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爱上做作业
2015-03-19李金娥
李金娥
每一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为此,我认为在热热闹闹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不妨也腾出一点空间,设计一些语文个性化的练习,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
一、把“兴趣”设计在作业中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人的内心有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发现、研究、探索者。”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一定要发现、鼓励、发展学生的这种需求,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语文作业要讲究形式多样化,既要有基础知识练习,也要有延伸发展练习;要听、说、读、写并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画一画。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忠实原文,动手以直观、形象的畫面再现原文或部分段落。如教学《桥畔的老人》《在山的那一边》《我的叔叔于勒》时,让学生加以想象,给文字配上插图。这样做,可以强化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受。
2.查一查。要求学生在“遇到问题,分析研究”“所知甚少,欲知详情”“立足课内,放眼生活”的情况下,在课前查一查资料,为学习课文“解决问题”“获取详情”“开阔视野”服务。例如在教《桥畔的老人》时,让学生在课前查阅有关海明威的生平经历、作品风格等。知其人,晓其风格,有助于对作家作品的理解。
3.做一做。经常设计实践型的作业是适应时代的需要,符合课标的要求。当然,学生的各种实践,看重的并不是结果,而是学生参与的过程和从中悟到的创新学习的原理和科学的精神,以及学习的方法。“寻觅春天的踪迹”是一次综合性学习的实践课,除了组织学生搜集有关春的诗句、成语、节令,我还组织学生走到公园感受春天的讯息,体味春天的美。
4.想一想。在布置作业时,我经常布置一些“奇思异想”作文,以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增强和丰富他们的想象力,进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教完《天上的街市》后,我布置的作业是:同学们加以想象,写一篇《我游天街》的作文。
二、把“自主”设计在作业中
现代教育以人的发展为最高准则,呼唤学习者主体性的张扬,积极性、创造性能量的释放。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强调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其自我教育能力,从而逐步实现由依赖性学习向独立性学习、由他主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过渡。“自主”应当成为语文作业设计的重要原则。
1.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针对学生的差异,设计多梯级的作业,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2.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和完成方法。一刀切的作业往往导致“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吃不了”,必然加重后进学生的课业负担。如果学生自己选择作业,就可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作业的针对性,让学业负担停留在适当的位置上。
对于作业,过去片面强调独立思考,没有把“合作”作为必要的素质来培养。自主性的作业应当允许学生选择完成的方式,可以在与爸爸妈妈的合作下完成,也可以和同学合作完成。
三、把“生活”设计在作业中
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学习的天地很广阔,语文学习的触角伸向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把作业设计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在社会实践、家庭生活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创新能力。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将生活充实到学生的作业中,就为语文作业注入了新的内涵,赋予了作业新的生命。
教者有心,学者得益。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的优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自主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由支配,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