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玉米间种蔬菜高产栽培效益研究

2015-03-19陈永森

云南农业 2015年3期
关键词:纯种甘蓝尿素

陈永森

(南涧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云南 南涧 675700)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该试验于2012年5~9月在南涧县小湾东镇龙门村委会得介么小组进行,土质为红砂壤土,代表该镇大部分土壤特点,肥力中等,海拔1900m,前作为小麦。

1.2 供试材料

玉米品种为五谷1790,该品种植株中等,中熟,抗倒伏,抗灰斑病和大小斑病及锈病,适应性广。

蔬菜为白菜、苤蓝、甘蓝及七叶瓜4种。白菜选择山东四号,该品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品质好,早熟高产;苤蓝选择绿圆苤蓝,该品种生长快,产量高;甘蓝选择京丰一号,该品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球型好,产量高;七叶瓜选择早青一代,该品种结果早,产量高。

1.3 试验设计

种植规格为2行玉米+2行蔬菜(2∶2)。玉米大行150cm,小行50cm,株距16.67cm,每亩密度4080株。在玉米大行内种植蔬菜2行。白菜塘距33.3cm,亩栽2000株;苤蓝和甘蓝塘距20~24cm,每亩2500~3000株;七叶瓜塘距50cm,每亩1300株。

1.4 高产栽培技术

1.4.1 深耕改土,培肥土壤

栽种前深耕整地,深度达到27~40cm,深翻40~50cm,并清除石块、杂草等杂物,施足基肥,亩施腐熟优质农家肥1000~1200kg,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最后耙细整平。

1.4.2 玉米容器育苗定向移栽

1)培育壮苗。营养土配制:将60%的细粪、30%的细肥土、5%的尿素和5%的普钙充分混匀,拌成营养土,加适量水,堆沤发酵10~15d即可。苗床选择:选择背风向阳、离移栽地较近的地块作苗床。苗床宽1~1.2m,长视情况而定。然后平整苗床,压实四周,再平铺一块薄膜,以防小苗根系扎入土中,造成起苗时损伤根系。最后将堆沤发酵过的营养土用机制钵制成营养坨,顺序排放在苗床上。育苗:播种前精选种子,选光亮、饱满的种子在阳光下晒1~2d,用50℃温水浸种24h后进行催芽,催至露白为宜。将催好芽的种子播入浇透水的营养坨内,播后覆盖2~3cm厚的营养土,用喷壶浇透水分,再加盖一层细粪,起覆盖及肥苗的作用。最后,预防老鼠为害。苗期管理:玉米出苗后,要适时揭去覆盖物,防止形成高脚苗。若天气干旱不能及时移栽,采取不浇水抑制生长的方法蹲苗。同时注意病虫鼠害的防治。

2)移栽。当幼苗达到2.5~3.5叶时按大行150cm、小行50cm的规格进行移栽。移栽前2~3d控水,以便成坨。移栽时进行深沟浅盖,并使行向与光向垂直,叶向与光向平行,避免大小苗混栽,并浇足定根水及栽后多次浇灌生长水。移栽时亩施玉米专用复合肥40kg,并深施7~10cm,与幼苗间隔3~7cm。

3)管理。中耕管理:玉米移栽成活后30~40d亩施尿素20kg作穗肥,抽天花后亩施尿素5kg作花粒肥,同时进行中耕薅锄,减少杂草为害,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病虫鼠害防治:在玉米整个生长期,主要虫害有小地老虎、蝗虫、黄蚂蚁、玉米螟及蚜虫,病害有灰斑病、大小斑病和锈病。玉米移栽后及时用氟氯氰菊酯乳油每亩40mL对水60kg,全田喷雾防治地老虎、蝗虫、黄蚂蚁等害虫以保全苗。播种前和抽丝时用敌鼠钠盐毒饵防鼠。投放时沿地埂每5m投放15g,采用“饱和式”投饵方法投药,即第1d投饵,第2d补饵,第3d不投,第4 d再补。投饵时间在下午6时以后,找准鼠洞或鼠行走路线投饵,注意雨天不投。

1.4.3 蔬菜育苗移栽

1)培育壮苗。苗床准备:选择背风向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水源方便的砂壤土地块作苗床。苗床宽1m,每10m2苗床施腐熟厩肥15kg,耕翻整平,依品种不同划分为几个小苗床。育苗:播种时先将苗床浇透水,待水渗透到地下3~7cm时开始均匀撒播,播后覆0.6~1.0cm厚的细土,而后覆盖地膜以保湿保温促其发芽出苗。

2)移栽。当幼苗有5~6片真叶时进行移栽,移栽在玉米150cm大行内,株行距按前面的规格。移栽前先对苗床浇透水,以便起苗和多带根土。移栽时要边栽边浇透定根水,栽后立即覆盖地膜,有助于前期保温保湿,后期防大雨。

3)田间管理。施肥:大白菜移栽成活后亩用复合肥40kg作早期追肥。幼苗期需肥量少,莲座期是外叶生长盛期,保证其健壮生长是丰产的关键,此期也是大白菜的需肥临界期,施肥宜在田间仅有少数植株开始团棵时施用。亩施人粪尿2000~2500kg,为 使N、P、K三 要素平衡,防止莲座叶徒长,亩加施草木灰50~100 kg。结球前重施一次速效肥,亩施尿素25kg、草木灰50~100kg、过磷酸钙15kg。施肥时在植株附近挖深8~10cm的小洞施入。

苤蓝定植活棵后及时追肥,亩施人粪尿500~1000kg。球茎膨大前,适当蹲苗,并进行第二次追肥,亩施尿素20kg、草木灰50~100kg。

甘蓝在移栽成活后亩施复合肥40kg;莲座期亩用人粪尿1000~1500kg穴施;结球初期重施一次结球肥,亩施尿素25kg、草木灰50~100kg。

七叶瓜移栽成活后亩施复合肥40kg;移栽后30d亩施尿素20 kg;移栽后57d亩施尿素20kg、草木灰50~100kg。

排灌水:由于蔬菜移栽后雨季已来临,所以不必浇水,但到中后期,雨量非常大,必须注意排涝,以防蔬菜因水涝而腐烂。

病虫害防治:为害白菜、苤蓝、甘蓝的病虫害主要有茎叶腐烂病及菜青虫。茎叶腐烂病主要由不利气候条件引起,应搞好排水工作,避免雨水积塘。菜青虫是世界性害虫,其防治方法是清洁田园,清除田间遗株、枯叶和杂草,消灭蛹;用20%速灭杀丁2000~25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雾。对白菜、甘蓝施药应在包心前,这时菜青虫多处于3龄之前,效果很好。为害七叶瓜的病害主要有中后期的白粉病,用25%三唑酮1000倍液喷雾(发病初期效果好),每7~10d喷一次,连喷2次。

4)适时收获。当玉米籽粒变硬,表面有鲜明光泽,用指甲不易压破,苞叶开始发白时即可收获。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植模式的产量比较

从表1可看出,不同间种蔬菜的平均产量差异较大,亩产最高是白菜达3766kg,最低是苤蓝为1060kg,亩产量相差2706kg,但均比单种玉米产量高,最高的玉米+白菜亩产量比玉米单种高3766kg;最低的玉米+苤蓝亩产量比玉米单种高1060kg。1.33hm2(20亩)粮菜平均亩产3414kg,这是纯种玉米不能达到的。

表1不同种植模式产量比较

2.2 不同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

从表2可看出,效益最高的是玉米+七叶瓜,亩纯收入达4658.7元;其次是玉米+白菜,亩收入达3785.5元;其它依次是玉米+甘蓝和玉米+苤蓝,亩纯收入分别是3511.6元和2736.5元。

从表3可看出,玉米+蔬菜模式中无论是何种蔬菜与玉米间种,其经济效益远远高于纯种玉米,如纯收入最高的玉米+七叶瓜比纯种玉米每亩高3743.1元,纯收入最低的玉米+苤蓝比纯种玉米每亩高1820.9元。玉米+蔬菜每亩直接经济效益在1820.9~3743.1元。

表2不同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比较

表3不同种植模式与纯种玉米产值比较

表4模式产量与纯种对照

2.3 不同种植模式的社会效益

南涧县小湾东镇人多地少,该模式能充分调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努力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市场供应和农民收入,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进步。同时,有效地解决了粮、经、饲争地矛盾,促进耕作制度由纯粮型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过渡,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2.4 不同种植模式的生态效益

1)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减轻病虫杂草危害。实行玉米+蔬菜种植模式,改善了农田生态环境,打破了病虫杂草的发生和流行规律,使蔬菜病虫基数减少,各种病虫害与净种地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同时,不同作物生物学特性、耕作管理技术不同,更能有效地抑制杂草,既节省了农药开支,又减轻了环境污染。

2)改良土壤性状,培肥地力。同一地上同时种植多种作物,能改良土壤理化性状,使土壤具有良好的结构性,同时又能促进土壤微生物繁殖。种植蔬菜时需投入大量的有机肥,加上部分副产物还田,做到用地与养地结合,能有效培肥地力,相对降低冬季作物化肥施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土地良性循环。

3)显著提高土地当量比。将各作物在模式中与相同生产条件下纯种(以2013年为标准)的产量列出表4。

由表4计算模式及纯种的土地当量比:

玉米+白菜模式LER=676.5/602+3766/5649=1.79;

玉米+苤蓝模式LER=693.6/602+1060/2500=1.57;

玉米+甘蓝模式LER=571.2/602+3000/4500=1.62;

玉米+七叶瓜模式LER=530.4/602+2092/3183=1.54。

即本模式的土地利用率比纯种最低提高54%,最高提高79%,相当于比纯种增产54%~79%。说明新种植模式能显著提高土地当量比。

3 结论与讨论

玉米地间种蔬菜在本地已有多年历史,但由于种植不规范,多满天星栽种或预留空带较窄,难以进行合理的间套种植,严重制约着粮食生产和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试验结果表明,按2∶2的规格,玉米采用宽窄行,大行150cm,小行50cm,在150cm的大行内规则种2行蔬菜,塘距依所种蔬菜不同为20~50cm,能使间种作物种类增加,光、热、水、气资源利用率大为提高,不仅提高了粮食产量,也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把粮食生产、蔬菜生产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具有多功能、高效益特点的新种植制度。

在目前人均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养殖业争粮、粮经作物争地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只有发展一熟多作制及多熟多作制的高产高效技术,实行喜光作物与耐荫作物,高秆作物与矮秆作物、匍匐作物,耗地作物与养地作物合理搭配,不断提高复种指数,才能解决各熟作物间的争地矛盾,实现增粮增收。种植业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在山区,将是单种不断向多作的旱作立体种植方向发展,形成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兼具的粮、经、菜新种植制度,才能使山区人民走出贫困,不断走向富裕。

[1]刘荣,唐克红.毕节县旱地分带间套种植模式效益的研究[J].耕作与栽培,1992⑷:24-26.

[2]王小林,顾正清.春玉米+马铃薯—棉花/蔬菜种植模式的效益、机理分析[J].耕作与栽培,1998(6):1-3.

猜你喜欢

纯种甘蓝尿素
国际尿素市场大幅波动
国际尿素市场交投清淡
变色的紫甘蓝
厨房色彩游戏
SODm尿素和普通尿素肥效对比试验
纯种猫狗是折翼天使养它就更爱它吧!
紫甘蓝
猫(接上期)
卷首
纯种猫or家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