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行脉外”理论对寸口脏腑分候的意义探讨
2015-03-20寿小云王乐鹏
寿小云 王乐鹏
“卫行脉外”理论对寸口脏腑分候的意义探讨
寿小云 王乐鹏
中医脉诊遵循寸口脉寸、关、尺脏腑分属理论,其机理是由五脏六腑之气味变见于气口实现的,五脏六腑之气味变见于气口是在营卫共同作用下实现的,其中卫行脉外使寸口脉管周围组织携带不同脏腑信息,本文旨在对寸口脉各分部血管壁和血管周围组织形态学改变和脏腑病变的对应关系,以及对疾病诊断的意义做出探讨。
脉诊; 脏腑; 脉象; 寸口
中医脉诊遵循寸口脉寸、关、尺脏腑分属的理论,认为通过脉诊可以体察全身疾病。《难经·一难》明确指出:“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现代研究中,寸、关、尺脉象与脏腑疾病的对应关系及原理探讨仍是当今脉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关于其机理,《素问·五藏别论》云:“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由此可知五脏六腑之气味变见于气口,是寸口脉能够诊察五脏六腑信息的内在机理,是诊断五脏六腑信息的物质基础。
《素问·玉机真脏论》曰:“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脏气者,不能自至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进一步指出:“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从经文可知,营卫是“五脏六腑,皆以受气”的物质基础,五脏六腑之气味变见于气口是在营卫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因此探讨营卫对寸口脉的影响模式,是研究寸口脏腑分属原理的重要途径。“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气所反映的信息更多反馈脉道中,卫气所反映的信息更多反馈在脉管外。因此完整的脉象信息既包括营气运行脉中所带来的脉象信息,又包括卫气运行寸口脉外所带来的脉象信息,既往对脉学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寸口脉管内血流所形成的脉搏波的搏动上,而疏略于脉管外血管周围组织至皮肤的信息变化,这就使寸口脉诊失却了诸多“卫行脉外”所携带的脏腑信息内容。因此,本文重点从“卫行脉外”探讨寸口脏腑分候的意义。以期对寸口脉诊有一个全面完整的认识。
1 “卫行脉外”决定了卫气脏腑信息的表达部位主要在“脉外”
《灵枢·禁服》曰:“审察卫气,为百病母。”《素问·经脉别论》曰:“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明确指出审察卫气是识别诊断各种疾病的根本,观察人体骨肉皮肤变化,可以得知人体疾病变化情况,这是传统的中医诊病之道。为通过审查卫气,观察人体骨肉皮肤变化诊断人体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濒湖脉学》进一步指出:“营者阴血,卫者阳气。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脉不自行,随气而至。气动脉应,阴阳之谊。”[1]从某种意义上讲脉象的本质是“气动脉应”,卫气在这过程中扮演了更加重要的角色。《素问·痹论》曰“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结合《灵枢·本藏》“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的论述,卫气在寸口脉所辖范围应涵盖寸口脉管壁、腠理、肌肉、皮肤、皮下组织等部位信息的变化。《蠢子医》曰:“哕呕不必脉上窜,二寸两边乱动弹,即是风火痰上头,大清上焦是真诠。”又有“虚实有即脉之两边而见者,虚实岂尽脉上见,六脉两边亦可断”[2]的论述。《蠢子医·卷一》提出疾病“六脉两边亦可断”的命题,即血管外组织形态学改变直接反映了疾病特征,并指出疾病与寸口脉外诊断部位特定的对应关系,为寸口脉外信息诊断疾病和脉外不同诊断部位与脏腑信息的对应关系提供了经验支持。
因此“卫行脉外”的运行模式决定了卫气脏腑信息的表达部位主要在“脉外”,卫气是信息传递的使者,是必要的中间环节。通过诊察寸口脉外可以测知卫气所携带的信息,测知卫气所携带的信息可以辨析脏腑的不同状态。
2 寸口脉管外组织形态学改变与脏腑疾病的相关性
古人论述脉管外组织形态学改变常见有以下几种表现。
2.1 皮壳样改变
是脉管外周复有一层片状或包裹皮壳样改变,通常与感受外寒、肌肉组织疼痛、戒备防范心理等有关,其机理为感受外寒、大片肌肉损伤疼痛引起脉管壁及周围组织中平滑肌弥漫收缩,以及与戒备心理、神经紧张度升高导致平滑肌纤维收缩有关。
周学海说:“凡风寒湿寒从上从表受着,脉之浮分,必有一层皮壳,指下微硬,两傍有边成线,起伏不大,应指微有力;略按则皮壳不见矣,其脉即渐窄,反不及上面之宽矣,却有两傍无边,散漫不能成线。”“凡风寒湿寒从下受着,其脉之浮分,不见皮壳,或有边,或无边,应指无力,约略中线稍硬;略按则中线在指下渐劲,起伏不大,而脉形渐宽矣;再重按,则仅留中线如丝,指下梗梗,无起伏也。”[3]分别讲述了风寒湿邪授于人体导致血管壁和血管周围组织的形态学改变。
《蠢子医》亦有“左寸如钱厚而高,风火一涌结上焦”“喉病肺脉恒上窜,寸上一寸乱动弹。(似有大钱一片,在皮之里。)”[2]22的论述,论述了风火、喉病等血管周围组织形态学改变。
2.2 结节团块状改变
是脉管壁或脉管外局部组织中出现结节或团块状改变,古人亦称之为脉晕。通常与脏器肿大、瘀血阻滞、脉络不通、癥瘕积聚等原因有关,其机理考虑与脏腑疾病相对应的寸口脉管周围组织诊断部位平滑肌收引、局部组织密度增加或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有关。
对于脉晕的实质,周学海曰:“晕,傍于脉而非为脉。”明确指明这种团块结节样改变特定出现于脉管的周旁。《周学海医学全书》云:“单按细总按大者,是其脉体弦细而两旁有晕也。总按指下部位大,而晕亦鼓而应指矣。单按大而总按细者,必其人血虚气燥,脉体细弱,而两旁之晕较盛也。食指灵,而晕能应指,名、中二指木。而晕不能应指矣。更有单按浮总按沉,单按沉总按浮者,其浮既晕也。”[3]575“大抵单诊总按,而指下显判大小强弱之有余不足者,其有余总属假象,在无病之人固为正气衰微,既有病之人亦正气不能鼓载其邪,使邪气不全漏其形于指下,而微露此几希也。”[3]258论述了不同脉晕的出现与正气虚实、气血有余与不足诊断的相应性。
2.3 细线条索样改变
细脉主要是指脉管壁的局部出现与脏腑病变相对应的、隆起细线状或条索样的突起,它主要由于寸口血管局部平滑肌或结缔组织收缩痉挛所致。它的出现通常与对应组织损伤、疼痛有关。在现代疾病里主损伤、主痛;代表诸多运动神经系统和内脏放射痛、牵涉痛。
如《蠢子医》曾记载:“右寸外边倒一线,右膀疼痛不能堪;左寸外边倒一线,左膀疼痛不能堪。”“右寸里边倒一线,喉疼喉干不能堪;左寸里边倒一线,心疼心热不能堪。”[2]18“寸头脉横如线者难治右寸头者居多,寸头一横脉如线,便是呃食小证见。”[2]32表明寸口脉旁细线样改变与各种疼痛、脏腑疾病诊断的相关性。
《周学海·脉简补义》阐述了寸口脉周围组织间不同细脉的形态特征,及病因病机病症。其曰:“别有一细脉,自尺至寸,与正脉并行者,此细脉或与正脉平排,并行指下,如引二线也;或行于正脉之上,浮之只见细脉,沉之始见正脉也;或行于正脉之下,按之隐隐有一细脉,自动于正脉之内也,此等最宜留心。若正脉中自见细线,挺然指下者,为寒,为痰,为瘀,为癥瘕。”[3]643
现代名医彭应天《中医方脉精微》描述“独活脉证:浮取手尺部脉管外侧另出现一线状脉,与管壁处于若即若离之间。证候:腰痛、下肢痛、胯痛;病因:风寒湿侵袭腰腿”“桂枝脉证:左手寸、关、尺三部脉管壁之内侧面,另出现一线状脉一条,和脉管相平行,与脉管外壁处于若即若离之间,随同脉搏起伏跳动,浮取则得,间或出现于关寸部或关尺部”[4]等,建树了以血管外组织形态学改变诊断疾病病因、病机及证候的典型案例。
2.4 局部组织疏松或凹陷
这是寸口脉管周围局部组织疏松或凹陷所形成特有指感,手感脉管周围组织局部凹陷无力,它的出现通常与对应脏腑虚损、供血不足或切除有关。如《素问·三部九候论》云:“何以知病之所在?歧伯曰:‘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此处“独陷下者病”即是对应脏腑虚损或切除形成的脉管周围组织特征。
3 小结
五脏六腑之气味变见于气口是寸口脉能够诊察脏腑信息的基础,是在营卫共同作用下实现的,其中“卫行脉外”使寸口脉管周围组织携带不同脏腑信息,寸口脉各分部血管壁和血管周围组织形态学改变和脏腑病变存在着对应关系,通过对其进行体察对疾病诊断具有重要的帮助。开启这方面研究,对中医脉诊实质探讨、中医寸口脉脏腑分属理论探讨和中医切脉诊病的临床研究具有深切意义。
[1]明·李时珍.濒湖脉学[M].贾君,郭君双,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9.
[2]清·龙之章.蠢子医[M].李维贤,刘万山,点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3]郑洪新,李敬林.周学海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4]彭应天.中医方脉精微[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39.
R241.1
A
10.3969/j.issn.1674-1749.2015.07.017
100038北京,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寿小云);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王乐鹏(博士研究生)]
寿小云(1947-),本科,主任医师,教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脉象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分会委员。研究方向:疾病脉法与心理脉法研究。E-mail:shouxyz@qq.com
2015-03-11)
(本文编辑:蒲晓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