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之外的生活
2015-03-18段文昕
郭敬明在夜归途中看见了路旁急匆匆收摊的小贩,火炉旁听广播、烤火的中年男人,于是他这样说:“我并没有路过他们的人生,仅仅是看见了在黑夜的边界,他们半温暖半寒冷的生存。”
好像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放弃获取的过程。就像我选择了现在的生活,便放弃了每日与父母见面的机会,放弃了接触到繁华街道的机会,放弃了下雨天在大街上奔跑只因为忘记带伞的机会。
这样看似不公平的放弃,让我时常思考我到底获得了什么。因为我总是觉得,放弃与获取,虽然不必完全平衡,但至少不应该过度失衡,这样才算得上一个不太令人沮丧的生活。
最近的我生活于一片巧合之中,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偶尔阅读的一篇文章让我连连点头,恨不得穿越国度和他进行一场交谈。这样的默契,人生路上都不知道还能有多少次,为此我很珍惜每一次的思维碰撞和感慨一致时的喜悦与幸运。
生活是群体性的,我们被同一个环境包裹着,或大或小,但收获是个人的,它太个人了,就好像我面对细小的事物顿时感慨万千,可偏要我分享时便哑口无言了。
我很赞同“单调产生快乐”的观点。我的生活目前是平淡无味的,三点一线,像跑步一般掐着时间点来推动生活的进展,同时伴随着咒骂,对制度、对条条框框的咒骂。虽然我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它把我铸造成一幢规规矩矩的、长方体的大楼,可是没有人否定在瓦片的缝隙里也可以开出花,简单的、朴素的、芬芳的花。
对于放弃广雅中学我有万般的不愿意,在那段时间我不停地找足以让我安心留在这里的动力与慰藉。渐渐地这成了习惯,我开始去发现身边的事物,并极力让自己快乐起来。这些事物大多简单,不引人注目,可是在某个特定的环境里它们成为击垮我堡垒的斧锤。
这很难,真的。我高一开始接触吸引力法则,不断尝试着调整自己的心境。当一个人习惯于现状,再改变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但是我还是做到了,在不断调整自己的过程中趋于平和,日子也变得越发简单,但是快乐。
我可以没有去过北京,可以不被大众理解与包容,可以不品尝最好吃的事物,可以不被认可,但是我不可以不快乐,这便是我这些日子一直坚定的信念。刚开始我以为很难,我要控制自己的思绪,要竭力不让难过蔓延,这些让我觉得头疼。
可是并没有这么多愁皱眉头的事,后面我才发现,快乐很简单。所以我心安理得地接受,接受早晨去洗手间时坐着闲聊的清洁阿姨们分给我的烤红薯;接受6:00广播一响时那种震耳欲聋的声音;接受放学后公用电话旁建筑工人们用亲切的家乡话给家人打电话,后面排着长长的队。他们是快乐的,也让我感到快乐。
我有远大的梦想,同时还有微小但巨大的快乐,那么还有什么不满足。
(指导老师:熊芳芳)
肖尧留言
文字的厚度
孔子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是讲学习的,那么用在作文的练习中也同样有用。成长题材的写作中,我们需要听到“拔节”的铮铮脆响,需要看到心灵深处的呐喊、改变,而不只是浮皮潦草的体验,故作深沉的忧思。高中生要善于学后思,行诸文字,文字中就慢慢会有风骨,有独特的体验,有明媚的心智,而自有力量打动人。
段文昕的这篇文字并不长,可是我们从中感受到了文字的厚度。这厚度正是源自于其学而后思的精神,源自于独特的生命体验后的总结、反思。写作并不难,难的是你只生活,而从不反思,不去看待“生活之外的生活”是如何的。我想,这也许只是段文昕抛出的一块“砖石”,后面就看大家呈现出的美玉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