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羊基因”调查
2015-03-18倪方六
倪方六
羊,是人类最早开始狩猎和驯养的动物之一,在早期具有崇高的地位,为古人所敬重,所以“羊”很自然地被选入十二生肖之列。事实上,“羊”在中华文明的进程所起的作用是相当大的,甚至超过“龙”:中华人文祖伏羲、炎帝便与羊有“血缘关系”,可以说中华传统文化里从不缺少“羊的基因”。
中华人文始祖与羊有“血缘”
在西方,羊甚至是上帝的化身,《圣经》中称“羔羊是万主之主”。在中国,羊虽然不是上帝,但其地位一样不低,中华人文始祖与羊便有“血缘”。
我们都说自己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这一说法其实是后来的事情,在“龙”这种传说中的动物没有出现之前,“羊”曾是不少部落的图腾。
中华人文始祖并不只一位,教科书中有“三皇五帝”一说。“三皇”是哪三位?东汉班固《白虎通义》主张是燧人、伏羲、神农;东汉皇甫谧《帝王世纪》则称是伏羲、神农、黄帝。其差别就在燧人与黄帝二者之间,伏羲和神农属地位巩固,列入“三皇”不存在分歧。
而伏羲和神农,与羊均有“血缘关系”。他们的部落早期都是以羊为图腾,而不是“龙”、或“蛇”,也就是说他们最早都是“属羊”的。
先说炎帝与羊的“血缘”。
神农,即炎帝,其地位比黄帝要高,影响也更大,所以古人將其列称为“炎黄”,而不是“黄炎”。炎帝是位农业专家,他又称“神农氏”即是此原因。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炎帝在古代中国更受尊重是自然的。
《帝王世纪》记载:“炎帝神农氏,姜姓,母女登游华阳,感神而生炎帝于姜水,是其地也”。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对此也有记载,大致说炎帝母亲女登的受孕地点在姜水的常羊(羊头山),姜水属羌地,这里的羌人部落便以羊为图腾。可见炎帝一出生就与“羊”结缘,“血缘关系”非常紧密。
可能有读者会提出疑问,从《山海经》上看,炎帝是“人身牛首”的半人半兽形象,应该是以牛为图腾吧。这没错,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牛的作用比羊变得重要,地位迅速超过羊,成为部落图腾,炎帝的“人身牛首”形象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再后来,在炎帝与黄帝部落合并后,“牛”又被更为强大的“龙”所取代,成为民族统一图腾。
但在牛图腾、龙图腾存在的同时,原来的羊图腾并没消失。后来炎帝部落沿黄河东迁时,也把原先对羊的崇拜风俗带到今天河南、山东都等地。在这些地方出土的汉画像石上,仍可以看到以羊头、羊角为图案的画像,应该就是这个原因。
再来说说黄帝与羊的关系。
在“三皇”中,黄帝与“羊”的关系似乎不大,但其实也有。据《国语.晋语四》中所说,黄帝与炎帝是同父异母的兄弟,炎帝受到的“羊”的影响,黄帝多少也应受感染。
至于被炎帝、黄帝联手打败的蚩尤,其所在部落早期同样以羊为图腾的。据《路史·后纪四·蚩尤传》里说,蚩尤姓姜,其出生地在羊水,正是羊图腾流行的地域。
“八卦”推动中华文明进程
再来说伏羲。如果说炎帝与羊的“血缘关系”还不是那么特别亲,那伏羲就亲近多了,直接受到“羊”的影响。
伏羲,史书上有宓羲、庖牺、包牺、皇羲、伏牺等多种写法。伏羲风姓,《帝王世纪》称,他与女娲是兄妹婚,“蛇身人首”,是“蛇种”。那伏羲与“羊”有何关系?答案还在《帝王世纪》上,书中称“伏羲生于成纪”。
“成纪”在哪?据考证,其地位于今甘肃天水一带,这里是古羌戎活动区域。古羌戎的氏族原始图腾早期就是“羊”,伏羲的“羲”字中有“羊”,正是这一羊崇拜现象的反映。需要说明的是,后来伏羲所在的古羌戎改以“虎”为图腾,形成“虎氏部落”。
伏羲是中国古籍里记载的最早的王,伏羲对中华文化的最大贡献是“观象画卦”,创造了影响中国文明进程的“八卦文化”,即后来“五经”之一的《易经》,结束了人类“结绳记事”的历史。
《易.系辞传》即称:“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伏羲怎么想起了发明八卦的?考古专家陆思贤在其《神话考古》一书中认为,受到当时普遍存在的“羊角柱”的影响,“伏羲氏于羊角图腾柱上观象画卦”。
“羊角柱”是原始古人祭天时立在地上的长杆,做成羊角状,方便挂祭品。这种羊角柱图案在现代考古中有不少发现。受到羊角柱在地上投影的启发,伏羲激发出了八卦的灵感。
羊字在甲骨文里写作,就是在羊角柱形状的基础上增改而来。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羊”:“从,象头角足尾之形。”“”是什么呢,“羊角也”。“”即“”,羊角柱符号。“”读作guai(注意,a上面加一第三声调符号),音与“卦”相近。可见“”与“卦”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这间接证明伏羲发明八卦受到了“羊角柱”的影响与启发。
“一角之羊”推动实现古代司法公平
“羊”对早期中华文化的影响,甚至是直接的,如古代司法制度,便有羊的身影,通过神羊实现司法公正。
历史到了尧舜时代,中国诞生新纪元。这一时期,羊以被神化的身份直接参与了对社会和政治秩序的维护和调整。汉王充《论衡·是应》记载,在尧帝主政时,他用名叫皋陶的大臣掌握天下刑法。
在今天看来,皋陶就是一名国家大法官。他有一只羊,叫“觟X(造字:左“角”右“厂”下“虎”)”,觟X是一只独角羊,即所谓“一角之羊”。这只独角羊有神性,能辨出谁有罪。皋陶在一时无法审清的情况,就会让觟X帮助断案:“其罪疑者,令羊触之,有罪则触,无罪则不触。”
“一角之羊”,又叫“獬豸”,也称“任法兽”。后据獬豸羊的形象发明了一种羊角帽,法官审案时便戴上,以显自己如獬豸般明察秋毫,办案公正公平。这种帽子因此被称为“獬豸冠”,也称“法冠”。据《后汉书·舆服志下》描述,法冠呈高桶状,取“铁柱卷”式造型,秦汉时法官仍流行戴这种“法冠”。
商朝行将灭亡时,在牧野那个地方,又出现了一只神兽——“夷羊”,来审判纣王的罪过。此即《周语》中所记:“(商朝)其戾也,夷羊在牧”。
这“两只羊”的出现并不是偶然,同样是时人对羊崇拜观念的反映。后来,春秋时的齐国、齐国,在司法办案时都出现“神羊”。据《墨子·明鬼》,齐庄公时大臣王里国和中里徼,打了三年的官司无结果,最后便是由神羊断案的,神羊断中里徼“不直”,将其顶死了。
而民间至今流传有“羊占”风俗,也是远古羊崇拜风俗的遗存。羊身体上长的几乎都能用来占卜,如“羊骨占”、“生跋焦”、“羊胆占”、“羊毛占”等。“羊骨占”的玩法是,取羊髀骨在艾草灼烧,根据裂纹断吉凶。从考古发现看,这种“羊骨占”风俗历史久远,在五千年以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已存在。
“羊”對古人的审美贡献
“羊”对中华文化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中国古人的审美观点,便受到羊文化的影响。
美这一概念,直接因“羊”而产生。《说文解字》将“美”字归入“羊”部,称“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美与善同意。”从许慎这个解释中可以看出,时人的审美是“羊大为美”:羊体大肉质好,吃起来才“美”。
许慎对“美”的解释,在安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后,受到了挑战。因为甲骨文的“美”字,并不是“羊大”形象,上边并不象“羊”,而是人饰羊首的形状,戴着羊角样饰物,整个“美”字是戴图腾标志的人的形象。
可见,古代中国人很早就知道利用装饰物来扮美了。当时最美的打扮是“戴羊角”,形成了以“羊人为美”的审美观点。
已故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即持此观点。于分析,羌、姜是羊图腾氏族的姓氏,其结构大致也是戴羊角的人形。这一观点在现代民族风俗中也找到了佐证,在青海河湟一带古羌人发源地,过年时跳传统的“老羊歌”舞蹈,舞者必须戴羊角帽。另在一些少数民族宗教活动中,尚有戴羊面具跳舞祭神的现象。
在“美人为美的基础上,近年有学者提出“怀孕的女人为美”的看法。理由是,“羊”字在远古是女性的象征,商代青铜器父己簋上发现的一个“美”最能说明这问题:上部以羊角代羊,下部的是一个人,上肢摊开,腆着圆圆的肚子。
这圆圆的肚子,代表女人怀孕。以孕妇为美,其实是古人生殖崇拜行为使然,在新疆、内蒙古等地发现的原始岩画中,都可以发现生殖崇拜信息,画面中有不少怀孕的母羊,有的画面中猎人直接用箭对于母羊的臀部,表示交配;有的将羊的双角刻画成椭圆形的同心圆,圆心是一个三角形的点,这是远古时常用的代表女性生殖器的符号。
在笔者看来,“以大为美”、“以人为美”、“以孕妇为美”应该都没有错,这正是羊文化在中国古审美观点中的多元反映。
羊的行为影响古代中国民风
在中华民族品德和民风的养成上,“羊”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十二生肖中,“龙”和“虎”格外受宠,因为“龙虎精神”激励着无数的炎黄子孙;说到任劳任怨、不计报酬的优点,则归功于“牛”的品质。而“羊”在中华民族品德和民风养成上的作用,往往被轻视或忽视,好多人都不知道,羊其实也是伟大的。
羊代表吉祥、善良、美好,古时“羊”与“祥”是相通的,“善”与“美”的本义也均与“羊”有关。西汉儒学家董仲舒对“羊”作过肯定,其在《春秋繁露·执贽》说了这么一段话:“羔有角而不任,设备而不用,类好仁者;执之不鸣,杀之不谛,类死义者;羔食于其母,必跪而受之,类知礼者;故羊之为言犹祥与,故卿以为贽。”
董仲舒对羊的评价甚高,称为羊是“美”、“祥”之物,把儒家文化核心精华“仁”、“义”、“礼”用到了羊的身上。因为羊的品德这么高尚,古时高级官员用羔裘作朝服,以显示自己有羔羊般的纯洁品德。
中华民族有善良、义气、知礼、孝顺的美德和纯朴、厚道的民风,是从哪里来的?除了天生的优秀上,如果追溯求源,就在羊身上。过去有一种“送羊劝孝”的风俗,便是羊影响中国古人品行和民风的最直接反映。
“送羊劝孝”一般在每年阴历六七月间进行,外祖父、舅舅要给外孙、外甥送只羊。传说,当年有一个小孩不孝爹娘,放牧的舅舅便将外甥领到羊群边。外甥看到羔羊跪在母羊面前吃奶,一下子明白了舅舅的用意:羔羊尚知孝敬母亲,何况人呢?舅舅于是送给他一只羊羔,让他抱回家。此事传开后,“送羊劝孝”遂成一种社会风俗,提醒儿女对爹娘要孝顺。
因为羊有这么多优点,深受人们喜爱,古人讲究一点的见面活动,便用羊当礼物,叫做“以羊为贽”。
“以羊为贽”是一种高档的见面礼,行政级别达到上大夫、公卿级别的人物才能使用,普通官员用“雁”,知识分子用“雉”(鸡),普通老百姓只能用布匹。《仪礼·士相见礼》上是这样说的,“上大夫相见以羔,饰之以布,四维之,结于面;左头,如麛执之。”
用羊送礼时,不是什么羊都可以的,要选用小羔羊;也不是牵着抱着就走的,还得将羊打扮成“礼品羊”:羊身上要用有纹饰的花布包裹,四条腿两两相系,绳子要在羊背交叉后,再回到羊的胸前打结。在将这送给对方时,要捧着羊,羊头朝左,礼节和士人相见一样。
如此礼俗,古人称之为“执羔之礼”,它实是羊崇拜文化在生活中的一种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