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22例外科治疗临床体会

2015-03-20郭武欣

河南医学研究 2015年7期
关键词:胆源非手术治疗胰腺

郭武欣

(荥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 河南郑州 450100)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是常见普外科疾病之一,占急性胰腺炎发病率的50% ~70%[1],该病发病急骤,且病情进展迅速,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极高,对患者的生命安危构成严重威胁[2]。因此,合理的治疗方式和恰当的手术治疗时机的选择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2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不同治疗措施及手术治疗时间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为在以后治疗中尽可能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及死亡率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荥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黄疸等。其中男性13例,女性9例;年龄19~79岁,平均(52.6±1.8)岁;15例为轻型急性胰腺炎,7例为重型急性胰腺炎;10例合并胆囊结石,8例合并胆总管结石,4例合并肝内胆管结石。

1.2 诊断标准 以1997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制定的“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及分类标准”[3]为诊断依据:①表现为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即恶心、呕吐、上腹部压痛等,且有胆绞痛病史;②尿淀粉酶和(或)血淀粉酶水平超过正常水平3倍或以上;③生化检查显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超过75 U/L,或碱性磷酸酶超过225 U/L,或血清胆红素超过40 μmol/L;④B超、CT检查显示胰腺密度不均匀、肿大,胰腺包膜增厚水肿,胰腺周边有积液,胆囊结石和(或)肿大,胆总管结石和(或)扩张;⑤排除其他病因所致胰腺炎;⑥APACHE-H评分≤8为轻型急性胰腺炎,APACHE-H评分>8为重型胰腺炎。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先给予纠正休克、导泻、禁食、胃肠持续减压、补液、利胆、抗生素、营养支持等非手术治疗,同时密切监控患者病情变化,若患者存在肝肾功能不全,呼吸、循环系统严重障碍,需转入ICU病房进行监护。其中6例未接受非手术治疗,在非手术治疗的过程中,若患者出现发热、进行性黄疸加深、腹膜炎症状加重、腹痛加剧等化脓性胆管炎表现,立刻中转手术治疗。16例接受手术治疗,其中急诊手术4例,延期手术9例,择期手术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6例,开腹胆囊切除术2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切开取石术2例,小网膜囊胰腺区引流及坏死组织清除1例。

1.4 疗效评价 分析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两种治疗措施与预后的关系;急诊手术、延期手术及择期手术不同治疗时机与预后的关系。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定性资料行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治疗措施与预后的关系 2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依据入院后诊断,行非手术治疗6例,死亡2例(33.33%);行手术治疗 16例,死亡1例(6.25%),发生并发症 3例(18.75%)。非手术治疗死亡率高于手术治疗,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手术治疗,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同治疗时机与预后的关系 16例手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依据手术指征,行急诊手术4例,其中死亡1例(25.00%),发生并发症1例(25.00%);行延期手术9例,其中发生并发症2例(22.22%);行择期手术3例,无死亡、并发症发生。不同手术治疗时机在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是急性胰腺炎主要类型之一,是在胆结石移动至胆总管远端过程中通过壶腹部时,结石一过性或短时或嵌于壶腹部造成梗阻,从而导致十二指肠乳头水肿、Oddis括约肌痉挛,致使胰管高压、胆汁逆流进入胰管,异常激活胰酶进行自我消化,最终致使胰腺、胰周甚至全身发生炎症性反应[4]。绝大多数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存在胆囊结石或胆囊炎病史。

目前,针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方式仍存在争议[5]。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急诊手术术后并发症较多,且可能导致全身应激性功能代偿,从而使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加重。因此,轻症非梗阻患者,即因胆囊胆管炎症而引起的急性胰腺炎,早期应先行禁食、持续胃肠减压、抗生素、生长抑素、补液等非手术治疗,待早期严重应激反应期度过,血淀粉酶达到正常值,各脏器状况得到改善后择期进行手术治疗,若非手术治疗无疗效则考虑中转手术治疗[6]。研究显示,对于急性胰腺炎伴胆道梗阻病例,应考虑急诊手术或者延期手术,急诊手术可尽快解除梗阻,消除导致胰腺坏死的诱因,控制胰腺炎症,延期手术可降低病死率[7-8]。但也有研究显示,非手术治疗无胆道梗阻的患者较为理想,待症状改善后再行延期手术,而对于胆道梗阻也应该在行非手术治疗但患者症状得不到缓解时再行手术治疗[9]。所以,目前对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外科治疗时机的选择仍然无统一明确的定论。本研究表明,除并发严重腹膜炎或严重胆道感染而致使生命体征不平稳患者需行急诊手术外,其他病例均应先行非手术治疗,但在具体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策略,以尽可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合理的治疗方式和严格的手术指征是提高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疗效的关键,随着临床经验的不断增加,针对不同患者采取个性化治疗是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的有效途径。

[1]孙玉年,吴建斌,魏晓明,等.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9,29(1):42 -44.

[2]招雄民,李永浩,黎锐和.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策略[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5):195 -196.

[3]张国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1,4(8):71 -72.

[4]邹铁柱.外科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2(20):199 -200.

[5]潘洪旭.分析10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6):237 -238.

[6]张金文.外科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临床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0):140 -141.

[7]袁方水,梁荔,周敬强.胆源性胰腺炎的个体化微创治疗[J].中华胰腺病杂志,2014,14(6):408 -410.

[8]陈日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与外科手术时机探讨[J].北方药学,2012,9(12):58 -58.

[9]刘大晟,罗羽宏,李接兴.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外科治疗时机的探讨[J].中国医刊,2014,(8):33 -34.

猜你喜欢

胆源非手术治疗胰腺
普外科手术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时机及效果研究
儿童慢性鼻窦炎非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18F-FDG PET/CT显像对胰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研究
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与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对照研究
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40例临床观察
内镜介入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效果
高频电凝与非手术治疗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疗效观察
哪些胰腺“病变”不需要外科治疗
18例异位胰腺的诊断与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