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治山唱响生态修复的青春之歌

2015-03-18耿国彪

绿色中国 2015年3期
关键词:山体植被林业

耿国彪

“林业治山”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一个陌生词语。但对于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地质灾害频发的山区,“林业治山”则是一个莫大的福音。

“林业治山”是近年来引进的全新理念,是利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稳定山体和恢复森林植被,使松动滑坡的山体恢复其青春活力。治山听起来好像有些愚公移山的意思,但治山确实是中国梦的一部分,因为它和生态文明建设息息相关,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密不可分。

我国是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之一,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崩塌等自然灾害不断发生,给灾害发生地的百姓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损失。从实施五年的中日技术合作“四川省地震灾后森林植被恢复项目”成果来看,林业治山无疑是生态修复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我国地质灾害频发,特别是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鲁甸地震等地震灾害,给当地山体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无数塌方、滑坡、松动的山体等待着“医治”。

林业治山大有可为,并且必须大有作为,才能为广大的灾区百姓提供生态和生命的保障,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新的支撑。

山路崎岖,凉风习习。除了七八处标有“路面塌陷”“滑坡路段”提示的区域内凹凸颠簸外,从北川新县城到关内坝底乡80余公里的行程畅通无阻。

“山体不稳定,一遇风雨,关内12个乡镇的道路总会出现一些险情。”当地司机曾述勇熟练地转动着方向盘,语速极快。

汶川大地震不仅彻底破坏了当地的城镇和村庄,夺去了成千上万的宝贵生命,也造成了大规模、大范围的山体崩塌、滑坡及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灾区的山坡上留下了满目疮痍的痕迹,并时刻威胁着灾区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对于城镇村庄的灾后重建,山体的治理要复杂困难的多。

汶川大地震灾区地处龙门山系,地形地貌复杂,山高坡陡谷深,岩体松散破碎。该区域的岷江、嘉陵江和涪江等主要江河流域,是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区之一,是四川省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水土保持区。汶川大地震使该区域植被损失面积达600多万亩,滑坡、泥石流和山石滚落等次生灾害频发,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难度大、任务重。

汶川地震过去已经六年多了,地震的伤痛似已过去,昔日满目疮痍的山河,也被凤凰涅磐的新城镇所代替。然而,地震灾区的山体恢复和植被重建才刚刚开始,在林业治山的道路上,同样需要灾区重建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中国精神。

林业治山  生态修复的创新理念

中国是多山国家,包括高原和丘陵在内,约有山地面积66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69.4%,山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以上。山地特有的能量梯度使之成为泥石流、滑坡、崩塌、雪崩、土壤侵蚀、山洪等自然灾害的频发区。这些自然灾害大都涉及林业,对区域森林和湿地生态环境、野生动植物、林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发展都造成了很大损害。特别是地震对于山区地质地貌和森林植被的破坏尤其巨大。因此开展各种形式的治山活动,使其能够山体相对保持稳定,植被得以恢复,从生态和经济等多重效益讲都意义重大。

十八大报告把建设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作为执政纲领写入了《中国共产党党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已深入人心。林业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管理部门,担负着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修复生态系统、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重任。长期以来,林业部门在保护森林资源、造林绿化方面做出不懈努力,取得了重要成就,但对森林和林木赖以存在的山体治理却被长期忽视。

根据全国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全国林业用地中宜林地(包括荒山、沙荒地)面积3958万公顷,占全国林业用地总面积的12.75%;根据第二次全国石漠化监测结果显示,截至2011年我国石漠化土地面积为1200.2万公顷,占监测区国土面积的11.2%;全国有上百座城市,350多个县的上万个村庄、100余座大型工厂、55座大型矿山、3000多公里铁路线受山地灾害的威胁和危害;近年来我国矿山开采占用和破坏的土地面积呈增加趋势,且土地修复率有下降趋势。由此可见,生态修复工作势在必行。

进入21世纪,在土地退化、荒漠化加剧、洪涝干旱频发、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短缺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的挑战下,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新的发展方向。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目前,我国林地面积达到了31046万公顷,其中2/3以上在山区。可以说,通过“治山”把山区林业建设好,将对全国林业发展乃至生态文明建设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强调指出,“林地是第一资源,治山就是增加林地质量,保护资源首先要保护林地资源”。

近年来极具破坏性的地震频发,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生态问题,严重危及了国土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急需治理和修复。我国是多山国家,山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集地、大江大河的源头、物种的基因库和平原地区的生态屏障,而地质灾害大都发生在山区。如何改善地质灾害发生的山区地质地貌,恢复森林植被成为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

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国家,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以及独特的地质结构,极易因地震和降雨等造成山体崩塌、滑坡、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经过长时间的“治山”实践,日本已经探索出一套成熟、适合本国实际的林业治山技术,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日本在治理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方面的技术和经验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而以稳定山体和恢复植被为目的的“治山”职能是林业部门的重要职责。

林业治山就是近年来从日本引进的全新理念。林业治山就是首先采取工程措施使松动的山体稳定下来,然后再稳定植物生长的地基和土壤,并在土壤上植树造林,恢复植被。很多专家认为,林业治山是转变造林方式的重要抓手,是实现林业“双增”目标的重要举措。我国易造林地日益稀缺,造林困难地的植被修复势必成为今后提高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的重要手段。在稳定山体的基础上开展造林活动可保持和扩大林地资源,是改进现有造林方式的发展方向。而提高林分质量,提高林地单位面积蓄积量,除做好种苗和森林可持续经营工作外,必须在林地上下工夫,林业治山对实现林业“双增”目标具有很大潜力。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刘东生指出,林业治山是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重要载体。我国林业发展已进入了推进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林业治山是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的基础,是稳定民生,惠及百姓的事业。林业治山应以尊重自然为根本、顺应自然为手段,修复和保护自然为目的。我们应努力改变现有的生态修复模式,从以植被恢复为主的模式向植被恢复与山体治理相结合的新模式转变,实现标本兼治,稳定和增加林地资源、提高林分质量,使生态修复的效益最大化,成果可持续。

我国林业治山的实践

林业治山是国际趋势和潮流,日本、韩国、泰国、美国、奥地利等国家都十分重视林业治山工作。我国的林业治山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很多地方林业部门而言治山几乎是一个全新概念。我国目前的林业研究和工程项目都是以林木为对象,缺乏对作为林木母体的山体研究和相关实践,对相关技术和施工方式的研究更为不足,需要通过示范项目的带动让更多的人了解林业治山的技术和理念。

日本是世界上林业治山成效最为显著的国家。日本林业治山的理念、技术和模式是经过长期对遭受地质灾害破坏区域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积累和沉淀形成的。日本在地震灾后重建的“治山与植被恢复综合技术”和“治山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结合技术”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日本林业治山经过百年发展,已形成由多个技术体系、法律法规体系、行政机构及民间企业等构成的完善事业体系。其作为日本林业部门的一项职能工作,在日本的林业建设以及防灾减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0年,中日两国启动了“四川省地震灾后森林植被恢复项目”。该项目引进日本“先固山后造林”的“林业治山”理念、模式,结合我国传统工程技术,开展灾区森林植被恢复示范,以提高项目区从事具有代表性的灾后森林植被恢复工作的相关人员的技术能力,形成一定的技术标准,使四川省地震受灾地区的森林植被恢复工作得以持续性、自主性的开展。

该项目实施五年来,形成了很好的示范效果,对全国林业治山生态修复具有指导意义。事实证明,在困难地、垮塌地,仅靠植被恢复,不采取措施稳定山体,成效大打折扣。因此修复受破坏的生态系统,必须从治山入手。基于中日合作项目的成效,2012年,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持续推进地震灾区生态修复,加快灾区生态功能恢复与提升”,启动了地震重灾县市生态恢复计划,成为我国林业治山的重要尝试。

该项目项目总投资约8360万元,中日双方共同出资。该项目在北川、绵竹、汶川、彭州等县(市)建立4个示范区12个示范点,完成治山18.98公顷,建设林业治山工程设施总量长度达3.3万米,植树造林3.7万株,推动中方项目县市完成自主治山99.34公顷。开发完成《四川省林业治山技术手册》、建立健全了林业治山技术培训体系,举办培训19次,培训四川、甘肃、陕西等地林业技术人员1000余人,极大地提升了灾害多发林区林业技术人员灾后森林植被重建恢复的能力,为林业治山理念、技术本土化和普及提供了政策和技术支持。项目支持开发的《林业治山调查规划设计技术规程》已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外发布。林业治山理念和技术已全面融入到芦山地震灾后生态重建规划技术思路和重建工作,写进了《四川省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纲要》。

取得这一系列成果并不容易。四川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副总工桂林华坦言,在汶川地震灾后森林植被恢复的探索过程中,大致产生了三种森林植被恢复的治理理念:一是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二是因害施治、迅速恢复、有为而治;三是顺应自然、顺势而为、循序而治。

他告诉记者,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理念源于道家思想,自然无为的观点认为,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自然形成的损害就让“自然之手”去修复,不进行人为干预,或尽量避免人为干预。这种想法的优势是节约资金,节约人力物力资源,劣势是恢复缓慢,次生灾害频发,部分区域将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该理念只适用于偏远的无人区和人类活动不可及区域。

因害施治、迅速恢复、有为而治理念源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指导思路,“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生态修复同步进行。重点采用造林、种草,结合工程措施,迅速恢复灾毁林地的林草植被。其优势是,资金到位迅速,在地质条件稳定、土壤条件优越、水热条件好的区域成效显著;劣势是对于大多数地震损毁地而言,由于坡面不稳定,土壤条件不具备等因素,事半而功倍。该理念适用于经济条件好,环境条件优越、适合营造森林植被的区域。

顺应自然、顺势而为、循序而治就是林业治山的理念,它结合了前两种理念,将自然规律、科学规律和经济规律相联系,充分考虑了当地人民的需求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运用植被恢复技术、土木工程技术并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循序渐进地治理恢复灾毁林地的森林植被。其优势是适宜于大多数灾毁林地的修复,且恢复成效显著;劣势是单位面积的资金投入量大,花费的时间长,社会认同还需要一定的过程和时间,相关的制度体系和标准体系尚待建立。

桂林华说,林业治山区别于地质灾害治理,重点是针对植物根系影响层内的生长环境进行改善和治理,以达到稳固坡面,恢复森林植被,控制水土流失,防止次生灾害发生等目的。针对林区范围内受自然灾害的损毁林地,通过传统造林绿化工程不能恢复森林植被,必须通过简易工程措施以稳固坡面,改善植物生长条件,再结合生物措施进行森林植被恢复。

在“四川省地震灾后森林植被恢复项目”实施地,记者看到通过五年的努力,地震塌方滑坡的山体重新又焕发了生机,一排排的树苗长势良好,而一面面陡坡也因工程治理和植被恢复得以稳固。

国家林业局对外合作项目中心副主任刘立军认为,我们应研究借鉴日本林业治山理念、技术以及相关的制度和模式,结合我国国情和林情,创建出适合我国的林业治山模式。

进入本世纪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加大了山区资源开发的力度,山区厂矿、公路、铁路、城镇等建设兴起,泥石流和滑坡等山地灾害危害日益突出。据国土资源部门统计,山区每年发生灾害数千至上万起,7400万人不同程度地受到山地灾害的危害和威胁。2001?2010年全国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灾害共造成9941人死亡和失踪,平均每年约1000人,年平均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

面对这样的灾情数据,我们不得不加快林业治山的相关研究和推广工作。严峻的现实成为我们必须前进的理由和动力。为此,国家林业局在“四川省地震灾后森林植被恢复项目”实施期间,共举办培训班19次,培训1000余人,极大地提升了灾害多发林区林业技术人员灾后森林植被重建恢复的能力,为“林业治山”理念、技术本土化和普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林业治山”在四川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功,具备了技术可操作性。此外,辽宁青山工程、山西矿区治理、石漠化区治理等生态举措也积累了许多体制和技术经验。林业治山有关的法律、政策也正在酝酿中。总体上,林业治山在我国林业已经具备了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

探访林业治山示范工程区

2014年11月22日,正值羌历新年,记者随四川省地震灾后森林植被恢复项目成果普及推广会的代表一同来到汶川县和北川县的林业治山综合生态修复示范项目现场,不少塌方山体已经披上“绿装”。

在北川县擂鼓镇石岩村二组的一处山腰上,记者发现这个曾经的塌方体已树木成片。山腰上,层层土袋筑成的水平阶梯十分显眼。北川县林业局副局长朱成林说,这是土袋阶梯工程,其作用是固山、分散流水,避免发生泥石流。“这里实施面积有64亩,从2010年到现在,这里没有发生任何次生灾害,效果非常明显。”

在石岩村,北川县林业局还参照中日合作技术,采取竹栅栏挡土墙、土袋阶梯等方法进行试点治理。2013年治理的340余亩塌方山体如今已经栽种李树、核桃树。而在北川老县城旁的沙坝村,林业局在一处山体塌方处进行多次点撒播树种,至今没有效果。“年年种树不见树,主要是山体不稳,遇到大雨就会被冲刷得干干净净。”朱成林说。

在汶川县地震灾区,记者同样发现,通过合作项目的山体治理,大多取得明显效果,而采取传统栽树治理的效果并不佳。在汶川县绵镇克约村半山腰上,记者见到一边是传统栽树后又被泥石流冲毁的现场,而另一边则是项目治理栽植的树木开始成林。前来考察项目效果的日方专家佐藤隆告诉记者说,日本在治理地质灾害、植被恢复方面有很多经验,克约村的治理仅是山坡治理,由于预算及条件限制,诸如防止滑坡、河床治理等新技术还没用上。

四川省林业厅国际合作处处长张黎明介绍,日本“林业治山”已有百年历史,在治山领域形成了先进的理念、技术体系和管理体制。主要特点是林业部门牵头,将“治山植绿”分散在林业、国土、水利、建设等部门的行政职能统筹为一个实施主体,采用“先固山后造林”的理念与技术模式。通过工程措施稳定治理山体地质灾害开展“治山”,用工程生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进行“固土”,用现代植树造林与恢复植被工程完成“植绿”,兴修整治防洪抗旱水利工程涵养林地实现“涵水”。

“地震灾后生态修复不同于一般的生态建设,不是简单植树造林。灾后的山体地表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崩塌坡面的土块不稳定,地表容易被雨水侵蚀,易导致次生灾害的发生,而对于植物的生长而言,关键是生长地方的地基和根系发育的土壤的稳定,所以首先要治山,采取工程措施将松动的山体固定起来。在项目实施中,他们用横向的挡土墙、纵向的龙骨(石埂)将山体包扎,然后修排水沟,给山洪导流,避免水害。最后就是在土袋垒成的台地上植树造林,恢复植被,使瘫痪颓废的山体健康起来。”日本专家佐藤隆对记者说。

桂林华介绍说,受自然灾害损毁的林地,通过传统造林绿化工程不能恢复森林植被,必须通过简易工程措施以稳固坡面,改善植物生长条件,再结合生物措施进行的森林植被恢复治理工程。工程措施主要有挡土墙工程、排水沟工程、栅栏工程、水平阶工程等;生物措施主要有土壤改良、植被培育、覆盖防护工程等。这些林业治山工程的最大特点是单个施工方法很简单,多项工种既集中又恰当地布置,工程整体上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四川省林业厅在四川省地震灾后森林植被恢复项目实施中,还兼顾了当地百姓的民生,不仅在施工时为当地百姓创造了增收的工作机会,而且在植被恢复的同时,选取李树、核桃树等经济树种,使当地农民能够将来在林业治山中受益。

中日技术合作四川省地震灾后森林植被恢复项目成果普及推广会中,国家林业局、国家科技部、日本驻华使馆代表和来自十几个省市的一百七十余名林业技术人员参会。会上,中日双方共同认定并宣布,经过五年的时间,该项目经过中日双方参与者的共同努力,达到了预期目标。

虽然我国的林业治山工作刚刚起步,但从本次中日技术合作四川省地震灾后森林植被恢复项目实施的成果来看,该项目区制定出具有代表性的灾后森林恢复计划,建立起与灾后森林植被恢复施工方法有关的关键技术体系,强化了灾后森林植被恢复工程所需要的技术培训内容与体制,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推广作用。

林业治山 未来更美好

林业治山是维护国土安全,减缓地质灾害损失的现实需要。林业治山关乎国土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林业治山为生态修复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同时也是生态修复的新的有效途径。

我国易造林地日益稀缺,造林困难地的植被修复势必成为今后提高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的重要手段。在稳定山体的基础上开展造林活动可保持和扩大林地资源,同样是改进现有造林方式的发展方向。

“林业治山”是重要的技术手段,其上游的政策体系是助推其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林业治山源于林业应对灾害和生态破坏区的治理理念,同时也是从法律、机构、政策、财政等多方面综合支撑的项目途径。

四川省林业厅有针对性的成立了研究小组,先后前往项目开展地北川、绵竹、汶川、彭州等地进行了深入调研,对四川省林业治山合作项目的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日本林业治山体制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还组织到开展了类似项目的辽宁省,对其“青山工程”实施情况进行了学习考察。

四川省林业厅政策法规处余蜀峰在调研报告中提出2点启示:启示之一,单一“刨坑种树”的传统生物措施已无法适应山地生态修复的特殊需要,必须同步采取工程措施;启示之二,要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需要,恢复治理好山地生态环境,必须引进和牢固树立林业治山的理念,理顺治山管理体制,建立相应机制。

在采访中,不少林业干部表示,林业治山这项实践有必要继续推进,但会面临“多头分管”、“体制不顺”等问题。大家建议,国家从法律、体制机制、标准规范等方面进行完善和改革,将林业治山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森林法》修订范围,并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需求。

为总结经验,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林业治山办法,国家林业局对外合作项目中心专门召开了几次林业治山研讨会,与会专家经过深入探讨最后形成了五点建议:建议之一,是将“林业治山”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森林法》修改内容;建议之二,进一步理顺治山体制机制;建议之三,加快在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中试点推广治山项目;建议之四,出台有关林业治山的标准规范;建议之五,尽快制定全国林业治山规划方案,争取中央财政支持高标准治理阶段的林业治山项目。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尽管“林业治山”在我国刚刚起步,还存在着多头管理和资金投入大等诸多问题,但其对于国土资源安全和生态建设的重大意义却是毋庸置疑的。今后,随着我国林业治山技术手段、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林业治山在森林植被恢复中将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而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中国,自然更少不了林业治山这一青春而现实的身影。

猜你喜欢

山体植被林业
追踪盗猎者
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教学设计
浅谈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影响
杭锦旗植被遥感分析
提高林业技术创新促进林业快速发展步伐
land produces
对山体滑坡的成因分析与治理
洋县林业大发展
对生活地区植被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