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产地和采收年份对吴茱萸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2015-03-18李秦晋魏宝阳
李秦晋,魏宝阳
(1.湖南农业大学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410128;2.湖南体育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410019)
吴茱萸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性热,味辛、苦,有小毒,具温中散寒、理气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的功效[1],是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石 虎Evodiarutaecarpa(Juss.)Benth.var.officinalis(Dode)Huang或疏毛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var.bodinieri(Dode)Huang的干燥近成熟果实。8-11月果实未开裂时,剪下果枝,晒干或低温干燥,除去枝、叶、果梗等杂质即得[2]。吴茱萸俗称“辟邪翁”,气味独特,有杀菌、净化空气作用,其生物碱有抗肿瘤、抗过敏等多种生物活性[3-5]。但各生产基地吴茱萸品种较多,品质差别大[6],且近年来,吴茱萸作为经济类中药材被广泛栽种,缺乏合理规划和科学指导,非道地产区吴茱萸药材品质较差,市场价格连续十年走低,道地产区受其影响,栽培面积大量萎缩。近几年吴茱萸价格有所回升,从20元/kg升至40元/kg,势必又会引起新一轮的扩种,为了更好的指导生产实践,湖南中医药大学李顺祥团队自2007年始对全国不同产区吴茱萸开展了深入调查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7-12],本文分析各地吴茱萸药材吴茱萸碱等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分析各地吴茱萸品种、产地对药材品质的影响。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同一品种不同产地材料
2009、2010年采集自贵州铜仁,广西桂林、柳城,湖南新晃、娄底、浏阳、湘乡,湖北咸丰,江西万载、樟树,浙江温州等地(均为2003年栽种),采集方法:采用五点采样法,采集10株吴茱萸的部分果实混合。并经湖南省中医院研究院谢昭明研究员鉴定,其中包括吴茱萸Euodia rutaecarpa(Juss.)Benth.,疏毛吴茱萸Euodia rutaecarpavar.bodinieri和石虎Euodia rutaecarpavar.officinalis,分类整理见表1。
表1 不同产地吴茱萸样品采集Tab.1 The locations and times for harvesting of Euodia rutaecarpa
1.2 同一产地不同品种材料
选取2010年采集的贵州铜仁(见表一带“*”者)、湖南浏阳(见表一带“#”者)地区的石虎、疏毛吴茱萸、吴茱萸样品进行分析。
1.3 不同采收年份材料
选取贵州铜仁、湖南新晃、湖南浏阳三个产区(均为2003年栽种)的石虎样品,采集年份从2007年(四年树龄)到2010年(八年树龄)的同一成熟程度,采用五点采样法随机采集4批材料。.
1.4 仪器与试剂
Agilent 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电子分析天平(METTLER AE240);HS-3120超声清洗器(江苏汉邦科技有限公司);吴茱萸碱对照品(批号:110802-200505),吴茱萸次碱对照品(批号:0801-9702),吴茱萸内酯对照品(批号8002200102)均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乙腈(HPLC级)(Honeywell);水为纯净水(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乙醇(AR)(湖南汇虹试剂有限公司)。
1.5 实验方法
2007年(四年树龄)至2010年(八年树龄)样品的含量在2010年9月一次测量,采用的方法是参考袁等[7]、蔡等[8]建立的实验方法。
1.5.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5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80%乙醇25 mL,称定重量,浸泡1 h,超声处理(功率100 W,频率40 kHz)40 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80%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1.5.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参照《中国药典》2010
年版取吴茱萸碱对照品、吴茱萸次碱对照品、吴茱萸内酯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分别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吴茱萸碱0.15 mg、吴茱萸次碱0.1 mg、含吴茱萸内酯0.7 mg的溶液。
1.5.3 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日本资生堂公司CAPCELLPAK MGC18柱(4.6 mm×150 mm,5μm)。以乙腈-水-四氢呋喃-冰醋酸(41∶59:1∶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5 nm。
1.5.4 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吴茱萸内酯的含量测定 将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吴茱萸内酯对照品储备液稀释5、10、20、40、80倍,其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标准液混合在一起,各取50μL,用定量阀(20μL)进样,测定峰面积。以进样浓度C为横坐标(x),峰面积A为纵坐标(y)进行线性回归,构建的回归方程。按样品处理的方法处理好样品,分别测定各批样品的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吴茱萸主要成分含量检测结果
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吴茱萸内酯的检测的回归方程y为峰面积,x为检测物质的浓度(见表2),从R值可以看出,各回归方程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吴茱萸内酯的标样和吴茱萸样品的检测色谱图见图1。
从图3的样品峰可以看出,样品的分离效果较理想,用该条件分析主要成分的含量是可行的。
2.2 同一品种不同产地吴茱萸的主要成分含量测定结果
同一品种不同产地的吴茱萸样品,其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吴茱萸内酯的含量测定(重复3次)结果见图2,图3。从图2和图3可以看出,石虎品种在不同地区生长其药材成分含量差异较大,铜仁地区,新晃地区的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吴茱萸内酯的含量最高,而在浏阳地区稍低,在万载地区为最低,体现了强烈的地区差异。作为道地产区的贵州铜仁,湖南新晃可能是其最适宜生长区,而江西万载地区,由于海拔、温度等环境因子的不同,有效成分含量很低。
疏毛吴茱萸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吴茱萸内酯的含量以广西柳城、桂林两地的含量最高,而在铜仁,湖南娄底地区的含量一般,在湖南浏阳,江西樟树的含量均较低,也出现了较大的地区差异性。吴茱萸五个地区的样品的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吴茱萸内酯的含量都较低,以湖北咸丰、湖南湘乡稍高,浙江温州最低,但含量差异不大。与石虎、疏毛吴茱萸相比,吴茱萸含量低,地区间差异小,其道地产区不明显。
图1 样品含量测定色谱图Fig.1 Chromatograms of samples
图2 同一品种不同产地吴茱萸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的含量分析Fig.2 Evodiamine and Rutaecarpine contents analysis of Fructus Evodiae of the same species from different habitats
侯晓虹[13]等对34种吴茱萸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发现广西上林地区的含量较高;张雪琴等[14]的研究也表明,铜仁及广西的含量较高;宋亚芳等[15]的一测多评法分析结果也显示来自贵州等道地产区的吴茱萸成分含量较高,与该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吴茱萸的含量的高低还受到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如,浙江温州地区的吴茱萸含量最低,当地药农一般是吴茱萸花落后一周内进行采集,吴茱萸果实粒小、颜色绿,市场上较走俏,但分析发现其有效成分含量较低,这可能与采收过早有关。
2.3 同一产地不同品种吴茱萸的主要成分含量测定结果
对同一产地的不同品种的吴茱萸药材含量进行分析(重复3次),结果见表3。比较同一生态条件下不同品种的含量差异,更能有效比较不同品种的差别,有利于对更适宜的中药材品种进行选择。
由图可见,铜仁地区作为道地产区,三个品种中以石虎的含量最高,而吴茱萸的含量最低。浏阳地区的含量分析揭示了相同的趋势,其石虎品种含量最高,而吴茱萸含量最低。可见在这两个地区,栽培石虎品种可能更加合适,其次是疏毛吴茱萸品种。市场上有三种规格的吴茱萸药材,即小花、中花、大花,以小花品质较好。调查发现,小花主要是石虎品种,而大花主要是吴茱萸品种,通过研究发现,作为小花的石虎,其有效成分含量比大花的吴茱萸含量高。
图3 同一品种不同产地吴茱萸吴茱萸内酯的含量分析Fig.3 Evodine content analysis of Fructus Evodiae of the same species from different habitats
表3 同一产地不同品种吴茱萸药材的含量分析Tab.3 Contents analysis of Fructus Evodiae of different species from the same habitats
2.4 不同采收年份的含量测定结果与分析
2007年至2010年铜仁、新晃、浏阳的石虎样品含量测定情况(重复3次)见图4,铜仁地区的石虎样品,2009年含量最高,2008年含量最低,据调查发现2008年由于冰冻天气,铜仁的吴茱萸植株普遍受损,许多枝条被冰雪压断,这一年的含量比较低;而2010年基地无人管理,水肥供应不足,甚至吴茱萸成熟季节无人采收,含量较2009年低。新晃地区情况与铜仁较类似,但植株大多生长在农家土地边上,水肥较铜仁好,含量平均较高。浏阳地区石虎的含量呈现增加趋势,该地2003年引种栽培,有效成分含量有随树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在2009年,2010年含量均较高,可见石虎在栽种六年后(即2009年)成分含量达到较高的水平。
图4 不同年份石虎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含量分析Fig.4 Evodiamine and Rutaecarpine contents analysis of Fructus Evodiae in year of 2007 to 2009
3 讨论
3.1 同一品种不同产地的差异
石虎,疏毛品种在不同产区其药材成分含量差异较大。石虎在铜仁地区,新晃地区的含量最高,作为道地产区的贵州铜仁,湖南新晃可能是其最适宜生长区。疏毛吴茱萸品种以广西柳城、桂林两地的含量最高,判断广西地区最适宜疏毛吴茱萸生长,为其适宜产区。不同产地的差异大可能是道地性的一个表征,即道地产区含量高,非道地产区含量低。吴茱萸品种在不同地区其有效成分差异不大,且含量较石虎、疏毛吴茱萸低,吴茱萸不像石虎、疏毛一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性。
3.2 同一产地不同品种的差异
在同一产地,不同品种有效成分含量差异明显,因此作为特定产区,应选择最适宜栽培的品种,如铜仁,浏阳地区以石虎的成分含量最高,因此其适宜栽培品种是石虎。在特定产区选择合适的品种,有利于药材的品质和质量保证。
3.3 不同年份含量差异
2007年至2010年对铜仁、新晃、浏阳的石虎进行跟踪调查发现,浏阳地区石虎的有效成分随树龄增加而增加,成分含量较高的时期为栽种五年后的果实;铜仁,新晃地区的变化没有规律,但可以判断天气的影响较大,如2008年遭受冰冻灾害,这两个地区的含量降低。同时管理情况也对成分影响较大,如2010年管理情况较差,含量较低。吴茱萸药材,如果管理不好,其挂果少,挂果小,产量低,同时有效成分含量也低。
3.4 吴茱萸采收加工对品质的影响
吴茱萸不同产区由于栽培历史与天气等原因,各自形成一种采收习惯。通过实地考察发现,浙江温州,建德等地区,其采收时间较早,一般在7月中旬采完,药材色泽嫩绿,颗粒小,在市场上价格处于中上水平,但成分含量相对较低。江西樟树等地的吴茱萸栽培面积广,采收期一般在8月上旬,果实采收后晒干,其颜色黄绿,气味芬芳,尽管其有效成分相对其它地区较低,但在市场上极为走俏。而铜仁,新晃等地区,由于处于山地,且海拔高,其采收期一般在8月中旬,果实略显暗色;广西柳城的吴茱萸,药农一般在农历8月15日左右采摘,如我们调查的吴家树先生种植的吴茱萸(主要是疏毛品种),在中秋节采摘,此时吴茱萸果实呈扁形,心皮分成明显的五瓣,果实表面粗糙,颜色较枯暗,虽然此时期吴茱萸碱等有效成分含量较高,但因为药材成色不好,在出售中药商不愿购买。
3.5 吴茱萸品质的道地性分析
吴茱萸道地性即指产地的道地性,同时也是品种的道地性[16]。不同产地的同一品种差异大,如石虎在贵州地区品质好。同一产地的不同品种的差异也较大,如铜仁、娄底的三个不同品种差异明显。因此在考察吴茱萸道地性时,要选择吴茱萸某一个品种并从几个特定产区来分析其道地性。另外,各地采收加工的习惯对药材品质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160.
[2] 黄成就.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65.
[3] LIAO C H,PAN S L,GUH J H,et al.Anti-tumor mechanism of evodiamine,a constituent from Chinese herb Evodiae fructus,in human multiple-drug resistant breast cancer NCI/ADR-RES cellsin vitroandin vivo[J].Carcinogenesis,2005,26(5):968-975.
[4] SHIN Y W,BAE E A,CAI X F,et al.in vitroandin vivoantiallergic effect of the fructus of Evodia rutaecarpa and its constituents[J].Biol Pharm Bull,2007,30(1):197-199.
[5] UENG Y F,DON M J,JAN W C,et al.Oxidative metabolism of the alkaloid rutaecarpine by human cytochrome P450[J].Drug Metab Dispos,2006,34(5):821-827.
[6] 李紫微,胡莹,秦松云.重庆地区吴茱萸属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22(5):471-473.LI Ziwei,HU Ying,QIN Songyun.Investigation of Evodia J.R.et G.Forst.medicinal plant resource in Chongqing area[J].Resource Development& Market,2006,22(5):471-473.
[7] 袁清照,张水寒,李顺祥,等.吴茱萸道地药材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研究[J].中草药,2010,41(9):1534-1538.YUAN Qingzhao,ZHANG Shuihan,LIShunxiang,et al.Study on HPLC of fingerprint of genuine medicinal materials of Evodiae Fructus[J].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2010,41(9):1534-1538.
[8] 蔡光先,李顺祥,汪小兵,等.吴茱萸超微饮片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J].科技导报,2006,24(8):40-43.CAI Guangxian,LI Shunxiang,WANG Xiaobing,et al.Study on HPLC fingerprint of ultramicro Fructus Evodiae[J].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2006,24(8):40-43.
[9] DAN H,SHUN X L,GUANG X C,et al.Molecular authentic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using 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echnique of Fructus Evodiae[J].Biol.Pharm Bull.,2008,31(2):312-315.
[10] 曹亮,李顺祥,魏宝阳,等.吴茱萸RAPD体系构建及道地性遗传背景研究[J].中草药,2010,41(6):5-8.CAO Liang,LI Shunxiang,WEI Baoyang,et al.Optimizing RAPD reaction system and authentic genuineness related genetic background of Fructus Evodia[J].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2010,41(6):5-8.
[11] 魏宝阳,曹亮,李顺祥,等.吴茱萸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2,37(3):278-282.WEI Baoyang,CAO Liang,LI Shunxiang,et al.AFLP analysis of genetic diversity of Evodia rutaecarpa[J].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2012,37(3):278-282.
[12] 魏宝阳,曹亮,李顺祥,等.吴茱萸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J].中草药,2011,42(12):2523-2528.WEI Baoyang,CAO Liang,LI Shunxiang,et al.SRAP analysis on genetic diversity of Euodiae Fructus[J].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2011,42(12):2523-2528.
[13] 侯晓虹,于治国,徐赞美,等.34种吴茱萸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测定[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0,17(5):334-337.HOU Xiaohong,YU Zhiguo,XU Zanmei,et al.Determination of the contents of evodiamine and rutaecarpine in 34 Species of Evodia Rutaecarpa by HPLC[J].Journal of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2000,17(5):334-337.
[14] 张雪琴,周欣,王道平,等.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研究不同产地吴茱萸中生物碱成分[J].分析化学,2005,33(2):241-244.ZHANG Xueqin,ZHOU Xin,WANGDaoping,et al.Analysis of alkaloids in Evodia Rutecarpa from different habitats by liquid chroam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J].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2005,33(2):241-244.
[15] 宋亚芳,王智民,朱晶晶,等.一测多评法测定吴茱萸中吴茱萸内酯、吴茱萸碱及吴茱萸次碱的含量[J].中国中药杂志,2009,34(21):2781-2785.SONG Yafang,WANG Zhimin,ZHU Jingjing,et al.Assay of evodin,evodiamine and rutaecarpine in Fructus Evodiae by QAMS[J].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2009,34(21):2781-2785.
[16] 肖小河,夏文娟,陈善墉.中国道地药材研究概论[J].中国中药杂志,1995,20(6):323-326.XIAO Xiaohe,XIA Wenjuan,CHEN Shanyong.A review on research of genuine traditional chinese drugs[J].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1995,20(6):323-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