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种公猪的选择与引进
2015-03-20刘冠强
刘冠强
(辽宁省开原市动物卫生监督所112300)
种公猪的选择对于种猪场及商品猪场来说都是一件大事。为了保证引种成功,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工作,需要在引种目标、引种来源、选择方法、运输与隔离、免疫检测、常规保健与净化等多个方面做好准备工作。
1 引种目标设定
引进种猪的主要目标包括:性能目标、体重、引种数量、价格、品种等等。引种应该根据实际需要,结合猪人工授精站点的整体需求进行规划。目标的设定应与费用的支出密切相关,目标过高,则费用过大;目标过低,容易造成引种效率降低,群体退化。一般来说,省级和县级人工授精站点的种公猪要求质量较高。省级和县级人工授精站点主要是满足种猪场、规模化商品猪场的需要,而一般站点主要是满足农户和养殖专业户的需要。
2 种猪来源的选择
种猪的选择可以分为国外引种和国内引种。
2.1 国外引种
引种前应对引进品种的国家和场家进行初步的了解,设定引种标准,确保种猪的健康优良。为了解国外种猪协会相关情况,可进入美国种猪测定与遗传评定系统、加拿大种猪遗传改良中心等种猪协会的官网进行查询。
公猪方面,建议选择原种猪场核心群或拍卖冠军种猪的后代,其性能综合指数应在其参与遗传评定群体内达到120 分,无遗传缺陷,有效乳头数在6 对以上;母猪的引种可以低些,性能综合指数应在110 分以上。
2.2 国内引种
国内引种适合大多数企业和人工授精站点。项目供精站点一般要求来源于国家级核心种猪场或者省级种猪场,须有各省颁发的一级良种繁育场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注意其经营品种范围)。引种的综合指数应该在100 分以上。
3 选择的方法和依据
3.1 选择依据
选择的种猪必须符合其品种特征,性能评估方面可以通过其系谱或者自身的性能测定成绩进行选择。
3.2 外貌评定
无论是育种值还是综合指数,都不能完全或者准确地反映一头种猪是否优秀,特别是种用价值,必须依靠外形进行评定。外形评定一般把猪分为几个部分来观察,然后进行整体观察,同时考虑第二性征的发育和遗传缺陷,分项评定。参评的公猪一般体重在85 ~115 kg[1],在140 ~180 d日龄,生长发育良好,体表和四肢无异常,无隐睾、瞎乳头等遗传缺陷,外生殖器发育正常。
外貌评定的方法和步骤分别为远看、近看、上看以及评分。评分的主要指标包括头颈部、前躯、中躯、后躯、体型结构、肢蹄结实度6 个参数,理想的为5 分,缺陷为1 分,单项评分低于2 分的个体,不能引种。公式为P=2 ×(p1+p2)+3 ×p3+4 ×(p4+p6)+5 ×p5;满分为100 分,得分越高说明该种猪的外形越优良,70 分以下不能留为种用。外形评定能综合反映种猪有机体的协调性、结构的匀称以及生长发育状况,且与体质有关,具有中等遗传力。其评定结果能在一定程度上综合反映种猪种用价值。在实际工作中应与其性能测定结果相结合进行综合评定。
3.3 疾病监测
一般采用抽血化验的方式进行评价,如蓝耳病、猪瘟、圆环病毒病、链球菌病、乙型脑炎、伪狂犬病,可以选择性的抽样检测,依据国家级或省级动物疫病防控中心的权威报告来确定其健康情况。
4 运输与隔离观察
4.1 运输
国外一般采用空运,国内则采用汽车运输为主的方式。运输前,对猪群进行全面消毒,限制饲喂,七八分饱,饮水要充足;运输过程中,防止密度过大,保证充足的饮水,避免恶劣天气进行运输。有条件的可在饮水和饲料中额外添加电解质、维生素、益生菌等保健药物,防止运输应激。
4.2 隔离观察
引种前,对隔离舍进行全面的清洗、消毒。引进的种猪不能直接进入生产猪群,必须进行隔离观察,以排除引种风险。需在离原猪舍至少30 m 处设立单独的猪舍或隔离区[2],保证每头种公猪单独饲养,每个圈舍的面积要在6 m2左右。在隔离舍设立单独的更衣室,以便饲养员更换干净的靴子和工作服,这些靴子和工作服必须在隔离舍内穿,不能穿出舍外。种猪引进后,一般隔离期为30 d。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每头种猪在一周内进行抽血复查工作,抽样比例为30%左右,以确保重大疫病的筛查工作。同时也要对猪的体温、肢蹄、呼吸、毛色、采食量等外在表现进行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异常现象。如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郑友民.猪人工授精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2]王志刚.猪人工授精实践问答.[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