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稻不同留桩高度和收割方式的产量及再生稻不同留桩高度和收割方式的产量及
2015-03-19钱太平梅少华张键喻均吉翟中兵方锡文陈建军张丛德魏坦雄
钱太平 梅少华 张键 喻均吉 翟中兵 方锡文 陈建军 张丛德 魏坦雄
摘要:以新两优223、两优6326、黄华占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留桩高度和收割方式对再生稻的产量效应及产量构成。结果表明,再生稻最适留桩高度因品种而异,新两优223、两优6326以留桩50 cm产量最高,黄华占以留桩35 cm产量最高;随着留桩高度的增加,3个品种均表现出有效穗增加,穗粒数减少,结实率提高。不同收割方式间再生稻产量差异极显著。
关键词:再生稻;留桩高度;收割方式;产量;产量构成
中图分类号:S511;S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1-0014-04
鄂东的蕲春县和武穴市属湖北省双季稻区。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双季稻区将双季稻改为中稻-再生稻的趋势明显,蕲春县和武穴市再生稻种植面积分别达1.33万hm2和0.45万hm2[1,2]。传统再生稻生产头季稻采用人工撩穗高留桩收割方式,收割、运输、脱粒难度大,成本高,不利于再生稻常态化发展。留桩高度是影响再生苗萌发的重要因素,适宜的留桩高度是实现再生稻高产的关键技术[3,4];头季稻高留桩机收碾压损失率高,严重影响再生稻产量[5]。因此,研究留桩高度及头季稻低留桩机械收割等再生稻配套栽培技术,可为再生稻高产稳产及全程机械化生产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为杂交中稻新两优223、两优6326和常规中稻黄华占,收割机械为久保田PR0688Q全喂式水稻收割机,履带宽度0.4 m,两履带内缘宽度1.15 m,收割宽度2.0 m。
1.2 试验设计
1.2.1 不同留桩高度对再生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试验设在武穴市现代农业示范中心,试验设品种和留桩高度2因素,品种为新两优223、两优6326和黄华占,留桩高度设15、35和50 cm 3个水平,共9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20 m2(长8.33 m、宽2.40 m)。每小区插10行,每行插50穴,插植规格为17.0 cm×26.7 cm,杂交稻每穴插2粒谷苗,常规稻每穴插4粒谷苗,四周设有保护行。试验于2013年3月22日采用旱育保温育秧播种,4月25日移栽,头季稻根据品种成熟期及时采用人工收割。头季稻收割后3 d和再生稻始穗期各喷施一次赤霉素,每次用量30 g/hm2。头季稻每公顷施纯N 180 kg、P2O5 90 kg、K2O 120 kg,其中磷肥、钾肥作底肥施用,氮肥按6∶4作底肥和分蘖肥施用;头季成熟前7 d每公顷施纯N 60 kg、K2O 60 kg作促芽肥,收割后2 d每公顷施纯N 34.5 kg作提苗肥,其他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1.2.2 不同收割方式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 试验设在蕲春县赤东镇酒铺村,试验品种为两优6326。设头季稻采用人工收割和机械收割2种方式,面积各667 m2,留桩高度均为20 cm。试验于2013年3月24日采用湿润保温育秧播种,4月28日移栽,插植规格为16.0 cm×28.0 cm,每穴插2粒谷苗。头季稻7月29日收获。整个生育期内每公顷施纯N 336.75 kg、P2O5 82.5 kg、K2O 157.5 kg,其中头季稻每公顷施30%复合肥750 kg、过磷酸钙375 kg作底肥,尿素150 kg作返青肥,尿素112.5 kg、氯化钾150.0 kg作促芽肥,头季稻收割后3 d每公顷施尿素150 kg作提苗肥,其他管理措施与一般大田相同。
1.3 调查方法与统计分析
每处理调查100穴,以平均数作为单穴有效穗数,各处理根据单穴有效穗数取样5穴考种。不同收割方式试验在头季稻收割后12 d随机连续调查活株数与缺株数,有再生苗1苗以上的株穴为活株,没有再生苗长出的株穴为缺株。不同收割方式及碾压与否的再生稻产量采用配对面积相同的人工收割方式计产。
所有数据采用Excel 2003软件处理,统计分析采用SAS 9.0软件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留桩高度对再生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2.1.1 留桩高度对再生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1)株高与穗长。不同留桩高度的再生稻齐穗后特征明显不同,高留桩再生稻株型松散,单茎绿叶少,低留桩再生稻株型紧凑,单茎绿叶多,试验结果如表1。由表1可见,随着留桩高度的增加,3个品种株高、穗长均呈增加趋势,其中新两优223、两优6326留桩50 与35 cm株高差异不显著,但与低留桩15 cm株高差异显著,黄华占留桩50 与35 cm、35与15 cm株高差异不显著,但50 与15 cm株高差异显著;同一品种不同留桩高度间穗长差异均不显著。随着留桩高度的增加,3个品种株高、穗长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增大,表明高留桩再生稻株型、穗型整齐度较差。稻株腋芽萌发具有顶端优势,高节位腋芽萌发早,构成了有效穗的主体部分,低节位再生苗萌发迟,造成了高留桩再生稻株高与穗型的差异。
2)生育期。再生稻的生育期与留桩高度有密切关系(表1)。从表1可以看出,随着留桩高度的增加,3个品种再生稻的生育期均缩短。留桩越高,高节位腋芽萌发优势越强,出苗越快,叶片越少,生育期越短;低留桩再生苗由于营养生长期长,无效分蘖增多而延长了生育期。
2.1.2 留桩高度对再生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1)产量构成因素。留桩高度对再生稻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有显著影响,对千粒重影响不显著(表2)。从表2可以看出,随着留桩高度的增加,3个品种再生稻有效穗数增加,每穗总粒数减少,结实率提高,其中新两优223、两优6326留桩50 与35 cm间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差异均不显著,均与留桩15 cm差异显著;黄华占留桩50 与35 cm间有效穗数、结实率差异不显著,均与留桩15 cm差异显著,留桩15 与35 cm、35 与50 cm间每穗总粒数差异不显著,15 与50 cm间每穗总粒数差异显著。3个品种再生稻千粒重均以留桩35 cm最高,留桩过高和过低可能是分别由于大、小穗现象和结实率偏低造成千粒重下降。endprint
2)产量。不同留桩高度各品种处理间产量差异明显。新两优223、两优6326产量表现趋势相同,均以留桩50 cm时产量最高,比留桩35 cm增产显著,留桩50 和35 cm比留桩15 cm增产极显著;黄华占以留桩高度35 cm时产量最高,比留桩15 和50 cm增产极显著,留桩15 cm和50 cm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再生稻适宜留桩高度因品种而异,新两优223、两优6326在留桩35~50 cm保留倒二、倒三节时产量较高,黄华占在中、低留桩条件下产量潜力更大,适宜头季稻机收低留桩推广种植。
2.2 不同收割方式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
2.2.1 收割方式及履带碾压对再生稻缺株的影响 调查表明,再生稻缺株和收割方式及碾压与否存在关联性(表3)。根据表3,采用3×2列联表的数据用独立性卡平方测验,测得χ2=57.87>χ20.01,2=9.21,表明收割方式及碾压与否对再生稻缺株影响极显著。根据表3结果,分别用2×2列联表测得机收碾压区与非碾压区χ2=31.68>χ20.01,1=6.63,机收非碾压区与人工收割χ2=0.18<χ20.05,1=3.84,表明机收碾压区与非碾压区对再生稻缺株影响极显著,机收非碾压区和人工收割对再生稻缺株无显著影响。
2.2.2 收割方式及履带碾压对再生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收割方式及履带碾压再生稻产量构成因素表现不同(表4)。从表4可以看出,碾压后改善了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具有边际效应,机收非碾压区表现出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增多,结实率提高;机收碾压区稻桩恢复生长慢,再生苗萌发迟,有效穗数、每穗粒数明显减少,结实率和千粒重明显降低。
2.2.3 收割方式及履带碾压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 不同收割方式及机收碾压区与机收非碾压区再生稻配对收割产量如表5所示。头季稻机械收割比人工收割再生稻平均减产20.52%,机收碾压区比机收非碾压区平均减产56.22%。利用成对数据平均数的假设测验,测得机械收割与人工收割间t=6.37>t0.01,6=3.71,机收碾压区与机收非碾压区间t=10.43>t0.01,6=3.71,表明不同收割方式间、机收碾压区与机收非碾压区间再生稻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3 小结与讨论
有关留桩高度对再生稻产量影响的研究较多,刘爱中等[6]认为,籼稻再生稻产量主要来自倒二、倒三节再生稻,在一定范围内,留桩越高,产量越高。易镇邪等[4]则将再生稻品种划分为高桩再生型、中高桩再生型和低桩再生型,本研究也认为,再生稻适宜留桩高度因品种而异,新两优223、两优6326等籼型杂交稻品种留桩高度为50 cm时产量最高,中留桩为35 cm产量次之,低留桩为15 cm产量最低;常规稻黄华占则以中留桩35 cm时产量最高,低留桩15 cm产量次之,高留桩50 cm产量最低。
留桩高度对再生稻的产量效应,主要表现在对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的影响。随着留桩高度的增加,新两优223、两优6326、黄华占均表现出有效穗数增加,每穗总粒数减少,结实率提高的效果。
再生稻头季机收碾压损失率高造成减产是限制再生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的重要因素。本试验在低留桩为20 cm条件下,头季机械收割和人工收割产量差异极显著,笔者结合多年生产实践,认为减少机械碾压损失必须加强农艺农机融合,实现品种与技术统一。中稻品种选用适宜低留桩、茎秆基部坚韧弹性好的品种,轻度碾压后能迅速恢复生长,确保再生芽萌发,同时应加强头季稻中后期田间管理,科学适时晒田,减轻碾压程度。推广履带式联合收割机,降低机械自重,机械材料尽可能采用轻质材料,并适时卸载谷物,减少机械载重。
参考文献:
[1] 熊 洪,冉茂林,徐富贤,等.南方稻区再生稻研究进展及发展[J].作物学报,2000,26(3):297-304.
[2] 钱太平,方锡文,张继新,等.杂交中稻-再生稻品种筛选试验[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9):4193-4195,4199.
[3] 何花榕,房贤涛,翁国华,等.留桩高度对再生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9):6-10.
[4] 易镇邪,周文新,屠乃美.留桩高度对再生稻源库性状与物质运转的影响[J].中国水稻科学,2009,23(5):509-516.
[5] 刘正忠.再生稻头季机收关键技术分析[J].农业科技通讯, 2013(4):118-120.
[6] 刘爱中,邹冬生,屠乃美,等.留桩高度对再生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5120-5121,517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