与日本古俗[J].文史杂志,1993,(5):46.

[5][日]直山邦雄. 歯黒の風俗·下[M]. 东京:日本明治书店,1962.41.

[6]朱永明. 视觉语言探析——符号化图像形态与意义[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30.

[7][日]舟橋京子. 抜歯風習と社会集団[M]. 东京:すいれん舎,2006.25.

[8][日]杉山茂. お歯黒の歴史[J]. 药史学杂志,2007,(1):28-33.

[9][日]三橋順子. 女装と日本人[M]. 东京:讲谈社现代新书,2008.52.

[10][日]谷崎潤一郎.陰翳礼賛[M].东京:中公文库,1995.5.

猜你喜欢

涵义贵族习俗
我的仙人掌
收藏家是真正的精神贵族
贵族
探究《说文》省形的真实涵义
北宋对党项贵族的赗赙之礼
福尔摩斯·贵族单身汉(下)
我对国防教育的涵义的理解
财务失败涵义、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