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党史认知现状及教育模式创新

2015-03-19廖信伟

党史文苑 2015年2期
关键词:入党积极分子大学生党员模式

廖信伟

[摘 要] 深入挖掘党史教育价值、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作为高校来说,应将党史教育贯穿于学生党员发展的全过程。

[关键词] 大学生党员 入党积极分子 党史 模式

党史的教育价值在于以史鉴今、资政育人。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按照党中央关于党史工作科学化、系统化的要求,探索推进当代大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党史教育模式的创新,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大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对党史教育认知现状

高校发展学生党员数量提高之后,学生党员的质量问题便突显出来。一般看来,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的质量问题体现在:党课学习不深入,缺少理论内涵;入党培养对象的培养不规范,缺少必要的指导和教育;发展对象调查不彻底,致使党群关系僵硬;党员发展流程不严谨,致使党员缺少公信力;党员组织生活形式死板,缺少理论深度,致使学生党员理论功底薄弱等方面。在学生党员发展的全过程中,鲜有“中共党史”教育的内容,或者说在党员培养发展及党员后续教育的过程中,党史教育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相比上述列举的高校发展学生党员存在的问题,党史教育的缺失更能体现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急功近利”,党史教育的缺失也直接导致了学生党员只为入党而入党,缺少必须的党史知识,缺少必须的党的基本理论知识,从而缺少对党的历史认同感,无法正确认识党的历史使命,也就致使学生党员无法正确定位,不能在学生群体中起到积极的表率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对学习掌握党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大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中普遍缺乏对党史学习的重视,对党史学习的意义理解不深。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面临学习、生活和就业等压力很大,特别是部分学生受网络、西方文化观念和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奉行实用主义价值观,学习带有很强的功利性,认为党史教育不是专业课,对学业和就业没有多大帮助,存在上课不认真、旷课和逃课等不良现象。此外,高校对大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党史教育重视程度还不够,特别是党史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事关大学生长远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高校对党史教育投入不够。

2.高校的党史学习方式与教育体系还不够健全。高校尚未形成针对高校大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群体的需求和特点,没有形成科学合理,更富吸引力的党史学习体系及教育方法。高校基层党组织对大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党史教育,一般停留在简单的理论讲解或者视频赏析上,容易出现学不透、学不深和缺乏吸引力的问题,大多数大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对于党史只形成于普通的认知程度,没有升华到思想和实践层次,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党史学习形式过于单一,没有形成适应时代特点和形势需要的教育教学体系。

3.大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党史的主动性不够强烈。在高校基层党组织中,一些大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的历史了解甚微,把党史学习看作是“不急之务”,甚至是当做一种额外的负担。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部分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入党动机需要进一步纯化,对党的本质、任务、使命等的认识肤浅片面;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还没有意识到自觉主动地学习党史是每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义务,是一名合格党员的必要条件。同时,部分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因为尚未形成和坚定科学唯物辩证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自然缺乏探寻研究党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创新大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党史教育新模式的必要性

1.面对新形势必须创新党史教育新模式。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信息传播与文化交流迅猛而宽泛,多种思想意识形态共存,使得很多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意识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受到侵蚀,对党史教育形成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大学生党史教育必须适应时代特色,积极研究探索适于当代大学生党史教育的新模式,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基本国情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大学生对党领导人民夺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初步实现民富国强的历史史实的了解,增强大学生的历史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发挥党史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2.大学生的受众特殊性要求创新党史教育新模式。时下,“80后”、“90后”成为了当代大学生的主要群体,是当今高校党史教育的主要受众,他们是在改革开放的起步和发展过程中出生和成长的,在思想道德、价值追求、生活情趣等各方面受到改革开放的影响,都有着自身特点,主要表现在:具有很强的主体意识而缺乏集体意识,民主意识虽强却崇尚享乐主义;创新意识很强却没有较强的抗挫折能力。可以说,新一代大学生充满朝气与活力,思想活跃,乐于接受新生事物,关注国内外大事;但是当代大学生的身体也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吃苦精神和敬业精神等众多缺点。受众的特殊性使得高校党史教育必须改革传统教育模式,进行党史教育创新。

3.传统党史教育中存在的缺陷要求创新党史教育新模式。高校传统党史教育主要体现在说教式和封闭式两种教育方式上,其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虽然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但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当代大学生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思想和价值观念上的巨大变化,使得传统党史教育模式出现了诸多问题,比如,教学内容单调且与现实脱节,教育方式单一陈旧而缺乏灵活生动性,教材体系建设需完善,教学手段待更新等等,虽然许多高校从大学生一入学就在“两课”中开设有党史教育方面的内容,但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缺陷难以得到大学生的喜爱与认同,教学效果不明显,所以有必要创新党史教育模式。

三、大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党史教育模式探索

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中共党史教育。把中共党史教育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结合起来,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指导思想,对大学生党史教育产生着指导、建构和发展的作用。通过党的历史的教育,大学生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中国基本国情、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中国革命传统,中国共产党人的学习中汲取营养。把党史教育作为贯穿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主线,充分发挥党史教育资政育人的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endprint

2.加强党史教育课程的主渠道建设。加强党史教育课程的主渠道建设,将党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把党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相关课程的学科支撑、核心内容和教学重点,加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研究。积极整合学科队伍,凝炼学科方向,提升学科实力,努力把党史学科建成重点学科,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相关课程提供学科支撑。根据党史资源的内涵特征和大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各种教学方式方法加深感性认识、增进理论深度,不断推动党史研究和党史教育工作科学发展。

3.发挥学校党校的教育培训功能。党课是大学生学习党史的基本途径,通过党校的系统学习,可以帮助大学生掌握党的基本理论,了解党的发展历史,培养对党的深厚感情。一方面,要丰富党课教育内容,党课的教学内容要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接受方式、认知图式,联系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点、难点、热点和兴趣点,以增强教育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另一方面,要改进党课教学方法,在党课教学过程中,要尽力避免单纯的理论灌输,坚持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开展课堂讨论、邀请专家学者和英雄模范做专题讲座或报告等形式,加深大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的历史和理论的认识与理解,增强对党的感情与认同。

4.开展富有特色的党史教育实践活动。对大学生进行党史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层面,还必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深化党史教育。首先,在校园中营造学习和宣传党史的浓厚氛围,充分运用校报、广播、校园网、宣传橱窗等媒介,将党史知识融入大学生文化活动之中,通过开展学生党团活动、社团活动等校园文化活动,运用报告会、座谈会、歌咏会、知识竞赛、纪念征文、演讲比赛、读书活动、主题实践活动等多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史。其次,组织学生亲身体验党的历史,通过参观革命博物馆和纪念馆、瞻仰革命遗址学习革命英烈事迹,在实践活动中接受党史教育。再次,以重大节日、重大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为契机,集中开展学习英模事迹、弘扬民族精神、增进爱国情感的活动。要积极拓宽教育渠道,不断扩大党史教育的覆盖面,把各种载体、各种活动紧密联系、相互贯通形成一个党史教育活动体系,营造学习党史的浓厚氛围,以此来培养当代大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5.积极探索网络党史教育的模式。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具有的个性化、群体化、同步化、交互化等典型特征,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切实做好大学生党史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思考角度和发展机遇。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媒体和影视传媒,积极探索网上党史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建设红色网站,开设QQ群、微博、微信、易信等,通过这些新媒体,把党史蕴涵的理想信念、先进文化、革命精神、高尚人格等一切感染人、说服人和震撼人的教育内容,通过学生闻乐见的通俗易懂的语言体系和网络方式,融知识性、竞争性、趣味性于一体,使党史教育更加丰富生动、富有成效,让大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在潜移默化中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5]谢军.当代大学生中共党史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1).

责任编辑 马永义endprint

猜你喜欢

入党积极分子大学生党员模式
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问题的研究
新媒体平台下增强大学生党员理论学习实效性的研究
提高大学生党员组织生活实效性的方法探析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大学生寝室片区化管理研究
论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的政治社会化功能
关于加强艺术类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