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水溶性肥料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2015-03-20中国农资传媒191农资人网

中国农资 2015年14期
关键词:水溶水溶性水肥

□中国农资传媒 191农资人网

中国水溶性肥料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农资传媒 191农资人网

今年年初,农业部重磅推出《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在实现化肥使用零增长的具体措施中,农业部的指导意见十分明确,其中重点提到:“到2020年,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面积1.5亿亩、增加8000万亩。”由此可见,发展水溶性肥料符合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方式。与此同时,中国农资传媒举办了六届中国国际水溶性肥料高层论坛,借助积累的众多专家、企业、终端资源,特别是给参与会议的企业做一些参考或者借鉴,更是给这个行业做一些前瞻性的引导。从2009年举办首届水溶肥论坛开始到今天,可以说很多对于行业具有引领性的理念都陆续实现。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中国农资传媒通过调研,并联合191农资人论坛在线征集,发布《2015水溶肥发展现状调查报告》,以推进行业的健康发展,成为水溶性肥料转型发展的依据,为行业提供前瞻性发展建议。

水溶肥发展趋势:普遍认可前景广阔

在调查问卷中,71%的人认为水溶肥前景广阔,47.9%的人认为水溶肥的发展还需要经历一段时间才会趋于成熟。2012年中国农资传媒第一次的调查问卷中,有3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水溶型肥料没有发展前途。而此次调查中,31.31%的人认为水溶肥在不久的将来替代部分颗粒复合肥,预示着水溶性肥料、液体肥将可能成为颗粒复合肥的转型方向。此外,将近一半的人认为,水溶肥的发展还需要时间磨练,意味着目前的市场认可尚有附带条件,如果盲目发展、导致行业混乱,将可能影响水溶性肥料未来发展。

产品认知度:进口产品知名度占绝对优势

在调查中,45.8%的人认为进口水溶肥产品知名度高,仅12.5%的人认为国产产品知名度高于进口产品。这说明认为进口水溶肥产品知名度高于国产水溶肥产品知名度逐渐成为一种行业共识。这与国外水溶肥在国内推广的时间、力度及注重品牌培育有关,消费者对于国产水溶肥产品缺乏自信,国产品牌建设任重道远。

同时,国产产品与国际水平差距较大的人员比例为31.3%,18.8%的受访者认为我国产品品质赶不上国外。但是,认为国产产品与国际水平旗鼓相当的人员比例是18.8%,与31.3%不认为我国产品与进口产品差距大被调查者人数累计,对于国产品牌较为认可的人数比例将达到40%,国产产品的认知度、知名度和口碑等方面仍有潜力可挖。

存在问题:集中在“产品技术、市场规范、品牌意识”三大板块

从调查数据看出,我国水溶肥的品质在国人心目中还有待提高。其中,有27.1%的人认为我国产品竞争力不强,52.1%的人认为我国产品技术有待提高,18.8%的人认为我国水溶肥市场规模小,41.7%的人认为我国水溶肥市场不规范,39.6%的人认为我国水溶肥产品品牌意识低。此外,70.8%的人认为市场推广的关键是开发省工、省时、适合嫁接方便的水溶肥。这将促使一些灌溉设施企业进入“水肥一体化”领域,并与肥料企业真正融合。

品牌认知:群雄逐鹿尚无霸主

在此项调查中,样本共涉及62个水溶肥品牌,其中海法的认知率为18.7%,芳甸为14.6%,萌邦为14.6%,康普12.5%,永通为10.4%,其他的认知率均低于上述水平。由于被调查者大部分局限于以叶面肥、喷施肥为主的水溶肥企业,因此对于以液态复合肥为主的水溶性肥料企业而言,并不代表其认知低。

中国农资传媒认为,或许是复合肥企业长期以来的战略定位和主打产品强势宣传有关,使消费者已将大型复合肥企业定位于复合肥品牌。事实上,在中国农资传媒日常的采访、报道中,有被采访者多次提到新都“嘉施利”大量元素水溶肥等产品良好的使用感受。但是,中国农资传媒也认为,水溶肥市场尚处于群雄逐鹿的时代,整体国产品牌认知度较低。随着市场的规范,多、小、弱的品牌局面会逐渐整合,在这种环境中,最重要的是培育品牌意识,企业才能有朝一日取得霸主地位。

总之,我国水溶肥发展前景广阔,但是目前水溶肥的发展更倾向高品质的经济作物,与专家阐述的“水溶肥的未来在大田”尚有差距,但是,调查也显示,水溶肥针对大田作物和经济作物两级发展是专家、企业、消费者的共同愿望。与此同时,国内水溶肥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产品技术、市场规范、品牌意识”三大板块,而进口产品普遍高于国内产品知名度。较为乐观的是,行业普遍认为国内国际产品品质差距在缩小。此外,在水溶肥产品品牌认知方面,行业尚处于群雄逐鹿的阶段。

另注,在对同一问题的调查中,各数据相加并非100%,这是因为问卷设计的均是多选题,不同调查对象,对同一问题的答案数量并不统一。

话题一:土壤作物需求是施肥风向标

主持人:中国农资传媒记者 张番

访谈嘉宾:

海南省农科院土肥所所长:谢良商

海南省农科院蔬菜所所长:肖日新

海南大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博士生导师:林电

谢良商:海南是热带地区,其特点是高温、高盐,这给土壤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第一,土壤酸化,高温多雨的条件下土壤释放了大量的氢,使得土壤酸化;第二,过酸条件下营养大量流失;第三,过酸的土壤造成了土层病害的繁衍,影响土壤中的生物活性。这种土壤不保水、不保肥,我们曾在沙土壤种香蕉,不管施多少肥、灌多少水,都行不通。后来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就是水肥一体化。

海南的农作物一年四季都可以生长收获,这主要依靠施肥和灌溉,但是盲目施肥的现象却很严重。在有机肥的投入方面,过去农民自己堆积有机肥,现在农民更多的是依赖化肥,而过量施用化肥又造成了土壤酸化。这些年,特别是海南建省以来,化肥大量的使用,尤其是高浓度进口复合肥的使用,使得磷在土壤中的残留量很高,尽管如此,农民仍不断地使用。另外,海南农民愿意使用硫基复合肥,事实上,海南的土壤不缺硫,但是为什么农民还要施那么多含硫的肥?从近年来的试验中得出,在水稻、瓜菜、菠萝上施用硫酸钾、氯化钾或硝铵钾,其实产量与品质没有差异。而且硫酸钾的价格比氯化钾的价格高得多,所以建议选择氯化钾。

海南施肥的关键问题是:施肥结构不合理。海南多是砂型土壤,化肥不容易被土壤吸附,在高温情况下容易水土流失,营养元素也随之流散。如果施用水溶肥,情况会好很多,可以根据作物的需求对施肥进行量化,这是减少化肥流失、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关键。

肖日新:海南的滴灌做得较早,仅次于新疆。据官方报道,海南蔬菜有300万亩,其中80万亩的蔬菜种植实现了水肥一体化。从推广水肥一体化到现在已有十多年了,具有很大的潜力,同时这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海南水肥一体化之所以发展迅速,最关键的并不是设备的先进,而是水肥一体的液化指标。拥有好的设备但仍粗放式管理,可能得不偿失。水肥一体化的主要目标还是节约肥料,如果用量太大,对作物的影响也会很大。

林电:主要研究方向是热带作物营养与施肥,要做到科学施肥,就要服从土壤的条件,不同性质的土壤供应养分不同,而且热带作物的养分需求也不同。如果做到科学施肥,就要根据不同时期施用不同比例的化肥,有肥无水、有水无肥都是不科学的。水溶肥就是将肥溶于水中,肥料利用率比普通肥提高10%很容易做到。对于热带作物来说,如果这个肥料不溶于水,那么做到科学施肥就较难。比如作物开花期的需肥比例,这种肥料经过土壤中的水溶解再到作物吸收,这个过程非常慢,难以及时供应养分,但如果是水溶性肥,就很容易控制。

目前大部分的热带作物不如瓜菜条件好,有些香蕉的种植条件较好,用水肥一体化的施肥方式也较简单,其他的热带作物基本上仍以传统方法施肥。实际上,传统施肥方法存在很多缺陷,需要花费人工劳动力,虽然海南地区的降雨量较多,但仍有明显的旱季,去年11月份到现在都处于旱季。所以水肥一体化的实施不单单是要求肥料是水溶性的,还要有水,没有水是很难做的。

话题二:打造基地施肥样板

主持人:中国农资传媒记者 张番

访谈嘉宾:

成都新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晓霞

海南茁盛农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宝业

四川盐湖化工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明

东莞一翔液体肥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赖忠明

刘晓霞:新都化工一直推崇给基层打造新样板,近年来与农业部全国农业推广中心合作,在全国范围内做了很多水溶肥的试验推广工作。根据在推广过程中给出三点建议:第一,做试验示范时多邀请一些专家在技术、知识理论上进行讲解,结合专家的专业性分析做合理的试验;第二,严控指标;第三,邀请当地经销商、零售商和种植大户共同参与试验示范,做的效果如何让大家共同见证,这样才能更好的将产品推广出去,转化为生产力。另外,新都化工的所有新产品肥料都会进行试验示范,将承包几万亩的被流转土地进行田间试验,像番茄、葡萄等作物都会结合新产品的效果进行基地示范。在这期间会邀请专家学者、经销商和种植大户共同见证参与,保证以真实的试验结果展示出来。当然,我们除了要讲究诚信以外,还要与下游经销商开展更多的合作来延伸产品的效应,打造新样板,不管是产品生产还是宣传推广中都真正做到落实需求上面。同时,倡议厂家要对得起消费者的信赖、不玩产品概念,这是厂家应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对于在赢得市场的方式中,从两个层面来讲:第一,增加自己的科技含量,提高研发团队能力;第二,把水溶肥价格平民化,让农民买得起。

张宝业:在水溶肥调查报告中显示,未来将有31.3%的复合肥被水溶肥替代,对于这个观点我个人持不太认可的态度,因为本身的水溶肥市场是由于现在的土地流转进一步集约化和人工成本的提高形成的。海南的农户在前几年只认可挪威、加钾、磷肥这农资店“老三样”,后来水溶性肥料的整体效果给农民留下印象,其中包括需要滴灌设施的作物用颗粒肥化开来冲施。现在随着水溶肥的推广,茁盛农资做了大量的试验示范,通过少量多施、有机无机相结合的方法,让农民看到水溶肥能够以同样的投入量达到吸收更快、节水节肥、提高利用率的效果,此外再做一些推广宣传会、现场观摩会,让农民逐渐接受和认可水溶肥。

赖忠明:液体肥料有限公司一直从事水肥一体化的工作,协助当地企业、经销商和零售商在田间做推广试验,根据不同土壤、不同作物、不同生长时期和不同地区做测土配方调节生产,苗期、旺盛期、结果期、膨大期都有其不同的配方方法。在一些酸性土壤和盐碱化地区缺乏微生物元素的情况下,公司特意联合各地专家推出了一个品种可以调节酸化的土壤,来适应微生物的生长。液体肥的生产养分平衡很重要,生产的每一款产品有机质的含量基本达到10%-20%,这很好的补充了碳素。产品方面有了核心,但要把产品概念推广出来,需要研发团队的支撑,所以我们与张承林教授紧密合作,将产品不断进行调整。公司还打造技术服务平台,不仅全国内供应不同配方的液体肥,而且提供专门的水肥一体化技术,从传统的研发团队到技术营销模式,都获得了国家的专利支持。公司将肥料销售与水肥站结合在一起,给农民更多的选择,不同品种不同时期的肥料都标记出来,农民可以第一直观看到浓度配比,有利于判断质量。由于液体肥的包装费用非常高,所以水肥站模式利用农民自家的空桶进行盛装,减少浪费,或用纸箱包装,回收简单,减少污染。

赵明:前年,公司有7万多吨的碳酸钾,碳酸钾的产品历史上不适用于农业,包括曾经的磷酸钾也是用于青霉素医药,但现在磷酸钾绝大部分用于农业,研究发现,有一部分用于水溶性肥中。碳酸钾的纯度比石油还高,这并不是为了生产碳酸钾一定达到这么高的纯度,是因为要经过电解,变换器生成二氧化碳,碳酸钾的养分大于99.5%,纯度完全低于水溶性肥,这样的条件很标准。在酸性土壤适用过程中,农作物吸收了钾元素,这样会形成碳酸,然后逐渐热分解形成二氧化碳。这个过程的出现达到三个目的:第一,形成水溶性肥;第二,可以改性分子,使土壤营养吸收过程中逐渐达到平衡;第三,吸收后在改性过程中利用光合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不需要碳酸钙的反应。后期将水溶性肥做进一步延伸,价格比磷酸便宜,二氧化碳的养分纯正。在省工上,只要温度保证在室温,不需要每天将大棚掀开进行空气流通吸收二氧化碳;省时方面,农户在使用过程中不再专门搞二氧化碳、改土壤酸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大量利用这种产品模式。

话题三:农户需求是精准市场定位

主持人:中国农资传媒记者 徐骞

访谈嘉宾: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供销合作行业分会法律部主任:周浩海南一嘉禾园食品有限公司:李小雅

徐闻县果菜有限公司总经理:邢益龙

周浩:农民作为农资产品的购买者,也是消费者的一份子。全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法》将消费者的权益细化并加以丰富,能够进一步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中国的三农问题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正在研究强化对护农民权益的保护,《农民权益保障法》很可能在不久之后出台。这是法律建设层面的一个趋势。

从现实角度来讲,在农业生产事故中,农民维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农民自身存在很多天然弱势。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差,对法律问题的识别的能力也不强。而且在农业纠纷中,把法律事实还原到客观事实的难度比较大。农民在生产中不可避免的使用化肥、农药、种子。是哪类农资引发问题?产品的使用方法是否正确?出现问题的处置是否恰当?农资、农技、气候等条件均对农业生产有着直接影响。出现减产、农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后的责任判断存在困难。对于供销系统来说,现阶段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渠道要做好,发挥农资主渠道的作用,产品层层渗透,把好质量关。更深层次的,则需要立法机关不断完善农业法律,政府相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生产企业的监管,保护农资市场的清洁。

李小雅:作为新农人,我从上海回到海南后,利用电商推动三亚地区的农产品直销,联系农户组建农产品基地,实现了农产品“从田间到家庭”的快速销售。通过我们的渠道,三亚果园中刚熟的芒果在第二天就能直接运达上海客户的手中。模式的高利润提高了合作农户的收入,也吸引了更多农民加入。我们掌握了农产品生产的源头,要求农民按照我们的要求种植,让产品可以达到客户需求。

目前现在我们遇到的主要问题就对于化肥、农药的使用尚未形成统一管理,农产品的质量也未能完全统一。我们探索出来的办法,就是通过成立合作社的方式引导农户加入,内部形成企业化管理,用统一的标准生产出来更好的产品。由于减少了中间环节,合作社的农产品利润可观。很多水果都能以高于本地收购价1倍的价格在网上平台完成预售。现在我个人在崖城承包了五百亩芒果园,自有的农场的产品售价与周边农户形成了明显差异。吸引农民、联合农民、推动农民,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建立起一个依托网络销售平台的连锁农场,用标准化生产来控制农产品品质,将更好的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

邢益龙:10年前,在农业生产中引进国外的高新设备可以说是一种大胆尝试。公司引进以色列的灌溉设备,一方面是企业自身对创新生产的需求,另一方面更要感谢国内专家将滴灌施肥的概念普及到我们身边。客观上讲,我们在当时引入国外的灌溉设备,主要是为了应对生产中的缺水问题,而不是为了方便施肥。在实现水肥一体化的过程中,公司经历了从喷灌到滴灌的跨越。使用滴灌施用水溶肥后,生产用水比以前省50%-60%,肥料比以前省30%-40%,农产品品质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也大幅也降低,公司的整体竞争力全面提升。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能够源源不断地提供资金提升耕地的灌溉质量。

滴灌设备铺设完成后,公司原有的施肥方式随之淘汰。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我们选择了“尿素+氯化钾”的组合进行施肥。这两种肥料可以很好的溶解于水,而且不堵塞过滤系统。但尿素与氯化钾只能补充氮、钾,还有很多营养元素补充。随后,我们一直寻找国内、国外的厂家进行合作。目前公司使用的硝酸钾、硝酸钙、微量元素水溶肥都属于进口产品,未来也将考虑使用一些国产的高端水溶肥。

猜你喜欢

水溶水溶性水肥
雅苒致力于推动水肥一体化
“水肥一体”新系统 助力增收有一手
卫青萝卜水肥一体化技术试验研究
微量元素水溶肥在花椒上的应用效果
一种水溶性腐植酸有机肥的制备及产物性质研究
水溶肥生产工艺与技术
水溶肥标准修订即将启动
水溶肥磷酸二氢钾 你真的了解吗?
浅谈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北方贫困山区的应用与推广
人参水溶性总蛋白对BALB/3T3细胞增殖以及对COLⅠ和TGF-β1基因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