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古人入 从造物出——关于工笔花鸟教学的思考

2015-03-19张玉霞

长治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花鸟工笔物象

张玉霞

(宿州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安徽 宿州234000)

工笔花鸟画自唐代独立成科,经五代两宋的发展达到高峰,相关的画理画论逐步完善,并形成固定的“格法”,成为后世画家遵循的艺术规范。在今天的工笔花鸟教学中,继承传统并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是教学的难点与突破点,清代画家张式提出“从古人入,从造物出”[1]308的观点,成为解决此难点的有效途径,即通过对传统的学习,使学生基于传统工笔花鸟画的知识与技法,在对物写生中突破传统的局限,实现工笔花鸟画的创新。

一、从古人入

一千多年来,工笔花鸟画在理论与技法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古人入”体现在传承传统的绘画理论与绘画技法两个方面,不仅包括对传统绘画史论的研读与绘画技法的学习,还有对其它艺术表现技法的吸收与文学艺术等方面知识的涉猎。

临摹是学习中国画的基本方式,是对技法传承的有效途径。对于临摹的重要性,历代画家都有所表述,如南齐谢赫的“传移模写”是对临摹的概括与肯定,清代董棨提出“临摹古人,求用笔明各家之法度,论章法知各家之胸臆,用古人之规矩,而抒写自己之性灵。”[2]256指出临摹时必须着重古人的笔墨与章法,并古为今用,借助古人的“规矩”抒发自己的性灵。

自唐代以来,不同时期不同绘画风格的作品给我们留下丰富的笔墨技法与表现形式。临摹经典作品掌握传统绘画技法是学习工笔花鸟画的重要途径。在目前的高等院校工笔花鸟教学中,对传统经典作品的临摹是教学的重点,然而对传统绘画理论的学习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虽设有中国美术史的课程,但在绘画实践教学中具体绘画技法的传承与流变没有同美术史的教学相结合,对于绘画理论的解读与学习更是被忽视,甚至在很多高校没有开设相关的课程。中国传统绘画在理论与技法两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留给我们丰富的创作经验与笔墨技巧。对于绘画技法的学习使得我们掌握了传统的绘画程式与笔墨技巧,然而难以了解不同绘画风格的传承与流变、形成不同绘画风格的社会历史原因及不同时期艺术家的艺术观点。因而对绘画技法学习的同时,对绘画理论的学习同样重要。

在工笔花鸟临摹教学中,教师应融入对相关画史画理画论的解读,引导学生在课余对绘画史论进行深入研读,并将视野拓展到文学与其它艺术门类。具体为要求学生基于传统工笔花鸟作品,翻阅美术史论方面的书籍,对工笔花鸟画在不同历史时期风格的演变、不同风格出现的社会历史原因等有所了解,并对历代艺术家对此的艺术评论与见解进行深入的研读,这不仅加深了对传统绘画作品在技法方面传承与演变的了解,而且是对中国绘画史论的拓展与深入研究。中国绘画强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学识修养,学识修养的提高“包括学习和借鉴前人的经验,也包括学习和借鉴同时代本国和外国艺术家的经验,还包括学习和借鉴其它姊妹艺术的经验,更包括学习哲学、历史、文学、美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广博知识。”[3]291对传统绘画理论、绘画技法及其它文学艺术的学习,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为合理,学识的不断积淀,修养的不断提升,其绘画技法方面将更加精新,绘画意境更为高深,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必要的理论与技法基础,拓宽了艺术学习的道路。

二、从造物出

“从造物出”——指在“从古人入”的基础上,通过对客观物象的深入观察与精心写生,进而突破传统绘画的局限,实现现代工笔花鸟画的创新。其中在写生中建立科学的观察方法与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艺术创作能力是工笔花鸟写生教学的重点。

(一)在写生中建立科学观察方法

工笔花鸟画表现内容丰富,大自然中的花卉蔬果、飞禽走兽等都可是题材,不同艺术家对于相同题材的表现也不尽相同,这是由于“艺术作品并不是社会生活的简单再现,从生活到艺术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艺术家总是要把自己的情感、思想、愿望、理想熔铸到艺术形象中。”[4]287艺术家主观意识的渗透,绘画成为传情达意的途径,写生便是主观表现客观的过程。

在具体的工笔花鸟写生教学中,如果将写生的“规范”强调过多、过死,将导致学生被动的、教条的观察与表现物象,物象缺乏艺术感染力,同时使得学生失去积极主动的探索与学习的兴趣;如果放任自由、不加任何约束的话,会导致学生过于感性的观察物象,盲目的追求主观感受忽视了对物象具体特征的深入观察与客观表现,画面显得浅薄而缺乏内涵。出现上述状况的原因为教师在写生中没有正确的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正确的观察方法。科学的观察方法首先是理性的观察方法,是创作者在面对客观物象后主观感受的理性呈现。表现在工笔花鸟写生中,面对客观物象,创作者“因物起兴”,继而对客观物象的生理特征与外部情态进行深入的观察,并对画面的构图、物象的造型、表现技法等都进行理性的思考与明确的决择,之后的写生过程就会有条不紊的进行,而不是盲目的、主观的表现客观物象的表面特征。写生“应该是科学地认识自然、个性地感受自然与创意地表现自然的过程。”[5]同时,在写生结束后通过教师对学生写生作品的评析与学生自己的剖析,反馈自己在观察方法与表现形式等方面的优点与不足,为以后的写生总结绘画经验,指明学习的方向。

科学的观察方法应该包括对客观物象的整体观察与局部观察。整体观察是创作者对客观物象全面的把握与认识,决定着画面的整体布局,即构成画面的“势”与“力”;局部观察是对客观物象具体特征的深入细致探究,是画面细节的具体体现。在工笔花鸟写生教学中强调整体观察与局部观察相结合,使得学生在把握画面整体“势”与“力”的平衡中有对客观物象细节的深入表现,相应的作品更为准确的表现了客观物象的整体特征与具体细节,更为贴切的传达了创作者的情感与意趣,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二)在写生中培养艺术创作能力

进行艺术创作是工笔花鸟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检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与灵活运用的标尺,然而对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不仅仅体现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而应该贯穿在艺术学习的始终,尤其是工笔花鸟写生教学中。清代松年在《颐园论画花卉翎毛》中说“古人名作,固可师法,究竟有巧拙之分……必须以名贤妙绩立根本,然后细心体会真花之聚精会神处,得之于心,施之于手,自与凡众不同。”[6]1225指出在临摹经典作品的基础上,深入观察真花的外表特征、体会真花的内在精神,通过师造化、得心源的过程,实现了“自与凡众不同”,即创新。将松年的观点运用到现代工笔花鸟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从古人入”的基础上,仔细观察客观物象的生理特征与外部情态,结合西方绘画、其它民族绘画及现代平面构成的知识,对照客观物象进行写生。写生时,在题材方面力求突破传统绘画的表现范畴;在构图方面融合其它民族绘画的构图方式与现代平面构成的知识,凸现画面的形式美感;在造型、画面空间处理等方面突出个性化特点;在表现技法方面追求多样化的统一等。同时在写生中注重对现代精神的表达与对现实生活的思索、对生命本质的关注,从而发掘现代工笔花鸟画的艺术内涵与艺术表现力。在对照客观物象进行写生的过程中,学生在对所学知识的综合与灵活运用中模糊了各画种之间的界限,实现对传统绘画的继承与个性诠释。因而,写生是培养与提升学生艺术表现能力与艺术创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同时,在实际的教学中,写生的基础性教学与学生的个性特点应相结合,做到基础性教学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学生运用现代的审美观去发现美、运用自己个性化的艺术语言去创造美,通过主观营造的画面抒发自己的情思。这样,主观能动性的增强使得学生在写生时就进入到创作的状态之中,对于工笔花鸟画的整体教学而言,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结

在高等院校的工笔花鸟教学中,临摹与写生占据重要的地位。本文从清代张式“从古人入,从造物出”的论点入手,剖析了工笔花鸟临摹教学中不为人们重视的理论教学部分与写生教学中学生科学观察方法的建立与艺术创作能力的培养。研究发现,在临摹教学中理论与技法并重的教学方式、写生教学中科学的观察方法及艺术创作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的知识结构更为合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增强,这一路径有利于培养基于传统并在写生中突破传统的现当代工笔花鸟画家,同时为工笔花鸟画的创作教学奠定了基础,是实现现代工笔花鸟画创新的重要途径。

[1][2][6]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3][4]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杜凌贤.花鸟画写生教学随想[J].艺术教育,2011,(5):60.

猜你喜欢

花鸟工笔物象
红胸啄花鸟
写意花鸟
物象几何——新艺美固整木展厅
如何与物象相处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武术文化中“物象与兴象”的博弈
罗登祥的工笔绘画
花开的声音
花鸟卷
赵炳宇工笔人物画工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