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护生社区健康教育能力培养现状和思考

2015-03-19罗菊英全会芳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居民护士社区

罗菊英,全会芳

(湖北科技学院 护理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本科护生社区健康教育能力培养现状和思考

罗菊英,全会芳

(湖北科技学院 护理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社区健康教育作为社区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本科护生择业就业的重要途径。培养本科护生社区健康教育能力,有利于适应新时期社会卫生服务对护理人才的需求。本文从本科护生社区健康教育的定义及必要性,开展的模式,主要优势和特点等方面做一综述。

本科护生;社区;健康教育;能力培养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社区护理成为未来护理工作的发展趋势。社区健康教育是社区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期护士必须具备的能力。社区健康教育是以社区为基本单位,以社区居民为主要教育对象,以促进居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为主要目标而开展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健康教育。为加强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提升护理教学质量,构建“教-学-做”联合模式培养本科护生社区健康教育能力,全面提高本科护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成为高校护理教育的发展方向。

一、本科护生社区健康教育的概念及必要性

本科护生社区健康教育是指本科护生在学习了社区护理及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和技能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深入社区开展健康教育。

根据我国护理工作及社区健康教育开展现状,本科护生深入社区进行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具体表现为:一方面,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卫生服务的转型与变革,护理工作已不再局限于医院,而更多的面向社区与家庭。护士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精湛的护理技术,还需要具备健康教育的能力,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新型护理人才。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社区护理发展还不完善,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人员数量不足,社区护士缺乏导致医护比例失调。侯淑肖等调查显示,通过对18个省市、12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医护人员调查,结果显示医护比例为1.5∶1~1.6∶1。据有关专家分析,社区卫生服务合理的医护比例应为1∶8~1∶12。社区护理人员紧缺,社区繁重的治疗性工作让护士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为居民实施健康教育,致使社区护理人员对居民的健康教育局限于日常社区护理工作中。而且,目前国内社区大多数护士为中专、大专毕业,基本没有本科学历的护士。有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有85%的护士对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掌握不足, 约81%的护士没有足够的能力为居民选择最佳健康教育方法,约80%的护士无法明确自己在社区护理健康教育中所承担的角色。另外,当前我国社区居民保健意识不成熟,健康卫生知识了解较少,尤其对于老年群体,教育文化水平偏低和传统的生活观念致使他们保健意识不强,卫生习惯差,多发常见病和慢性病。

二、本科护生健康教育方法在社区开展的基本模式

以“教师为主导,护生为主体”的“教-学-做”联合模式社区健康教育活动,教师要根据护生现阶段的学习特点,科学地设计教学目标、方法、手段和评价标准,通过指导护生进入社区,了解社区特点及社区居民对健康的需求,从而指导护生制订健康教育计划,在课堂进行情景预演后深入社区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在服务社区的同时实现对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

1.进入社区调查,了解居民健康需要。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活动,首先需要分析社区健康状况,了解居民健康需求。护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入社区,通过问卷调查,家庭访谈等方法了解居民的健康状态及健康需求;通过居委会及社区卫生服务站了解社区护理特点和社区流行疾病特点等,并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了解社区居民主要的健康问题,为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提供依据。

2.明确教学目标,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所收集的资料,结合护生及社区特点,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与护生一起分析健康教育活动的内容、形式,时间、地点、可操作性等,制订出可行性高的健康教育活动计划。

3.课堂角色扮演,做好充足准备。在深入社区前,采用角色扮演、案例讨论、小组讨论等多种课堂教学方法,以小组分工的形式通过模拟社区进行资料发放、现场讲解、家庭访谈、角色扮演等课堂试讲,让护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对可能遇到的问题及时做好分析和处理,培养护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增强护生进入社区进行健康教育的信心。

4.深入社区,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健康教育方式在社区有很多种方式如交淡、定期电话咨询、幻灯片、对口指导 、科普书籍以及发放宣传小册子 也可以组织高危人群集中学习,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对特殊病人实行踺康教育处方 使病人解除思想顾虑 。护生的护理教育培养经过课堂试讲和角色扮演后,与社区居委会取得联系并征得同意,组织护生深入社区开展健康教育活动。采用橱窗或板报宣传健康知识并配合口头讲解;展示照片挂图,使生硬复杂的健康知识更为形象化;进行角色扮演、操作示范,鼓动居民现场参与,调动居民的积极性;进入家庭进行访谈,使居民更好的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开展测量身高体重,量体温、测血压等义诊活动并口头讲授常见病的基本知识。

5.全面评价,用效果检验成效

(1)教师评学 教师对护生收集资料、制定计划、课堂扮演及深入社区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及时做出评价,并评估护生社区健康教育的能力。

(2)学生自身 可采用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等方式让护生自己对自己的活动过程做出评价,可以让护生感觉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明显得到提升,同时也可使护生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及时完善。

(3)居民反应 课程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了解社区人群对本科护生社区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评价,了解居民对健康教育活动的满意度及合理建议,为下次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经验。

三、本科护生在社区健康教育的优势

1.护生自身

(1)提高了护生人际沟通和团结协作的能力。护生通过进入社区,与不同的人群接触,向社区居民传递健康知识。对待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比如面对老年人,如何将健康知识的专业术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并让老年人容易接受,这对护生来说是一次很大的提升。同时,与小组同学进行分工合作,调查收集、分析整理资料、课堂角色扮演、分工开展活动、共同完成目标,也会提升护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何路明认为,通过社区健康教育实践活动,护生学会了协调谦让,增强了班级的团结和凝聚力。

(2)提高了护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护生进入社区进行健康教育,这要求护生不再只是停留在书本知识的表面,而是要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居民实际的健康问题,这对本科护生来说是一次提升自我的机会也是一次很大的挑战。通过进入社区调查了解居民存在的健康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另外,在健康教育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并未想到的问题,这就需要护生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不仅需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及时解决问题,同时也要尽量让居民满意。陈志英认为,护生进入社区进行健康教育,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践,将护理工作的意义体现在为社区居民健康服务的过程中。

(3)有助于护生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邹德凤等论证了护生通过进入社区,可以了解社区健康状况,感受到我国卫生保健发展的现状,提升对卫生服务工作的认识;通过与不同人群的接触,体会到不同人群对卫生保健知识的需求,认识到自身知识和能力的不足,从而更好的提升自己。

2.社区居民

(1)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改善健康状况。谢波等认为,通过本科护生进入社区进行健康教育,居民可以了解到更多的健康知识,提升自我管理,自我照护技能。

(2)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生活方式。邵念认为,健康教育活动可以使社区居民改变抽烟、酗酒等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通过对居民实施健康教育,使他们明白如何促进自身健康,促使他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3)降低医疗费用支出,提高生活质量。社区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居民有效地预防各种疾病,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压力。谢波等指出,健康教育可以使居民减少医疗费用支出,改善生活质量。

3.学校教育。本科护生进入社区进行健康教育是高校办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有利于提高社区护理的教学质量,适应新时期护理模式的转变,培养社会需要的新型护理人才,为同类高校护理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良好借鉴。同时,有利于引导本科护生毕业后选择社区就业,是缓解本科护生就业压力的重要措施。韩爱敏等论证了学生深入社区参加社区卫生服务实践,通过与不同的服务对象接触,亲身体会到社区卫生保健的必要性、紧迫性和普遍性,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社会基层的责任感,形成走向社区、服务基层的就业观念。

4.社会层面。社区健康教育有利于人们有效地预防慢性疾病,是遏制医疗费用急剧上涨,降低医疗费用支出的有效措施;是破除封建迷信,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途径。

四、本科护生健康教育方法与社区其它层次人员采用方法的比较

目前,在我国,社区健康教育主要由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护人员进行,一般是在对居民的治疗过程中进行,社区并没有组织多少健康教育活动。魏荃等报道,目前我国城市社区所开展的健康教育仍处于卫生宣传阶段,健康教育活动还无法满足社区群众的健康需求。邓莉莹等调查显示:目前社区护士健康教育工作仍处于知识传播水平,护士对健康教育的认知有待提高,更谈不上健康教育活动的规划、实施和评价。而本科护生进社区进行健康教育,与以往形式相比,主要表现为:

1.内容更丰富。社区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家庭护理、家庭访视、慢性病的预防与处理、特殊人群的健康教育、社区健康档案建立及管理、社区康复护理等多方面。具体包括健康生活方式知识、常见慢性病的防治、传染病的防治、家庭安全与急救技能、特殊人群保健知识等。

2.形式多样化。以往的健康教育的方式主要为发放宣传资料和利用健康教育橱窗或专栏,这种健康教育仅停留在健康知识宣传层面,一般是单向传播,缺少双向交流的机会。而本科护生进入社区开展健康教育,采用橱窗或板报宣传健康知识并配合口头讲解,并及时解答居民不懂的知识;通过家庭方式对居民实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健康教育;通过角色扮演、真人示范、现场互动让居民更好地学会保健;通过义诊等形式来增强居民保健意识等。

3.方法更灵活。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如对于上班群体,可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宣传手册,使他们在上班闲暇时间可了解健康知识;对于老年群体,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现场模拟示范的形式使他们更容易接受;对于儿童可教会他们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青少年可通过讲座让他们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知识;对于社区妇女可讲解如何预防妇科疾病等。

五、结语

社区护理为护理人员就业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需求对护士提出了新的要求。王惠峰等指出,如何利用现有条件开展新的社区护理教育模式,适应新时期护理模式的转变,满足社会对实用型护理人才的需求,是每一所高校护理教育者面临的新课题。构建“教-学-做”联合模式培养本科护生社区健康教育能力不仅可以全面地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也能服务社会,达到提升学校护理教学质量和实现社会效益双赢的效果。

[1]林细吟,范桂萍.在护理本科生中开展社区健康护理教育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1997,12(6):17~18.

[2]韩佳凤,王玉玲,黄玉媚,等.影响护生社区实习效果的因素分析与对策[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5):70~72.

[3]林奕,张军.社区健康教育的程序及其运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0,14(7): 27.

2095-4654(2015)06-0175-03

2015-04-05

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教-学-做”模式培养本科护生社区健康教育能力的实践与研究》(2013S03)

G642

A

猜你喜欢

居民护士社区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石器时代的居民
社区大作战
石器时代的居民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你睡得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