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做中学”式教学创新模式研究
2015-03-20陈雨京
陈雨京
陈雨京/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技术系实验师(安徽合肥230061)。
一、高职院校“做中学”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再仅限于简单的模仿操作,而是趋向于在实际操作中的创新,突破原有的技术使工作更近一步。 “做中学”能很好地将受教育者所获得的某种职业知识和技能灵活应用到实践操作中来,练就自己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同时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在现代的社会发展中,国家的稳定和家庭的幸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延伸到高职教育的院校的教育目标也不再局限于就业层面,而是扩展为了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专业基础和其职业的发展等三位一体的立体化目标。[1]而“做中学”的教学目标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这一标准,采用了真实的社会和企业环境,在一定的任务驱动下,构成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使其工作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多元化,彰显了学生的核心主体地位,突出了与社会相接轨的实战技能训练,为这一立体化的高职教育目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高职院校“做中学”教学模式的实行现状
1.教学模式不灵活。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主战场,灵活创新则是学生追求的最终目标。然而,“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的实施中仍然沿用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是传授的主体,学生仍然在被动地接受知识,成为单一的知识容器,失去了学生自己的思想和个性,缺少了创新的激情。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去学习,而不是积极主动的将问题搞清楚,表面化的记忆使得学生对问题没有深入的探究,造成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缺失。学生在将来的实际操作中,不能将所学的知识灵活的运用到实际的操作中去,使得在校期间的学习失去了真正的作用和意义。虽然在当前的一些高职学院中“做中学”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加强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训练,但是仍然存在“工学结合”的欠缺,不能很好地将学生的潜力挖掘出来。
2.学生地位不突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创新才是教学的真正目的所在。高职院校的专业课一般分为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两类,其中实务性较强的专业的核心科目需要大量的实践练习,在动手中感受知识理论的演绎来加以理解和巩固。然而在目前专业核心课程的开设中,学生的实践所占比例太少;特别是大型作业、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综合实训等多个实践环节,学生所能去的实习基地不完善,企业对实习生不信任,造成了学生只能听从老师傅的安排,干一些简单不需要处理的体力工作,而对于单独操作的、需要自己的思想和理论的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则不会教给实习生来做。这样一来,学生在实习阶段并不能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降低了学生在实习中的主体地位。
3.实践动手缺乏探究。学生的实践不是单一的模仿,而是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做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举一反三。高职院校在“做中学”的模拟实践中,学生过多的关心如何操作、如何获得技能,而忽略了对知识的应用与融合。这种实践的过程学生只记住了操作的一些技巧,与相关的知识出现了脱离的现象,并没有在操作中将自己的知识加以运用或理解,只是想当然的来进行操作。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过多强调操作的规范性和熟练性,没有针对操作的实质和原理进行深入的探究,利用学生所学的知识来加深工作原理的理解,以激发学生分创新意识,提高综合能力。可见,学生的实践并没有做到真正的“工学结合”,只是简单地将“工”等同于一般工人的工作,将实习生看做了廉价的劳动力,而忽略了学生内在的潜力挖掘、创新发挥。[2]
4.教学条件不完善。我国大多的高职院校都是通过中专学校的“三改一补”而来的,其设备和师资条件较差。在实战实践中,原来中专学校的实践基地和专业培训的教师,其设备的不完善以及一些相关教师的教育和应用能力较差,不能有效地将职业的知识理论、职业技能和实际工作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很难适应高职院校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教师自身缺乏实践和动手的经验,基本功相对比较薄弱。另外,通过这样改造来的高职院校,没有健全的技术研发平台,其实践基础不能提供切合生产实际的探究设备,不能有效的模拟企业实训,使学生在实践操作形成了一些困难和障碍。这样,在高职院校“做中学”的教学模式的实现困难较大。
三、高职院校“做中学”教学模式的创新设计
1.结合教学内容和目标,提出“做中学”的主题。高职院校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应用创新型的人才,突出学生的“用脑想,用手干”的特点。在“做中学”的教学中,所有的一切都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紧密结合专业的教学内容和目标,精心建立“做中学”的主题,不能使教师的教学脱离方向,任意由学生的发挥来带动课堂;而是让学生在主题的驱动下,积极主动的围绕主题进行探讨、分析、演示、总结直至最后的问题解决。在目标的提出时,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发展,激发鼓励学生的思维,建立以学生知识、技能和情感的三维目标,结合院校所建立的创新实验室、创新实践平台,来让学生进行体会、演示、思考、总结,在锻炼学生动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最终的理解升华、创新奠定基础。
2.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制定“做中学”的计划。学生要在“做”中发现问题,找到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不足,从自己亲身的体验中思考、收获。高职院校中的实践不是简单的“做”,而是要将动手和动脑充分的结合在一起,通过给学生建立一些项目或任务,让学生进行观察、模仿、思考、再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习惯,让学生有意识的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维,用学生的思想和探究来指导学生的操作,而不是单一的模仿。在学生能够掌握和巩固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3.规范操作流程和技能,实现“做中学”的落实。高职院校学生的“做中学”最终还要落实在“做”上,以培养技术性人才。“做中学”中的教学内容和实践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应用性和创新性,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逐步上升,由简到难,使学生梳理整个操作的流程,规范每一项操作技能,将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巧落在实处。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学生要能够围绕真实的项目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比较探究,探讨发现,最终提出问题的解决策略,并利用扎实的基本功,规范而熟练的提高自己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3]
4.总结实践理论和心得,提升“做中学”的能力。只有深刻的反思才能使人不断进步,提高自己“做”的能力。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人们重复一件事情21天,那么就会基本形成习惯;如果能够重复上90天,那么就可以形成稳定的习惯。[4]在“做中学”的教学模式中,其最终体现能力的场所就是实训场、研发平台和车间。可见,学生对课堂的学习、校内的实训、校外的定岗都是环环相扣的。结合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学生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学习、合作和创造。这必然需要学生的不断反思和总结,将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的结合总结,形成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在不断的反思中发现原有的不足,提出自己改进的方法,使学生不断的突破自我,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合作精神。
随着高职“做中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众多的高职院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形成了校内外融洽的学习气氛,在实践中注重对理论的理解和体验,在理论中结合实践的需要和标准。两者之间相互渗透,将理论和实践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学有所用、做有所依”的特点,为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操作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之在不断地思考、探索、实践中,突破自我、完善自我。可见,“做中学”建立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新模式,对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规范操作技能、探究能力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这样的沃土中,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茁壮成长。
[1]刘鸿雁.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教学刊,2010(7).
[2]周慧捃.论项目导向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运用[J].继续教育研究,2009(1).
[3]别敦荣,大学教学方法创新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4).
[4]丁全昌.基于产学研结合的高职教育办学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