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深化路径思考
2015-03-18陈惠
摘要:当前市场经济体制正在不断的确立当中,而事业单位正在向市场化的方向迈进,事业单位中的财务管理工作也逐渐的将其重要的作用凸显了出来。由于我国财政方面的改革一直在向更深的层次发展,致使我国事业单位中的财务管理工作也相应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是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财政管理工作尚且存在些许问题,需要对其加以改进。
所谓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这种活动就是向社会提供一些公共性质的产品以及服务时需要消耗的单一性、无偿性的公众资源过程与结果。我国市场经济正在逐渐的发展完善,当前已经建立出了较为健全的收入、支出的管理模式以及会计管理的体制。但是怎样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够同发展需求相迎合,对财务管理的职能进行创新是当前需求考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概述
在我国事业单位属于一个具有服务型意义的机构,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为我国的各项事业提供健康发展的保障。相比与营利性机构而言,事业单位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并不会有物质财富上的直接创造,针对那些需要提供成本的服务仅仅也是收取最低限度的成本,因为事业单位的具体运营,主要来源于中央政府或者是地方政府提供的拨款,其次来源于部分经营收入或者是其他收入。由此可知,事业单位设立的财务部门同一般企业的管理部门在管理工作上并不相同,并且产生的问题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应当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特点与情况寻找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而使这些问题能够得到真正的解决,令这些措施能够产生实际的果效。
当前处于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事业单位中的财务管理工作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点关注。鉴于此,事业单位中的财务管理部门在进行具体的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对管理的目标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令事业单位具备的服务性质能够在实际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将事业单位具备的服务性充分的凸显出来,使公益事业的发展得到积极的推进,尽可能的降低管理成本,并在此同时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合理保证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合理保证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使财务管理工作能够在效率上得到显著的提升,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不断优化。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
其实事业单位中内部控制的工作存在的漏洞在于,会计岗位以及人员配置方面缺乏合理性,同时业务之间的交叉过于杂乱,每个员工所负责的工作较为复杂,且没有使其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因为会计事先和事情进行时以及事后监督检查的工作过于形式化,并且还有大量单位并没有设置内审的部门,那些设置审核机构的部门没有将其作用完完全全的发挥出来,使得单位内控制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二)资金使用效益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事业单位中一个群众公认的难题就是绩效考核问题。其原因就在与很难使用一个量化的衡量指标来确定事业单位的投入与产出,造成了事业单位在资金使用效益方面没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单单依靠事业单位的需求不计成本的来进行资金的投入,没有对资金投入产生的经济效益予以充足的考虑,最终导致资金在使用的效益上得不到提升。虽然事业单位并非属于物质生产的领域,但是从真正意义上讲,在市场经济中事业单位仍旧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之下,事业单位也逐渐实现了多样化的资金筹集,其中包括开展经营活动而得到的经营收入、有为了使事业计划得以完成而得到的事业收入或者是政府财政拨款,此外也有一些其他收入或者是借入的资金。
(三)财政预算管理体系存在缺陷
当前,主要是由财政部门来负责各项财政体制的改革,通常预算单位很少会参与进来,一般都是根据财政部门提出的要求被动的进行信息的提供。所以说现阶段的改革措施能够令财政部门在对预算单位进行外部的预算管理过程中得到很好地增强,但是预算单位却并没有因此而主动地采取一些措施帮助自身内部在财务管理水平上得以提升。其中一个首要的表现就是虽然政府的职能实现了转变,事业各个单位在逐渐下放事权的过程中逐渐获取到了更多的财权,但是因为效益性的考核得不到很好地实施,导致单位领导仅仅对怎样完成工作任务进行着重的思考,对成本问题通过不会予以顾及,也就无法谈及财务上的决策,使得财务工作仅仅是将重点滞留在依照预算实施收支控制这个层级上,并没使财政预算管理体系实现不断地进行自我优化这一功能。
令资金的运用实现不断地优化就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目的,其实现的过程就是通过对目标进行不断地调整以及对收支管理进行不断地的改进。这个实现的过程很大程度上依赖的都是收集与整理数量庞大的基础财务信息。可以说数据的全面、及时与准确的采集和分析能够从会计电算化与信息化建设上得到一个良好的平台,然而由于单位缺少财务职能,不能使相关的系统得到其应有的发挥与运用,而是单纯的用作对财政部门进行监督与管理的一项工具。
(四)管理理念较为落后
当前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部门的管理理念不够先进,依旧沿用以往传统的理念进行财务管理工作,造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同经济社会现状难以相融的状态。一些科学的、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并没有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得到应用,导致事业单位难以实现财务管理工作上的质的飞跃。此外,还会因为在实际管理工作中不能对管理信息进行准确的获取,以及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导致财务管理工作经常性的出现一些不科学、不准确的问题,导致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上出现了极大的问题。
(五)财务管理人员缺乏较高的专业素质
事业单位想要具备高水平的财务管理能力,就必须具备一支具有高水平、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专业队伍。然而由于事业单位划分在公务员范畴中,因而在聘用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过程中,往往统一采用事业编考试这种单一的形式进行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聘用。而使用这种方式进行人员的招聘并不能对应聘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相应的考核,也就导致了这些财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出现不规范管理的现象。此外,存在一些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员未对财务管理工作在重要性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相关人员并没有对财务管理工作形成正确的管理意识,进而导致整个事业单位未能因为财务管理工作得到高效发展的促进。
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深化路径
(一)内部控制制度上的深化路径
事业单位在对内部财务控制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对其有效性与实用性进行充分的思考。组织实施时应当将预算管理、组织结构以及会计记录这种重要的环节作为重点。具体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不相容职位分离控制法
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控制要求事业单位全面系统分析、梳理单位组织层级和业务活动中所涉及的不相容职务,科学划分机构职能与分工,合理设置内部控制岗位,明确不同部门或岗位职责权限,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从而形成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的工作机制。
2、内部授权控制法
事业单位根据常规授权和特被授权的规定,明确单位内部跟部门、下属单位、各岗位日常管理和业务办理的所授予权限的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应责任。事业单位应该在各级单位实施集体决策审批制度,建立科科学完善的集体决策机制,任何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见。完善的授权审批制度有助于明确权利与义务,层层落实责任,层层把关,帮助单位最大限度的规避风险。
3、归口控制法
事业单位按照管控事项的性质与管理要求,结合单位组织机构和岗位设置,在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和内部授权审批控制的原则下,明确单位各个业务的归口控制责任单位的控制方式。
4、单据控制法
明确经济行为的单位外部来源的报销凭证和单位内部表单的控制方式。单据控制从种类上来看可以分为单据控制和票据控制。单据控制实际上就是把支出事项的外来票据控制与支出事项的内部单据控制相结合,建立对单据的总体控制体系。保证交易事项真实、合法,避免虚假交易,使假发票没有市场。
5、会计控制法
利用记账、核对、岗位职责落实和职责分离、档案管理、工作交接程序等会计控制方法,确保单位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6、预算控制法
事业单位应该建立“以预算管理为主线,以资金管理为核心”的预算体系。预算是事业单位工作的起点和依据,是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核心环节,事业单位的所有业务最终通过预算管理衔接起来,从而实现预算管理的全过程控制。预算控制要求单位加强预算的编审、内部批复、执行、决算和评价四个环节管理。
7、资产保护控制法
事业单位资产购置、配置、使用和处置过程中对资产的保护,确保资产安全和使用高效。要求单位建立资产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制度,采取资产购置、资产登记、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处置报批等措施,确保资产安全完整。
8、组织控制法
在内部控制中组织控制是最为基础的部分,能够决定其他各项控制能够成功与有效。组织控制能够通过岗位设置、组织结构的设计、职权的明确以及职务的分工等各种方式上,直接实现了控制人员的目的。想要使事业单位对组织结构进行确立与完善,第一点需要做的就是分离出那些不相容的职务,也就是说将一些不相容的职务分配给个人或者是含有两名或两名以上人员的部门来担任,这样便能够实现相互之间的核对与牵制。
9、信息公开控制
事业单位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将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进行公开,让相关部门和公众知情的控制方法。公开透明是监督的最好方式。“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对于内部控制的执行而言,单位在执行预算时,需要对财务行为使用完善的内部控制进行制约。加强对重要岗位以及薄弱环节的控制,对责任进行细化处理,实现制度与人之间的互相制约。必须要将不相容的职务进行分开处理,令资金的安全得到保障。对所有的资产均需要定期的进行核对,实现账与账之间、账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切实相符。
(二)用科学的观念进行理财
想要同市场经济发展步调一致,事业单位中的各级领导以及主管人员需要对财经法规以及经济学的理论进行不断地学习,对财务管理具备的重要性予以深层次的认识,使管理意识与理财意识能够得到加强;在自身能够承受的风险范围内,对一些恰当的理财模式进行选择,实现科学理财与依法理财,使事业单位的财政管理工作能够逐步的迈向科学化与规范化。
(三)对财务管理人员加强专业素质的培养
应当认识到,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上,占据主要地位的就是财务管理人员。因此,想要令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得到高效的运行,必须要做的就是对财务管理人员加强专业素质的培养,同时在招聘财务管理人员的过程中相应的建立一些多元化的考试及考核制度,对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力进行核查,而不是单单使用事业编考核这一种形式进行招聘。此外,事业单位还应当需要相应的建立一些有效的激励机制,令管理人员能够得到自觉加上自身财务管理专业素质的鼓励,进而引导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建立起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使我国事业单位最终能够得到整体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财政方面的改革一直在向更深的层次发展,致使我国事业单位中的财务管理工作也相应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虽然当前已经建立出了较为健全的收入、支出的管理模式以及会计管理的体制,但是仍然需要在资金使用效益、财政管理体系与制度建设以及内部控制等方面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进,使我国事业单位的财政管理工作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