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猪细小病毒病的防治
2015-03-19张斌
张斌
摘要:简述了猪细小病毒病的临床症状,并提出了防治方法,供养殖业者参考。
关键词:细小病毒病;临床症状;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12-0036-01
猪细小病毒病以初胎母猪发病率高,由病毒引起的母猪繁殖障碍的传染病,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猪细小病毒引起的母猪繁殖障碍性传染病。这是由于猪细小病毒病发生一次后,可产生免疫力,以后不再发生。未患过猪细小病毒病的经产母猪也可发生猪细小病毒病。各级种猪场都很重视猪细小病毒病的防控。
1 猪细小病毒病的临床表现
首先,猪细小病毒病的特性。猪细小病毒病的病原体为细小病毒科的猪细小病毒。该病毒的粒子呈圆形或六角形,为二十面体对称,无囊膜,直径为20 nm左右,基因为单股DNA。病毒具有血凝特性,能凝集豚鼠、恒河猴、小白鼠、猫、鸡和人O型血的红细胞,其中以豚鼠红细胞的血凝性最好;在培养细胞的细胞核中可产生核内包涵体。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也很大,能在被污染的猪舍内生存数月之久,容易造成长期连续传播。当被污染的圈舍按照消毒方法处理后,再放入易感染猪时,仍有被病毒感染的可能。其次,猪细小病毒病的流行特点。猪是惟一已知的易感动物,不同年龄、性别的家猪和野猪均可感染。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的传染源。急性感染猪的排泄物和分泌物中含有较多的病毒;感染母猪所产的死胎、活胎、仔猪及子宫分泌物中均含有大量病毒;子宫内感染的仔猪至少可带毒两个月;有些具有免疫耐性的仔猪可终生带毒;被感染的公猪,其精细胞、精索、附睾和副性腺均含有病毒,在其配种时很易传给易感母猪,常引起猪细小病毒病的扩大传播。猪细小病毒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消化道、交配感染、人工授精感染和出生前经胎盘感染;呼吸道也可传播。猪细小病毒病常见于初生母猪,一般呈地方性流行性或散发性。猪场发生猪细小病毒病后,可能连续几年不断地出现母猪繁殖失败。猪感染细小病毒一周左右,即可发生病毒血症。多数初产母猪受感染后可获得坚强的免疫力,甚至可持续终生。再次,猪细小病毒病的临床症状。怀孕母猪感染猪细小病毒病毒后,无任何临床症状而突然流产。妊娠早期感染猪细小病毒病毒,胚胎死亡率达80%以上,由于胚胎很小,死亡后溶化,被母体吸收;使母体不孕和不规则地反复发情;有时胚胎死亡而被排出,由于体积很小而不被发现。怀孕一个月以上感染时,最初可产出雏形猪胎,后期主要产木乃伊胎;怀孕两个月感染时多产出死胎;怀孕2个月后感染时,则常出现流产症状;这样就造成外表正常的同窝仔猪的死胎;怀孕两个月以上感染时,则大多数胎儿能存活下来,并且外观正常,但可长期带毒排毒,若将这些猪作为繁殖用种猪,则可使猪细小病毒病在猪群中长期扎根,难以清除。最后,猪细小病毒病的病理特征。怀孕母猪感染后未见病变或仅见轻度的子宫内膜炎,有的胎盘有部分钙化。胚胎的病变是死后液化、组织软化而被吸收;有时早期死亡的胚胎并不排出,而是存在于子宫内,随着水分的吸收而变成褐色木乃伊。剖检见,子宫体积稍大,内含许多黑褐色肿块;切开子宫,见黑褐色的块状物实为木乃伊化的死胎.含有木乃伊胎的子宫黏膜常轻度充血,并发生卡他行炎症变化。受感染而死亡的胎儿可见充血、水肿、出血、体腔积液、脱水等病变。具有特征性的病理组织学变化是病猪和死胎的多种组织和器官的广泛性细胞坏死、炎性细胞浸润和核内包涵体的形成。大脑的灰质、白质和软脑膜有以增生的血管外膜细胞、组织细胞和少数浆液细胞形成的管套为特征的脑膜炎,但脑质细胞的增生和神经细胞的变性化则较轻。
2 猪细小病毒病的防治
控制猪细小病毒病的基本方法有三种。 首先,主动免疫。后备母猪在配种前一个月,肌肉注射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2mL,一个周后再注射2mL,半个月后方可配种。其次,防病入场。为了控制带毒猪进入猪场,应自无病猪场引进种猪。若从猪细小病毒病阳性猪场引进种猪时,应隔离半个月以下,进行两次血凝抑制试验,当血凝抑制滴度在呈阴性时,才可以引进。最后,净化猪群。猪场一旦发生猪细小病毒病,应立即将发病的母猪或仔猪隔离或彻底淘汰;所有与病猪接触的环境、用具应严格消毒;应运用血清血方法对全群猪进行检查,检出的阳性猪要坚决淘汰,以防疫情进一步扩展;与此同时,对猪群进行紧急疫苗接种。
参考文献:
[1] 李红超,卿柳庭,周 锐,等.猪细小病毒感染与疫苗免疫猪鉴别诊断的研究[J].检验检疫科学,2007,03.
[2] 宋维发.猪细小病毒病的诊断与防制方法研究进展[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9,07.
[3] 李 斌,赵 武,梁家幸,等.猪细小病毒疫苗研究进展及应用情况[J].猪业科学,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