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风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2015-03-19卢毅彬周燕琳
卢毅彬,周燕琳
君子风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卢毅彬,周燕琳
中国素有推崇君子人格的传统,君子人格风范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本文试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视角,探析君子人格理念的文化根基和人文价值,阐明君子风范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君子风范
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中华传统最深层的道德支撑,其鲜明的民族特色、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为社会转型期处于道德滑坡、信任缺失、底线迷失等精神危机中的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坚实的情感支柱。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借助传统文化来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只有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诸多具体规范,尤其是公民层面个人价值观才能更好地为群众所接受和理解,达到百姓日用而不觉。
中国素有推崇君子人格的传统。君子人格是儒家的理想人格,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千百年来历劫而不灭,已深深融入中国人的血液中,积淀在民族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里,温暖地照耀在国人的人性深处。君子的人格风范以其丰厚的文化特质和强大的生命力走进我们的生活,有助于抑制和消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所产生的文化危机及由此所导致的道德失范和价值观的盲目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一、君子重德
“君子”一词,广见于先秦典籍,初指统治者和尊贵的男子。“君子”的内涵由以“地位”为主变为以“道德”为主当归功于孔子。在《论语》中“君子”一词出现107次,其中使用原义的不过10处,其余均指有很高道德操守的人或人格高尚的人。
两千多年来,“君子”已成为一种文化情怀,承载了丰厚的文化精神,是仁人志士政治实践、文化追求、道德践履的一种力量源泉。在孔子的道德体系中,“君子”是理想道德的第二级规范,第一级是圣人。圣人的道德境界很难达到,而君子通过自己的修为是可以完成的。因此,孔子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孔子塑造的君子人格,是一种道德力量的人格,寓含着丰富的道德意蕴,体现着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境界以及价值理念等。辜鸿铭认为:“孔子全部的哲学体系和道德教诲可以归纳为一句话,即`君子之道。”[1]君子之道就是做人之道,孔子将“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定义为“君子之道”(《论语·宪问》),[2]君子有仁爱友善之心地,所以不忧虑;有辨别是非之智慧,所以不迷惑;有刚毅耿直之气质,所以不畏惧。
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注重道德建设,而“尚德”是君子应该具备的内在本质。君子者必“尚德”,“尚德”者必君子,对道德的追求在君子心中是至高无上的。儒家认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意思是人是有本末之分的,人的品德与人格为人之本,贫富、荣辱、际遇乃人之末。在孔子的教育体系中,道德是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他把所有的美德都归于君子,把与君子美德对立的低劣品质都归于小人。在“仁”“义”“礼”“智”“信”这五个方面,君子与小人都是对立的:君子崇仁,小人不仁;君子讲义,小人无义;君子讲礼,小人无礼;君子有智,小人愚蠢;君子守信用,小人不守信用。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4]荀子也把能否接受道德教育并躬身践行作为“君子”与“小人”的分野。他说:“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5]
“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大学》第二章)。意思是君子无时无刻不在追求最完善的道德境界。孟子认为:“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君子和常人根本不同的地方在于他能够把道德良知存放在自己心里,时刻以孝梯为根本,以“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行为规范修身立命,学以致用,成就事业。
二、君子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是道德的浓缩和精髓,几乎涵盖了社会正向价值的方方面面,其包含的政治诉求、社会理想、道德规范、精神气质展现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其对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覆盖了整个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社会主义社会公民需要严格遵守的道德准则,也是客观评价公民道德行为的价值准绳。君子崇德尚义,向上向善,其所承载的道德价值观念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质,也契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顺应了当今社会先进文化发展走势。
1.君子之爱国。爱国是贯穿中华民族发展过程的鲜明主线,它滋润着民族精神的生成,并为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发展提供强大的激励力量和鲜明的目标指向,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源于人们对自己世世代代生于斯长于斯的一方水土的依附,并由此逐渐发展成一种明确的民族意识和对祖国的真挚热爱。它彰显人性,体现着人们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对人的社会性的一种认同和肯定。[6]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传统,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7]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爱国始终被视为一种大节,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之心志始终是君子秉持的理念,君子心怀天下,崇尚气节,视救国救民、变革现实为己任,在民族危亡、国难当头之际,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始终是君子的不二之选。伟大诗人屈原临患不忘国,“伏清白以死直”,其正直刚烈堪称千古之冠,这种精神一直为历史各个时期的仁人志士所传承。从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都是强烈爱国情怀的体现,在历史长河里熠熠生辉,光照千秋。君子重视社会整体利益和高尚的精神追求,“国而忘家,公而忘私”是君子的精神境界,“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周易·系辞下传》),体现的是君子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孟子认为“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荀子提出的成天下之大事等,展现了君子胸怀天下的理想和信念。
2.君子之敬业。敬业,自古就是社会道德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素有“仁义济世”“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优良传统。荀子说:“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指出敬业是成功的前提。唐代经学家孔颖达说:“敬业,为艺业长者,敬而亲之。”宋代理学家朱熹也曾说过:“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
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孔子认为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意思是说君子有九种要用心思考的事:看要看得明确,不可以有丝毫模糊。;听要听得清楚,不能够含混;脸色要温和,不可以显得严厉难看;容貌要谦虚恭敬有礼,不可以骄傲、轻忽他人;言语要忠厚诚恳,没有虚假。做事要认真负责,不可以懈怠懒惰;有疑惑要想办法求教,不可以得过且过,混过日子;生气的时候要想到后果灾难,不可以意气用事;遇见可以取得的利益时,要想想是不是合乎义理。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孔子的一生就是敬业的典范,他“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面对流水慨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激励弟子们效法自然,珍惜时光,努力进取。孔子年轻时为了学习掌握礼仪曾做过婚丧嫁娶仪式上的吹鼓手、管理仓库和牛羊的小吏等种种在他人眼中很不体面的工作,而且都是认真去做。面对别人的嘲笑,孔子说,再小的事也要做好,只有做好小事,才能增长本领,才能有更大的机会。
3.君子之诚信。诚信作为立人、立业之本,一直是中华民族在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方面独具特色的价值观。五经之首的《周易》将“诚信”视作为人处世的根本所在,《系辞上》曰:“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周易·乾·文言》中指出,“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孔子也对诚信有着深刻的认识,他不但把“言必信,行必果”“敬事而信”作为君子言行的基本要求,而且把信看作是治理国家的重要准则。据《论语·颜渊》篇记载,孔子在回答弟子子贡问政的时候,指出为政不外乎“足食”“足兵”“民信之”三项条件。子贡问这三项条件如果迫不得已必须去一项,去哪一项呢?孔子回答“去兵”。子贡又问剩下的两项如果迫不得已必须再去一项,去哪一项呢?孔子回答“去食”。在孔子心目中,兵可去,食可去,信不可去,因为“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他认为:“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学》。强调“意诚而后心正”,并将“诚意”作为指导和砥砺古代士、君子进德修业的“八条目”之一。汉代的董仲舒更是将“信”作为“五常”(仁、义、礼、智、信)之一,成为儒家所提倡应遵守的最重要的伦理规范,失信于人也成了君子最为不齿的行为。
儒家认为,“诚”是天理的根本道德属性,因而也是人伦道德的本原,是通往善的必由之路。“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中庸第二十五章》)。《荀子·不苟》曰:“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至诚则无它事矣。”“诚”体现在道德实践中便是“信”,诚是信的根基,信是诚的外在表现。“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大学《第十章》)。君子应该懂得一个根本道理,讲究忠诚信义,就会得到你所要的东西;如果骄奢放纵,就会失去你所要的东西。即人无诚信则无以立足,行事则无以通达。[8]
4.君子之友善。《孟子》曰:“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与人为善是君子最高的德行,善中友外,方为友善。善是人的品行中应保有的底色,做人行事应以善为根本。孔子曰:“泛爱众”(《论语·学而》),认为人与人之间都应该相互关怀,相亲相爱。孔子的弟子子夏在“泛爱众”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更是打破血缘、宗族甚至国与国之间的藩篱,不局限于个人亲朋或一个小集团,旗帜鲜明地倡导天下成为一家,世人和谐共处。
友善是君子的待人之道。北宋文人林逋的《省心录》谈道: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孟子则强调与人为善,其内涵都在于以善为原则帮助成就他人。“仁”是君子的道德底线,孔子认为,“仁者无敌”,离开了“仁”,君子便不可以称其为君子。他曾称赞弟子颜渊,“其心三月不违仁”(《论语·雍也》)。颜渊被后世称为亚圣,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孔子的称赞,也表明了孔子对君子的要求。
择善、向善是君子不懈的道德追求。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君子与常人不同之处就在于他的存心。君子把仁放在心里,把礼放在心里。仁爱别人,有礼貌的人恭敬别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一定爱他;恭敬别人的人,别人一定恭敬他。“君子敦善行而不怠”,不管是个人独处,还是公众场合,君子始终对善坚守如一。“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贫济困”“不患寡而患不均”等等都无不劝诫人们从善。
智慧与仁爱同行,才能创造美好生活,展现大国气象。人性若不能向善,即使拥有尖端科技和高超技能,也会给社会带来危害。如,战国名将吴起虽然文武双全,战功赫赫,但为了功名利禄却可以不顾母丧,杀妻求相,背离人伦,令人发指,留下千古骂名。再如,近年发生在高校的马加爵杀人、清华大学朱令铊中毒、复旦大学研究生黄洋遭室友投毒等恶性事件震惊社会,象牙塔里的高材生变“屠夫”,原本亲密的“睡在上铺的兄弟”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为了一己私利而不惜伤害他人生命,一颗颗缺乏友善、漠视生命的心,深刻地警示我们友善之品质,人之必需,人性之教化,任重道远。
三、君子知天命而守淡泊
现代社会,由于种种内外的压力,特别是人们无止境地追求感官之享受,致使身心扭曲,人格分裂,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病。其原因正在于道德失范,使人失去了身心内外的和谐。种种社会乱象从根本上说,是无节制的贪欲和缺乏个人基本道德自律所致。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认为,中国的文化不是靠一个外在的神或者造物主,而是靠人自己道德的自觉与自律,中国家庭秩序和社会秩序的维护都是靠人的道德的自觉与自律。事实也证明,律己修身能最大限度地把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人的内心信念,并将这种内心信念转化为实际的道德行为和价值观念,从而获得内心持久的平静与和谐。
《周易·乾》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代表了传统文化的精粹,表现为一种锐意进取力图创新的积极人生观。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国学大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岱年先生就曾把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民国时期,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曾给当时的清华学子作了《论君子》的演讲。他希望清华学子们都能继承中华传统美德,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激励清华学子。此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逐渐演变成为清华校训。
君子之德既积极进取又淡泊自守,不追求物质享受的最大化,而是追求生命之美和人生意境。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认为“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君子有三件敬畏的事情:敬畏天命因果,敬畏地位高贵的人,敬畏圣人的言教。小人不懂得天命因果,所以不知道怕,不尊重地位高贵的人,轻侮圣人的言教。不有所敬畏后果是可怕的:肆意妄为、无所顾忌、没有底线乃至道德沦丧。
“仁”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也是达到和谐的必然途径。什么是“仁”?孔子给出的答案是“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克己之道”反映了君子对自身的严格要求:克制自己的私欲,按照“礼”的标准视、听、言、动,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儒家重视对欲望的节制,但不否认人有追求正当利益的权利,强调人对利益的追求一定要符合正当的要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作为君子,应该重视道德境界的提高,淡化对物质生活的片面追求,处事有度,修身养性,敬德修业,富而尙俭,贫而有节,“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君子的知天命与守淡泊,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世界为国人的心灵安顿和社会的和谐开出了一剂良方。诚如作家王蒙所说,传统文化的主要作用就是能够优化人心,“使人心多一点善良、道德,多一点君子斯文,少一点野蛮,少一点小人的毛病,社会就好了”。
综上所述,君子风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今天仍然有着积极的意义。它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文化借鉴,是提高中华民族文化、文明素质的重要精神养料,对国人修身养性,涵养人格、茁壮道德的根基,有重要的现实参照性。无论世事如何变化,那些决定社会前行的基本要素不会变,那些人类任何时候都在追求的美好事物也不会变。弘扬中国精神、树立中国形象、传达中国声音需要君子风范,一个人只要有志于完善自我、进德修业、服务社会,以君子为标准,并不断努力去学习践行,都有可能达到君子的人格高度。君子就是心灵上的长治久安,时代需要把君子风范写在核心价值观的旗帜上,如果人人都能成为现代社会的新型君子,那么,和谐社会的目标将指日可待,这个世界也会安宁祥和许多。
[1]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
[2]朱熹.论语集注.四书集注[M].北京:中国书店,1994.
[3]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5-4(1).
[4]任福申.中国君子文化[M].北京:线装书局,2009(06):20.
[5]张 觉.荀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9).
[6]郑志发.爱国主义与人的发展 [J].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3(2):45.
[7]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1-10-26.
[8]李洪峰.中国古代的君子文化[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1(04):19.
[9]汤一介.儒学的现代意义[J].新华文摘,2007(4):34.
责任编辑:丁金荣
G712
A
167-6531(2015)12-0009-04
卢毅彬/甘肃中医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讲师,硕士(甘肃兰州730060);周燕琳/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宣传部副研究员(甘肃兰州730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