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供澳蔬菜对气候异常期间澳门民生的影响
2015-03-19朱德新,朱峰
收稿日期:2014-10-15 DOI:10.7671/j.issn.1672-0202.2015.01.016
基金项目: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学术研究奖励基金课题(82/AH/2010)
作者简介:朱德新(1957—),男,贵州遵义人,澳门理工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澳门第一产业变迁史。
E-mail:dxzhu@ ipm.edu.mo
新中国成立到70年代是澳门蔬菜市场的一个特殊时期,本地和内地蔬菜供给经历了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 [1]。其中,受20世纪40年代以来的战争、外部封锁和边境争端等方面的影响,澳门外来食品渠道受阻,经常出现鲜活农产品短缺,物价飞涨,市民惶恐不安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澳葡政府的推动下,澳门菜农(以下简称菜农)于50年代初在郊区大规模出现 [2],经过广大菜农多年来的艰难开垦,精耕细作,农业在60年中期代达到高峰,日产蔬菜上市量占全澳蔬菜市场供应量的一半。但受土地资源和自然条件的制约,菜农种植的蔬菜在市场上并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按照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的“没有一个市场是孤立的岛屿”的理论 [3],这就需要周边国家和地区特别是祖国内地供给货源。到70年代后,澳门郊区进入了类似“诺瑟姆曲线”(Northam Curve)界定“S”型城市化演进规律中的“加速成长期”(acceleration stage) [4],土地利用明显从此前填海地上的农业向商业或居住用途转变 [5]。致使农业日渐衰落 ①。与之相对应的是,内地克服种种困难,供澳农产品逐渐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②。本文拟以台风 [6]、暴雨期间的蔬菜供给为案例,以蔬菜价格变化为线索,对价格波动、内地供给带来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
一、气候异常景况下的澳门市场蔬菜供给对民生的影响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商品物价不仅既是微观经济学理论中关于供求关系的反映,而且是传统宏观经济学所关切的主要问题之一。因为物价平稳也是多数经济行为者除就业与收入之外的另一项重要的需求。如果物价不平稳,则个人的支出很难控制,心理上也会慌张不安 [7]。因此,气候异常时期蔬菜供给对民生的影响主要通过价格变化体现出来。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如下:
1.蔬菜供给减少,价格大幅度上涨,“连累全澳居民还要吃贵菜。” [8]澳门市场蔬菜除本地供给之外,还主要依靠近邻的内地提供,气候异常同样会使两地蔬菜供给减少,价格上涨。例如,1965年入夏以来连降暴雨,仅6月14-28日的半月内共降雨360毫米,对正在生长的蔬菜造成严重摧残。6月28日,芥菜零售价每斤(司马斤,下同) 1元(澳门币,下同),苦瓜、豆角0.8元,菜心0.6元,白菜0.5元。售价比6月上半月“约提高四至五倍” [9]。又如1972年8月10日后连降暴雨,蔬菜上市量减少。8月16日的丝瓜批发价每斤由0.2元涨至1元,白菜由0.3元涨至1元多,豆角由1元涨至2.8元。上述价格约涨3至5倍 [10]。
2.蔬菜价高质差,不易购买。蔬菜涨价带来的後果:一是数量减少,购买困难。1964年9月上中旬,澳门遭受2次台风侵袭,“致菜蔬成为奇货,价格一日数涨,有数种菜蔬日告断市,无以供应。”9月11日,菜心零售价每斤升至3元,芥兰1元多,“非常昂贵”。至9月12日的“情形更严重”,价贵“且不易购得” [11]。二是高价位的蔬菜出现质量下降现象。1973年5月上旬以来“连场暴雨,来势惊人”。蔬菜“几乎全都受到摧残”,价格逐日上涨。5月13日,白菜、蕹菜每斤批发价售1.2元,豆角2元,这些蔬菜的价格不仅比上月底涨一倍以上,而且质量较差 [12]。又如1979年8 月5日,受台风“荷贝” ①的影响,本地90%以上的蔬菜被风雨损坏,“部分被抢摘应市的,多数已发黄或太过幼嫩,不受欢迎”。8月5日,壅菜每斤零售价由0.8元跃升至1.7-2元,瓜类由1.3元升至2.5-3元。上市瓜菜“稀疏且质量较劣,但价格暴涨逾倍” [13]。
3.蔬菜价格昂贵,增添家庭主妇烦恼。1972年5月上旬开始的暴雨一直延续到中旬,蔬菜被“雨水摧残,上市渐少”,加上内地“来货渐疏”,价格攀升。12日,冬瓜、苦瓜每斤批发价由0.8元升至1元;黄瓜由0.2元升至0.3元 [14]。到了21日,豆角每斤批发价为1.5-1.6元,丝瓜1-1.3元。“菜价猛涨,主妇上街市买菜,大叹:‘食菜贵过食鸡鸭’。” [15]1976年8月下旬以来,“台风频频威胁澳门,带来连场暴雨,不少刚种的菜苗被水淹坏,”蔬菜价格上涨。8月31日,菜心零售价每斤涨至2.5-3元,芥菜、苋菜、生菜也升至2元多。“家庭主妇走进街市,均大皱眉头。” [16]9月19日,台风“爱莉斯”在澳门掠过后,大部分蔬菜受狂风吹袭而受损。街市“蔬菜货疏市爽,供不应求,价格上扬”。9月20日,白菜每斤零售价2元,芥菜2元,菜心2.5元,丝瓜1.6元,比平日涨价近一倍。家庭主妇“徘徊市场,大伤脑筋” [17]。
4.市民改变饮食偏好,购买低价蔬菜品种或用其他食品替代。例如,自1965年9月26日起,受台风“爱娜斯”的影响,澳门连降5天暴雨,蔬菜上市量大幅度减少,售价创当年以来的最高纪录。10月5日的菜心、芥菜、西洋菜每斤零售价均为1.2元,生菜、椰菜1元,白菜0.8元。这些叶菜售价“最为惊人,与平时相差三、四倍”。“全澳居民都要吃贵菜,贻祸不小。”但根茎块状类蔬菜价格变化不大,如莲藕0.25元,马铃薯、芋头、冬瓜0.4元,萝葡0.5元,一般居民多购买该类蔬菜“佐膳” [18]。不到1年后的1966年6月中旬,澳门连降暴雨,6月12日的雨量达12.1英寸,蔬菜均遭“破坏”,售价上涨。6月15日,蕹菜每斤批发价0.4元,豆角0.53元,菜心0.55元。不仅如此,各市场菜摊“十档九空”,极少数仍在营业的菜摊,销售的只有内地运来的少量蔬菜,加之市场上无鲜鱼供应,市民均以“杂食品,罐头佐膳” [19]。这些均体现出市民消费需求量变动的替代效果,即在叶菜价格暴涨时,他们将对叶菜的需求转移到可以替代但价格变化不大的根茎块状类蔬菜,或以相应的食品替代。
蔬菜是维系市民日常生活的必须品,其对民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上述气候异常期间,由于蔬菜供给减少,物价上涨,迫使家庭主妇不会购卖或减少购卖,从而降低市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二、气候异常景况下澳门市场蔬菜价格波动特点
在一般情况下,气候异常对本地菜农种植的蔬菜生长产生不利影响,蔬菜供给量也随之减少,在此期间的蔬菜价格会上涨。然而与此相反的是,受某些因素的影响,气候异常期间澳门的蔬菜价格不仅不一定会上涨,有时反而会出现平稳运行甚至下跌的特殊现象。此恰似有內地学者指出的,这是由于新鲜蔬菜不能久存 ①,货到市场一定要尽快销售。“外来数量多少,特别是内地来量如何,与价格有很大关系。” [20]笔者认为,这些“关系”可分为以下几类:
1.内地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气候异常时期菜价的升跌。第一,内地货源增加,在弥补本地蔬菜供给量减少的缺口后还有剩余,菜价下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澳门蔬菜市场,内地货源占有很大份额,市民食用蔬菜是否受气候异常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地供货数量。因为异常情况下本地货源的减少,可从内地输入比平时更多货源中得到补充。供给均衡可使蔬菜价格保持平稳甚至下降,市民生活不受影响。例如:1964年冬天到1965年春天的澳门一直干旱,可踏入夏季后连降暴雨,在4月下旬的一天内降雨近4英寸,蔬菜受损产量减少,但价格却不涨反降,与4月上旬比较,豆角每斤零售价由2元降至1.1元,苦瓜由1元多降至0.4元,蕹菜由0.7元降至0.3元,丝瓜由0.6元降至0.3元,大部分均下降50%左右。蔬菜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暴雨期间内地供澳蔬菜比平时增加,每天达25吨左右,澳门市民才不致于“吃贵菜” [21]。
第二,内地货源不增不减,本地蔬菜上市量减少的缺口仍然存在,菜价略有上涨。这方面的例据有,1976年8月下旬,当台风“爱伦”接近澳门时,已经接连下了几场暴雨,经过持续下雨的浸泡,蔬菜损失率高达70%以上。但蔬菜售价涨幅不大,8月25日,多数蔬菜每斤上涨0.2-0.5元左右。有记者认为,“菜价的稳定,主要原因是内地菜蔬供应正常” [22]。
第三,内地货源减少,不能弥补本地蔬菜上市量减少的缺口,菜价上涨。例如,1961年9月上旬,由于频繁降雨,致使许多蔬菜被雨水浸坏,在台风“奥嘉”袭澳后,又带来一场大暴雨。而9月11日内地仅有3车蔬菜运澳,比平时少一倍。当日的蔬菜行情是:菜心每斤批发价0.75元,白菜0.5元,芥菜0.55元,苦瓜0.7元。价格上涨近一倍 [23]。
2.香港因素:澳门蔬菜运往香港销售,也会相应抬升菜价。在气候异常期间,如香港市场某些品种的蔬菜价格高于澳门,有些菜商就会将这些蔬菜运往香港销售,以图更多利润,此亦会相应抬高售价。以1965年11月中旬的情况为例,当时的澳门“连日风雨”,但内地蔬菜“照常运到,供应不缺”。11月13日,天色转晴,内地共有6车蔬菜运澳,比上日增加1车,使得白菜每斤批发价为0.07元,芋头0.05元,“价最低廉”。但菜心每斤批发价为0.23元,“则比前稍起”,原因是“香港市道好,菜心到港大为抢手,故该货运港颇多,价钱乃告坚稳。” [24]
3.蔬菜品种因素:叶菜、根茎类蔬菜涨跌不同步。一是气候异常对在露天生长的叶菜损害最大,但对并非全暴露在地面生长的根茎类蔬菜(澳门市民俗称“硬头货”或“干口货”——笔者注)的损害程度则相对较小,加之根茎类蔬菜的保管或运输难度比叶菜小,气候异常期本地和内地供给的根茎类蔬菜数量变动不大。因此,蔬菜价格上涨有时会体现在叶菜品种类,而根茎类蔬菜价格则有可能保持平稳甚至下降。例如,1965年6月暴雨造成的影响未结束,7月上旬又降暴雨,蔬菜收成“欠佳”,以及“近日来货,仍属疏渴”。7月11日,菜心批发价每斤升至0.6元,西洋菜0.7元,芥菜0.4元,豆角0.5元,“价格均有一定幅度的上涨。”但瓜类价格下降,冬瓜0.15元,番薯0.055元。有记者认为“菜贵而瓜廉”的原因是“瓜类受雨影响较少” [25]。
二是在寒潮时期,市民在饮食方面通常采用“打边炉”(即火锅——笔者注)方法抵御身体寒冷,叶菜作为常用蔬菜的需求量大,因而价格涨幅最高。关于这方面的例子是,1969年1月的天气寒冷。1月16日,绍菜(即大白菜,下同)每斤批发价0.26-0.27元,涨幅不大;而菜心则为0.7元,生菜0.7元左右,莴苣0.55元。这3种蔬菜因来货量少,更兼是“围炉佐膳的理想蔬菜,故甚为抢手”,价格涨幅较大 [26]。
4.气候变化剧烈因素:交通中断,餐饮停业,主妇困守家中等也会使菜价下跌。当气候异常影响餐饮业营业以及市民外出购菜时,市民消费意欲受到压抑,菜价也会下跌。比如,1971年6月18日,澳门遭受台风“法妮黛”侵袭; 7月23日,另一个台风“露丝”又逼近澳门,带来狂风暴雨,严重摧残蔬菜的生长。台风期间,豆角每斤批发价高达1元多。本来菜农可将“奄奄一息”的豆角运到市场出售,弥补台风灾害带来的损失。可情况“刚巧相反”,“瓜菜价格竟然大跌。”原因是标志着台风来临信号的“风球一扯起,自澳门开往香港的船只都停止开行。瓜菜无法销港,全部充塞在本澳市场”;又遇上有些饭店、“大排档”停业;“主妇又为风雨所阻,不上街市卖菜,瓜菜价格便直线下降。” [27]
总之,气候异常情况下影响蔬菜价格升降和波动因素是多方面的,波幅也随着气候异常程度的不同而不断变化,不能一概而论。但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前述本地和内地供给量的变化。
三、气候异常景况下澳门蔬菜市场的内地因素
通常,气候异常时期的蔬菜价格会高于平时价格。但如前述,在某些气候异常时期,由于内地货源的大量供给,弥补了本地菜农种植蔬菜供给的不足,供求均衡,蔬菜价格平稳甚至下降。此与国家对澳门同胞日常生活的关怀支持是分不开的。
早在50年代前期,中央政府就逐步确立了“内销服从外销”的外贸方针 [28]。为贯彻落实这一方针,作为既是澳门农产品市场内地货源的最大来源地 [29],又是供澳农产品的生力军和“蓄水池”的广东省,于1954年就开始探索建立出口商品生产基地的问题。1959年初,澳门市场上的副食品供应短缺,广东省政府表示将尽可能满足澳门市民对蔬菜和鸡、鸭等农产品的需求。1959年2月6日,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陶铸在广州举行的港澳同胞座谈会上表示,在港澳同胞中,90%以上是广东省人,中共广东省的组织和广东省人民委员会,当然对港澳同胞负有更多的责任。对港澳同胞的农产品,尽量做到充分供应 [30]。1959年11月,广东省委农业、财贸书记会议决定,分批建立生猪、家禽等商品生产基地,并制定了相应的规划,确定了出口货源的重点县。当年广东省对港澳出口的副食品占全国的60%以上 [31]。1962年,国家外贸部下发通知,明确规定澳门南光贸易公司为国内各进出口公司在澳门的代理处 [32]。该公司从内地组织大量鲜活农产品货源供澳,以满足澳门市民的消费需求。此后,无论是60年代初严重经济困难时期,还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不管是天气晴朗还是刮风下雨,不管春光明媚还是天寒地冻,也不管是时价高还是时价低,从不间断提供货源。” ①此表明澳门同胞的日常生活与祖国息息相关。这方面的事例太多,限于篇幅,本文仅以1964年的台风,以及1965年春天发生干旱、夏季连降暴雨、秋天出现台风的气候异常情况为例,显示内地有关部门为满足澳门市民消费需求所做的不懈努力。
1.及时调配供澳货源,缓解澳门蔬菜缺乏的局面。1964年是珠江口岸受到台风侵袭最多的一年,澳门先后受到“维奥娜”、“芸妮”、“艾黛”、“露比”、“莎莉”等5个台风的侵袭或影响。菜农刚恢复种植的蔬菜又不断遭受台风的蹂躏,蔬菜供给量减少,售价上涨。9月中旬,豆角每斤零售价3元,生葱、菜心、芥兰、芥菜2.6元,“比吃肉还贵。”正当澳门蔬菜售价飞涨的时候,中央政府时刻关怀着港澳同胞的生活,为协助解决蔬菜供应的困难,特地从华北、湖南、湖北等地运来大批冬瓜、萝卜、绍菜等。当珠江口岸附近地区逐渐恢复生产以后,又大量地运销叶菜来澳。因此,1964年全年内地供澳蔬菜达11,600多吨,使澳门蔬菜供应的紧张情况及时得到缓和 [33]。供澳之邻近地区的蔬菜,主要来自于珠海县、中山的石岐以及江门等地。其中,“湾仔竹仙洞的油瓜仔,翠薇的凉瓜,翠薇、高沙等地的豆角,都是著名的品种” [21]。
2.从全国各地组织货源供澳,丰富澳门市民的“菜篮子”。1965年9月底台风“爱娜斯”袭澳后,“菜价狂涨”,突破当年最高纪录,“一般居民均不胜负担。”“爱娜斯”消失半个多月后,本地蔬菜生产仍未恢复,10月18日的蔬菜零售价“仍然坚挺”,芥兰每斤仍售1元左右,生菜1元多,菜心、芥菜1元,白菜0.7元,“一般居民还是不易负担。”此时,一直向澳门供应蔬菜的珠海、中山等地菜田同样受暴雨侵袭,蔬菜产量减少。但当内地有关部门得悉澳门蔬菜供应紧张的情况后,立即从北京、大连、广州等地调来大批绍菜、马铃薯、莲藕、芋头、沙葛等。其中以北京供澳绍菜数量最多,每日约10吨,在5天内已运到40吨左右。有澳门传媒报导:“北京大白菜营养丰富,鲜甜可口,煲汤、炒煮均宜,因此甚受居民欢迎,十分畅销。”除绍菜外,其余品种的蔬菜每日运澳1万斤左右。由于输澳蔬菜品种多,数量大,“使本澳蔬菜供应的紧张情况得以缓和,”菜价下降。以10月18日的蔬菜零售价为例,绍菜每斤由1元多降至0.4~0.5元,芋头由0.4元降至0.2元,马铃薯由0.45元降至0.35元。因此,有评论认为,“祖国对同胞的关怀无微不至,”“菜蔬紧张情况缓和,居民不致食无菜。” [34]
3.从周边地区调配叶菜供澳,让澳门市民能享用新鲜蔬菜。尽管上述内地举全国之力为澳门提供货源,但鉴于当时长途运输过程中的冷藏技术等因素,供澳蔬菜货源中的叶菜仍缺乏,澳门市场的芥兰、菜心、白菜等售价“仍然坚挺”,而灾后本地菜农恢复此类蔬菜供给也要一段时间。内地有关部门为使澳门市民能享用更新鲜的叶菜,千方百计地从澳门近邻的广州、江门、石岐、珠海等地运来大批叶菜。1965年10月下旬,每日运来白菜约3吨,菜心约2吨,芥兰、生菜、芥菜约1吨,每日上市叶菜共达7吨左右。比10月上旬蔬菜供应最紧张时增加约6倍至7倍。从外地运来的莲藕、芋头、莎葛等根茎类蔬菜亦有增无减。10月底的“菜价已回顺”。10月29日的蔬菜零售价:芥兰、菜心每斤0.6元,白菜0.2~0.3元,绍菜0.4元,莲藕0.3元,芋头0.15元,比当月上旬下降4倍至5倍 [35]。
进入70年代。当澳门发生异常气候影响情况,邻近区域的农产品供给也受到同样影响,供澳货源减少时,内地有关部门坚持上述措施,从广州、佛山甚至“穿洋过海、水陆兼程”从海南岛等地赶运蔬菜供澳;当澳门所需的洋葱、马铃薯、萝卜等根茎类蔬菜不在澳门邻近口岸地区盛产,便从广西、湖南、湖北、山东、天律、上海、北京甚至从遥远的黑龙江省“跨山越岭”运来。除此之外,当北方省份的农产品因受自然灾害影响不能迅速运至港澳时,有关部门努力消除灾害造成运输线路中断的障碍,想方设法向港澳运送农产品。例如,1975年7月河南发生水灾,8月初京广铁路“断道”,北方各省供港澳农产品无法及时输送。然而,“为了做好在中秋节和国庆节对港澳市场的供应,体现祖国对港澳同胞的关怀,”在京广线尚未通车的情况下,外贸、铁道部门大力协作,克服困难精心组织和运输货源 [36]。其中,对北方省份一时缺供的某些农产品,安排南方各省多供应。如分别从广东、湖南、四川调运活猪、土豆等。对北方省份原供港澳的蔬菜,在铁道部的支持下,通过绕道方式运送。在多方密切配合下,8月份对港澳市场供应比上年同期增加21.1%,9月份增加22.9% [37]。
到了1978年,尽管内地遭遇严重自然灾害,但对港澳的供应,无论价格和数量都不受影响,价格仍基本保持稳定。其中,虽然港元对人民币已大幅贬值,但内地有关部门规定,为免增加市民的负担,港商仍可以港元继续计价和结算 [38]。这样一来,内地供澳生活必须品如生猪、蛋品、蔬菜等,70年代以来的“10多年涨幅不到一倍,而澳门的物价指数却上涨了近两倍” [39]。
踏入1979年,针对华南地区处于台风地带,每次刮台风便会影响到对港澳蔬菜供应的状况,内地有关部门从当年起分别建立3条蔬菜供应线:第一条是广东;第二条是湖南、湖北;第三条是河北、山东。如华南有灾时,华中、华北提供农产品,以应对恶劣气候和保障供应 [40]。此表明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内地有关部门在恶劣气候条件下对港澳的农产品供应已形成了一个成熟的运作机制,使得在日常供港澳农产品具有坚实的保障。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香港工商界知名人士叶若林指出:“在自然灾害的情况下,祖国仍然很关心港澳同胞。” [41]而澳门最大的两家报纸《澳门日报》、《华侨报》记者在评论中,均不约而同地反映出全体市民的心声:无论在何种情况下,“祖国人民对澳门同胞十分关怀,在大力恢复和发展蔬菜生产的基础上,亦尽力增加对澳门蔬菜的供应。” [42]内地运来的“条条蔬菜含情深,澳门同胞吃在嘴里甜在心啊”。 [43]
总之,新中国成立后至70年代,澳门经常发生的气候变化对蔬菜种植带来危害,使得产量下降,供给减少,价格上涨。这种物价波动立即传导到市民的“菜篮子”,“主妇为之皱眉。”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高度重视澳门同胞的日常生活,内地有关部门克服困难扩大供澳货源,本地蔬菜供给量骤然下降的缺口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填补,使得市场供求均衡,物价平稳,减轻了澳门市民“捱贵菜”的烦恼,打破了气候异常时期菜价必涨的局面,成为“安定澳门同胞生活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