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晋东南方言谚语文化信息解读

2015-03-20李金梅

文化学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谚语方言文化

李金梅

(长治学院,山西 长治 046011)

【语言与文化】

晋东南方言谚语文化信息解读

李金梅

(长治学院,山西 长治 046011)

晋东南谚语数量多,内容丰富。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晋东南谚语进行归纳、总结,从谚语的内涵上探讨晋东南地区的农耕文化、民间传说文化、地方特产文化等。

晋东南;方言;谚语;文化内涵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客观世界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首先通过语言形成、固定、传播、流传。因此,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活化石。方言是局部地区流行使用的语言,是地方文化的活化石,是地域文化的载体。谚语是由词和词组组合成的、结构相对固定的、具有多种功能的叙述性语言单位。方言谚语在局部地域内产生、流行、传播,沉淀了地域文化。

晋东南,指今天中国山西省的东南部,包括长治市所管辖13个县和晋城市所管辖 5个县。笔者在晋东南地区进行了方言谚语调查。调查的地点主要有:长治市城区、郊区、晋城、阳城、陵川、高平、沁县、武乡、襄垣、长子、黎城、沁源、长治县、潞城、平顺、壶关、屯留、沁水等,调查谚语共1589条。从谚语的分类来看,生产谚语有240条,占总数的15.1%;气象谚语241条,占总数的15.1%。这两种类型的谚语充分反映出晋东南地区的农耕文化。此外,还有流传于晋东南的民间传说、民间故事及地方特产信息。

一、生产谚、气象谚与农耕文化

相传中华民族的先祖炎帝(神农氏)曾在晋东南地区“尝百草,制耒耜,教民耕种,始兴稼穑”,实现了人类从游牧到定居,由渔猎到农业的重大转折。《太平寰宇记》载:“百谷山与太行、王屋皆连,风洞泉谷,崖壑幽邃,最称佳境,昔神农尝百草得五谷于此,因名山建庙。”因此,晋东南方言谚语中农业谚语非常丰富,是有历史渊源的。晋东南农业谚语数量巨大,内容丰富,充分反映了晋东南的农耕文化。

(一)生产谚语与农耕文化

1.反映了农民和土地的关系

土地是农民生产生活的保障,是农民的命根子,农民和土地有着密切的关系。晋东南方言谚语充分反映了这一点。

(1)地是刮金板,人勤地不懒。

(2)人哄地皮,地哄肚皮(武乡)。

(3)地种三年亲如母(沁源)。

(1)意思是只要种上,就会长出庄稼。由人和地联想到付出和得到的深层含义,说明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密切。(2)则从反面说明农民和土地的关系,说明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的道理。(3)指土地对农民来说,就像自己的母亲。从这三条谚语可以看出农民和土地相互依赖的关系。这样的谚语还有很多,如“老汉不敢误了秋杀地,老婆不敢误了夜纺花”“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等。

2.反映了农事和季节的关系

农耕是非常讲究季节性的,一旦耽误就会耽误一季,影响一年的收成。

(4)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武乡)。

(5)小满茭的芒种谷(武乡)。

(6)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最适宜(黎城)。

(4)说明种瓜和种豆子是在清明前后。(5)告诉人们种高粱和谷子应分别在小满和芒种的季节。(6)说明种麦子在秋分时节。同类的谚语还有,“七月十五挂锄头(晋城)”“枣芽发,种棉花(晋城)”“白露镰刀响,秋分砍高粱(晋城)”等。

3.反映了粪和地的关系

种地必须上粪,否则收获不多。粪对于农民和土地都是非常重要的。

(7)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晋城)。

(8)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晋城)。

(9)水是庄稼血,肥是庄稼粮(晋城)。

(7)说明如果只种地不施肥,种地不用心、不努力,收获就不多。(8)和(9)说明庄稼要长得壮,必须有粪做支撑,说明粪和庄稼的关系。相同的谚语还有,“猪粪红花草,农家两件宝(长治县)”“一棵驴粪蛋,一碗小米饭(黎城)”“巧耕巧种,不如腾汉(冒失鬼)上粪(沁源)”等。

(二)气象谚语和农耕文化

晋东南地区以山地为主,虽有沁河和漳河两大河流,但由于山多艰险,灌溉在当地不是易事,种地基本靠天吃饭,因此人们比较关注天气。晋东南地区流传有很多关于气象的谚语。从谚语中可以看出,人们通过各种现象来观察天气。

二、方言谚语与民间传说文化

地方谚语是地方文化的载体,蕴涵了地方民间传说。晋东南地区各地都有反映地方民间传说的谚语。

(一)方言谚语是民间传说的载体

“沁源有座文昌楼,半截插在云里头。”沁源东门大街南面,耸立着一座三重檐的四方楼阁,即文昌楼。据说“文昌楼”是沁源城最好的楼阁。从谚语中可以得知,文昌楼高耸入云。传说修文昌楼时由于太高而无法架梁立柱,总工程师也毫无办法。一天,一位须发皆白老人路过此地,讨碗水喝。总工程师好茶招待,老人看见他紧缩眉头,便询问有什么烦心事?总工程师说:“要建的楼太高,没有办法立柱筑基,老人家您有什么办法吗?”老人说:“我活了半辈子,土都快埋住脖子了,能有什么办法?”说完化作清风消失不见。总工程师思索半天,突然意识到“土埋脖子”的言外之意,是提示他用土堆山,从上而下架梁立柱。于是便拉土堆成小山,然后修完一层去一层土,直至完工。谚语靠口耳相传,是民间传说的载体。

(二)谚语语义理解有赖于民间传说

有些地方谚语语义的正确理解,需要依靠谚语背后的民间传说。如:“千斤参,万斤参,不如黄松背的一棵五花芯。”五花芯即“五花芯女”,也叫“党参姑娘”。党参是中药药材,生产党参的地方很多,其中陵川的党参最好,“五花芯”最名贵,关于五花芯有这样的传说。很久以前,陵川黄松背村刮了一场风,村里便开始流行一种疾病,患者胃口不好,身上没劲,日夜咳嗽,无法医治。村里有一户人家,有五个闺女,父母很早就过世,从小跟着爷爷上山采药,略懂医道。五姐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们听说王莽岭的深山里住着一位老军医,就翻山越岭去拜访他。走了三天三夜,见到这位老人时,他已是奄奄一息,老人给了五姐妹一包药材,并说:“一半阴、一半阳;放罢炮、挂铃铛;晚上握、白天凉;一出世、救苍桑。”话没说完老人就去世了。五姐妹把药带回家,治好了乡亲们的病。之后她们开始移植这种药材,经过多年的观察,摸清了这种药材的生长规律。“一半阴、一半阳”,是指党参幼苗期喜阴,成株喜阳,因此只能生长在有半天日照的阴坡或半阳坡,或长于山地灌木丛中及森林边沿;“放罢炮、挂铃铛”,指党参坐胎崩裂的响声象哔哔吧吧的炮声,开的花朵象铃铛;“夜里握、白天晾”,是党参的加工方法。五姐妹有的在山上种植,有的在村里种植,之后移到田地,用松枝覆盖遮阳,终于引种成功。或是黄松背这个地方土质不一般,或是五个姑娘的行为感动了上帝,在黃松背长出来的参,切断后横切面都有一个五瓣花形的芯,所以老百姓称这种药材为“五花芯”。[1]如果没有谚语背后的民间传说,我们无法知道黄松背的党参为什么叫“五花芯”,为什么“五花芯”党参是最好的。

王莽岭景区有一座石峰,很像一尊僧人像,传说是县城崇安寺里的一位高僧坐化后的躯体。这一位高僧为什么会坐化在这里,还得从十六国的后赵皇帝石勒说起。石勒是羯族人、胡人。他曾经在洛阳从商,沦为奴隶后被卖到山东,后凑巧当了将军,打了二十多年的仗,最后竟然在襄城(今邢台)做了皇帝。他强悍而勇敢,在战争中杀戮无数。称帝后,为了巩固统治,非常注意吸收汉文化,笼络人心,并且相信“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因此进行了一些改革。石勒生前为了视察天柱关周围的军事,曾去过王莽岭,认为王莽岭风景优美,于是告诉他的亲信,自己死后就埋在这深山沟里。他知道自己仇敌过多,担心百年后不得安宁,死前立下口头遗嘱,驾崩后三日内尽快下葬,禁止国人婚丧嫁娶,禁止祭祀等活动,丧事从简。石勒死后,弟弟在三天内把他的尸骨埋到王莽岭,等到第十二天才出殡,后在河北和山西两省建立了十几处疑冢。其中在陵川县卧龙岗就有一处疑冢,并有亲信守候。亲信虽然住在陵川,却经常到王莽岭看望石勒的真陵。后来赵灭亡,亲信削发做了僧人,在山间修建寺庙,广聚僧众,研究佛学,成了著名的高僧。亲信经常到王莽岭祭拜他的主子。后来他带领众僧坐在王莽岭景区的某个山头,讲经布道,坐化成一尊石像。到了南北朝,佛教更加盛行,寺院规模扩大。隋朝时,在寺院的前面设置县郡,因为县城正好位于石勒陵墓前的一块平地上,因此称为陵川县。此寺先被命为丈八佛寺,宋时赦封为崇安寺。因此在老百姓口中流传有“先有崇安,后有陵川”的谚语。这样的谚语还有很多,如“生前赶了凉楼会,死后不受阎王罪”“彭祖活了八百八,有话不该对妻子说”等。每一条谚语后面都隐藏一个与之相关的民间传说或民间故事。

三、方言谚语与地方特产文化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地方资源。谚语和地方特产文化有密切的关系。

(一)从谚语我们可以得知地方特产信息。

很多谚语都反映了地方丰富的特产资源。“沁州甚最好,干馍圪夹糕。”从谚语中可以看出,干馍是沁县名吃之一。干馍呈圆形,有馅。制作方法:用温开水和面,并加入适量碱水,揉成不硬不软的面团,用花椒面、盐、香油、面搅和做干馍馅儿。干馍需要在火圈内烤制,烤到表面不焦不生。干馍吃起来香脆可口。现多用干馍夹熟肉吃,也用来夹枣糕吃。

“麦仓梨儿李庄香,赵家山豆腐好滚汤(黎城)”。其意思是麦仓村的梨好吃,李庄村的香好用,赵家山村的豆腐好做汤。赵家山的豆腐在上党地区是独特的名吃。俗话说“黎城豆腐甲三晋”,用赵家山豆腐做菜,久炒不泥,做汤浮而不沉,鲜嫩、柔韧,久食可强体养颜。

(二)地方特产信息依靠谚语得以流传

谚语具有口语性,朗朗上口,便于流传,地方特产借助谚语名扬天下。“天上龙肉,地上驴肉(长治)”,上党腊驴肉因制作始于腊月而得名,色泽鲜艳,肉质细嫩,醇香可口,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广为流传的明间谚语就是对它的赞誉。上党腊驴肉起源于唐宋,明清时到达鼎盛时期,为宫廷贡品,其独特的风味倾倒“美食家”,享誉古今。上党腊肉借助此谚语名闻天下。[2]类似的谚语还有很多,如“黎城四大宝:核桃、花椒、柿子、枣”“沁源宝贝百件件,秧歌窗花鞋(hai)垫垫”“赶了大赛会,死了不后悔(平顺)”等。

这些沉淀了民间传说和地方特产信息的谚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需要记录、流传,以达到保护的目的,同时把散落的民间传说挖掘出来,为民间文学添加素材。

四、结语

方言谚语数量较大,内容丰富,具有知识性、时代性、地域性等特征。它们不仅是地方方言的体现,更是地方文化的活化石,其蕴涵的语言魅力和文化内涵都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挖掘,为古代汉语和民间传说的研究提供活的语料。

[1]邢向东.西北方言与民俗研究论丛(二)[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20.

[2]温端政.汉语语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49.

【责任编辑:王妍】

G127

A

1673-7725(2015)04-0180-04

2015-03-15

本文系长治学院2012年立项课题“晋东南方言谚语研究”(项目编号:201202)的阶段性成果。

李金梅(1970-),女,山西高平人,讲师,主要从事现代汉语教学与方言研究。

猜你喜欢

谚语方言文化
方严的方言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方言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谁远谁近?
说说谚语
谚语趣画(一)
24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