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万盛黑山谷养生旅游发展策略

2015-03-20李跃强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18期
关键词:山谷景区旅游

罗 君,李跃强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庆 400067)

养生旅游是将传统的养生资源和旅游活动相结合,在特定的环境,结合一定的设施,让旅游者养护身体,预防疾病,放松心情,舒缓压力,延年益寿的一种旅游方式,养生旅游成为现代旅游发展的一种趋势.

1 黑山谷养生旅游开发条件

1.1 黑山谷养生旅游资源丰富

1.1.1 黑山谷自然养生旅游资源

自然养生旅游资源是指大自然环境中有益于人类身心健康和延年益寿的资源.黑山谷风景区拥有各具特色的原始生态风景,是目前重庆地区最大的、原始生态保护最为完好的自然生态风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亚洲最具魅力风景名胜区和重庆市“新巴渝十二景”之一.

1.1.1.1 森林覆盖率高

黑山谷山高林密、人迹罕至,植被茂密,遮天蔽日,景区有原始森林和次生林近1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7%,被评为国家森林公园.

1.1.1.2 气候条件较优越

黑山谷位于东经106°58'26",北纬28°51'46",平均海拔1200米,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鲜花盛开,常年绿海茫茫,年平均气温18℃,夏季最高气温约23℃,是理想的避暑养生的胜地.

1.1.1.3 自然景观多样

黑山谷面积110平方公里,整个景区集山、水、泉、林、洞于一谷,峡谷全长13公里,是渝东南地区最长、最深、最窄的奇特大峡谷.景区内河道纵横,泉眼瀑布星罗棋布,峰秀峡幽,是“中国最美养生峡谷”.

1.1.1.4 珍稀动植物众多

景区现存有银杉、珙桐等植物1800余种.其中,有国家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红豆杉、沙椤、银杉株、珙桐;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鹅掌楸、香果树、金佛山兰、杜仲、福建柏、红椿、楠木等.也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叶猴、云豹、黑鹳,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腹锦鸡、白冠长尾雉、穿山甲、野山羊等.这些动植物医用价值高,如红豆杉具有抗癌作用,黑叶猴母猴的“猴积”能治疗诸多妇科疾病,是非常名贵的中药.

1.1.1.5 物产资源丰富

黑山谷盛产各种无污染的蔬菜水果和茶叶.黑山谷樱桃、黑山谷草莓和黑山谷葡萄营养丰富.黑山方竹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价值极高.黑山种植茶叶历史悠久,黑山谷景星碧绿茶成为四川三大优质名茶之一.

1.1.1.6 负氧离子含量高

负氧离子被誉为“空气维生素和生长素”,景区内的负氧离子含量高达11万个/立方厘米,能起到镇静、止喘、消除疲劳、调节神经,改善人体的心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的作用,是理想的“天然氧吧”.

1.1.2 黑山谷养生人文旅游资源

黑山谷位于重庆万盛区,万盛为古代巴国、夜郎国属地,汉族、红头苗族和仡佬族等多个民族在此繁衍生息,交流融合,共同创造夜郎文化和红苗文化.

红苗又称红头苗,是世居此地的一支苗族同胞,因其族人头缠红帕得名.红苗在服饰、饮食、婚恋、丧葬等方面有着自己的传统和习俗,形成了独特的红苗文化.他们能歌善舞,踩山会、若琐节、芦笙舞、木鼓舞等传统节日和民族歌舞久负盛名,享誉渝黔一带.苗族医药历史悠久,苗族民间有“千年苗医,万年苗药”之说,对感冒、痢疾、脓疮等有疗效药方,跌打刀伤、蛇咬狗咬等药方疗效奇佳.

夜郎的主体先民是濮人、僚人,后发展为仡佬人.黑山谷糯玉米和米中珍品的“夜郎贡米”以其独特的营养保健品质,深受人民喜爱.仡佬族人多好客,他们善长酿酒,以糯米、包谷、高梁、小米为原料,制成各种各样的酒,如咂酒、甜酒、米酒等.咂酒含有较丰富的糖分、氨基酸、酯、甘油等物质,,有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消除疲劳的作用.

1.1.3 黑山谷体育旅游资源

景区积极推进旅游和运动的结合,设有氧运动测试区、负氧离子体验区和全国定向运动赛训基地.先后举办过全国定向锦标赛和“重庆黑山谷”杯世界定向排位赛、青少年羽毛球等赛事,万盛区推出“一球带多球”,举办羽毛球文化节,以羽毛球的发展为载体,延伸出高尔夫、网球等旅游运动项目.

1.2 黑山谷区位优势突出

黑山谷景区位于万盛区景星乡境内,东接重庆南川,西连重庆綦江,南临贵州桐梓,北望重庆主城.黑山谷景区离重庆主城中心约73公里.万盛区交通条件良好,已有綦万和南万两条高速公路与渝黔、渝湘两条出海通道互联,建成了通达重庆、涪陵、遵义方向的对外综合运输大通道,形成了“二射三环七支八联”的城乡公路网,成为渝南黔北重要交通枢纽.

1.3 政府支持力度大

2001年万盛旅业集团对黑山谷投资5000多万元,按照5A级景区的标准进行建设.2009年政府投入近10亿元,推进5A创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项目建设.万盛区每年投入8000多万元开展旅游营销;鼓励市民自驾车到万盛黑山谷旅游,并享受35元的高速路补助.

1.4 养生旅游市场潜力巨大

据《2013-2017年养生旅游产品开发模式分析报告》调查显示,我国白领中超过一半的人口都处于亚健康状态,同时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2011年我国老龄化率达到了9.1%,而且这个比例还在继续增大中.大量的亚健康人口及老年人形成庞大的国内市场,为养生旅游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 黑山谷养生旅游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 黑山谷养生旅游发展现状

2.1.1 完善硬件设施,增强接待能力

为了创建5A级旅游景区,黑山谷景区投入10亿元对索道、栈道、浮桥、游步道、吊桥、电瓶车道和服务区等硬件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改善和提升了景区的景点设施、接待设施、安全设施,改造了景区内游步道、导览图、公共休息设施、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危险地段安全警告标志、消防、防火设施和交通设施、公共电话等标识;完善了游客中心等一批功能性建筑;安装了智能化弱电系统,实现了景区全程自动管理.景区现有响水村养生精品酒店、圣杰温泉假日酒店、阳光国际酒店和黑山谷度假酒店等高星级酒店,以及一批乡村酒店与农家乐.

2.1.2 加强管理,提高顾客满意度

2010年2月,万盛区政府委托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对黑山谷景区进行管理.该管理公司引入现代化企业管理理念,开展标准化、精细化管理,重新构建了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机制,优化了公司组织架构,理顺了管理流程,规范了管理制度,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服务质量检查管理体系,并顺利通过了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团队注重开展各种培训,推行了“十百千”人才发展战略,引进了50名高级管理人才,培养了100名高级导游,培训了1000名旅游从业人员;景区启动了旅游服务标准化工作,服务标准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售后等各个服务环节,标准覆盖率达到90%,服务质量大幅提高,顾客满意度达到95%以上.

2.1.3 重视营销,扩大景区知名度

万盛经开区在中央电视台、重庆卫视、重庆日报等媒体投放了“养生黑山谷、探秘古石林”的旅游形象宣传,举办体育赛事,承办全国旅行社年会,举办了第十四届苗族踩山会;开展了黑山谷首届“水龙狂欢节”、“寻找果王”、“黑山猕猴桃采摘节”等活动;开通了黑山谷旅游官方网站,游客可以通过网站了解旅游信息,进行景区虚拟游,预订景区门票、住宿及特色服务,实现在线支付.2011年,在海南举行的国际旅游营销博鳌峰会上万盛黑山谷荣获了“国家旅游名片”称号,2012年10月,重庆黑山谷景区被评为国5A级旅游景区,打响了重庆黑山谷旅游名片.

2.1.4 开设体验区,增强游客参与性

景区推出了参与性较强的体验项目,设置了珍稀植物科普区、有氧运动测试区、民俗文化展示区、原始森林沐浴区、生态美食品尝区、养生知识传播区和负氧离子体验区七大特色展示区,游客可以品尝美食,学习养生健身之道,测试负氧离子,参与高空独木桥、水中浮桥活动,欣赏苗族歌舞.

2.1.5 挖掘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

景区聘请专家学者挖掘景区的文化资源,将自然、生态、健康、养生等元素融入导游词中;开设养生名家讲堂,征集养生良方,汇编成册;增加养生墙绘;开展主题文化活动,采山会、年猪节、采果节等一些列文化活动展现当地民俗文化.

2.2 黑山谷养生旅游存在的问题

2.2.1 旅游产品养生内涵不突出

黑山谷优越的自然条件,多样的人文资源,使得黑山谷拥有众多具有养生功效的旅游资源,然而,目前开发的具有养生功能的产品并不多.没有将“养生”主题贯穿于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宣传和销售的各环节,仍然延续着观光旅游产品的内容,没有区分不同类型旅游者的养生需求.目前推出的众多的旅游项目可以舒缓心情,陶冶情操,对身心健康带来益处,但是没有深入挖掘养生的内涵,因此,当这些产品展现在游客面前的时候仅仅是一种消遣产品,而非养生产品,无法使游客通过这些旅游项目对养生文化有深入的了解,难以达到养生的真正目的.

2.2.2 养生旅游专业人才不足

养生旅游不仅是一种旅游活动,它还集疗养、休闲、保健、度假等功能为一体,这对养生旅游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景区的服务人员来自旅游专业或其他专业,缺乏养生保健知识,难以满足游客对养生的需要.

2.2.3 养生旅游服务设施不完备

近年来景区饭店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也增设了养生步道、羽毛球等养生设施设备,但总体上养生与保健服务设施还不完备,没有匹配相应的医疗康复中心、疗养院以及专业的按摩、足疗、食疗等附属及专门养生设施与服务.虽然现已投资建设一些养生度假项目,但项目的开发远远滞后于养生旅游发展的需要.

2.2.4 景区淡旺季明显

黑山谷旅游受季节影响较大,每年3月至10月是景区的旅游旺季,11月至次年2月由于气温较冷,游客量减少,景区进入淡季.季节的影响不仅对游客量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对养生旅游带来影响.进入秋冬季节后,景区内的气候变冷,河道内水量锐减,景观减少,部分区域有积雪堆积,春夏季节的养生活动无法进行,再加之,景区冬季养生产品缺乏,导致整个冬季景区经营比较清淡.

2.2.5 养生旅游产品同质化竞争加剧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和重庆旅游业的发展,各景区凭借自身旅游资源纷纷掀起养生旅游,綦江以“中国森林养生城”为目标,彭水推出“养生天堂摩围山”,黔江立足发展“国家休闲养生旅游度假基地”,缙云山打造“山地养生旅游”等,养生旅游产品日益丰富,同质化竞争加剧.

3 黑山谷养生旅游开发策略

3.1 挖掘养生内涵,开发特色养生旅游产品

3.1.1 开发森林养生产品

黑山谷森林覆盖率高,负离子含量大,景区可以培育适合疗养保健功能的森林植被,开展森林浴、练习太极拳、瑜伽、探险、摄影、野炊、养生果蔬药材采摘、野营、体育等游客参与体验项目.

3.1.2 开发民俗养生旅游产品

黑山谷的红苗文化久负盛名,景区可以利用红苗歌舞定期举办歌舞节,展现红苗歌舞,民族风情.苗族的养生草药和熏蒸疗法对养生非常有益.熏蒸疗法是中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中医学基本理论为指导,选苗族民间中草药,用煮沸后产生的气雾进行熏蒸,借药力热力直接作用于所熏部位,能扩张局部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温通血脉、祛毒杀菌、止痒、清洁伤口、消肿止痛,从而达到治病、防病、保健、美容的目的.

3.1.3 开发美容养生产品

美容养生是女性游客比较喜爱的活动之一,把其与养生休闲旅游结合起来,既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内容,又增强了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可以将美容会所中的专业护肤、芳香SPA水疗、瑜伽养生,抗衰老美容融入到景区美容馆中,同时也可结合景区花卉产品开发系列美容产品,如花香、精油,外用美容和内服等.

3.1.4 开发冬季养生旅游产品

从11月至次年2月是黑山谷景区的淡季,景区应当结合实际情况设计更多适合冬季消费的项目,提高景区的利用率.温泉项目是冬季养生旅游的最好选择之一.温泉一般含有多种活性作用的微量元素,对肥胖症、运动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轻度心血管系统疾病、痛风、皮肤病等疾病有一定疗效.目前,戴斯圣杰等酒店已推出冬季温泉游,给淡季的景区增加了新的养生旅游内容.

黑山谷海拔在900米到1300米,适合冬季滑雪运动.景区可以开展滑雪、雪地滑板、雪地高尔夫、雪地汽车和狗拉雪橇等各种冰雪运动,景区的天籁谷国际度假区有西南地区最大的室内滑雪场.

冬季适当进补可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景区可以利用冬至推出“羊肉养生餐”.据《本草纲目》称“羊肉”为补元阳益血气的温热补品,可以去湿气、避寒冷、暖心胃,冬季食用羊肉可收到进补和防寒的双重功效.腊月开展“杀年猪”活动,推出农家的生态绿色猪,活跃冬季养生活动.

3.1.5 开发养生饮食产品

黑山谷药用植物资源丰富,该地区生长的野生药材如黄芩,天麻,杜仲等有近千余种,在中医学、烹饪学和营养学理论指导下,配置出既有养生价值,又独具地方特色的药膳.茶是养生饮食的食材之一,黑山谷的居民自古以来有食茶养生的习惯,可以利用生长在黑山谷野生茶叶与食物搭配进行烹饪,做出不同功效的养生茶品.景区盛产方竹笋、猕猴桃、野生菌、黑山老腊肉、土黄鳝、土鸡、玉米等天然无公害农副产品,根据营养学的配方,可以烹饪“生态养生餐”.

3.2 明确市场定位,打造养生旅游品牌

黑山谷景区是“中国最美养生峡谷”,以此为导向,根据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新趋势,确定科学合理的市场定位,明确目标客源,突出特色,整合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构筑以养生旅游为主体功能、兼顾观光游览和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旅游开发体系,逐步树立品牌意识,引导更多的消费群体关注黑山谷,提高黑山谷养生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

3.3 加强基础建设,完善养生设施设备

养生旅游设施是养生旅游的重要基础,按照养生的需求修建和完善度假村、酒店、公寓以及农家乐等不同等级的接待设施,建设有特色的药膳馆,保健中心、养生馆、疗养院以及运动场馆,进一步完善服务与医疗设施设备.

3.4 注重人才培养,提高养生服务水平

养生旅游是一种全方位的体验旅游,需要一大批具备养生专业知识和旅游服务技能的人才.景区可以依托高校定向培养养生旅游人才,利用专题讲座、学术会议等形式请进人才,也可以将景区的优秀员工派出去学习和借鉴养生旅游发展较好的其他地区经验.定期开展养生知识教育和培训,加强养生旅游理论和规划方面的研究.在服务中注重推行超前服务、超常服务、换位服务、文明服务、细微化服务和人性化服务,真正让游客在养生旅游过程中愉悦身心,陶冶情操,享受健康.

〔1〕邓祖涛,李志鹏.湖北省养生与保健旅游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0(7).

〔2〕黄晓利.亳州市养生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2(4).

〔3〕汤云云,陆林.黄山市养生旅游发展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3(5).

〔4〕郑四渭.我国山地养生旅游发展的动因、问题及对策[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2(2).

〔6〕刘甜甜.森林公司养生旅游产品开发策略研究[J].旅游经济与旅游文化,2013(9).

〔7〕前瞻产业研究.2013-2017 年养生旅游产品开发模式分析报告[M].前瞻产业研究院,2013.

〔8〕刘洁灵黑.山谷旅游开发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BD].http://www.doc88.com/p-501548270115.html.

猜你喜欢

山谷景区旅游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睡吧,山谷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沉默的山谷
旅游
诡异的山谷
智出山谷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