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清莲 红海滩上的情怀

2015-03-18徐阳

绿色中国 2015年3期
关键词:海参水产渔民

徐阳

刘清莲的商业王国坐落在渤海岸边、辽宁锦州凌海的大有湿地,从锦州城区出发,车行一个半小时到达。这里是一片寂静的滩涂,海风阵阵,浪声回荡。

在达莲公司总部门口,刘清莲热情地接见了记者。身着红色工作装,一头短发,笑容亲切,目色温和,朴素大方,显得精干、从容、冷静、谦虚。她就是达莲海珍品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锦上堂海珍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清莲在农村长大,后与丈夫下海,用勤劳和汗水发家致富。十多年前开始投资海产养殖,屡败屡战,终见彩虹。20多年的商海浮沉,铸就了她过人的胆识和意志。

2013年,刘清莲当选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身处海产食品行业,她的关注范围集中于海洋保护、渔业民生和食品安全。

执着创业渤海边

2011年12月6日,由中央电视台《致富经》栏目主办的第二届创业致富榜样颁奖盛典在京举行,刘清莲是当晚的大赢家,她同时获得了“十大创业致富榜样”和“执着精神”两项大奖,成为了中国百姓创业领域的先锋人物。晚会现场,刘清莲一句“我就是不服男人”,让观众会心一笑。

刘清莲的故事是一部创业传奇。她出生在农村,从小能吃苦、勤动手、不服输。1979年大学毕业后,她回到村里任职,当过妇女队长、教师、民兵连长、妇联主任。90年代,她与丈夫跑起了运输,开起了饭店,日子过得日渐红火。

2000年,凌海市开始实施海洋经济战略,当时锦州有个牙鲆鱼养殖项目,利润空间大,刘清莲嗅到了商机。说干就干,她毅然投入了十多年来积攒的650万,成立了达莲公司,建起了工厂化养殖场。但是由于缺乏经验,两年内赔了180万。

初涉水产行业就遭重创的刘清莲并未罢休,没过多久,她发现了新的希望——人工海参养殖。

离凌海不远的大连地理气候条件得天独厚,自古盛产海参,在健康养生热潮中,品质极佳的辽参属于高端产品,前景远比养殖鱼虾广阔得多。在大连,租一亩地养海参要3万多元,成本高昂,但在刘清莲所处的辽西地区,遍地是闲置、废弃的虾池,承包费用只需不到百元。锦州湾属于泥滩海岸,水浅,无礁石,冬季结冰,盐度不稳,海参无法自然生存。但刘清莲的直觉告诉她,只要创造条件,人工造礁,海参就可以存活。于是,2002年9月,她开始对荒废虾池进行改造,并引进辽参,做起了养殖试验。

海产养殖业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更何况在历史上,凌海海域从来就没有生长过海参,刘清莲的试验可谓前无古人,需要冒极大的风险,下巨大的赌注。海参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苛刻,人工养殖需要大量专业知识,克服各种技术难题,这对刘清莲来说无疑是挑战中的挑战。

为了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她建起了海参育苗室,多次到外地考察,从大连请来技术专家,与公司骨干边学边干,和丈夫天天守在池子边观察记录。从育苗到成参,海参的生长需要三年,也就是说,要等三年才能见证投资成功与否,而三年并不是一般人能等得起的。

2004年正月十五,刘清莲一如往常地走进育苗室,却发现参苗一个个吐了肠子。“当时我两眼直冒金星,双腿直打哆嗦,我都不敢瞅了,立马跑回办公室嚎哭去了。”她回忆道。由于没有及时换水并保持温度,这次失败让她又损失了180多万。现实很严酷,但这使不服输的她更加不愿回头。育苗实验不断地夭折,每次投入的好几万元接二连三地打水漂,但挫折教训越多,离成功也就越近。

当年10月,她贷款800万购入1.5万亩滩涂,计划全部开发成养参池子,她预想着一旦养殖宣告成功,租赁者将会纷纷上门。工程队开始昼夜施工,一天油费就要一万元,她和工人们几乎天天在工地上吃住。另一方面,她在焦急等待海参养殖的结果。由于养殖尚未成功,没有人敢租下这些池子。2005年5月,刘清莲的资金链断裂了,她和丈夫陷入了人生窘境,他们只能靠借钱维持生计。巨额的债务,无法预料的结果,像重重乌云,令他们窒息。

等吧,这是惟一的希望。2005年10月,海参养殖终于成功了!整整三年,常人无法体会这位女性企业家曾历经多少艰难困苦,度过了多少焦虑不安之夜。刘清莲改写了海参在辽西无法养殖的历史,养殖户闻讯从全国各地赶来,池子的租价也不断翻倍。三年的苦等,化作刘清莲今日辉煌的基石。

修建加工厂,创立品牌“锦上堂”,全国布局销售网,产品打入中南海…… 在接下来的数年内,刘清莲越做越大,逐渐把“达莲”打造成一个从育苗室到餐桌的全产业链体系,成为了省级龙头企业。她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评为辽宁特等劳模、辽宁十大女杰。

“在实现自个儿梦想的路上,遇到多大的挫折和阻力,我不放弃,我非得实现不可,有一口气我就得干下去。”在一次妇女节座谈会上,刘清莲在发言中这样说道。她常说,“穷不生根,富不生苗,谁能吃苦,谁就能致富”。

渔民生计挂心头

2013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刘清莲十分兴奋,越发忙碌,四处走访调研。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她发现,渔民们反映最多的就是水产养殖保险问题。

近海养殖属于高投入、高风险行业,从业者的养殖面积至少在百亩左右,他们靠天吃饭,对不可预料的自然灾害始终充满担忧。因投资失败而债台高筑者大有人在,因灾致贫、返贫的现象时有发生。每亩100元的海域使用金更使从业者雪上加霜,回天乏术。2012年福建赤潮使无数养殖鲍鱼、牡蛎的渔民血本无归,不少家庭损失高达百万。2002年刘清莲在凌海承包虾池的价格如此之低,正是由于辽宁沿海1993年爆发的对虾白斑病致使对虾产业惨遭灭顶之灾,大量虾池被当地百姓闲置或废弃,而这一病灾直到2003年才得以控制。

在水产养殖业遭遇灾害时,国家和各级政府往往会对受损者给予一定的补偿。对政府来说这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而对受损者来说政府的补偿却是有限的,灾后渔民仅靠政府救助恢复生产十分困难,所以,政府补偿并非抗御灾害的长久之计。近年来,从业者的保险意识和转移风险的需求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从业者在努力寻求水产养殖保险的服务,渔民迫切需要保险机制进入水产养殖渔业生产。

然而,目前全国水产养殖保险基本空白。一方面,以盈利为目的商业保险因水产养殖业风险高、损失大、赔付率居高不下,不愿涉足或主动避险;另一方面,渔民因保费率太高,无法承受,望而却步。而在农业种植领域,国家给予的扶持更为直接实惠,比如水稻保险,各级政府的政策扶持和财政补贴占70%以上。

2014年3月,刘清莲第二次参加全国“两会”。根据去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完善渔业保险支持政策,积极开展海水养殖保险”的《意见》精神,她建议将水产养殖保险纳入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范畴,加快推进政策性水产养殖保险事业的发展,建立全国性水产养殖业风险防范体系;她还建议国家把养殖用海海域使用金从100元降低至每亩30~50元,丰年50元,灾年30元,从而提高水产养殖者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帮助受灾渔民恢复元气。

在创业的道路上,刘清莲始终不忘周边农户的生计。她一直认为,自己富裕了,还应该想办法带动乡亲们致富,这不仅是为商之道,也是做人之本。从2003年开始,她通过“公司+农户”的形式与周边虾农签订“绿色订单”,以成本价格向养殖户提供参苗虾苗,无偿向农户传授技术,提供指导培训,再以优惠价格回收辽参,不仅解决了养殖户的技术难题,还解决了其销路问题,当年就带动了2600多个养殖户。原本养鱼养虾变为参虾混养,池子增值了,每户年增收3万多元。她还拿出池子、自己出资,免费给员工养殖,增加员工收入。此外,她的加工基地还安置了千名农民。

刘清莲在带动上万农民发家致富、转移农村渔业剩余劳动力的同时,还带动了海产品加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这些年来,她也做些公益,为乡村修路、帮助大病员工、支援贫困生、捐助灾区。“少去些美容院,多做些善事,我心里更舒坦。”她说。在锦州,她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万里海岸她守护

十万亩湿地滩涂,一望无际,一路延伸至远海天边,这里便是刘清莲的养殖大本营。 “每当我光着脚走上泥滩,看着小鸟在草滩上觅食,听着浪声从远方传来,我就会不自觉地关掉手机,不愿回去了。” 一提起这片海滩,她便满怀深情、兴奋不已。

红海滩不仅是自然奇观,也是生命之源,每年不同时节,渤海湾的鱼龟虾贝纷纷到滩涂上产卵繁衍,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然而,如果将视野扩大到整片渤海湾,我们可以看到,过度的工业建设、养殖污染已经使渤海日益走向“死海”“毒海”“臭海”的边缘。在生态危机面前,各个物种不堪一击。“环海湿地是自然万物的栖息地,一旦栖息地沦陷,生态平衡被打破,很多物种就灭绝了。”刘清莲说。

十多年间,曾有无数人打过这片滩涂的主意,欲将此地变作围海养殖场,刘清莲经历了不少威逼利诱,所幸的是,这片珍贵的滩涂被完好保留了下来。2008年,她贷款3500万,用高价买断此地经营权。守住这片原生态,为后人留下这一财富,是她毕生的愿望。

长年扎根海边,刘清莲亲身体验、亲眼目睹了经济发展给海洋生态环境带来的变化。据她回忆,二十年前,一到秋季,数以千计的渔船在渤海捕捞对虾,到了夜间,海面灯火辉煌,像座小城市,农贸市场的摊位上堆满了对虾;90年代里,辽东湾沿岸渔民在海蜇捕捞汛期,一条8马力的小渔船,一天能捕到几千斤至近万斤的海蜇,一个海蜇渔汛期可以获得数万甚至十万元的收入,渔民一年的生活开支就不用愁了。而现在,这种海上生产场景,市场摊位上硕大的中国对虾见不到了;海蜇捞也不到了,渔船上岸,渔民靠油补维持生活,不出海了。“渤海渔民无鱼可捕,仅辽宁就有4万余条渔船受影响。”刘清莲说。

不仅是渤海,全国1.8万公里的海岸线、4.5亿亩的蓝色国土都在过去数十年间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海洋资源衰退、海洋污染加剧、海洋生态退化、部分区域资源环境负荷处于超载过载状态已成普遍事实。我国海岸人工化过急,自然岸线缩短速度惊人,1990年至今,人工岸线占比从18.27%跃升至2010年的55.25%。这使海岸线功能损伤严重,海岸景观遭到破坏,大量海岸线被工业企业占用,公众亲海空间被大大压缩。

大海给了刘清莲巨大的财富,她深知,只有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好了,她的事业才能继续,沿海渔民才能过上富庶幸福的日子。海洋生态搞不好,海洋经济就没有发展空间,也无法繁荣壮大,海洋强国梦更是无从谈起。

为此,在去年“两会”上,她提出了“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关于加快推进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议”以及“关于保护海岸线的建议”三个议案和建议。她大力呼吁各方综合、节约、集中利用有限的海洋资源,建议政府对破坏海洋生态环境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建议政府推进现代海洋牧场建设,促进海洋渔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

作为一个海产商人,刘清莲也深知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对于企业生命的重要性。在“达莲”,她有“刘把关”的称号。她把每一箱辽参、每一罐虾酱、每一瓶虾油视为命根子,要求员工环环把关,人人把关,坚决做到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她对“锦上堂”产品严格执行欧盟标准,每年除国家检测外,还时常自检。然而,海水是流动的公共物品,海产品的质量把关再严,也无力改变海洋生态污染对其品质的打击。近年,我国出口日本的贝类产品被检出含有除草剂,其化学成份在人体积累,将破坏神经和免疫系统,干扰人体内激素的平衡。据分析,这种现象很可能是除草剂使用后的残留,经河流进入海域,贝类滤食后在体内富集。为此,她在提案中建议各方重视无害化防病农作物病、虫、草害生物制剂的研发。

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海产品越发普遍地走上了大众餐桌,丰富着人们的味蕾。而国人对食品安全、健康养生的渴望日益强烈,这也是刘清莲的企业社会责任所在。“我们要十二分重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为海洋中的鱼、虾、贝、藻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条件,生产出质优量大的海洋食品,让人人都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人人都有一个聪慧的思维,这就是我的中国梦。”她笑道。

猜你喜欢

海参水产渔民
《金瓶梅》里的水产:餐桌上的游龙戏凤(下)
感谢海参
海参易变弯,掺了糖
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海参
“实验与探究”的变式应用
秋季怎么吃海参更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