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典文献中的地理教学资源初探

2015-03-19朱承熙

地理教学 2015年20期
关键词:古典台风教学资源

朱承熙

(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 吉林 长春 130024)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时曾经说过:“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

中国古典文献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一座教学资源的宝库。在浩如烟海、卷轶浩繁的古典文献之中,有许多都与地理学科相关,能够作为中学地理教学的教学资源。教师在使用这些教学资源时,既可以将其设计为导入,在课堂伊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可以将其作为例证,在讲解时信手拈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与原理;还可以将其设计为案例,让学生深入探究,培养地理的思维与视角。古典文献文辞优雅,思想深邃,将其作为教学资源,一方面能够为中学地理课堂增添一丝古风古韵,贴近学生(尤其是文科学生)在文史哲方面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其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

一、各类古典文献中的地理教学资源例举

在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关于文献的分类,较为常用的是“四部分类法”,即将古典文献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

1.经部文献中的地理教学资源例举

经部文献,主要指的是儒家的经典和后世儒生解说经书的著作。[1]在这类文献中,我国古代的思想家们的许多论述与观点与现代地理学中关于人地相关、因地制宜、整体联系、发展变化的思想不谋而合。在教学中适当引用,能升华学生对诸多地理问题的认识,如:

《周易》中谦卦的象辞是:“地道变盈而流谦”,唐代孔颖达的解释是:“丘陵川谷之属,高者渐下,下者益高,是改变盈者,流布谦者也。”[2]这句话概括了流水侵蚀与沉积作用,后来的学者再解释这句话时,将其升华为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规律。

《礼记·礼器篇》说:“天时有生也,地理有宜也”,孔颖达对“地理有宜也”的解释是:“地之分理各有所宜。若高田宜黍程,下田宜麦稻是也。”[3]这句话说明了地形条件与农业生产之间关系密切,种植作物需要因地制宜。

《孟子》中的“斧斤以时入山林,树木不可胜用也”,《荀子》中的“山林泽梁,以时禁发”“杀生时,则草木殖”“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天其生,不绝具长也”,《礼记》中的“孟春之月,禁止伐木;仲春之月,无焚山林;季春之月,命野虞无伐桑柘;孟夏之月,毋伐大树;季夏之月,树木方盛,乃命虞人入山行木,毋有斩伐;季秋之月,苗木黄落,乃伐薪为炭;仲冬之月,日短至,则伐木取竹箭”[4]等论述,都体现出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要依照规律,取之有度方能长久,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管子·地员》是我国最早记载了植物垂直分布现象的文献,将《管子·地员》中所记载的植物的垂直分布转画成图后如图1所示。这体现了我国古代思想家积极观察描述地域差异,并试图归纳解释的优良学术传统。

图1 《管子》中的植被垂直分布图[5]

2.史部文献中的地理教学资源例举

史部文献,主要指历史类文献,其中也包括地理方志类文献。[6]古代发生过的一些自然地理现象如地震、火山爆发、地表塌陷、气象灾害等在一般在史书中都有生动准确的记载。同时,关于我国古代的经济、人口等人文地理数据,在史书中也可查到。另外,地理方志也是史部文献的重要部分,其中有丰富的区域与乡土地理信息。

宋代赵汝适的《诸番志》中,生动描述了西西里岛火山爆发的过程:“本国有山穴至深,四季出火,远望则朝烟暮火。近观则火势烈甚。国人相与扛舁大石,重五百斤或一千斤,抛掷穴中,须臾爆出,碎如浮石。每五年一次,火从石出,流转至海边复回,所过林木皆不燃烧,遇石则焚爇如灰。”[7]

《续汉书》中“今计倍簿县之故治,顺帝时,陷而为湖,今谓为当湖。大旱湖竭,城廓之处可识”以及《后汉书·西南夷传》中“邛都夷者,武帝所开,以为邛都县。无几而地陷为汙泽,因名为邛池”[8]的记载,记述了两个县城由于地壳断裂而下陷而成为湖泊,为内力作用的教学提供了生动的例子。

《汉书·沟洫志》中生动描述了流水的搬运作用:“河水重浊,恒言一石水六斗泥”。[9]

郦道元《水经注》中的“水非石凿而能人石,信哉”以及《桯史》中“程唐艳滪,天下至险。每春夏涨潦,砂碛巨石如屋者,皆一夕随波去”[10]的记载,说明了流水对河流的侵蚀作用。

南朝刘宋沈怀远《南越志》最早记载了台风(飓风)。书中说:“熙安间,多飓风。飓者具四方之风也。常以六、七月发,未至时,三日鸡犬为之不宁。一曰惧风,言怖惧也。”[11]这一记述一方面说明了台风登陆我国的时间,另一方面,文中“飓者具四方之风也”描述了台风作为热带低气压气旋系统,台风四周风向不同,台风来时,风向连续变化的特点。

3.子部文献中的地理教学资源例举

子部成为一个十分庞杂的部类,著录包括古代哲学、军事、农业、医药学、天文、数学、艺术、手工、饮食、动植物以及阴阳五行、风水等方面的著作。[12]在四部之中,子部最为庞杂,其他三部不能归属的,全都统归于子部。因此,子部文献中与中学地理教学内容相关的内容也最多。

如晋葛洪著《神仙传》载有女神麻姑对王方平说:“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13]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太行山麓有“螺蚌壳及石子如乌卵者”,于是断定这就是“昔之海滨”,他发现了海陆变迁的事实,还进一步指出太行山以东的大陆是由来自黄土高原的河流携带的泥沙沉积而成。对华北平原的形成做出科学解释。

宋代陈敷在他的《陈敷农书》中写道:“山川原隰,江湖薮泽,其高下之势既异,则寒燠肥瘠各不同,……故治之各有宜也。”[14]说明了农业生产要根据不同地形合理种植,体现了因地制宜的思想。

宋代廖禹在他的《金精廖公秘授地学心法正传》中说:“山体高耸宏大,由其根基盘踞,支持于下者厚重也。根脚之大,必是老硬石骨作体,非石不能胜其大。低小之山,必根枝迫窄,土肉居多”。[15]说明了不同类型的山地其成因与质地的不同。

明代徐弘祖在《徐霞客游记》中,生动描述了河流的下切与侧蚀作用:“江流击山,山削成壁”“其麓为水所啮,石崖逼削”。[16]

明胡宗宪《筹海图编》中记载“大抵倭舶之来,恒在清明之后。前乎此风候不常,届期方有东北风,多日而不变也。过五月风自南来,倭不利于行矣。重阳后,风亦有东北者。过十月风自西北来,亦非倭所利矣。”[17]说明了我国沿海地区的季风规律。

清刘献庭《广阳杂记》中记述了我国气候与物候的南北差异:“长沙府二月初间,已桃花盛开,绿杨如线,较吴下气候约差三、四十日,较燕都约差五、六十日。”“岭南之梅,十月已开;湖南桃李,十二月已烂漫,无论梅矣。若吴下,梅则开于惊蛰,桃李放于清明,相去若此之殊也。”[18]

4.集部文献中的地理教学资源例举

集部主要著录文学书籍。[19]集部文献中与中学地理教学内容相关的以诗词为主。

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游大林寺诗序说:“山高地深,节气绝晚,于时孟夏,如正二月天。梨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别达世界者。因成绝句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生动描述了物候的地势差异。

二、古典文献中地理教学资源的应用例举

1.用古典文献导入

【案例1】“河流地貌”导入:能掐会算的郭璞

师:郭璞是东晋时期著名学者,他精通阴阳风水。《晋书•郭璞传》有这样一段记载:“璞以母忧去职,卜葬地于暨阳,去水百步许。人以近水为言,璞曰当即为陆矣。 其后沙涨,去墓数十里皆为桑田。”为什么郭母的墓最初只“去水百步许”,而一段时间之后就“去墓数十里皆为桑田”了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河流地貌的发育”。

【案例2】“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导入:突然消失的县城

师:《搜神记》中记载着这样一个神秘的故事,秦朝的一天,由拳县的县令和一个居民突然发现对方变成了鱼的模样,之后由拳县便沉入水中变成了湖泊。这样一个看似荒诞的故事却得到了后人的证实。曹安《谰言长语》云:“三泖乃古由拳县沉没,每天晴月朗,舟过者,分明见其中井栏街砌宛然。正统九年夏,余赴举之南京,舟过泖中。予适倚弦,忽见水清处,并栏街砌如故”。《云间杂志》也写到 “相传长泖为由拳沉县,每天色晴朗,则见瓷砌石堦。万历元年,筑青浦城,苦于无石。父老泅水采之,果得巨石无数。”

人变成鱼固然荒诞,但由拳县突然沉入水中却应该是真的,那么由拳县为什么会突然沉没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案例3】“全球气候变化”导入:诗人张籍说没说谎?

苏轼曾写过诗文提到四川的荔枝:“蜀中荔枝出嘉州,其余及眉半有无。”意思是眉州以北就种不出荔枝了。唐朝诗人张籍曾写过一首《成都曲》,却提到成都(位于眉州以北的)的荔枝“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陆游在对比两首诗之后认为张籍的诗错了,是张籍闭门造诗杜撰的。张籍的诗真的错了吗?学完本节课——“全球气候变化”请同学们帮张籍给出一个答案。

2.用古典文献做例证

【案例4】借助古文献对“台风”词源的考证讲解台风概念

师:在西北太平洋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要理解记忆这一概念首先要从“台”字入手,据学者考证“台”字有两种理解方式。其一与台湾岛有关,台湾岛正处于太平洋台风的要道。不论西进、北上、转向的台风。几乎都要影响台湾。很多台风都是穿过台湾进入大陆。从大陆的居民来看,这种风暴来自台湾,所以称为“台风”也是很自然的,因此台风的第一个限定条件就是“台”——位于“西北太平洋上”。“台”字的第二种理解方式为“台”字与广东口音“大”字相近。广东人口中的“大风”,而别处人听作“台风”,因此台风的第二个限定条件就是“台(大)”——“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台风在古文献中又被称作“四方之风”,之所以被称作“四方之风”是因为台风是低气压气旋系统,在台风四周风向不同,台风来时,风向连续变化,因此台风是一种“热带气旋”。

【案例5】借助古文献讲解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大陆性强、干燥少雨,气温年、日较差为各气候类型之最。这一特点在我国的古典文献中也有生动描述,如清朝人肖雄在《听园西疆杂述诗》这样描述新疆的气候:“新疆气候……冬之寒、夏之热皆倍于内地。即如夏日,晴则酷热难禁,若天阴风起,忽如冬令,即值暑天晴日,昼中大热,早晚仍需棉服……雨泽甚稀,故常年不一见。”

3.将古典文献设计成教学案例

【案例6】用地理知识解释“风水宝地”

古代文献以及民谚中对“风水宝地”有如下描述:

①门窗北向,子孙遭殃;门窗南向,子孙满堂。

②水抱边可导地,水反边不可下。

③负阴抱阳,背(北)山面水。

④背靠山脉来得绵远者,发福亦能绵远。

⑤地无崩蚀,色泽油油;草木繁茂,流水香甜;飞鸟喜鸣,走兽活跃。

请综合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一下“风水宝地”需要满足那些条件?上述对“风水宝地”的描述在地理学中是否合理?

以上皆为笔者在阅读中国古典文献学与中国古代地理学史相关书籍后的一点思考,笔者相信,中国古典文献是一座巨大的地理教学资源的宝库,有待于我们去开发。同时,我们也应清楚地认识到,在教学中,古典文献中的地理教学资源的使用应以促进教学为目的,切不可过度使用,喧宾夺主。

[1][6][12]张三夕主编.中国古典文献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5][7-11][13-19]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地学史组主编.中国古代地理学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20]胡兆量,阿尔斯朗,琼达,等编著.中华文化地理概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1]竺可桢著,施爱东编.天道与人文[M].北京:北京出版集团公司,2013.

[22]高婕.传统易经风水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新课程,2014(11):96.

猜你喜欢

古典台风教学资源
台风过韩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台风来了
台风爱捣乱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怎样读古典诗词?
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