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丹心照汗青
——孝感市农机局服务农民创业农机班纪实
2015-03-19孝感市农机局夏新华
孝感市农机局 夏新华
一片丹心照汗青
——孝感市农机局服务农民创业农机班纪实
孝感市农机局 夏新华
2010年以来,孝感市农机局与孝感生物工程学校联手,开始举办农民创业农机班,已连续3年。3年中,孝感市农机局严格遵循抢抓政策机遇,选准受训对象,搞好协调配合,着力后劲培养的思路,使农机创业班办出了特色,办出了成效。3年来,共合作办班3期,培训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骨干、农机大户、科技示范户、家庭农场主以及从事农机作业的村组干部235人。
1 提高认识精心安排
农民创业培训是国家的一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是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的摇篮。但是在受训对象中,“吃你无钱饭,耽误有钱工”的思想观念,又成为农民创业班招生中的一大障碍。如何冲破这一思想羁绊?搞好舆论宣传,提高思想认识,恰当选择办班日期,遴选合适学员,增强办班的吸引力,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灵丹妙药。有鉴于此,我们从3个方面作了努力: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在招生宣传中,我们提升了创业班的认识高度。创业班是助推器,它能提升学员的创业能力;创业班是润滑剂,它能通过同学关系,结成一种较为牢固的感情纽带,为拓展市场铺平道路;创业班是联轴器,它使部门合作、政企校合作更为密切;创业班是发射器,它能使创业理念扩散放大,农机新技术广泛传播。正确的舆论导向往往能先声夺人;二是做好生源组织工作。每次办班前,我们都要做好调查摸底,在此基础上,再召开招生工作会议,下达培训计划,定夺培训对象,确定班组干部,派遣领队人员,分派专车接送学员等。为了有的放矢,各地都作了不同的探索。汉川市在2011年招生中,统一招收汉川中洲农场利众农机专业合作社骨干社员;在2012年招生中,该市又统一招收双马农机专业合作社骨干社员。这种成建制培训学员的办法,能产生强烈的“聚合效应”。应城市在3年的招生工作中,本着不重复、全覆盖的原则,实现了全市24个农机专业合作社、16个镇、办、场以及机械插秧大户的3个百分之百。安陆市采取合作社社员、科技示范户、家庭农场以及参与农机作业的村组干部四兼顾的原则,培训创业学员,一个百花盛开满园春的局面已经呈现;三是恰当选择办班日期。为了解决学员的工学矛盾,我们把办班时间确定在每年的12月上中旬。这既是农机休整期,也避开了春节的忙碌;同时也是农机作业人员急需“充电”的大好时机。在这种情势下,择机而动,正是“情投意合”。
2 凝心聚气同频共振
办好农民创业班,犹如同唱一台戏,它需要演员、伴奏和谐相处,演员、观众唱和相随。因而,部门、学校、教师、学生的相互协调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做到了4个携手并进:
(1)教师和教案荣辱与共。师资力量的选配是创业班成功与否的致胜法宝,因此,我们在遴选师资队伍中十分慎重。只有唱功不会做功的不选,会做功不善唱功的否决,只有唱打俱全的教师才是合格人选。精巧制作的教案又是学员获取“真经”的指南针,为此,我们在对教案的审查中,严把3关:一是资深教师预审;二是参与办班人员初审;三是农机局领导、讲课教师共审,提出改进意见后交资深教授终审。
优秀的师资要求与精湛的教案相匹配。几年来,我们在遴选优秀师资的基础上,强调非精品课件不准进课堂,非合格教案不允许登圣洁讲坛,以免误导学员;凡在评教评学中获3票“不合格”或者“差”者,不能再聘为师资,形成教师与教案荣辱与共的良好氛围。
(2)学校与主管局并行不悖。每期办班由孝感生物工程学校分派具有丰富成人工作经验的教师担当班主任,在此基础上,孝感市农机局每天分派1名科长或局领导进行全天候值班。值班人员与学员一起同吃、同住、同课堂听课,特别是课下与学员、班主任的交流,不仅知晓了学员的思想轨迹,收集学员对创业班和授课教师的反馈意见,而且与班主任协调一致,达到了相得益彰的效果。
(3)学员与学员天衣无缝。每期参训的学员都很珍惜创业班的学习机会,尽管年龄有差异,口音各不相同,涉足农机行业先后有别,但彼此交流却天衣无缝。为了释疑解惑,有的隔楼求教,有的以酒叙情,有的到茶楼盟约,有的到网上求解,有的在课堂过招。通过相互切磋、交流,感情的火花得到迸发,一个区域不分南北,市场不分东西,资源共享、利润共沾的大好局面已经形成,感情的纽带愈拉愈紧,“相见恨晚”已成为所有学员的共同心声。
(4)教师与学生交流互动。教师课中过真门,师生课下搞互动,这已成为农机创业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2012年12月8日,农机创业班迎来了创业成功人士——湖北顺业农机有限公司董事长肖继顺,讲授创业体会。他涉足农机流通行业35年,从一个业务员、业务科长、业务副总经理到总经理,直至民营企业董事长。经营场所由20亩(1hm2=15亩)扩至50亩,销售收入由6000万元猛增至1.2亿元,每年利税逾千万元。事业虽已成功,但拼劲仍是十足。他深有感悟:创业必须敬业,创业必须熟悉这个行业,创业必须爱拼才会赢。同时他还忠告所有学员,成功的经验是很难再复制的,而失败的教训却往往一直重演。比如诸葛亮在失街亭之后上演一出空城计,而这出空城计却再没有被重演过。为什么呢?因为成功的经验都有着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环境,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说,人不能2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些赋有哲理的事例,博得学员们一阵阵掌声。课下学员们为创业资金难,流转土地难,干个体户易,搭伙求财难等问题向肖董事长求教,肖董事长分别向学员作了破解和说明。学员们有“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
3 树立典型搞好跟踪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典型是成功的范例,典型是预示未来发展的风向标。因此,树立典型是抓好农民创业培训至关重要的环节。为抓好这项工作,我们从2个方面入手:一是选好已成功的典型,让学员一睹为快,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3年中,我们分别选取湖北春晖、安陆晨风、天门华丰等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学员参观的典型,使学员受益匪浅。湖北春晖农机专业合作社成功探索的土地流转“春晖模式”,实现了“三权分离”,把土地所有权留给集体,承包权留给农户,经营权交给公司;促进了3个提高,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提高,农业科技应用水平提高,先进生产模式应用水平提高,体现了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向;较好地解决了农村的三大问题,土地分散经营、规模效益低的问题,劳动力转移导致的抛荒和粗放经营、广种薄收的问题,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问题。天门华丰农机专业合作社,采取带机入股、带田入股、带资金入股的股份合作形式,并在内部经营管理中实行“五统一、一公开”,即统一决策、统一生产、统一调度、统一价格、统一核算,分配公开。这种紧密型的合作社,使128名社员人均收入超过6.8万元。通过参观这些全省标杆型农机专业合作社,使学员们在发展壮大农机合作社问题上,不再忧虑和徘徊,为做大做强自身事业找到了参考模块;二是培植新的典型,为受训学员树立风向标。在校培训是短暂的,要使创业理念落地生根,必须加强对学员的回访和跟踪,这既是改进教学必行的路线图,又是扶植新典型的有效途径。3年来,我们分别对农机班3期学员进行回访,共访学员63人,占受训学员总人数235人的25.8%,跟踪服务典型学员28人,占受训学员的11.9%。在回访和跟踪服务中,发现典型,我们及时进行总结和推广,发现困难和问题,我们迅速进行帮助和解决。2011年,我们在回访学员詹青卯时,发现湖北春晖农机专业合作社以机具入股,村民以土地入股,组成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新模式,立即进行总结推广,得到省市等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2012年初,我们在汉川中洲农场利众农机专业合作社调查中,发现该合作社场地征用出现困难。我们迅速与农场党委取得联系,将闲置的蔗糖厂租给合作社,使合作社场库棚、修理车间、农机配件库等一应俱全。2012年该社跻身湖北省农机专业合作社20强,且获省农业、财政两厅扶持资金30多万元。2013年初,我们在应城杨岭镇祝墩农机合作社访谈中,学员陶志林向我们反映,扩大流转土地规模难、学习农机维修技术难等。事后,我们与市、镇领导衔接,与湖北顺业农机有限公司及时沟通,至2014年3月,陶志林所流转的土地由不足100亩扩至300亩;3月中旬,顺业农机公司专门派陶志林赴日本久保田(苏州)农机有限公司免费学习农机修理知识5天,已满载而归。眼下陶志林已网络应城辖区内农机专业合作社骨干成员40多人,正在进行农机新技术的培训,充当农机技术的“二传手”,一个农机新技术“训练营”正式诞生。
类似上述的例子比比皆是。通过培训一人,带动一群,搞活一片,致富一村乃至一镇。这种农民创业班的“裂变效应”正是国家所望、部门所盼、学校所向、农民所想。
2015-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