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思考
2015-03-19杨晖,罗兴萍
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思考
杨晖,罗兴萍
(江南大学文学院,江苏无锡214122)
摘要: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传统的培养目标与模式受到挑战,如何培养社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是摆在高校面前的重大改革课题。作为传统学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让其在新的历史背景下重放光彩,是每一个专业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文章就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人才培养现实语境以及复合型人才培养等方面,对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改革作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复合型人才;教学改革
收稿日期:2014-11-26
作者简介:杨晖(1964—),男,教授。
基金项目:2013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2013JSJG136)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0887(2015)03-0105-04
doi:10.3969/j.issn.1673-0887.2015.03.025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核心,而复合型创新人才又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教育部2010年发布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又指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1年工作要点》中也强调“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复合型的创新人才已成为当前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
一、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门典型的文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拥有其传统的教学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近三十年来,该专业为全国各行各业培养了大量的有用人才,但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培养人文底子深厚、知识深而专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传统教学模式受到现实的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教学理念与现代教育思想的矛盾
作为一门老的传统基础学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已经形成其固有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即重视人文素养的培育,突出基本功的训练,强调人才内涵的积累,所培养的人才长于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文字工作。但是,现代的以社会需求为主导的教育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强调人才的应用能力,要求能即时、迅速地适应社会的各种需求。当下社会,人才工作岗位的不确定性要求人才必须具备“多能”的特色。汉语言文学专业因其学科的传统性,拥有丰厚的教学资源,如充足的教师队伍、长期的办学经验、强大的科研阵营等等,为办好专业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另一方面,也正因其“老的传统”“长期的办学经验”等而背负着更多的历史包袱。面对新形势下的教育改革、新的人才评估体系、新的社会需求,传统专业的优势就有可能转化为劣势,表现出了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与现代教育思想的矛盾。
(二)学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分歧
学术型与技能型是各有侧重的人才培养目标,前者注重学生基础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后者侧重于学生应用性能力的培养。重基础理论教育还是重应用能力教育更多地表现在专业的培养目标上。传统观念是重视培养具有深厚功底、有较高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高扬人文精神、传承传统文化精神的人才,认为只要具备这些基本素养和能力,便能够很快适应社会的各种需求。而现实需要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更多是有一技之长,乃至于多技之长的人才,虽然也看重人才的文化基本素养,看重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但事实上对人才应用性能力的需求更为迫切,如能做哪些具体的技能性工作。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下,社会诚信、道德底线不断地被突破,这种重技术、轻人文的社会思潮进一步激化了两种人才观的分歧。
(三)培养模式滞后与社会新需求的冲突
当下各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还较多地沿用比较传统的模式,基本上仍是由理论、文学与语言三个模块组成,重视人才的精神世界的培养,重视人才的文字工作能力。十年“文革”后,文学作为清算“文革”的恶果、推动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的启蒙方式,得到社会普遍认同,培养作家、评论家,以及各级政府、机关等从事文字工作的人才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而当文学不再作为解放思想的工具,且在不同程度上失去了原有的推动社会前进动力时,其启蒙性减弱,更多的是培养具有具体实践操作能力的人。社会需求的实践性品位压过了思考社会问题的理论性品位,促使该专业从理论品位转向实践性品位,从而使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当下的社会需求产生较大的裂痕。如果站在今天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角度看,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对滞后与社会新的需求之间产生了冲突。
(四)知识的深度与知识的广度之间的选择
如何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学界产生了分歧。有的认为,只有加强专业深度的精英式教育,学生具备认识的深刻性,思考的逻辑性,追求的探索性,便能适应社会的各种需求,就有了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素质,这也是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之根本。有的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应该具备广泛性,该专业的学生要适应当前各种层次的社会需求,应该具备师范教育能力、处理传统文字工作的能力,同时还要具备应用各种新媒体以及办公自动化等方面的能力。当下社会,人才知识的“深而厚”受到冷淡,“广而博”受到青睐,体现了应该重视人才知识深度的培养,还是重视人才知识广度的培养之间的矛盾。对于知识“深而厚”易于创新,还是知识“广而博”易于创新的争论,自然就产生了知识的深度与知识的广度之间的不同选择。
二、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语境
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随着社会的变化,人才培养的目标也必将随之改变。这种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不仅与现代社会人才需求的转变有关,而且与学科自身特点有关。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面临着以下几方面的考验:
(一)重理工背景下学科边缘化更加严重
重视社会快速发展必然会更加重视影响生产力发展速度的科学技术。在这一社会背景下,高校必然会以技术性更强的理工科专业为建设重点,而就人文学科而言,也开始从原来的重视理论性、学术性转向对实践操作的应用能力培养。这一教育理念的变化自然与社会发展理路有关,也与整个社会思潮有关。当下,全国各重点工科大学,如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等也是如此,一方面表现出已认识到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培养理工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先后恢复或新建中文系,但另一方面,在现实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却没能够获得比较好的发展机会。即便在原来比较重视这一专业的综合性大学里,汉语言文学专业也被那些更能直接推动社会发展的文科专业,如法学专业、经济学专业等取代,边缘化已成为现实。究其原因,大概是人文精神的建设、社会伦理建设虽然重要,但取得成效周期很长,难以抵挡当下急功近利的浮躁状况,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困惑更多是来自外部的原因。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色使其处境尴尬
在以技术性为主导的社会氛围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处境尴尬。传统的能说会道与长于写作并不能直接创造社会财富,对GDP 增加也没有直接的贡献。就传统的培养方案而言,其专业课程多为理论类(“美学”“文学理论”“中西方文论”“写作”等)、文学类(“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以及语言类(“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等板块。师范类的加上一些师范性质的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非师范的加上“秘书学”“办公自动化”等,总没有逃离这样的模式。这样的处境与中文专业的特色有关。理论课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文学类课程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语言类课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因此,就课程的设置而言,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应该是最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才,是各种策划人才的主要来源。而当下社会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只是处理日常事务的技术操作性人才,偏离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社会的需求倒逼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改革。
(三)面对当下社会需求变化适应力不强
培养人才的目的是为社会提供它所需要的劳动者。在当下人才供过于求的情况下,高校迎合社会的需要也是必然的选择。适者生存之道在社会竞争中处处都得到体现。在当下知识划分越来越精细的情况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原来包括的秘书学、新闻学、戏剧影视文学等都被分解为独立的专业,这样,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人才的范围越来越小。社会变革日新月异,但当下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仍然沿用比较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的板块变化不大,按照已有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培养出来的人才,已不太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这一现实使专业人士不得不进一步思考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社会定位,以及新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途径等等。总之,如何培养复合型的创新人才,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急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思考
针对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如知识结构单一,在课程设置上大多局限于语言文学类课程,过于偏重理论性、基础性,缺乏鲜明的特色与应用性,实践性环节相对薄弱等,重新思考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的方案以及人才的评价体系,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
(一)从“一专多能”到“多能一专”
为适应当下社会的广泛需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将作适当的调整。传统培养目标中的重“一专”而兼顾“多能”的培养目标,将会转向“多能一专”,即重“多能”而兼顾“一专”的思路,这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重大转变。在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化的过程中,原来精英式的“一专”势必转向大众式的“多能”。如何实现这一转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学生不仅要能胜任传统的语言文字方面的工作,还要具备使用新媒体的能力;不仅要具有能说会道的本领,还要拥有与现代传媒相适应的技术表现能力;不仅要有思想的深度,还要具备操作各种现代化办公设备的能力。总之,现代社会需要集文字写作、语言表达,以及视频网络制作、文案策划等多种能力于一身的人才。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培养理论视野开阔、知识结构全面、实践能力超强、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复合型高级人才,实现从知识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这样的人才培养定位,将会受到社会的广泛推崇。
(二)从“知识单一”到“多样复合”
从培养“知识单一”的人才到培养融“技能”“素质”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成为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思路。复合型人才要求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完善的知识结构、综合的素质技能。培养方案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具体路径,确定了多样性与现代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就要架构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培养方案,设置知识、技能与素养等方面内容。“知识”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平台课、学科平台课与通识教育课程;“技能”包括技能培养与实践应用,前者又分文秘、传媒、师范、影视等模块,后者分集中性实践和开放性实践两类;“素质”包括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创新能力等。它们共同架构起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同时,在学分不变的情况下,为实现人才知识结构的多样化,可适当减少专业选修课的学分,以适当增加选修板块中的跨学科课程,确定学生文秘、传媒、师范、影视等的方向选择,强化其职业规划的归属感。与文秘、师范、戏剧影视文学、新闻传播学等专业相比,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复合性就能体现出来。近两年的培养实践显示,这种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优势已在学院的人才培养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从“学校评价”到“社会评价”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往往单纯依据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未能建立起学校、社会双向反馈的有效机制。如何评价学生质量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学生就业后的社会评价显得格外重要。“学校评价”属于人才培养的过程性评价,而“社会评价”则是对人才培养的终极评价。前者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选修学分、生活表现等;后者注重学生的工作适应能力、工作的创造性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过程和结果是相互联系的,结果是过程的物质化形式,对结果的评价显然应该重于对过程的评价。因此,建议建立毕业学生跟踪调查机制,与学生就业的单位广泛联系,跟踪就业后半年、一年、三年等时间节点,考察学生的工作表现与学校表现的关联度,以便更好地反省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合理性,以“社会评价为主,学校评价为辅”的模式将取代传统的人才评价方式。总之,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的综合,才能更准确地反映人才培养的真实性。
(四)从“教师单一”到“多元融合”
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的确立,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扩展知识,从传统的文学语言向其他学科,如哲学、经济学、历史学、自然科学概论、计算机应用等扩展。对此,在已有传统师资队伍的基础上,还要建好两支队伍:一支是校内其他专业教师的队伍,以满足专业拓展所需要的师资力量;一支是重视应用与实践的教师队伍。学院可聘请第一线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校外人员,将之作为现有教师队伍的补充,加强实践性教学内容的设计、课程规划等,一者可以借用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二者更准确地了解社会的需要。引入校外兼职教师的做法,很好地将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联系起来,同时也可以适当解决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矛盾。当然,这种外聘兼职教师可能遭遇管理上的瓶颈(如高校教师的执业资格等),但只要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我们都应该去做适当的尝试。外聘教师是连接高等教育与社会现实的最好方式。
总之,汉语言文学这一传统专业将在新的历史时期受到严峻的挑战,这既是该专业的不幸,又是该专业的大幸。所谓的不幸是指专业的危机感增强,所谓的大幸是指传统专业有了改革的动力。穷者变,变则通,通则久。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社会的大变革中,传统专业将努力奋进,紧随社会发展,以培养出大量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创新人才,让传统专业重新释放能量!
责任编辑:庄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