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2015-03-19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石臼街道中心小学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石臼街道中心小学 魏 雯
我国十分重视音乐教育,是中小学的一门必修课。审美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包括健康的审美意识,良好的审美情趣,正确的审美准则和敏锐的辨美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健康的审美情趣及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尤为重要。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审美教育处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核心部分。 审美教育也称美感教育即美育,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它培养学生对美好音乐的热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并能起到启迪智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等作用。如何把握音乐课程对小学生的以美育人作用,坚持在音乐教学渗透育德育人,对其在德育、文化、情感素质等方面进行培养成为了一个课题。
一、小学生音乐学习特点
小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浅,生活积累不丰富;小学生的知识面窄,联想还不够丰富。总的说来,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但是他们对音乐有着很强的感受能力,小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快。应该多鼓励学生用各种动作、表情、表演等形式来表现音乐,在无声的动作与有声的语言中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感受,让学生手、脑、耳、口并用,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激发学生的音乐灵感,让学生真正享受到音乐学习所带来的乐趣。
二、对目前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分析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一基本教育理念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主要表现在没有把音乐这门课程真正作为一门培养学生情感和审美能力的课程。“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着重强调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也就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是音乐课教学的最基本要求。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却忽视了这一点。无论是唱歌教学、欣赏教学还是音乐知识的教学,传统机械的教学方法完全无法达到审美教学的要求。
(一)唱歌课的教学
很多教师就是形式上单一地教会学生唱某个歌曲,片面地认为学生学会唱某首歌就达到了教学目的。由于小学生神经系统发育的特点,他们的注意力不易集中,而且很不稳定,容易被感兴趣的事物所吸引而转移注意力,因此这种教学不仅抹杀了学生原来对音乐的兴趣,而且更谈不上培养对音乐的感受及综合审美能力。
(二)音乐欣赏教学
有的教师就是找来许多的音响资料,整堂课放音响,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听觉参与和思维参与的地位。而这种长时间的被动状态注定使学生对音乐课失去兴趣,当然也无从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及审美能力。
(三)音乐知识教学
由于其教学内容相对音乐课的其他内容是所谓“最为枯燥”的。对这种枯燥的教学内容,教师更要注重教学方法与手段。一味地给学生灌输乐理知识和音乐常识,让他们背音的高低、长短。背“两个八分音符相加等于一个四分音符”等基本乐理知识,学生即使是“被迫”吸收了这些东西,但是一唱起谱来,无节奏、音不准,更不能正确把握歌曲中所表现的音乐的各种要素。
三、小学音乐课中审美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树立学生正确的音乐美学思想,提高音乐审美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体操’, 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我国古代的学者深知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认为音乐教育具有“教化”作用,“兴于诗,成于乐”,具有德育功能。而西方的有识之士也认为音乐是灵魂的语言。古今中外,流传下来许多经典名曲,也常常与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历史故事相关,这些音乐在世界各地流行,他们的故事也在人们之间流传,许多经典名著及其故事对小学生的品德起到了净化、激励、升华的作用。
(二)创设教学情境,获得审美体验
情境,是运用语言、实物、音乐等手段,创设生动真实的情境,激发积极的情感,对学生进行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学生是在一种高潮的激动的情绪推动下开始感受、思考和体验的。因此,教师依据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自觉地运用审美因素,按照音乐教学的审美规律精心地创设音乐审美情境,是音乐教学得以成功和优化的保证。师生在特定的音乐审美情境中,触景生情在情感共鸣中,获得审美情感体验,陶冶性情。
(三)注重学生的音乐实践,让学生成为音乐审美的主体
音乐教学的情趣性,是审美教育发生情感体验和优化效应的心理机制。音乐教学方法的情趣化,不仅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快乐,而且会使他们对音乐发生浓厚的兴趣,使“要他唱”变为“他要唱”使“唱得多”变为“唱得好”变“苦学”为“乐学”真正体现。任何有趣的事物,对儿童来说都存着极大的吸引力。在音乐教学中,应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情感倾向,以各种趣味性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吸引儿童,使他们自觉地主动的参与音乐审美活动和音乐学习。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和鉴赏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懂得欣赏音乐作品,并交给学生音乐欣赏的钥匙,使学生能从音乐作品的题材、内容、体裁、风格等方面分辨美与丑,这是审美的重要基础。只有让学生成为音乐审美的主体,才能让学生有学习音乐的兴趣。
(四)广泛开展音乐艺术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在音乐审美教育中
完成培养人的表现和创造能力这一任务的主要途径是创造性活动和创作教学,这些活动中所涉及的音乐作品既可以是前人的,也可以是参与者自己创作的。总之,目的在于利用音乐艺术更好地完成音乐审美教育。
四、总结
在当前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现状和新的发展条件下,我们要贯彻“以审美教育为核心”这一教育理念,不能只是纸上谈兵。作为音乐教师,要牢牢把握音乐学科的学科特点,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应好好把握音乐教育的育人作用,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开展扎实有效的音乐教学,让学生在音乐学习和参与学校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中,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涵养美感,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