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的哲理
2015-03-19于凯黄爱梅
◎于凯 黄爱梅
《周易》的哲理
◎于凯黄爱梅
一、《易》与“道”
道,是中国古代描述宇宙万物内在运行规律的核心概念,在古人心目中,“道”既是宇宙运动的规律,也是万事万物的本源。
古人有“《易》以道阴阳”之说,《系辞》也强调“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的对立统一,恰恰是“道”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从这个角度看,《周易》实质上可视为一种以阴阳概念为基本范畴的、对于“道”的系统表达。
“《易》之为书,广大悉备”(《系辞》)。《周易》对“道”的反映是极其全面的。它代表着天地万物变化的规律,是一种至高至大的“道”,是人们理解和把握“幽明之故(阴阳变化的内在原因)”“生死之说(有、无相生相克的规律)”及“鬼神之情状(事物变迁幻化的状况)”的基本门径。道,合而言之就是阴阳之道,分而言之则有“天道(宇宙星系变化规律)”“地道(自然界万事万物变化规律)”及“人道(人类社会的基本原则与规律)”之分,三者的表现形式虽然不一样,但其基本内涵却都是阴阳交互变易的结果。
《周易》的卦象体系,以乾坤两卦为主,就是阐述阴阳这两个基本范畴的对立统一关系与交互变化规律,宇宙、自然乃至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各类物象,如天与地,高与下,男与女,夫与妻,君与臣,生与死,存与亡,等等,统统纳入其中,最终形成“《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系辞上》)。反过来说,对《易》的把握,就是对“道”的体察,可以达到“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系辞上》)的境界,实现天道、地道、人道的全面结合,达成认识世界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统一。中国传统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和人生观,都在此中得到了集中体现。
二、天人合一理念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命题,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特征之一。《周易》以阴(- -)、阳(—)范畴为核心的卦象符号体系,其实质,就是一个包含着“天之道”与“人之故”的“天人合一”系统。《易经》中的阴阳互动,八卦成形,六十四卦生成及三百八十四爻的变化,都与此有关。
《系辞上》指出,《易》的体系“广矣深矣”,其“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正是宇宙自然内在秩序和运行规律的集中反映。在《易》的卦符体系之中,有天、地、人“三才”,其中人居于天地之间。居天地之间的“人”通过《易》的系统,把握和认识的阴阳变化的规律,效法天地的运行,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最终达到“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的目标。
《周易》的“天人合一”思想,具有如下特征。首先,强调宇宙运行、自然变化与社会现象间的内在一致,使人与自然关系保持了高度的和谐色彩;其次,这一思想,主张人道居于天道、地道之间,人可以通过特定方法体察和把握自然变化规律,并且将其运用到人间社会治理之中,从而凸显出人的主观能动性;最后,这种“天人合一”思维方式,同时也使自然秩序染上了鲜明的人伦色彩,为特定社会秩序找到了自然的合法性基础。
这种思维方式,强调宇宙运行秩序、自然变化规律与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吻合,是一种典型的“泛系统论”思维,对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朴素辩证法
《周易》是一部讨论阴阳变化的典籍,强调世界万物的发展变化。变化的基本要素就是阴(- -)和阳(—)。《周易》从纷繁的自然与社会现象中,抽象出了阴与阳这一对基本范畴,作为认识世界的基本依据。
阴与阳的存在,是对立面的存在,是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开端和基础,也是统一于事物内部的两种因素,即“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一阴一阳谓之道”。而阴阳之间,互相依存,互为条件,彼此互动,相互转化,“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时刻处于因时而变,流动不居的状态。《系辞》则强调了这种变化的常态性:“《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阴阳间的变化是内在的,受阴阳变化规律的影响,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从萌芽到显现、从微小到壮大的发展历程与状态。而一旦发展到极点,又会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向其对立方面转化。《易经》对阴阳互动规律的揭示,正好对应着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带有鲜明的朴素辩证法的味道。
四、《易》的社会影响
《周易》的出现,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产生了深远而持续的影响。这种影响,几乎渗透到了传统社会的各个方面,不仅与古代天文、历法与数学等理论学科密切相关,而且深刻影响到国人的世界认知图景与认知范式,成为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重要源泉。西方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在《哲学史演讲录》中,称《易经》是“论原则的书”,将其视为东方哲学的代表性著作,认为“《易经》包含着中国人的智慧”,“构成中国人一切智慧的基础”。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上至王朝政治,中及精英文化,下至民间百姓的日用之事,都能看到《周易》影响的痕迹。
首先是传统政治理念方面。在中国古代王朝政治传统中,《易》所揭示的天道变化规律,是传统王朝统治的合法性基础。“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应乎人,革之时大奂哉!”(革卦)在古人心目中,易卦体系不同,王朝治理模式也有重大区别。古人有“周道尊尊,殷道亲亲”之别。殷、周所用易卦体系不同,《周易》强调乾道,故以“尊尊”为主,而殷之《坤乾》注重坤道,故以“亲亲”为主。这种理念后来被延伸到历代王朝的治理之中,强调“易道”在王朝治理中的核心位置,主张尊天法地,顺通阴阳。此外,《周易》惯于从社会运行中取象,将阴阳范畴引入社会生活之中,强调阴阳关系与男女、夫妇、君臣关系的协调统一,强调天尊地卑,刚柔相济,因而成为维护传统礼乐等级制度的自然合法性来源,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伦理与道德的发展,为后世以“三纲五常”为主的纲常名教伦理,奠定了理论依据。
其次,是人格修养方面。《周易》六十四卦所蕴涵的哲理,对于传统社会“君子”人格的形成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以及“谦受益,满招损”“革故鼎新”“与时偕行”等等,均与此有关。古人以《易》为“寡过之书”,研习《周易》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宇宙万物阴阳变化的规律,并将其引用到个人修养之中,运用其中的哲理来指导自身行动,“惧以终始,其要无咎”(《系辞》),就可以少犯错误,达到“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的境界。
第三,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周易》对阴阳变易之道的系统阐释,具有朴素辩证法的色彩,带有极强的思辨性,成为中国传统哲学体系形成的重要理论基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儒家的荀子学派,提倡“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的理念,正是在继承《周易》天道观的基础上,对《易传》中“刚健有为”思想的发挥。西汉时期,董仲舒作《春秋繁露》,依据“天人感应”理论,主张“人副天数”,提出“三纲五常”之说,显然是受到了《易经》“天人合一”思想与《易传》“阳尊阴卑”思想的影响。此后,魏晋玄学的产生,宋明理学的创建,均将《周易》看成重要的理论来源。直到近代,在主张改良主义的康、梁、谭、严等人与倡导革命理念的孙中山先生的理论系统中,都还能看到《周易》朴素辩证法的潜在影响。
第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易经》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算术均与《易经》存在密切关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人,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周易》历经数千年之沧桑,已成为中华文化之根。其中蕴涵着中国文化的基因密码,成为塑造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底色。“易道”讲究阴阳互应、刚柔相济,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五千年文明史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久历众劫而不覆,多逢艰难而不倾,独能遇衰而复振,不断地发展壮大,传至今天,与人们对易道精神的时代把握息息相关。
(倪红燕根据《国学经典导读》整理)
·国防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