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生活与乡村文化变迁
2015-03-19张晓瑜褚晓明
张晓瑜,褚晓明
(河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但乡村文化问题日益凸显。乡村文化的缺失和滞后已成为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深入研究和探索促使乡村文化繁荣的可行性办法,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农村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乡村文化衰微的根本性原因,所以,本文将从农村社会生活变迁的视阈下,探索乡村文化衰落的原因及对策。
一、农村社会生活是乡村文化存活的根基
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印记符号,是人类活动的总结和记录方式。文化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历史沉淀是由各个不同时期的社会生产方式所决定的,就如马克思所讲:“每一历史时期的观念和思想也可以极其简单地由这一时期的生活的经济条件以及由这些条件决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来说明”[1]。中国是一个农业文明开始较早且持续较长的国度,因而,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乡村文化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根本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农村社会生活其本质就是农村社会的生产和农民的生活方式,这种生产生活方式是乡村文化存活的根基,决定着乡村文化的发展和延续。
(一)农村社会的生产方式是乡村文化产生和发展的根脉
农耕文明的发达塑造了中国乡村文化深厚的家族性和土地性。自给自足的家本位思想和视土地为安身立命之本的恋土思想是中国乡村文化产生和发展的中心思想。在传统乡村社会中,“家”是整个社会活动运作的核心,以“家”为中心所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是家族文化乃至与整个乡村文化的“策源地”。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文化是农民现实生活在一定程度上的反映,是整个传统乡村文化的核心。整个农村现实生活就是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各个不同家族中相互交错而进行的,家族社会中的长幼尊卑的秩序演绎成整个社会人际关系的准则,家族中的伦理道德演绎成整个社会行为方式的准则,所以,家族的日常生活就是整个社会生活的缩影,而伴随家族生活所产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乡村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农耕生活是中国传统乡村社会最基本的经济形态,决定着乡村文化的基本面貌和样态,使乡村文化具有很强的土地性。因为农耕社会的形成和农业文明的延续,使得土地备受农民喜爱,甚至农民将土地视为自己安身立命之本,同时,农民也被紧紧地束缚在土地之上。农民围绕土地所进行的生产,以及在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这种交往方式是乡村文化产生的根源。从农业用具和农业技术的更新到农民对风调雨顺的祈求和喜获丰收的庆贺再到以农产品基础的商业交换,文化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农耕生活以及乡村文化的土地性培育农民具有特定地域乡村文化的聚合力和集体感召力,使乡村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
(二)农民的日常生活方式是乡村文化延续和发展的载体
乡村文化与农民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周军在给乡村文化定义时指出:“乡村文化是指在乡村社会中,以农民为主体,以乡村社会的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乡风民俗、社会心理、行为方式为主要内容,以农民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文化”[2]。可见,农民就是乡村文化存在和发展的主体,农民的日常生活就是乡村文化内容的主要来源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农民所喜闻乐见的形式正是乡村文化演绎的最好形式。源于农民日常生活的乡村文化,必须紧紧依托农民日常生活中的生产活动、人际交往、乡风民俗等内容,其存活才有所依靠,其发展才不失本色。如果离开农民日常生活,乡村文化将难以实现延续和发展。例如:农村中的婚丧嫁娶就是农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乡村文化延续和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农村婚丧嫁娶是家族聚会,邻里交往的重要机会,而且婚丧嫁娶事宜中蕴含了极为丰富的文化元素,包括长幼尊卑的秩序文化、音乐舞蹈的演艺文化、剪纸刺绣的工艺文化等等。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婚丧嫁娶的某些事宜在发生变化,但是,其所蕴含的文化元素仍在延续和发展。
二、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生活变迁对乡村文化的影响
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所发生的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这场变革使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领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农村社会生活实现着重大的变迁,因为农村在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乡村社会逐步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并且“被嵌入”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的轨道,相伴随的便是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和身份的转化以及流动性的加强。这一切都对传统乡村文化造成巨大冲击,使乡村文化缺少了必要的支撑和归属,乡村文化滞后严重。
(一)集体劳作生活向家庭劳作生活转变对乡村文化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中国所走的是一条完全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现代化道路,在农村最为深刻的就是人民公社化道路。单从生产模式来看,人民公社化道路不同于以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它是一种集体劳作模式,这种集体劳作模式的形成使得农民具有较强的聚合力和向心力。集体劳作生活方式,使得公共活动增多,公共文化空间增加,正如朱小田指出,“经过漫长的积累和变动,传统中国乡村逐渐发展出许多公共空间,如村肆、祠堂、庙宇,在江南还有航船、公园等”[3]。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产生,培育了许多文化精英,传承了优秀的传统文化,乡村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村里的大戏台成为人们逢年过节、茶余饭后娱乐享受精神文化生活的集中区域;村里集体劳作的打谷场以及公共井台旁成为人们信息交流中心;村口的大树下以及房前屋后都是人们纳凉、聊天、共享休闲时光的好去处。改革开放以后,农村普遍实施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使以往农民的集体劳作模式向以家庭劳作为主模式转变。这种劳作模式的转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但是,不足之处就是伴随着农民劳作生活方式的转变,出现了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弱化甚至是消失,一些农村原有的公共文化活动阵地被站位他用,随之而来的是乡村公共文化严重式微,特别是一些健康、文明的公共文化形式走向衰微,虽有公共文化活动也仅限于特定需要(政府经济活动),而不能真正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相比较而言,以家庭消费为核心的“私性文化”却有了长足的发展,电视机、影碟机、电话、手机、电脑日渐普及并发展成为农民私性文化的主要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农民个体式的日常文化生活。但是,“农民私性文化也存在‘自由有余,引导不足’的问题”[4]。农民私性文化由于缺少集体组织性,不便于引导和管理,容易朝着低俗和不健康甚至是危害社会的方向发展。例如;色情、暴力、电话和网络诈骗等现象就是私性文化不健康发展的结果。
另外,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民闲暇时间比较充足,仅靠农民的私性文化已经无法满足农民的文化需要,还需要大力发展群众性文化。群众性文化的缺失,使农民失去利用以往那种集体娱乐活动来拉近相互之间的距离的机会,整个农村社会集体感减弱,关系疏远,感情淡化,农村由熟人社会变成经济合作型或者利益共谋型社会,农民的集体意识弱化,信仰出现危机,公德严重缺失,一些优良传统被丢弃,不文明、不健康的社会现象充斥着农村社会,严重损害了乡风文明建设和农村社会稳定。
(二)单纯农业劳作生活向复合劳作生活转变对乡村文化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前,农村是一种单纯的农业社会生活,农民被紧紧地捆绑在土地上,单纯地依靠耕种土地来维系整个家庭的生活并缓慢地推进农村社会的发展。所以,那时的农民具有很强的乡土意识,整个农村社会仍然是一个充满乡土气息的社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社会劳动力的解放,特别是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村社会除了单纯的农业生产以外,还出现了乡镇企业,以及伴随着农民流动性的加强,“农民工”大军的数量时日甚一日,因此,农民的劳作生活方式由单纯的农业劳作生活向复合劳作生活转变,农民的身份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进入90年代以后,由于乡镇企业所能吸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大幅度下降,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涌向大中城市与三资企业比较发达的沿海省份,形成了庞大的“农民工”群体。据统计数据显示:“仅2009年,全国农民工总量就为2.3亿人”[5]。农民劳作生活方式的转变,尤其是农民流动性的增强和身份的转换,对传统乡村文化带来很大的冲击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传统文化的精英人才的流逝和群众性文化组织的解散以及农民乡土意识的淡化。但是,一种更为严重的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是:一些地区的大量农民由“离土不离乡”彻底转变为“背井离乡”、由“候鸟式”的流动彻底变为“寄生式”的滞留。然而,这样一来农村地区由于青壮年的大量外流,出现了大规模的“空心村”(冀北张承地区极为严重),乡村文化何止是受到冲击,而是因为后继无人出现严重的断裂。
总的来说,农民单纯的农业劳作生活向复合生活的转变,使得乡村文化主体缺失、载体减少、特色文化资源流失、乡村教育空洞,并且由于农民工在城乡之间的流动,农民工起到了沟通乡村社会和城市社会的桥梁,农民工把自己在城市中所获得的信息以及生活观念和价值取向带向乡村,在这当中不可避免地使一些城市中的不良文化现象逐渐向乡村蔓延,并一步步地侵蚀着弥足珍贵的乡村文化,不利于乡风文明建设。
三、新时期盘活乡村文化的路径
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农村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十足的发展,农民的经济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农村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乡村文化的衰落就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农村文化建设问题。因为乡村文化的繁荣对于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要,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树立良好的乡风文明,增强乡村社会的凝聚力,维护农村社会和谐与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现阶段我国乡村文化生活缺失的现状,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的边缘化发展,提出切实可行而又行之有效的乡村文化建设路径显得弥足珍贵。
(一)培育乡村文化能人,加速农民自办文化发展
农民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因为乡村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都是农民,而乡村文化能人是乡村文化建设和发展的精英,培育有文化、高素质的乡村文化能人,特别是培育农民自办文化精英,加速农民自办文化发展是乡村文化建设与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农民自办文化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自办是属于农民自己的文化,其内容来源于农民的日常生活,其演艺方式符合农民的“文化胃口”,所以,切实促进农民自办文化的繁荣,对于满足农民的文化需要,传承优秀文化元素,繁荣乡村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繁荣群众性文化活动
传统文化是乡村生活的历史积淀,是乡村文化发展过程中最稳定的文化元素。但是,由于通讯业的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信息大爆炸,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遭受来自多方面的冲击,致使传统文化资源在现代化的浪潮中渐渐丢失,造成农村传统文化的断层或者缺失。传统文化在促进乡村文化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一些传统的群众性大文化,对于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要,繁荣乡村文化,凝聚乡村民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像东北二人转作为东北传统民间文化形式,最初来源于地头文化,过去的东北农村,文化生活很贫乏,在田间地头,随意一块空地,一男一女不用任何道具就可以畅快淋漓的唱上一出。二人转是及东北民歌、民间舞蹈、口头文学于一身的东北民间艺术,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其唱本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具有浓郁地方色彩,充满生活气息。二人转体现东北劳动人民对艺术美的追求,而且,在繁荣东北乡村文化,满足东北人民文化精神生活方面起着无法比拟的作用,在东北民间中流传着“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传”的说法,可见“二人转”在群众中的影响之深。
(三)加强文化市场监管,营造良好的乡村文化建设环境
随着现代化的浪潮席卷而来,特别是农民经济收入的增加和农闲时间的充裕,乡村文化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各种文化现象在乡村社会的广阔舞台竞相演绎,但是,由于文化市场的监管不力,一些不良文化充斥着乡村文化市场,给乡村文化的健康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例如:低俗粗口、色情演绎、婚丧嫁娶攀比操办、传统节日聚众赌博等现象,正在严重地侵蚀着乡村文化市场。乡村文化市场潜力无限,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但是,乡村文化市场监管,净化文化市场空气,也同样不能小视。这就需要政府出台相应制度规范乡村文化市场发展,加大不良文化弊端的宣传,通过文教宣传和教育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使农民达到自觉和自醒,抵制不良文化现象在乡村社会蔓延,对于故意传播或者利用不良文化来谋取经济暴利的行为进行打击和严惩。积极营造良好的乡村文化建设环境,为乡村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总之,随着农村社会生活的变迁,乡村文化进入了严重变迁期,而且,乡村文化滞后所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已经开始凸显。农民富的不仅是口袋,还要富脑袋,繁荣乡村文化,满足农民的文化需要仍然是我们当下农村工作的重点之一。
[1]马克斯,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周军.中国现代化与乡村文化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3]朱小田.近代江南茶馆与乡村社会运动[J].社会学研究,1997 年,(5).
[4]何兰萍.公共空间与文化生活——冀中平原N村调查[M].北京:中国科学社会出版社,2012.
[5]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全国总工会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报告[N].工人日报,2010-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