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适应新常态 实现经济稳增长
2015-03-18
12月9日至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分析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总结2014年经济工作,提出2015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李克强在讲话中阐述了明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对明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并作总结讲话。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和定调第二年宏观经济政策最权威的风向标,同时也是每年级别最高的经济工作会议。
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贯彻落实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牢牢把握发展大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深化改革,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有针对性进行预调微调,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发展,全年主要目标和任务可望较好完成,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深化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同时,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结构调整阵痛显现,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部分经济风险显现。
2015年是我国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
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与此同时,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明年世界经济增速可能会略有回升,但总体复苏疲弱态势难有明显改观,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地缘政治等非经济因素影响加大。要趋利避害、顺势而为,防范各类风险。
此次会议指出,2015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作为明年首要任务,提出,稳增长“关键是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平衡,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
从今年前三季度的情况看,我国经济运行稳字当头,态势良好。展望明年,稳增长任务依然相当繁重和艰巨。当前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总体复苏疲弱态势难有明显改观,国内经济运行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产能过剩、劳动力成本上升等旧矛盾与新问题交织,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部分经济风险显现。应对这些情况,经济发展方式不转变不行,经济增长失速也不行。没有稳定的经济增长,就难以解决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和完善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就难以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于促进世界经济复苏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新常态下“稳增长”的潜力十分巨大,机遇也非常难得。当前,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新四化”深入发展,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农业生产连年丰收,国民储蓄率较高,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改善,改革不断深化,社会保持稳定,这些都为我国经济实现稳定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开辟了广阔空间。然而,要度过经济减速关口、平稳转向新常态,防控化解各类风险难以避免,也十分复杂,同时产能过剩、地方债务等方面的问题突出。因此,各级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加倍努力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稳增长”的各项部署,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的平衡,依靠促改革调结构,合力推动我国经济在新常态下稳步前行。
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
发现和培育新增长点,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工作,也是一项常做常新的工作。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这样的大趋势下,积极发现和培育新增长点显得更为重要。最新公布的11月份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不少传统支柱产业正在进入调整期,工业增速等主要经济指标都略显疲态,新旧动力“青黄不接”导致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面对这一态势,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上来,推动经济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增长点,对于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极为重要而紧迫。而发现培育更多新增长点,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存在大量新的增长点,潜力巨大。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一是市场要活,二是创新要实,三是政策要宽。对此有关专家认为,这其中关键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放开市场“手脚”,形成主要靠市场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的机制;同时要以改革推动全面创新,让创新落实到新增长点的培育上,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此外,还要在保护产权、维护公平、改善金融支持、强化激励机制、集聚优秀人才等方面积极作为,以更宽的政策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市场主体创新的制度环境,创造活力迸发的市场竞争环境。
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消费、投资、出口需求都发生了不小变化。依靠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以体制机制的调整发现和培育更多新增长点,才能更好增强中国经济的强韧性和可持续性,为防范和化解风险提供有力支撑。这是总结过去的一条宝贵经验,也是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抉择。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必须继续夯实农业稳定发展的基础、稳住农村持续向好的局势,稳定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产量,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2014年我国粮食生产喜获“十一连增”,农业、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不仅促进了农村民生显著改善,也为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奠定了坚实基础。粮食连年丰收意味着我国传统农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显示了农业科技进步取得的新进展、农业组织化程度的稳步提升,以及中央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明显成效。然而,总的来看,我国农业发展方式仍比较粗放,农业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矛盾突出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一些地方农业发展付出了水土污染加剧等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依然迫在眉睫。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步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无论是确保新常态下的粮食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还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把“粮袋子”变成“钱袋子”;无论是应对国际市场挑战、增强农业竞争力,还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等,都更加迫切需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其中既包括促进农产品供给由注重数量增长向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和质量安全并重转变,也包括促进农业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既包括促进农业生产条件由主要“靠天吃饭”向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转变,也包括促进农业劳动者由传统农民向高素质职业农民转变等。
现阶段,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出现了多年难得的好形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面临难得的机遇。只有主动适应新常态、不断拿出新作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才能破解农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难题,提升农业产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在新常态下要“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以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是区域经济的概念,比如环渤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城乡地区等。此次会议首次提出“空间经济”,体现了区域政策导向的新思路。会议提出,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要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争取明年有个良好开局。
2013年底,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一带一路”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京津冀首次上升为国家战略。9月,国务院提出将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涉及到的是一个超大城市群,具有世界经济发动机的力量。“一路一带”的发展不仅仅是中国国内。有专家指出,中国的经济工作会议里提出的空间经济发展,是以欧亚大陆板块为视野,跳出来国内而形成的年度经济工作计划。国际化的因素在明年的工作中被突出出来了,这是往年所没有的。这一变化可能会使今年成为国际化视野引入年度经济工作计划的元年。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今后一段时间国内区域发展重点,“一带一路”则是国际区域合作发展重点战略。两者是对接关系,国内配合国际,国际促进国内。
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以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为准则,着力改善民生,一系列民生举措相继出台: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制度;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的进程,巩固和扩大覆盖面;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是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守住底线,仍然是明年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会议提出,要继续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基本思路,统筹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住房、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等,切实做好改善民生各项工作。会议提出要“多些雪中送炭,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更加重视社会大局稳定”。基本民生,通俗来讲,就是与老百姓最相关的问题,比如生活、教育、医疗、就业是老百姓最基本的需求,是最能体现民生改善的方面,因此是最应该提供服务保障的领域。
我国贫困人口的基数确实很大,对经济社会长足发展的全局有着重要影响。除了基数大,贫困人口还有着在调物价、调增速过程中受到更大冲击的特点。贫困人口的冷暖,自然更应该受到重视。以往我们低保的标准比较低,覆盖面太小,帮扶方面存在一刀切的现象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救助的效果。如今提出“雪中送炭,就是要送老百姓最需要的”体现了工作的重点从人群瞄准转变为需求瞄准,更加精准发力。与此同时,在经济增速换挡期,更应当着眼于实现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的良性互动。今后应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进一步释放经济活力、社会活力,为普通人创业就业提供良好的环境。
结语
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为明年和今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要看到,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出现的一些趋势性变化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要高度重视、妥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