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维度与路径

2015-03-20李文虎苗贵松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产学研应用型院校

李文虎,苗贵松

(常州工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2)

一、新建本科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观

新建本科院校,是指1999年以来升格、合并或新成立的本科院校。截至2014年4月,我国共有新建本科院校(不含独立学院或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院校)357所①。这些高校多数建在地级城市,管理体制上多是省、市共建;办学方向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办学定位于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型高校。也就是说,新建本科院校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生力军。

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在一定的理论规范指导下,从事非学术研究性工作,其任务是将抽象的理论符号转换成具体的操作构思或产品构型,将知识应用于实践[1]。无论是在我国还是世界,作为一种人才培养类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并非应用型高校出现以后才出现的。欧洲中世纪大学就以应用学科为主,其课程和教学内容充满实用性,毕业生主要从事非学术性、研究性工作,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训练专业性应用型人才。中国近代第一所高等学校福建船政学堂,实行厂校一体的办学体制,毕业生多成为船政事业的骨干,其人才培养过程符合近代高等教育分系科、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开我国应用型高级人才培养之先河。

应用型本科院校共同特点是[2]:第一,以培养应用型的人才为主。“为主”不是所有学科专业都只能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的高校可以培养非应用型人才,但是主要的、大量的任务应该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第二,以培养本科生为主。某些学科专业可以培养研究生,但当前不应以培养研究生为主。第三,应用型本科应该以教学为主。应用型的高等学校以教学为主,同时也要开展研究,不过它开展的研究是应用性的、开发性的研究。第四,应用型大学应该以面向地方为主。某些专业也可面向地区,甚至面向全国,但主要是面向地方,为地方服务。发达国家应用型本科教育兴起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体系较为完备。而我国提出举办应用型本科教育只有十多年的时间,尚处于探索阶段。陈小虎总结了当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面临的14个问题②,比较全面,值得借鉴。

我们认为,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到来和国际化高等教育的激烈竞争,新建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亟需推进三大转变:从外延与内涵并举向内涵发展转变、从单一人才培养模式向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从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科研型大学转变,这三大转变将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产学研结合与师资队伍四个维度上展开。

二、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四个维度

(一)课程建设的维度

高校的课程主要是按学科体系设置的。大学课程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具体化,与基础教育课程相比,具有明显的专业性、前沿性和更注重方法论的特点[3]。然而,不同类型的高校教学对学科理论的需求是不同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既不能按综合大学来要求学生理论深厚,也不能按照高职专科只要“够用”。应用型本科课程要来自实践、面向应用、立足本地,不是理论联系实际,而是实际联系理论;不是学科统领办学,而是实践和应用引领学科建设;不求知识的全面,而求能力的综合[4]。

按照潘懋元先生的观点,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要求理论“坚实”,就是理论的科学性很准确、实在,但是不要求过深,应该着重于这个理论如何转化为实践,如何应用到实践中去。

(二)教材建设的维度

应该说,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应用型本科教材建设初具规模,但大多是综合型大学相关专业教材的简化版,而没有合适的应用型教材,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会大打折扣。有研究指出,应用型本科教材建设需遵循以下要求[5]:

一是以认知规律为主线,构筑教材框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快速发展的现阶段,教材建设要与当代大学生的认知状况和学习心理相关联,与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相衔接,遵循认知规律,建构教材框架。既不能追求学科知识的“深”,也不能过分追求“新”。

二是以实践价值为尺度,剪裁学科内容。应该根据课程在学生素质、思维、能力培养中的侧重点,把典型案例融入学科理论,适当减少纯学术研究在教材中的内容。当然,实践价值应包含对学生发展有益、终身管用的理论,关键是“度”的把握和剪裁。

三是以能力培养为依据,活化基础理论。教材编写必须贴近现实,用适宜的理论解剖典型案例,把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上升到理性角度进行思考。活化基础理论既是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理论素养的需要,也是培养此规格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前提。

四是以目标要求为指南,凸显时代特征。以发展的新颖性为前提,以长效的实用性为标准,将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带有规律性的最新动态和前沿知识纳入教材建设之中,以更新应用型本科教材内容,使之与时代发展、社会实践相呼应。

(三)产学研结合的维度

落实到教学工作,就是要在产学研方面大力落实。在这些方面,台湾地区的高职教育(包含专科学校、技术学院及科技大学三个层级,培养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各个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值得借鉴[6]。可以说,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一以贯之的红线,就是产学研融合。而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打破专业、课程、课堂和教师隶属的边界。

例如,可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改革,鼓励学生组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团队,跨专业、跨学院对综合性项目进行研究,或采用最低成绩对项目组的平均成绩进行记分,或根据每个人在团队中的任务量和贡献量大小计算成绩;鼓励部分学生尽早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毕业论文提前到第三学年进行;鼓励学生在企业的真实环境中撰写毕业论文[7]。

做强文科类产学研合作教育十分重要。一般来说,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产学研主要集中在应用性学科。但是,目前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文科类专业数和学生数都已不少于工程类,文科专业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水平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

(四)师资队伍的维度

师资队伍,可能是最重要的维度。学历和学位高低只是评聘教师的基本要求,在不同类型高校表现应有不同。应用型本科院校既要有高学历、高学位的教师,也要有实际经验的教师(德国的这类教师必须在实际部门干过多少年以后才能被聘任)。因此,高职院校的“双师型”、重视实训、建立实训基地等许多经验,在专升本之后还应继续发扬。

教育主管部门应改革或出台有关应用型本科的政策、条例,如浙江省教育厅已全面下放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权,有步骤地探索建立分类评价、高校自主评聘、政府宏观管理监督的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此为大趋势。

三、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基本路径

以常州工学院为例,学校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以“应用”为本,以“产”为导向,以“学”为基础,以“研”为纽带,构建了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一)对接“产业链条”,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学校办学初期,顺应常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重点发展了机械、电气、经济管理、化工等为数不多的学科专业。近年来,在改革开放、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常州市的土木建筑、外经外贸、先进制造、软件信息、创意动漫、教师教育、文化传媒、新兴能源等产业也面临转型升级和旺盛的人才需求。学校审时度势,充分发挥已有学科专业优势,通过调整、整合、优化布局,拓展了相关学科专业,使学科专业布局与常州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更加密切。

在学科—专业—产业链构建过程中,学校全面深入细致地了解到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科技文化和人才的实际需求,藉此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确保学校发展与地方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与此同时,也直接锻炼了全校教师技术开发推广应用和决策咨询等方面的能力,促进了教师、科研人员学术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了学校的办学能力和水平。此外,通过加强与地方社会的交流和合作,获得地方社会更广泛的认可和更有力的支持,为学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实施“卓越计划”,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特别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以来,学校在“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一总的人才培养目标指导下,通过加强专业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师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建设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教师队伍、营造有利于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校园文化氛围等举措,不断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校企一体合作教育教学模式

学校有计划地在专业结构调整、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建设、教学实施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加强与行业、企业及科研单位合作,开放教学过程,吸引行业、企业及科研单位更多地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来。所有专业都以学科为背景,以行业为依托,组建由企事业单位和教育培训专家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把握教学工作总体方向。围绕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规格,整体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开设校企合作课程,聘任企业兼职教师,构建与社会和工程实际“零距离”“无缝对接”的专业教学内容。构建系办专业的组织构架,实行班级导师或导师组制度,把教学、科研、生产三者的有机结合落到实处。

2.产学合力改革实践教学环节

目前,学校在机电工程学院建立的工程中心,在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建立的常工院建筑设计研究所、常工院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所,依托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建立的常工富藤科技有限公司、常州蓝联科技有限公司,依托艺术与设计学院建立的意工厂创意产业有限公司,依托光电工程学院建立的大地测距科技有限公司,依托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建立的常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校属常州工学院科技产业园等产学研实体努力创新,在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些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基地里,教师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际的科研开发与社会服务实践中去,学生有了真刀真枪实干的第二课堂平台,在实习实训中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从学校到“职场”的过渡。

3.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学校采取措施,鼓励教师到企业、工程一线顶岗锻炼或参加科研项目,提高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从企业和科研院所聘请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能从事教学工作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改善教师队伍结构。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办法,建立一支教学水平高,工程实践能力强的特色教师队伍。企事业单位中的“校外导师”再配上学校中的“专业导师”和“职业导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队伍体系已经形成。

4.产教相融构建创新文化氛围

注重加强有利于产学研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环境文化建设。鼓励企业到学校特别是二级学院和专业系设立奖学金,把企业的需求和希望告诉学生。改革奖学金制度,单设学术科技创新奖学金,鼓励学生实践和创新。改革学生素质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往应用型方向成长、成才。将创新创业类课程纳入培养方案,构建国家、省、校、院四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体系。鼓励师生深入企业、社区、乡村,开展科技服务,增加师生对国情、省情、社情、民情的切身感受,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

(三)紧抓“四度四化”,创建先进教学文化

在办学过程中,学校致力于建设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教学文化,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理论支撑及氛围支持,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教学文化。

1.提高教学研究的深度和教学建设的高度

组织广大教师和管理人员开展教研活动,将新的教育思想观念、新的教学研究成果应用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之中,提高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前瞻性,改变教学内容陈旧、方法手段落后的现象,充分发挥教学研究对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推动作用。

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线,按照“准确定位、改革创新,强化实践、突出特色,整体规划、逐步推进”的原则,从培养模式、培养方案、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式、实践教学、教学管理等维度出发,大力进行教学基本建设,强化特色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教学建设的高度,培育标志性成果。

2.提高教学资源的广度和教学评估的强度

健全课程开设、审核机制,选用反映学科前沿和产业发展前沿的优质教材,把最新的科研成果、最新的应用技术及时引进课堂,以保持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实用性;开展课程专项评估,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加大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建设力度;鼓励与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合作,共同开发体现社会生产与职业需求的新课程新教材,充分挖掘校内外的办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评价方法与技术,有重点、有计划地进行课堂教学质量、专业建设质量、课程建设质量、试题库建设质量、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估;加强专业设置、培养方案制订、课程教材建设、实践性教学环节及实施过程的质量管理;完善教学督查、考试督查、学生评教和毕业生跟踪调查等督查与反馈制度;建立政府、学校、专门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估制度。

3.推进培养模式的多样化与教学资源的信息化

以社会需求和就业需要为导向,着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架设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改革,“校企深度融合培养模式”改革,以及“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模式”“高职与普通本科3+2分段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探索“技术+管理”“技术+人文”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

完善数字化教学支持服务系统,加速教育资源的集成共享,促进教育信息资源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推进基于网络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实施“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计划”,着力建设一批精品共享课程和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库,优化课程资源共享系统,提高教学的信息化水平。

4.推进教学思想的国际化与教师发展的专业化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招收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引进国外优秀课程、教材,推进双语教学,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知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人才;吸引境外知名高校、教育和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合作设立教育教学、实训、研究机构,共建一批国际化的专业和课程;加强与国际知名大学合作,积极推进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等。

从课程集群建设出发,组建教学团队,遴选教学团队带头人;建设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设立“教学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教学名师的引领示范作用;举办“名师公开课”“青年教师公开课”“资深教师示范课”“研究性教学示范课”,加强教学研究,打造优质课堂;实施“教授引进、培养工程”“博士引进、培养工程”,选拔骨干教师到海外研修、到企业挂职,使教学团队的职称、学历、年龄结构逐渐优化,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逐渐提升。

(四)致力“协同创新”,转变服务地方方式

1.推动一批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项目

近年来,学校大力实施“科技蹲点”计划,专家教授带着数百项科技成果,深入常州7个辖市区和南通海安等邻近市县,走进数以百计的企业,主动上门服务,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受到各地方政府和企业欢迎。目前,学校与常州所有辖市区都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与企业签订合作合同500余个,协议金额近6 000万元。

2.组建一批“政产学研用”合作战略联盟

学校与企业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建立了以企业为基地的新产品研发中心和科技成果示范中心,同时还在校内建设企业的人才培训基地,以企业的固定资产在校内组建校企直通平台,并与多个企业和政府共同构建行业平台,建成的校企产学研联合体包括:省级实验室(公共服务平台)2个,即江苏省高校数字化电化学加工重点建设实验室、江苏省中小企业新能源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省级工程技术中心5个,即江苏省宝马电机工程技术中心、江苏省展览展示器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重型数控机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汽车座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光伏智能化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另外,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3个。

3.培育一批“政产学研用”产业化基地

充分利用学校科技产业园整合校地企优势资源,探索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新模式。目前,由学校创办的常州工学院科技产业园是常州市级科技孵化基地,已有6家企业进入园区孵化。2012年开始,学校与常州市钟楼区新闸科技产业园合作共建省级科技孵化基地新能源产业分园,已有70多家企业进入园区孵化,其中海外创新创业人才企业12家。科技园成为学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科技成果孵化的重要一环。

4.构建多层次、系统的协同创新新载体

学校与常州创意产业基地等展开全方位深度合作,整合市政府、区政府、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关企业的创新力量,建立政、产、学、研、用互动体制,突破专业、行业及国界的限制,采用“校校协同”“校企协同”“校地协同”“校所协同”“国际协同”等多种形式和多种要素为一体的协同创新大平台。

近年来,学校聚合多方研究力量,相继成立了以研究“常州”为己任的常州发展研究中心、常州人口发展研究中心、常州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常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会、瞿秋白研究中心、高晓声研究中心、常州中小企业研究院等人文社科研究机构,这些研究机构均有很强的地域特征,研究成果可以很好地服务地方,逐渐成为常州市研究本地历史文化、历史人物的举足轻重的一支力量。

四、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主要任务

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必须审时度势,根据自己的传统、特色、优势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继续走好“服务地方,应用为本,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大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道路,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省市高等教育事业转型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一)抓好高校与地方互动工作

全面整合学校人才、知识资源,加强全方位、多形式校地互动,特别是与常州市的互动。推动教师进企业、进社区,在各自服务领域参与技术与管理攻关,逐步建立起“人人有所作为”的服务体系;推动二级学院发挥自身优势,确定和建设若干项有较大影响的服务项目,逐步建立起特色服务体系;推动毕业生和优秀文化进企业、进社区,探索合作的有效形式,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抓好应用型专业建设工作

集中力量、集中资源、集中政策进行应用型专业(群)综合改革,提高应用型专业(群)建设的整体水平。启动“5211”工程,即利用5年左右的时间,建设好50个专业、200门通识课程、1 000门专业课程,开展100项教育教学改革。以社会需求和就业需要为导向,继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积极探索“技术+管理”“技术+人文”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专业结构与布局,发展优势专业,调整弱势专业,增设新兴专业。强化专业内涵建设,推进应用型专业(群)综合改革,实施重点专业(群)建设计划,开展专业认证与评估。同时,要建立专业预警与退出机制。

(三)抓好高层次人才集聚工作

全面实施“人才强校”发展战略,确立“拔尖人才优先”的办学理念,坚持“不惜代价、不遗余力、不拘一格”的工作方针,加大投入力度,构建“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学科平台”的队伍建设模式,大力实施“拔尖人才培养工程”“杰出人才集聚工程”“百名博士引进计划”以及“百名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等队伍建设工程,加大赴海外研修力度,全力打造高水平人才队伍,将学校建成支撑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人才高地。

(四)抓好与国际名校合作工作

利用学校的区位资源优势以及学校省市共建的体制优势,积极争取部、省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以及地方的帮助,力争与一所国际知名高校展开实质意义的合作办学,建设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大学,将当今世界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原装”引进常州,并以常州为核心,辐射到整个长三角甚至全国,朝着最终建成一所办学层次涵盖本科、硕士、博士,立足常州、面向长三角、辐射全国的具有国际水平的应用技术大学目标迈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等六部门公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这都为新建本科高校的转型升级创造了极佳的政策环境,但必须跨越自主发展的门槛、跨越学科基础薄弱的障碍、跨越选拔卓越领导人的难题,还必须跨越文化建设的难题,这意味着转型发展首先是跨越发展[8]。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的正式成立,开启了新建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革命大幕。

注释:

①新建本科院校的数量统计,依据李文虎《新建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常州工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2011年4月前是290所;顾永安《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设置情况分析及其启示》(《中国高教研究》2012年第2期)中为291所。近三年来,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关于2012年新设置高等学校和经过筹建正式“去筹”批准设立高等学校的公示》(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03_gggs/201203/131373.html)中有新建本科院校15所,《关于2013年新设置高等学校和经过筹建正式“去筹”批准设立高等学校的公示》(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03_gggs/201303/148819.html)中有新建本科院校24所,《关于2014年新设置高等学校和经过筹建正式“去筹”批准设立高等学校的公示》(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03_gggs/201403/166330.html)中有新建本科院校28所,这样便共有357所新建本科院校。

②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14个基本问题是:一是服务面向的地方性(区域性)、行业性特征;二是人才培养定位的职业适应性和规格多样性特征;三是专业导向性与专业设置的适切性和开放灵活性特征;四是教师队伍的双能(素、师)型结构及多元化构成特征;五是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职业能力(专业能力)核心性特征;六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合作教育必然性特征;七是教育教学过程的实践性特征;八是教育教学及管理理念为学生服务性特征;九是科技(研)工作的应用服务性特征;十是发展模式的多样性特征;十一是就业创业教育的体系化特征;十二是学校管理绩效性特征;十三是地方(行业)文化传承创新的主阵地特征;十四是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社会化特征。见陈小虎主编:《新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实践探索》,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第1-16页。

[1] 潘懋元,石慧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历史探源[J].江苏高教,2009(1):7-10.

[2] 潘懋元.什么是应用型本科?[J].高教探索,2010(1):10 -11.

[3] 徐辉,季诚钧.大学教学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94-195.

[4] 姜峰.应用技术大学:德国工程师摇篮[J].高校领导参考,2014(14):36-37.

[5] 梁前德.应用型本科教材建设的基本依据和价值取向[J].中国大学教学,2008(6):94-96.

[6] 周一红.台湾地区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模式及对苏南地区的启示[J].职大学报,2009(4):17 -18,14.

[7] 马力,赵修文,蒋珍菊.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探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特色[J].中国高等教育,2011(24):47-48.

[8] 王洪才.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还是跨越发展:兼评顾永安等著《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55-57.

猜你喜欢

产学研应用型院校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