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记者专题”教学改革初探

2015-03-20江卫东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探究性探究研究

江卫东

(重庆三峡学院传媒学院,重庆万州 404100)

“名记者专题”教学改革初探

江卫东

(重庆三峡学院传媒学院,重庆万州 404100)

针对新闻教育界对“名记者”教学和研究比较薄弱的情况,文章以“探究性学习”理论为根据,在近几年“名记者专题”教改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并提出必须改变传统满堂灌教学模式,尝试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师示范、启发下,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鼓励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互动中提高,在“名记者”榜样引导下,逐步提升学生面向未来新闻实践所必须的思想道德、文化知识、表达写作等能力和素质。

探究性学习;教学改革;名记者;互动;新闻教育

名记者,从外部讲,是“被相当数量的读者共同喜爱并容易对他们产生重大影响的记者”,[1]48即受众认可;从内部讲,是新闻业同行的“标杆式人物”,深受同行的敬重并被有意无意地效仿,即专业认同。“这些名记者德、识、才、学修养皆高,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的。”[2]前言1对于在校的新闻专业大学生,“名记者”的目标似乎还很遥远,但好的课堂教学会给这些未来的记者们指出前进的方向。

一、研究缘起

目前,新闻学界对新闻教育的宏观层面探讨、研究比较多,比如关注学科建设中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教育改革、专业设置与实践教学、人才培养与师资队伍建设等等,而在微观层面,对课程教学的探讨则稍显薄弱,有之,也是主要针对一些诸如“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新闻史”、“采访与写作”、“新闻法”等核心和基础课程的研讨[3],而对“名记者专题”课程教学进行研究似暂付阙如。

当然,对于名记者的研究确实有一些,大多是“术”的探讨,主要着眼于探讨名记者成名的能力素质、成名道路等,近几年出现零星研究者对名记者诞生的内在动因、组织分析路径等学理层面的探讨,但几乎看不到对名记者课程教学的任何研讨。这种对名记者教学研究的薄弱现状,也反映在目前关于名记者研究或教学的专著或教材非常匮乏,只有新华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中国名记者传略与名篇赏析》和2008年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世界著名记者经典报道》两本书。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遗憾,因为新闻教育对理论教学、技能培训的重视固然不错,但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教育教学体系中缺乏对活生生“人”——记者的关注和研讨,不仅对学科建设是一个很大的缺失,对学生将来走向职业实践更是影响深远。因为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满腹经纶”,更重要的是,要带着对名记者“成名的想象”走上职场,“即新闻从业者将专业理念沉淀于新闻实践,并通过社会实践加以阐述”,只有建基于此,才会有“越来越多的记者开始自觉地遵循新闻专业主义,为社会公共利益鼓与呼”,才会有“很多记者也开始在新闻实践中大胆地进行文体创新”。[4]

鉴于此,本研究根据几年来“名记者专题”的教学改革实践,着重探讨如何通过探究性学习模式的建立以及互动式教学的强化,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灌输的传统教学模式为积极参与的创造性课程教学模式,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成为有志学子“名记者”梦想开始的地方。笔者相信,此项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二、理论依据:教改设计

“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不要盲目接受和被动记忆课本或教师传授的知识,而主动地进行自我探索,把学习过程变成一种‘再次发现’人类以往积累知识的参与活动。”[5]其实这就是“科学精神”的熏陶和培养。这种探究性学习模式有深厚的心理基础。在桑代克看来,学习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皮亚杰则确信学习的基本原理就是发现,就是建构新的认知图式;学习认知理论的代表人物布鲁纳和奥苏贝尔明确提出发现学习理论与发现学习方法,其中都蕴含着探究性学习精神;而在人本主义心理学中,罗杰斯强调“意义学习”,即学习要个人参与,要自我发起。由以上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探究性学习其实质是学生、教师、知识、资源和环境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过程。

从探究的思维过程来看,探究性学习分为归纳性探究学习和演绎性探究学习。归纳性探究学习要求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从明确的事实和观测到的现象总结推出更一般性的结论,学习过程大致经历激发好奇心、收集证实有关信息、建立并验证某些偶然联系、形成解释和结论等四个步骤[6]。

根据探究性学习原理,构建基于归纳性探究学习的方法和步骤,结合名记者成才、成功内在和外在诸要素的考量,设定本研究内容和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不仅获得对名记者的静态认知,而且还要深入探究其内在心灵的成长过程,经过“同情式理解”的心理机制,使得学生能用名记者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名记者的心灵去感受喜怒哀乐,在具体而生动的历史情境和人性纠葛中扩大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与此同时,在对一个个名记者生命史和事业史的探寻中,也会逐渐习得一些具体的采访技巧、写作方法。

因此,本研究要着重解决的教学问题是,如何激发学生参与探究性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以及如何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掌握方法,提升能力。于是,本研究拟改变传统老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在激发和强化学习动机的前提下,让学生分成几个学习研究小组,每个小组自由选择一个名记者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各小组分头商量、制定研究方案和内容分工,分头查找资料,梳理史实,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各小组逐个走上讲台,发表他们研究所得和所思所悟,与同学和老师互动交流。显然,自由、互动、探究、创造,是本研究努力追求的目标和特色所在。

三、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示范与启发

教学活动是双边活动,教与学二者并不能等量齐观。一般来说,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教为矛盾的非主要方面,所谓“教支持学、教辅佐学”,换言之,学生是学习主体,而教师只能发挥“主导”作用。“教的能动性应表现为提供给学生最充分发挥学习能动性的广阔天地,教的成效如何,取决于学生自己是否肯学、会学、乐学。”[7]

因此,在“名记者专题”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表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其进行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开学第一堂课从一项小调查开始,请学生说出其所知的中外名记者的姓名,学生可能说不出几个。这时,教师就要适时进行启发,引导学生认识“名记者”是新闻行业的“标杆式人物”,得到公众赞许和同行认可,对社会进步发生重要影响,同时在业务上极具创造力的人物。作为新闻专业的大学生,这些名记者就是榜样。理性说服的同时,再辅以情感冲击,通过一、二个名记者成才、成功的生动故事,燃烧学生追求新闻理想的火焰,扬起见贤思齐的风帆,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更多名记者的成长过程的动机,为接下来的探究性学习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有了认知的欲望和探究的动机,学生往往还不知道如何着手进行探究性学习。这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表现在示范教学上。在“名记者专题”教学过程的开始阶段,往往先由教师选择四五个名记者案例进行示范分析和研究,从其生平简介、新闻思想、作品赏析、分析评价等几个方面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逐步展开,点面结合,突出特色,尤其把名记者成功缘由作为分析探究的重点方面。通过这样一个多月的教师示范,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认知和分析一个名记者的研究思路,了解查找资料、辨别资料、取舍资料的渠道和方法,初步学会分析其成名的条件与背景,并对其加以客观公正的评价。

在“名记者专题”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还表现在解答学生探究性学习过程所产生的各种问题,比如对研究团队的组建、分工与讨论的具体指导等,以及在学生研究团队展示和呈现其研究成果和心得的过程中给予适时、适当的点评,包括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引导学生作更深入地思考和探究,比如当学生津津乐道于名记者们所获得各种荣誉和物质报偿时,教师应适时启发学生思考名记者这些成绩何以能实现的问题以及他们在精神层面的收获,同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些名记者的成长史给他们自己现在的学习生活带来何种启示,把学生对名记者的崇敬引导到联系自身实际,把学习生活与社会生活、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勾连起来。

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探究与互动

教学过程中,从学生方面看,学习活动本质是作为主体的学生一系列的思维、认识和实践活动;要想提高学习效率,必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体性……是人在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和人本身并创造着自己历史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立性、选择性、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是由人的自由、自觉、自主、创造等特性所构成的人之为人及其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能动性。”[7]

因此,在“名记者专题”实际教学中,在激发学习动机和教师示范教学基础上,充分放手,时时处处注意调动和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

首先,把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过程变成学生自己独立、自由的探究性学习过程,学生真正成为课程学习的主体。为此,让学生3~5人自由组合为探究性学习小组,每个小组自由选择一个中外名记者作为研究对象,组内成员分头多渠道查找资料,在组内成员独立学习、研究的基础上,每组适时组织集体讨论,汇总、辨析、吃透有关材料,讨论、分析研究对象的成长背景、代表作品、个性特色、成名原因等,最后形成共识,并把探究性学习成果做成PPT,每个成员负责准备一个部分,以便在课堂上做讲解、展示、交流和汇报。

其次,在课堂展示环节,每周由一个探究性学习小组来做成果展示交流,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充分体现学生“自由、自觉、自主、创造”等主体能动性。课堂上,学生们分工协作,侃侃而谈,精心设计每个环节,PPT做得异彩纷呈,台上台下互动频繁,课堂氛围和教学效果大大超乎教师事前设想。学生们的讲述,可能不乏幼稚,但他们是用自己的语言,讲自己的思想,有些角度的新颖确非教师所能想象。特别让老师吃惊的是,学生们的研究对象涉猎广泛,中外皆有,早年和近时、印刷媒体和电子媒体名记者兼备,比如穆青、浦熙修、柴静、爱泼斯坦、邵飘萍、萧乾、鲍勃·伍德沃德、法拉奇、范长江、邹韬奋、白岩松、罗伯特·卡帕、普利策、闾丘露薇,等等;另外,他们的探究性学习并不止步于知识的获取,可贵的是还能把对名记者的认知和分析与当前的社会现实以及自己的学习生活联系起来,并表达自己的“感悟”,例如有一组学生对鲍勃·伍德沃德成功的“感悟”是“耐心、胆识、睿智”三个关键词,还有一个学生在讲述她对“揭黑记者”王克勤认识过程时说道:“在与黑恶势力和贪官污吏为敌时,记者为公平、正义和公众利益奋起抗争时,在这些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记者们就是一往无前、冲锋陷阵的战士。”

五、结 论

“名记者”是新闻行业的标杆,外有社会影响,内受同行赞许,对正在进行新闻专业学习的大学生来讲,无疑是活生生的榜样,是增强其学习动力、激发其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不可多得的宝贵材料。通过这几年“名记者专题”教学改革试验,建立了探究性学习的课程教学新模式,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上,尤其注重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让学生们在独立自主地探究问题、表达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小组协作互动、课堂师生互动、同学互动的多层多向互动中,激发兴趣,学习知识,锻炼能力,提升素质,取得了初步成效。当然,在理论性、系统性、深刻性等方面,本研究尚需在未来教育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完善。

[1]张建伟.深呼吸——未曾公开的新闻内幕(下)[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

[2]中国名记者传略与名篇赏析[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3]熊剪梅,姜洁冰.新闻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全国新闻学研究会一届五次理事会暨2012年中国新闻学学术年会综述[J].现代传播,2012(12):133-135.

[4]刘勇.问题意识·成名的想象·创新精神——新时期“名字者”诞生的内在动因剖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1):128.

[5]胥永华.探究性学习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1(6):60.

[6]刘学浩.教师主导作用的实质是辅佐作用——与冯向东同志商榷[J].高等教育研究,1988(1):71.

[7]于永.大学生主体性教育的评价[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8):143.

(责任编辑:张新玲)

The study of teaching reform of the special subjectfor celebrated journalists

Jiang Weidong
(Institute of Media,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Wanzhou, 404100)

Faced with the relatively weak situation in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for celebrated journalists in press and education circles and based on the "Inquiry Learning" theory and the practice of education reform in recent years, the articlesummarizes and puts forward that we must change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cramming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nd try to implement the new teaching mode of inquiry learning,which could arouse students’interest in learning, fully play students’ major roles in teaching and education and encourage students to acquire knowledge and improve their abilities inthe class interaction under teachers’ guides and inspiration.Following the example of celebrated journalists, this new teaching mode will gradually enhancestudents’moral quality, cultural knowledge, writing abilityfor their future journalist career.Guided by teachers in the demonstration and inspiration, give full play to the main role of student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encourage students to learn knowledge with the inquiry spirit, to improve their practical ability through lots of interaction, setting those known journalists as their models, gradually enhance students’ moral quality, cultural knowledge, writing abilityfor their future journalist career.

inquiry learning; teaching reform; celebratedjournalists; interaction; journalism education

G210

A

1009-8135(2015)05-0138-03

2015-07-26

江卫东(1968-),男,江苏连云港人,重庆三峡学院传媒学院讲师,新闻学博士,主要研究新闻史论。

猜你喜欢

探究性探究研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