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少年发明家到执行官

2015-03-19王成祥

青春 2015年3期
关键词:产品

王成祥

此刻,我所面对的采访对象是一位容易被外界产生误解的“工科男”:他中等身材,腰板挺直,衣着朴素,圆圆的脸庞上,不时会透现出几分憨厚与可爱。这样的男子,倘若埋头走在南京的大街上,你可能只会把他当成一个极其普通的上班族,甚至是一个外地来宁求职的打工者。殊不知,这位有着清华大学工学硕士学位和美国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理学硕士学位的“工科男”,不仅是中国发明协会终身会员,还是统领一家有着150名员工的高科技企业CEO。他的名字叫穆科明。

穆科明出生于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原先都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后因响应国家号召,双双下放到内蒙古大草原。1971年,当穆科明降临到这个世界时,由于受当地医疗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居然是父亲亲手为他接生的。3岁那年,他随父母一道离开内蒙古返回长春。父母单位离市中心甚远,加上平时都是忙于各自的科研事业,穆科明从小就养成了“心远地自偏”的习惯。闲暇之余,他喜欢一个人待在家中,静静地琢磨一些事儿。譬如:收音机为什么会发声?电话机为什么能传话?电视机为什么会产生图像?钟表又为什么会自己走动?想得多了,他会亲自鼓捣一番,不是将家中的电话线拔掉又安上,就是将一台收音机拆开重装,装好又拆开。那时,他可能还不知道世上有“科技”二字,更无法领悟“科技”的真正内涵,可他显然对此产生了浓厚兴趣,以至刚上小学不久,他就被学校选送到市少年宫去学无线电方面的知识。

当时的少年宫,与如今遍地开花的兴趣班与提优班有着天壤之别,必须是在某一方面有着特殊禀赋的优秀生才有资格被选送,并且分文不收。一段时间下来,他就学会自己组装收音机、电视机、航模汽车等,并且跃跃欲试搞起了发明。20世纪80年代中期,还是一名初二学生的他,居然运用声光报警原理,发明了一种自动报警钓鱼竿。高中时,他又亲自鼓捣出一个自动电话程控交换机。这两项发明,不仅申报了专利,还获得国家发明奖。因此,小小年纪的穆科明,竟成为中国发明协会的终身会员。

1991年,从长春市第八中学毕业的穆科明,顺利地考入了令人神往的清华大学。在那所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他不仅攻读完5年本科和3年电子工程专业的研究生,还收获了一份令人羡慕的爱情。不唯如此,在校期间就经常参加一些重要科研项目的他,在发明道路上,又迈出了崭新步伐:在国内,他第一个将等离子溅射技术结合高频PWM电源及其模糊控制引入到真空镀膜的领域……这些骄人业绩的取得,为他后来走出国门,寻求更加理想的发展空间,无疑打开了一条便捷通道。

1999年,学业有成的穆科明毫不犹豫地选择飞往美国,因为在此之前的1997年,同样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女友已率先去了那里。穆科明这一去,时间竟长达11年。期间,他在美国硅谷的高科技公司主要从事视频信号处理、视觉传感器芯片的研发与管理工作。体面的职业,丰厚的待遇,优越的生活,使他步入常人眼中“天堂”般的境地。穆科明一开始也有着类似感受,并且有点陶醉不已。可后来,当亲眼看见中国的许多人才在国外高科技企业所起的作用后,他开始陷入一种沉思:偌大的中国,其实并不缺乏人才,可为什么总是处于低价值的“制造大国、品牌小国”的地位?这是一个问号,随着时间的流逝,它开始变得越来越大,并且占据了他的整个思维。于是,有一次他禁不住扪心自问:科明啊,莫非你想要身体力行,去寻找一种真正的答案?如此问过之后,他不觉陷入新一轮的沉默。

然而,对于创业者来说,越是未知的世界,越是那般令人着迷。他自小就鼓捣过发明,对此感受极为深刻,领悟更是透彻。终于有一天,他忍不住将自己想回国创业的心思向爱人作了一番吐露,没想到竟得到了对方的理解与支持。接着,他又将想法向身边的一些同道作了亮相,结果有的赞赏,有的鼓励,有的进行善意的劝阻,有的则坚决反对。最后,穆科明和身边的五位合伙人达成了共识,他们既是他的大学同学,也是同事,都在美国工作了十多年,个个堪称业内专家,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人员和技术问题。同时,每个人掏点钱出来,投资问题也能得到部分解决。虽是这么想,可穆科明仍然心存忧虑,他怕有些人放不下在美国优越的生活条件,中途会反悔。为了解决后顾之忧,他一次又一次把合作伙伴的老婆、孩子召集起来开大家庭会议,进一步统一认识,坚定信念。

让我们将时间定格在公元2010年这一重要时刻。那时正值盛夏,一位有着“海归”身份的追梦人,告别妻子儿女,只身登上了自美国飞往上海的航班。在此之前,因工作关系,穆科明曾不止一次有过类似的远行经历,可那仅仅是出差,哪怕飞得再远,在外逗留的时间再长,最终总会踌躇满志地回到美国那个温暖的家中。可此次,情形大不一样,因为他要前往国内创办属于中国自己的高科技企业。虽然,他从报纸和电视上,曾多次了解到国内的投资政策在不断放开,投资环境在不断改善,“海归”创业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并且他还在网上,通过电子邮件与国内多家科技园区有过联系,可此刻,当他怀揣梦想踏上征程时,种种担忧依然纷至沓来。这么一想,在走出家门的那一刻,他的内心深处,不禁产生出一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感慨。

经过12小时的漫长飞行,穆科明终于来到了上海。他知道,像上海、北京这类一线城市,研发成本和人力成本比一般城市显然要高出许多。为此,从上海机场出来后,他双手拎着两只大皮箱,肩上还背着个鼓囊囊的包,直接前往南京。为了节省每一分钱,来到南京后,他找了家每晚只需60元的连锁酒店安顿下来。当他将沉重的背包卸下时,才发现双肩竟被勒出了两道深深的印痕。

更令他难堪的是,由于一路奔波,加上天气炎热,他的身上起了许多湿疹,奇痒难忍,稍一抓挠,就会形成一个个水疱。期间有朋友来酒店探望,见他一副狼狈相,不觉戏笑道:“想当初你在硅谷工作,背后的靠山是世界500强企业,出差总是住四星或五星级大酒店,没想到如今居然心血来潮要回国内创业,真是吃饱了撑的!”面对朋友的善意戏言,他只好沉默以对,内心却没有丝毫的悔意。因为他深知,开弓没有回头箭。一切的挫折磨难,一切的艰难险阻,不过是成功来临前的征兆而已。正是本着这样的信念,他在酒店安顿下来,并且一住就是好几个月。

2010年9月,穆科明取“人杰地灵、迈古超今”之寓意,创办了南京杰迈视讯科技有限公司,并正式入驻南京市白下高新区,专门从事高清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算法研究、技术开发、产品设计、工程实施等,并拥有10多项中国和美国专利。

公司成立伊始,作为首席执行官的穆科明,办公室内只能容纳一张不大的桌子和一张待客用的小圆桌,显得十分寒碜;室内地面上,放有一只随时可以出发的行李箱;而墙壁的隔板上,摆放的则是他的“全家福”以及孩子们的画作。这些细节所透露出的信息是:与妻子、儿女相隔大洋两岸;一荤两素的盒饭;各连锁酒店的会员卡;每周7天的工作日;每天工作时间从8小时至14小时的悄然延伸;每次出差总是选最便宜的经济舱……如果说,对于执着创业的穆科明来说,这些都能克服的话,接下来,他又遇到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头疼事。

首先让他为难的是招人。由于刚着手创业,全公司上下只有两三个人,租赁的房子也只有几百平方米。一些前来应聘者看后,都以为这是家“皮包公司”,有的调头就走,有的干了不到一天,第二天就根本不见人影。作为执行官的穆科明深知,企业规模太小,加上人员又少,这是招不到人才的重要原因。

那段日子里,穆科明和他的创业伙伴们可谓事必躬亲,既当老板,又当员工,从网线铺设到安装桌椅,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亲自动手。其间,他也碰到过一些业内精英,并希望对方能够融入“杰迈”。但对方觉得“杰迈”公司加班太多,又不大稳定,前途难料,纷纷拒绝了他的邀请。对此,穆科明笑着解释道:“其实,大多数求职者都有这样的心理,待遇要求最好,风险系数又希望降到最低。可对于真正的创业者来说,这种想法无疑是个误区。试想,如果大家只认为去大公司就职才有出息,那么,就没必要再让一些小公司诞生了。一个人,如果没有以小做大的梦想与信念,那么,这个时代就会缺少一些新技术的问世与推广。”一些被他的真诚话语所打动而主动留下的,如今已成为“杰迈”的精英。

穆科明戏称当时的“杰迈”为“三无企业”。此话虽是戏言,却包含着深深的无奈与辛酸。因为在国内、在南京,他没有任何固定资产,没有银行信用,此为一“无”;没有丰厚的资产做后盾,这是第二“无”;企业除了技术专利外,没有任何值得炫耀的固定资产,此为第三“无”。因而,这个“三无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又一个重大难题,便是贷款与融资。

时光不觉转到了2011年。经过半年的艰辛经营,“杰迈”公司的办公面积还不到400平方米,旗下仅拥有二三十名员工,以及50多万元的销售记录。为了维持正常运转,穆科明和其他创始人不仅不拿分文工资,还要不断地往公司贴钱。更令人担忧的是,当时公司的账面上,已出现了200多万元的亏损。对此,穆科明回忆道,由于前期准备比较充分,“杰迈”在申请商标、产品认证、专利申请等过程都很顺利,产品的雏形出来后,很多人看了也都觉得不错,但等到产品真正被生产出来,却没人愿意买。“杰迈?没听过嘛!”这是很多客户的第一反应。也正因为没有被听过,“杰迈”成立的三个月内,连一笔单子都没接到!面对惨不忍睹的现状,穆科明血压飙升,体重却一下子减轻十多斤。有生以来,这位少年发明家,这位清华高才生,这位来自美国硅谷的业界精英,算是真切体会到了归国创业的艰辛。

然而,穆科明没有轻易动摇自己追梦的信念,更没有对自己的产品失去信心。他知道,高科技创新产品的研制与推广,如同一切新生事物一样,需要有个过程,更需要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为此,在一次由政府组织的“海归”人才创业交流大会上,他坦言道:“公司曾想把产品卖给南京地铁项目,相关人士让我们拿出在其他城市地铁项目应用的成功案例,我们拿不出,因为这是个创新产品,市场应用几乎为零。如果其他城市地铁项目也要求我们拿成功案例,这个技术性能远远优于现有产品的创新产品,就永远卖不出去。南京现有48名科技创业家的创业项目和产品,大多居世界领先水平,政府能否帮他们做些市场对接工作,如举办政府采购专场等,让政府采购项目成为这些创新产品的第一个‘吃螃蟹’者?”他的一番由衷之言,顿时赢得了阵阵掌声,同时也为政府扶持创新产品提供了有效的借鉴与参考。

2011年5月初,国家水利部浙江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招标落下帷幕。按理说,穆科明应该为自己的智能高清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能在全世界140多个产品中入围前三名而感到欣慰。然而,庆功晚宴上的他,除了忐忑没有别的心情。“因为另外两家企业都是年销售额达几十亿的上市公司,而我们公司才成立半年多。”穆科明之所以这样说,并不意味着他对自己的产品缺乏信心,因为他的设备可以将1000多米范围内的图像清晰采集和传输,能清晰地看到200米范围内的深水尺桩的标记,以及水里的蓝藻和鱼,还能在光线较暗的情形下呈现清晰的影像。这既是“杰迈”产品的优势,也是穆科明的苦恼之所在:因为一般的研讨会都在白天,测试也在白天,因此“杰迈”产品的种种优势一时很难被发现。

所幸,庆功宴是在晚上举行。晚宴结束后,穆科明称自己要去测试现场拿东西,并邀请专家们一道去看看晚上的测试效果。当时天已经黑了,光线非常暗,但“杰迈”设备采集的影像却异常清晰。这让专家们对“杰迈”产品开始刮目相看,随即赞不绝口。正因为如此,“杰迈”公司顺利拿下这个项目,并创造了一则“小企业赢了上市公司”的神话。随后,“杰迈”公司产品还成功中标天津奔驰4S总店监控一期工程。但穆科明的目标,是要把“杰迈”做成中国自己的世界级高科技公司,“目前市场上我们的产品,能保证在未来3—5年内不落伍;正在研发的产品,将会成为3年以后技术最先进的。”穆科明信心满满地说。

2011年7月,“杰迈”公司签下一笔近千万元的大订单,可客户要求对方先垫付元器件的费用,需要400多万元。这笔费用,对于创办不久、还处于成长期的“杰迈”公司来说,无疑是个大数目。正在焦虑之际,南京白下高新园区管委会伸出了援助之手。在园区投资担保公司的担保下,500万元科技贷款仅用10天时间就到了“杰迈”的账户上,正好解决了“杰迈”的燃眉之急。这笔大订单的顺利完成,使企业在业内的影响力得到迅速提升,客户量也有了迅猛增加。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杰迈”就取得了2项发明专利、3项知识产权和1项软件产品登记。其主打产品智能高清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已走进国防、水利、海关、政府、智能城市、平安校园、智能交通、智能楼宇、文博等高端应用领域,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

如今,以“秉持自主创新、打造民族品牌”为宗旨的“杰迈视讯”不仅已步入正轨,而且先后被评为白下区科技产业化示范企业、南京市重点企业创新企业,入选南京市政府采购目录企业、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它在杭州和硅谷均有自己的研发机构,并建立起面向全国的营销和服务网络。而穆科明本人,也相继入选江苏省“高层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南京“资金人才计划”、南京“321”科技企业家培养计划。并荣获南京市好市民、南京市科技企业家、南京市人大代表、南京市秦淮区侨联主席等一系列殊荣。对他而言,有朝一日,将“杰迈视讯”打造成一个中国设计的、具有独立自主的知识品牌,乃是他的最大梦想!

猜你喜欢

产品
从灵感出发,邂逅好产品
新产品
“三无”产品
OPPO:坚守本分,将产品做到极致
”这些产品,我不打算回购。
拒绝平凡,如何让你的产品变“有趣”?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golo6可以听的OBD产品
gol6——可以听的OBD产品
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