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开始回归常识
2015-03-18王旭明
王旭明
春节已经过去,但有关春节的话题还有余热。过春节,不得不说春晚,因为春晚是面镜子,折射出社会众生相。本来春晚就是台晚会,但这台特殊晚会承载的关注确实非同寻常,这些年收到的批评不少,比如太离谱、抽疯之类的吐槽,今年也不例外,但还是有些开始回归常识的迹象。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点,是告别奢华铺张。例如从场面和效果看简单质朴多了,不那么铺张排场奢华无度了。一个还有一亿人口在贫困线下生存、一个许多农村孩子不断需要社会救助、一个对全世界宣布是发展中国家的晚会,如往年那样豪华炫富有什么意思?面子工程刹刹车,也算是晚会倡导的一种正确的价值观,是回归常识。
其次,春晚一定要深情且真深情,才能成功,这也是常识。“当你老了,走不动了,炉火旁打盹,回忆青春,多少人曾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还爱你虔诚的灵魂……”以莫文蔚的演唱串起来的片断,特别是儿子孝敬养母故事,是今年春晚亮点。亮在“真”字,不滥情不矫情。
说到回归常识,绕不开小品相声的兴衰。小品和相声的生存离不开讽刺,离开讽刺,小品相声必死。此前几年的春晚,在这方面的表现很难令人满意,今年小品相声“颤抖”着使用讽刺之器了,虽然用法还很平平,甚至拙劣,但毕竟开了头,希望今后可以有更令人惊喜的作品出现。相声小品,不是为了讽刺而讽刺,再好的主题,也要用“逗乐”的方式展现好。我喜欢几个年轻演员的小品,投观众所好,有灵气且笑料不断。常识归,艺术回。当然,实事求是地说,春晚还是一台体现国家意志和执政精神的晚会,节目内容难以仅仅用逗乐为标准,调侃寡妇、残疾人和其他弱势群体或有悖国家现行政策都不行,这更当是常识。
还有,有人说《青花瓷》杂技节目可谓是精彩至极,但要问如何让这个节目再升华一个高度,只能这时候让杰伦唱着青花瓷突然出现在舞台上。我很同意这样说法。将大家喜闻乐见的几个艺术因素综合体现,尤其是周杰伦这样充满正能量的艺人加入,感染力会更强,这也是艺术创作的常识。
此外,这届春晚还有一些细节,以令人遗憾的方式提醒我们注意一个重要常识——尊重文化。举两个小例子,主持人李思思说:跟大家汇报一下。观众与主持人不是上下级关系,用汇报不妥,应为通报更合适。另一主持人说要想当个“称职”的干部,称读成“cheng”,准确的应读“chen”。
有人说文化是大概念,一个词用的好不好、音发的准不准太琐碎,无关文化。但这无疑是有悖常识的观点。当代文化低迷不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太多的人想文化、说文化,太少的人做文化、传文化。做文化、传文化就要从一件件具体小事开始。春晚读对音、用准意,才是对文化的应有尊重。
责任编辑 张惠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