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奶杀牛”凸显行业困局,乳业突围之路在何方?
2015-03-20本刊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
“倒奶杀牛”凸显行业困局,乳业突围之路在何方?
本刊编辑部
【编者按】从2014年年底到2015年年初,中国多地接连出现奶农“倒奶杀牛”事件,从河北、内蒙古、黑龙江等北方主产区,蔓延到奶源原本短缺的广东。近期,这种现象也波及我省,有媒体报道,近日,在河南新乡某养殖小区,卖不出去的牛奶被奶农倒进麦田。那么,奶农为何遭遇“寒冬”?“倒奶杀牛”现象背后凸显了怎样的行业困局?我国乳业该如何“闯”出一条突围之路?请关注本期的乳业专题。
事件背后的原因
从河南省畜牧局奶业管理办公室获悉,形成“倒奶杀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受国际乳制品价格下降和进口量增加的影响,同时也与生产方式、产品结构及市场对质量安全越来越高的要求有关,属于结构性过剩。
据农业部奶业办公室副主任邓兴照介绍,与奶业发达国家大都实行养、加、销一体化经营不同,我国奶牛养殖和乳品加工脱节,乳品企业掌控生鲜乳的收购权和定价权,奶农在价格上没有发言权,“奶少时抢奶,奶多时拒收”,成为乳企和奶农失衡关系的真实写照。
郑州市畜牧局奶业处处长马淑铃表示,在很多奶业发达国家,养殖和加工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在我国国内,这两者是截然分离的,养牛的不管卖奶,卖奶的不负责养牛。“在两者关系里,奶农是弱势,对定价没有多少发言权,碰到市场波动时,最先受损、受损最严重的往往是他们。”
“奶价议价权掌控在乳品企业手中,形势不好时奶农几乎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极端情况下只能杀牛弃养。”原中国奶协常务理事王丁棉说。
结构性过剩+经营体制弊端
“造成卖奶难的直接原因有两点,一是进口奶粉价格持续走低,国内奶源总体过剩;二是我国乳制品消费市场低迷,导致需求减少。”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师毛长青说。
乳业资深分析师宋亮表示,各国对中国、印度、中东等新兴市场过于乐观,导致原奶产量在去年暴涨。但实际上,这几个市场并没有明显增长,所以国际奶价出现了持续下跌。国内奶牛养殖业受制于饲料、技术等成本因素,价格要比国际奶价高不少。
数据显示,去年以来国际奶粉价格持续走低,1吨进口奶粉到岸价比国产奶粉平均低1万元左右,乳品企业更愿用进口奶粉作为加工原料,对国内生鲜乳的依赖明显减少。而去年国内生鲜乳产量增长5.2%,进一步导致奶源过剩。此外,乳制品消费市场低迷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数据显示,2014年前10个月我国乳制品总产量同比下降0.04%,乳品企业收购意愿降低。
行业困局
内忧:产业结构不合理+外患:国际乳品市场冲击
业内专家认为,我国乳业经过近几年的整顿之后,乳制品企业得到了休养生息。受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重创之后,又经过最近两年的艰苦努力与发展,我国的乳制品企业开始了市场回暖迹象。但是,没想到这样的好景不长。现在全国各地发生了奶价急剧下跌,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牛奶过剩,而饲料价格却在不断地上扬。因此,最近在全国各地相继发生了奶农在农田里倒奶和宰杀奶牛的悲剧。然而,就在我国奶业举步维艰之际,新西兰、荷兰和澳大利亚等国外奶粉却大量涌入我国市场。国内大、小牧场和奶农无疑会不同程度遭受“冷落”。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宋昆冈曾坦言:“我国已经进入高奶价行列,产品生产成本持续走高,受国际市场影响越来越大,高奶价已成为制约中国乳制品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山东省奶业协会会长张志民认为,当前乳业发生的事情首先暴露了整个产业基础的脆弱;其次是暴露了我们的民族产业(乳业)缺乏独立性;第三是暴露了乳品产业的结构不合理;第四则是体制问题,乳品产业的经营体制不规范,在产销分割的体制下,奶农的卖奶难时刻存在,只是暴发时间的早与晚。此次在进口奶粉冲击下,上述深层次矛盾被浮在了表面,只有解决了产销分离的体制问题,奶农和奶企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时,上述问题才能彻底解决。目前不是追究责任的问题,不管是奶农和乳企,未来形势不容乐观,企业和奶农还要过一段难日子。
突围之路
做好生鲜乳收购,落实救助补贴
业内专家建议,政府部门要出台应急政策,督促乳品企业履行收购合同,做好生鲜乳收购,落实奶农救助补贴,将奶农的损失减少到最低;要理顺乳品企业和奶农利益机制,让奶农在价格上吃上“定心丸”。
1月7日,农业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要全力以赴组织协调加工企业保证生鲜乳收购。同时要切实加大奶业政策扶持和生产救助力度,抓紧落实各种奶农补贴。并派出督导组赴河北、山东、山西等主要产奶省检查指导解决“卖奶难”问题。
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
对于奶农的出路,乳业专家表示,“规模化、集约化是奶业养殖的发展方向,直接决定着原料奶的品质以及养殖户的市场竞争力。奶农唯有改变既有的发展模式,融入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发展模式之中,才能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而要真正实现这种模式,大型乳企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大有可为,重点是建立一种乳企和奶农的新型关系。而伊利等大型乳企已经为此探索了一套较为成熟的解决方案。”
为了从源头上保证产品质量,在中国乳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伊利、光明、三元等国内大型乳企一方面加快发展自有奶源,另一方面还积极带动奶农从散养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养殖的方向转变,从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给予扶持,使不少奶牛养殖户发展成为标准化的家庭牧场。以伊利公司为例,该企业始终从严把关原料奶质量,并且积极投入众多资源,帮助奶农实现现代化转型,走上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的道路,不断增加奶农的经济收益。据了解,伊利公司积极帮助奶农建设标准化和规模化牧场,建立标准化牛舍、卧床、恒温饮水槽等硬件,同时主动面向奶农推广标准化养殖操作规范,更通过开设奶牛田间学校、引入联合国模式,对奶农进行科学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同时,伊利公司还大力推广全混合日粮搅拌车和全株青贮,并且累计发放融资款100亿元以上,帮助奶农购牛以及改善硬件等。上述有效的举措使得奶牛的单产显著提高,原料奶的质量达到甚至超过欧美标准,经济效益获得大幅提升。对此,业内人士评价道,伊利公司在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方面的作为,成功打造出中国奶源建设的样本,对乳业健康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构建现代生产经营体制
专家建议,从长远看,必须构建合理的企业、奶农的利益共担机制,让奶牛养殖与乳制品加工高度匹配,在利益关系上更为紧密。对于乳品加工企业参股上游养殖业,国家应该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只有产业链更加紧密,才不会出现“终端喝不起、上游却倒奶”的怪象。
“在国外,企业一般是先有养殖场再进行加工,奶农是乳品企业的股东,二者构成紧密联系的利益共同体。但国内乳业产业是两张皮,奶业养殖和加工企业相互独立,主要靠合同供奶,变数多、风险大。”中国乳业杂志社社长冯艳秋建议,中国乳业应向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方向发展,实现产业的融合。
“必须创新奶业生产经营体制。”邓兴照建议,“要积极扶持奶牛大户、联户经营、家庭牧场等经营主体,扶持奶农合作社发展,提高奶农组织化程度和整体竞争力,引导奶农向标准化规模养殖方向发展,引导中国乳业向现代乳业转变。”
优化产业组合
业内专家郭喜林认为,就中国的乳制品中小企业来说,从长远的发展眼光进行审视,就必须从国家顶层进行设计,并下最大决心,加速对众多中小乳制品企业进行优化重组的步伐。只有通过产业优化组合,才能使得中国的乳制品企业由星罗棋布的数量向转型升级的方向发展。所以,中国的乳制品企业,需要向机械制造装备行业学习,需要使乳制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和产业规模优化升级,使我国的乳制品加工企业具有国际竞争力和拥有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