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平平的象棋缘

2015-03-19汪兴福

棋艺 2014年6期
关键词:棋谱大师

汪兴福

在坊间,人与人相识交往久了,彼此常常不再直呼其名,往往脱口而出的是绰号。这种根据某人身上特点取一个代表性名字的情况,在象棋爱好者的圈子里屡见不鲜。早在上世纪80年代,作为南京地方名手“小胡荣华”郑平平,其爱棋、与棋结缘的趣事在石头城中流传很广。遗憾的是在很长的时间内,由于多方面缘故,我对他始终是只闻其名没见过一面。

第一次见到郑平平是在城南淮清桥老韩棋摊开张不久,那是2012年10月中旬一个阳光和煦的日子。当时,在棋摊一角正襟危坐与人对弈的郑平平,尽管棋战一时正处于胶着状态,他却始终微笑地盯着棋盘,不慌不乱地运子应对,直到最后把人“磨倒”。当朋友介绍他与我相识时,他就像和久别的朋友重逢一样,热情地与我握手问候,举止彬彬有礼。我发现他是足有1.8米的大个子,圆润的脸盘上戴着一副恰到好处的黑框眼镜,那炯炯有神的双眼令人过目难忘。看郑平平秀气而年轻的样子,使人不会想到他是人到四十岁的人,倒像一个充满朝气活力的大男孩。这二年,我和郑平平有过多次交往,由于他说话率真坦白、不绕弯子,做事细致周到、干脆爽气,我和他彼此间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郑平平和其他棋迷一样,一有空闲就爱和别人杀两盘,他还是名闻遐迩的象棋收藏家,也是研究探索象棋理论和实战技巧的作家。因此,集弈棋、收藏、写作于一身的郑平平,注定拥有的象棋天地比一般人更加宽广与明亮。

郑平平的简历并不复杂,1974年出生的他,父母都是工人,他从小学念到高中后就参加了工作。说到和象棋的结缘,郑平平也算是自学成材吧。作为地地道道的南京人,他家开始住在离朝天宫很近的王府大街,早在上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郑平平每天放学回到家里丢下书包,不是上朝天宫棋摊,就是跑到附近百货大楼中国象棋室里。看到“楚河”、“汉界”红黑两边32枚棋子,在下棋人的演绎下是那样好看好玩,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棋摊老板见这个岁数不大的小家伙也爱玩棋,有时剩人不多时就教他几招。少年时代的郑平平脑筋灵巧活络,很快就掌握了象棋的基本原理。等到能上棋台和别人对弈了,真是小荷逐渐露出了尖尖角。在同年龄孩子中鲜有敌手,就是一些大人也常常对他无可奈何。

我问过他,“小胡荣华”称呼起于何时?他说十几岁时在白鹭洲棋摊被人叫开的。我说你的外貌和胡荣华差别还很大,起码个子也比胡司令高多了。他说是的,但很喜欢别人对他有这样的称谓,因为胡司令先后获得的全国个人冠军就达14个,称雄棋坛数十年,拿他和这位泰斗级人物相比,这是一种荣幸。不过话说回来,大家说他是“小胡荣华”,不是说“形似”而是“神似”。的确,郑平平在棋摊上不管碰到什么样的对手,既认真对待,且越是和棋下得好的人对弈一点也不畏惧,顽强拼搏的精神很像少年成名的胡荣华。那时的郑平平,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即使碰到一些地方名手、高手也敢于搏杀缠斗。一段时间,郑平平和当地好手董建平、火箭、风云等人一样,都被人视为“白鹭洲棋摊一霸”。

回顾以往下棋的过程,郑平平认为自己虽然从来没有拜过一位师傅,但若说完全无师自通也不合实际。上世纪80年代中叶,在南京五中读书的郑平平,一次随学校运动队到秦淮区体育馆开展活动之际,偶尔结识了对他影响很大的程春华老师。现已仙逝的程老曾是百岁棋王谢侠逊的高徒,象棋水平很高,而且国际象棋在1957年名列江苏第四。郑平平多次聆听过程老的讲课,那深入浅出的教化每一次都让他受益匪浅。幸运的是,那时的程老住实辉巷,和搬到秦淮区的郑平平在三七八巷子的家近在咫尺。因而,郑平平有了更多上门求教的机会,在不断地学习、交流中彼此也成了忘年交,他从程老身上既学习了高超棋艺,也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众人拾柴火焰高。郑平平由于多年与棋界打交道,如和特级大师徐天红及省队教练言穆江、李国勋等元老很早结识,获得不少真知灼见。与他合作写书的童本平、廖二平,和女子特级大师张国凤并称“镇江三杰”。其中,童大师在省队时间长,退下来后依然是南征北战,且经验十分丰富;而廖大师除棋下得好,也是棋坛上公认的“理论大师”。郑平平在与他们接触中,吸取了丰富的棋艺养料。至于和姜红伟、刘玉忠、管志年、袁福来、章磊、言缵昭等地方名手对弈交流中,他也学到了一般棋迷无法得到的东西。正因为如此,郑平平在长期的实战中,形成了思维缜密、行棋稳健、敢于搏杀且攻守平衡的弈棋特色。虽然他参与正规的地方象棋赛不多,却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01年,由建邺区主办的“海天杯”比赛,虽然不是市级的,却有李树三、张大富等多位南京市冠军参加。郑平平在第一次参加的大赛中就获得了亚军,而获得第一名的巴大勇则是当年如日中天的最年轻的市级顶尖高手。在2000年到2005年的南京华能电力系统象棋大奖赛中,一往无前的郑平平六次蝉联冠军。最好的战绩出在2008年,郑平平在聚集众多业余高手的南京市象棋精英赛上,一路过关斩将,最后捧起了冠军奖杯。

近些年来,因为工作繁忙,特别是藏书与写作的事务增多,郑平平很少有时间参与一些大型赛事了,充其量就是空闲时到附近的棋摊,或到市工人文化宫棋社及处于丹凤街的毛六酒店内地方棋友联谊会去转转。郑平平重在和朋友们聚会与联络感情,有时也会下几盘棋过过瘾。谈到他现在的棋力,郑平平自称棋感还行,开盘和残局仍不错,就是中盘混战对攻相对弱了些,这可能是人到中年,精力上不如青少年。但郑平平说到自己的现在水平,虽然和市级顶尖高手有差距,但仍在市级甲级棋士之列,这也符合他如今的状况与实情。

郑平平小时候读书就很用心,不仅上课认真听讲,而且放学后爱去附近的新华书店和旧书摊。凡经他用过的书本,特别是花父母给的零用钱买来的课外读物,一本也不愿轻易丢弃的。其实,任何人感觉的兴趣也好,乐趣也罢,从来都不是天生的,而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不可否认的是,郑平平成年后取得的丰富收藏,在少年时爱书惜书之际就产生了良好的萌芽。

今年清明节后的一天,郑平平邀请我到他家里做客。这是地处秦淮区长乐路大街边小区一间四楼的居室,共90平方米面积,呈一分为二的长条形布局。一打开房门,除了看见墙上张贴的古代名人书法、绘画,到处摆放的是五花八门且井然有序的书籍。郑平平告诉我,他喜欢涉猎历史、文学、体育、烹饪、时政等各方面知识。其分类存放的大小书架上就有不少保存完好的中外名著,也有武侠侦探的书籍。如以说武松打虎闻名的扬州艺术家王少堂、王丽堂的整套旧版评话集,现在市面上已经很难见到;而汇聚宋江、石秀、武松、卢俊义等梁山英雄的全套精装王丽堂演出本,网上已炒到近万元的天价,更是弥足珍贵的文物。

房间内占绝大多数的是棋书、棋谱。象棋古谱国内知名的有三十多种,郑平平就有明、清、民国的木刻、石印版二十多种。尽管年代久远,其中明代线装木刻版《适情雅趣》国内最全的仅有12本,他有完整的一套。此外还有《橘中秘》、《象棋老谱》等。而建国后从1950年到2014年,各种铅印的棋谱郑平平全都保存着,数量达到了一万多册。难能可贵的是,从1956年开始至今的每届全国象棋锦标赛对局谱郑平平均有收藏,还有当年风靡一时的《象棋谱大全》民国初版棋书。动乱十年中,棋谱的铅印本几乎灭绝。但心中依然坚信中国象棋是民族瑰宝的郑平平,硬是通过各种渠道搜罗了大量内部棋艺交流的油印本,避免了同期国内对局棋谱的空白。作为象棋报刊的常年订阅者,郑平平收集的有:《北方棋艺》(即现在的《棋艺》)、《象棋研究》、《象棋》、《上海象棋》、《棋友》、《象棋报》、《棋牌周报》、《棋牌报》等全套的棋报、棋刊。且每一种类,郑平平都进行了精心装祯,便于翻看与捧读,体现了收藏上的用心良苦。

令人大感兴趣的是三百多本海外藏品,如新加坡出版的《马尼拉群英会》、《狮城论棋》,还有胡荣华特大的《胡荣华飞象百局》、《夹炮屏风》,台湾出版许银川的书籍不少,尤其是《许银川名局选》一书,采用的是印钞票的铜版纸彩色印刷,极其光鲜透亮,如今可谓是洛阳纸贵了。在香港,与谢侠逊同辈的著名象棋大家兼佛学大师贾题韬,他所写的新版《象棋指归》一书,在1980年出炉后就深受当地棋迷青睐,这在祖国内地可堪称珍品。让我特别惊奇的是,郑平平不止是对国内的棋书知根知底,即使对海外的每一件藏品的细节、色调、神韵都了然于胸,熟知它们的故事传奇,将其中的得与失、来与去、聚与散说得头头是道,足见他在收藏上的功力不同凡响。

郑平平的收藏是来之不易的。他的藏品中,一部分是棋界前辈们无偿赠送,大部分是花钱向海内外民间收藏家购买的,有时他也会到图书馆、古书籍书店及旧书摊上去淘书。为收集棋谱,郑平平曾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全国多地来回往返。至于用在收藏上的花费,迄今为止至少有二十多万元。由于郑平平交际广泛,像在古棋谱收藏上有“南杨北刘”北京刘国斌(刘老也是运动健将)和上海杨明忠,沪宁棋界名宿屠景明、程春华,称得上是郑平平收藏上的引路人。一些有名气的收藏爱好者,如郑平平在上海工作期间认识的杨柏伟、周明华、叶国庆、陈建国,还有江苏常州的王晔、海南的吴若明、福建郑依树、北京陆为民、广东黄俊艺、河北李建军、浙江项逊华,以及南京地方老棋手王福生等人,郑平平和他们都保持经常的联系与交流。还有,郑平平也和海外棋友互相交流,其中他给许多棋友回信配书分文不取。这对于收入曾经不是太高的郑平平来说,确实是不小的压力。谈及此事,郑平平竟淡然一笑对我说:“友谊重于金钱!”

2004年10月,由江苏省收藏家协会、金陵图书馆、金陵晚报、新华书店联办的“首届新华杯金陵藏书状元大赛”中,郑平平荣获江苏省“十大优秀藏书家”称号,他现在更是国内知名度极高的棋谱、棋书收藏家。而郑平平在长期的收藏生涯中,所表现出的胆识、修养、品位以及令人瞩目的成就,能获得广泛的赞许是当之无愧的。

郑平平不是一个为收藏而收藏的人,面对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棋书棋谱,在进行挖掘整理的同时,他也留下了无数的笔记本,这给他研究棋艺、做好理性分析与总结升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让郑平平日后的写作与出书成了顺理成章和水到渠成的事。

机会首先出在上世纪末,1995年全国象棋个人赛刚刚鸣金收兵,四川成都蜀蓉棋艺出版社就发来了邀请,希望郑平平能和辽宁省著名中国象棋理论家杨典合作,精选一些全国个人赛棋局进行点评,郑平平欣然接受了生平第一次写作上的挑战。好在郑平平边学习、边实践,无论是策划、收集资料、分工写作、检查校对等,每一步都脚踏实地地前行。由于两人真诚亲密的合作,特别是时年22岁的郑平平表现了极高的创作热情与吃苦精神,结果让《1995年全国象棋赛对局精选》于1996年7月出炉,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随后,江苏童本平、廖二平成了郑平平的主要合作者。他们先后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对每一年度全国个人赛中出现的精彩对局,都进行了全方位的解析与评述。在这繁杂的工作中,两位大师主要担任技术顾问,凡是对局中呈现的疑点、难点由他俩主评与指导,郑平平则负责从资料收集、整理、计划安排、文字记录到写书执笔等事宜。难能可贵的是,谦虚谨慎的二位大师在解析中,遇到一时难以判断的复杂局面,从不妄下定论,而是诚邀由地方好手组成的“南京棋友会”中的知名棋手参与探讨,群策群力出了智慧后再下定论。因此,从2001年到2011年间每年按时出版的《全国象棋个人赛精彩对局解析》即受到棋迷们的欢迎与争购。其中,《2007年全国象棋个人赛精彩对局解析》一书,还荣获了2008年第四届全国优秀象棋图书展评一等奖。这样的成功,当然首推“三平”(童、廖、郑三个人的简称)的努力,却也是团队精神的一大胜利。重要的是,这也开创了探索棋谱写作中专家和棋友相结合的良好模式。

由于徐天红是江苏有史以来第一位象棋特级大师,并集全国、世界冠军于一身,所以他在南京及全省中有众多的拥趸。为了展现这位“江东霸主”、“笑面佛”的“细腻沉稳、绵里藏针、攻守兼备、深谋远虑”的棋风,让大家见识徐特大的棋艺特色,郑平平在与北京象棋名家李湮合著《徐天红象棋名局赏析》之前,就对徐特大做了认真地专访。在向徐特大介绍写作计划的同时,虚心听取了徐特大的细心教诲,在写作过程中又多次请徐特大赐教指导。在完稿之前,还请徐夫人即女子象棋大师汪霞平专门为徐特大拍了书的封面照片。因此,当2006年年底,这本图文并茂的棋书问世之后,徐特大本人非常地认可,同时在社会上也产生了良好反响。

2009年,由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推出的《大师棋路—一赵鑫鑫》一书,是郑平平和童本平大师合作的又一结晶。这是自2002年出道、时年21岁的赵特大最具代表性的对弈名局佳构。值得一提的是,赵特大于2007年9月到2008年12月一年多的时间内,在参加“全国个人赛”、“世界大师赛”等全国十个顶级赛事中,竟然有三次问鼎,还有亚军、季军花环等进帐,堪称年轻棋王和少年英雄。在这本采用编年体形式选出的96盘对局著作中,两位作者对赵特大深邃的功底,时而柔韧细密、时而酣畅淋漓的棋风大加赞赏。我也注意到,此书特地收集了赵特大先后负于陶汉明等5位特大,加上负于大师孙浩宇的共6盘输棋,对赵特大弈棋中出现的疏漏与失误,作者进行了实事求是的直率性点评。这样的编排,我以为对于其它专业棋手乃至业余爱好者,特别是关乎年轻一代的成长和成熟,有多方面积极性的启示。

说到郑平平的布局写作,不得不先提到的是《象棋进兵类战术》。这本书将历代中关于进兵类的精华,作了最好的浓缩与融会贯通。它介绍了进兵的战斗原则与方法,对如何发挥“小卒过河赛如车”的作用,具体到兵的部位、兵与其它兵种协同作战等,都有详尽的说明。这本书文字通俗易懂,叙述棋理深入浅出,非常引人入胜并让人获益匪浅。这本书同样在2008年中,获得了第四届全国优秀象棋图书展评一等奖。他的另一个代表作是《古今象棋谱详解》,为此郑平平花了几年的时间,对开列的古今象棋书目,从出版年代、作者、出版社、内容简介、流失和藏本情况一一进行了认真考察和记录,确实是一部沤心沥血之作。郑平平还写了诸如《中炮对屏风马、反宫马、单提马》等布局的小册子。在2009年3月四川成都出版的《象棋百科》上、下册大型象棋工具书中,郑平平应邀参与编写完成了“改革开放30年象棋大事记”专稿,也为之付出了大量心血。

一直在江苏、上海等地四星级宾馆、酒店工作的郑平平,是高级烹饪技师,现又是大酒店的膳食出品总监。他工作一向勤勤恳恳,又善于思索总结,因而也有和烹饪专业相关的著述。2010年前后,郑平平邀请不少有一专多能厨艺的同行,分别对北京、上海、广州及江淮一带的家常菜作了详实的推介。有意思的是,他任执行主编的《健康家常菜》一书封面上,由他构思设计的“吃出健康吃出美,吃出营养吃出味”,这14个大字既让人击节叫好,又对“无灾是大款,无病即神仙”的人生哲理做了生动有力地诠释。

据统计,郑平平近20年来笔耕不辍,先后写出的大小著书17本,共有500多万字,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写作成就,对继承与弘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象棋文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贡献。人们在肯定郑平平是优秀棋书棋谱收藏大家同时,称赞他也是著名的棋书类作家,完全是名副其实的。

我和郑平平的交往中,也谈到了今后具体的规划。郑平平说由于年龄的因素,今后参加高级别的棋赛机会越来越少,自己也不会有太多的想法,但从小就有的时时与人对弈的爱好不会丢,这也是休闲愉悦、修身养性的好方法。关于写作的事,可能要停一停。他见我表示惊讶后笑着说:“并不是我本人已经江郎才尽,而是写了这么多书就像打了许多战役一样,总得有时间好好休整一下嘛。这两年,虽然仍有出版社联系我再出新作品,我都婉言谢绝了。”此时,郑平平给我吟诵了“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的诗句,我知道这是唐代现实主义大诗人杜甫的名句。这让我恍然大悟,原来在别人称赞他的才华之际,郑平平却考虑自己著作中出现的瑕疵与不足。所以他一再强调今后若在棋书棋谱写作上再出新书,至少有两个先决条件:一是要有好的选题,二是要看个人精力及各方面准备条件是否更加充分。

郑平平对收藏一直怀有深厚的情感,他表示对已有的藏品会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细心去呵护;在个人收入有了提高的现在,会更加用心地为保护象棋国粹尽责尽力。郑平平在过去多年的实践中,得益过许多人的支持和帮助,但他也是有恩必报之人,所以当许多人上门向郑平平求教收藏的问题他是有问必答,在许多方面也是有求必应的。就在我采访即将结束之际,郑平平向我公开了了两大心愿:一是只要南京地方图书馆古籍资料室需要,他愿意将个人珍藏的象棋古谱无偿捐赠;二是他将经过一两年的筹备,计划在网上开“弈中豪杰象棋文化书店”,明确目的就是“为广大读者找到好书,为好书找到好读者”。听了这样朗朗上口的顺口溜,相信每一位棋迷都会发出会心的微笑。

又到了一年中桃红柳绿、万木吐翠的时节,当我和郑平平并肩在风景如画的秦淮河边漫步之际,望着他那高大坚实的身影,心里不由得思绪万千:是啊,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历来是文人荟萃之地,精英名人层出不穷,而青年棋书棋谱收藏家兼棋书作家郑平平的出现,也绝不是所谓的偶然现象。而郑平平在与中国象棋结缘后取得的丰硕成果,不但体现了他个人浓墨重彩书写的特殊经历,而且也确实是南京广大棋友的一大骄傲。但愿郑平平的心永远憧憬着未来,继续书写爱棋、恋棋、为棋的传奇与辉煌,为繁荣、发展和创新中国象棋文化增添更加令人鼓舞的新篇章!

猜你喜欢

棋谱大师
韩宗夫
对话大师
对话大师
对话大师
猫大师妙煎三鱼
创意地面棋(体育游戏)
大师
摆 棋
左右十三步
囚犯与棋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