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教育公平问题探析

2015-03-18昉,邓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农村教师公平城乡

原 昉,邓 飞

(西安外国语大学 英语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8)

城乡教育公平问题探析

原 昉,邓 飞

(西安外国语大学 英语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8)

城乡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基本要素,也是关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城乡教育公平概念的理解和表征的介绍,探究了教育不公平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策略,以期为城乡教育公平问题提出新思路和解决的方法。

城乡教育公平;和谐社会;农村学校

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公平的核心要素。我们很难追溯到公平的起源,但是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集体共同劳作获取生活资料、共同所有,之后经过协商分配。这中间也许尚未发展到公平的概念,但是人们平等地拥有资源,没有不平等的概念。在古希腊时期,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记载,索伦统治时少数人被奴役,为了抗击贵族的压迫,人民发动起义以争取公平公正的对待。因而从历史的根源上看,公平是人类孜孜不倦追求的一项基本权益。我国城乡教育差距显著,这直接影响到了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实现。科学系统地分析城乡问题有利于找出恰当的对策,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一、城乡教育公平概念的理解

教育公平包含城乡教育公平、区域教育公平、阶层教育公平、校际公平等各个方面[1],其中城乡教育公平问题尤为突出。城乡教育公平是指城乡人民在教育活动中“人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和“人人公平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2]。这中间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起点公平是教育公平中最基本、最明显的标志。它涉及教育权利公平和教育机会公平,也就是要维护和尊重每个公民基本人权与自由发展,使得每个人都拥有受教育的机会。过程公平是指,在教育起点公平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制度、政策继续维护和体现教育公平,这中间涉及教育经费和资源的投入、学校的课程设置、师生的互动关系、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公平。教育过程公平的衡量标准是在受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是否有机会获得适合自身特点的教育。结果公平最终体现在学习者学业成就上的实质性公平,也就是说学习者学业成功并被社会接纳的机会是公平的。尽管学习者存在个体差异,但是大体都能够达到一致的学习水平、道德发展水平、能力水平,与培养目标相一致;与此同时,学习者的个性和潜能也能得到较全面的发展和发挥。这三个方面并不是静态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不断发展的过程。

二、城乡教育不公平现状表征

受教育是每个公民应有的权利和义务。我国城乡长期教育存在着不公平现象,广大农村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受教育的机会和人数与城市相比明显不足,具体表征如下:

1.城乡教育起点不公平

自我国九年义务制教育实施以来,农村儿童受教育的情况有所改善,但是由于农村教育制度不完善、不健全,使得农村儿童在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上没有与城市儿童看齐。反之,农村教育依然显现出低入学率、低升学率和高辍学率的特征。农村保守落后的教育观和面貌仍就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变,如重男轻女的思想,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因此女孩子没有享受男孩子一样受教育的机会。落后的经济水平造成许多家庭无法满足孩子求学的需求,尽管现在有一些补助,但是依然十分有限。加之城市聚集着良好的办学条件、教育经济投入、师资水平,而有的农村学校的校舍甚至还是危房,更别提图书人均拥有量、 实验仪器设备等,进一步造成农村教育质量落后,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学习水平差距大,无法享受同样的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这些不仅仅体现在高等教育入学率上,还体现在录取层次上,比如农村学生被本科和重点院校录的几率远低于城市学生。

2.城乡教育过程不公平

我国的历史发展、教育政策和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城乡教育过程上的公平性[3]。首先,教育资源的差距。城市的学生享有优越的教育资源,如图书馆、网络资源、实验基地、培训机构等,而许多农村学校甚至无法满足学生对于基本的校舍、图书、教学仪器等需求。其次,师资水平的差距。城市教师在师资力量、学历水平、教学梯队、教学经验方面远胜于农村教师。城市学校各科教师配备齐全,农村学校普遍缺少外语、计算机、音乐、美术等老师。另外,待遇的不公平也造成许多优秀农村教师流向城市,农村师资队伍不稳定,长此以往城市师资资源充足,农村师资资源匮乏,最终影响农村教育质量。再次,教育经费的差距。虽然近年来教育部对于农村教育的经费拨款逐年增大,城市农村经费差距有所缩小,但是差距仍然很大,尤其是偏远地区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极少。

3.城乡教育结果的不公平

正是因为教育起点和过程的不公平,所以造成了教育结果的不公平。第一,农村学生大部分集中在普通高等院校和地方院校。据统计,北大、清华、复旦等国内一流重点大学的农村生源仅占到30%,且这个比例在逐年下降[4]。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农村学校无论是在办学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远落后于城市学校,这势必造成农村学生学业成绩低于城市学生,进入一流大学的几率也更低。第二,农村学生在就业方面的差距。普通高等院校和地方院校学生在就业方面与重点院校相比处于不利地位。重点院校集中了一流的教学资源,因而在学生培养方面享受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普通高等院校和地方院校处于劣势。第三,社会机遇的差距。城市孩子从小就接触到更广泛的社会资源和人际资源,拥有较好的家庭背景资源,这使得城市孩子有着更好的社会根基。因此,为了取得成功,农村孩子需比城市孩子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

三、城乡教育差距原因分析

造成城乡教育的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究其根本可以归因于:二元制社会结构的制约,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教育观念的制约以及教育政策的制约。

1.二元制社会结构的制约

建国初期,我国对于城市和农村实施着不同的管理制度,倡导城市的率先发展。这样从社会结构的角度上,城市的发展比农村的发展得到更多的保障,最终农村发展远落后于城市。城市的学校得到重点的培育,而农村学校长期被忽视,引发了城乡教育的不公平的问题。

2.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是城乡教育不公平最根本的原因。一方面,城市经济发展较快、农村发展落后,这样使得许多单纯以农业为主要收入的农村家庭背负着沉重的负担。农村家庭首先要解决的是温饱问题,之后才会是教育问题,且许多家庭也无法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物质资源。另一方面,经济的落后造成农村教育经费尤其是中小学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教学资源和师资资源无法得到很好的保障,甚至有的地方常年拖欠教师的工资。长此以往,农村优质教师资源流向城市,农村学校不得不找代课教师承担教学任务,从而农村教育进入恶性循环,与城市教育的差距越来越大。现如今国家已加大了农村教育经济的投入,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问题,广大农村不得不走向发展新型农村经济的道路,增强自身经济实力,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3.教育观念的制约

滞后的思维意识和落后的教育观念使得农民让子女受教育的意识薄弱,甚至有人提出“读书无用论”,种地不需要高深的知识,全凭经验而为之。读书不经济实惠,无法带来直接的收益,还不如外出打工或者种地见效快。加上农村收入不高,很多人也无意花钱让孩子受教育。其次,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使得女孩无法拥有跟男孩子一样的受教育的权利,他们认为女儿最终是要出嫁的,成为别人家的媳妇,花很多钱培养女孩成才是一种赔本买卖,况且农活和家里的家务活也需要女孩子帮衬,这样就剥夺了女孩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再者,农村教育中,很少有人重视孩子兴趣和爱好的培养,认为培养孩子读大学已经很不容易了,没有更多的钱和时间培养孩子的兴趣,而且也希望孩子集中精力学习,认为兴趣和爱好都是无用的。这些教育观念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和学生全面的培养,最终在综合素质方面落后于城市孩子。

4.教育政策的制约

从教育政策上讲,城市孩子也得到更多的倾斜,比如高考录取、特长高考加分等。高考录取时,我们国家一直倾向于城市学生优先的原则。有的院校还在高考后加试外语口语复试,农村地区外语教师资源本身匮乏、教师整体素质不高,不管是发音还是词汇量,口语复试对于农村孩子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高考的特长加分一般农村孩子也很难获得,农村孩子更多的精力和财力还是集中在学业学习方面,没有更多的机会去发展自身的特长。

四、城乡教育不公平对策

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要素,也是弱势群体改善自身命运的重要方式。只有实现城乡教育公平,才能更好地调动城乡的人力资源,促进社会全面和谐的发展。当下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严重制约着社会的整体发展,我们应不断加强农村教育建设,具体对策如下:

1.加强政策和制度保障

借鉴他国成功教育经验、立足我国教育实践,从政策和制度上保障农村教育。现有的教育制度和法规还不完善,我们应不断修订,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不仅如此,我们还应普及相关的政策和法律知识,提升全民的受教育意识,保证农村适龄儿童都可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3]。另外,我们还应该改变双轨制社会的现状以及推进城乡教育制度一体化的进程[5]。双轨制社会是我们由来已久的问题,在双轨制下,城市发展得以重视,却忽视了农村的协调发展,所以我们应废除双轨制,大力改善农村教育落后的局面,为城乡公民提供公平、公正的教育机会。另外城乡教育制度一体化要求我们实现教育规划城乡一体化、教育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推进教育质量城乡一体化,以及推进评估标准城乡一体化[5]。通过政府的调节,从政策和制度层面推进城乡教育公平的进程。

2.优化配置资源

教育资源可以分为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物质资源包括教学设备、设施等,非物质资源包括师资水平、校园文化等。物质资源方面,我们要加强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加大购置图书、网络设备、教学实验器械等固定资产建设,为农村学校创设更好的办学条件。非物质资源方面,我们首先要加强乡村师资队伍建设。可以通过城乡教师轮岗,来实现城乡教学资源的互通。还可以加大免费师范生的比例,通过更多农村教师的培养,充实乡村师资队伍。亦可以通过省培或国培计划,给农村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提升自身水平。其次,提高乡村教师的工资待遇。现如今农村教师待遇普遍很低,有些地方工资多年未涨或是长期拖欠,这也是影响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原因。农村教师工资待遇应与城市教师看齐,甚至可以获得更多的国家补助,增强农村教师岗位的新吸引力,保障农村优质教师资源不流失。再次,为农村教师创设更多的个人发展机会。我们可以激发农村教师科研热情、推广现代化教育技术、完善培训体系等以便推进农村教师个人发展,提升个人的职业技能。

3.增加乡村教育投入

我国教育投入占据国民生产总值的4%,落后于发达国家的5%-6%。一方面,我们要不断增加教育投入的比例。另一方面,我们要对农村教育投入适当倾斜,比如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和生产力,加快乡村城镇化步伐; 加大和扩大乡村教育投入;吸引企事业单位、海外侨胞、个人对农村教育的资助,让农村教育先从硬件上发展起来,再实现软件上质的飞跃。

4.树立教育公平的意识

不管是政府还是个人,我们都应该树立教育公平的意识,将教育公平的意识贯彻到教育决策和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唤醒农民孩子争取自身应有的教育权利和机会,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城乡教育公平是社会民主化进程的标志之一,也是社会发展的体现,从而推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5.改革高考和贫困生救助制度

农村学生高考多被录取进入一般高等院校或是地方院校,尤其是农林院校、师范院校或是军校,因为这些学校专业比较冷门,学费收费较低,有的专业国家还有补助。所以从高考制度上,我们应适当扩大农村地区录取范围。同时还要有效控制学校学费的标准,为经济困难的农村学生提供生源地贷款,确保贫困农村学生受教育的权益。并且不断推行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和绿色通道制度,减轻贫困生的经济负担。

五、结语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要素,对我国教育发展和社会民主化进程有着深远的意义。在城乡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兼顾效益也要兼顾公平,科学合理地促进城乡教育的协调发展和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城乡教育公平的发展不仅仅可以减少社会矛盾,同时也是促进全民整体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实现教育公平的道路依然漫长,我们应不断协调各方面的矛盾,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公平实现路径。

[1]曹十芙.文化视阈下城乡教育公平问题归因[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27(18):97~98.

[2]屠凤娜.和谐社会视阈下实现城乡教育公平的策略[J].前沿,2010,(11):184~186.

[3]龚德才.促进我国城乡教育公平的策略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4(23):22~24.

[4]张向豪.我国城乡教育公平缺失的现状及原因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2014,(10):8~10.

[5]孙强.和谐视域下实现城乡教育公平的路径探析[J].教育文化论坛,2013,(2):30~33.

2095-4654(2015)02-0173-03

2014-11-21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城乡教育公平的现状测评与发展路径研究”(13JK0370)的阶段性成果

G521

A

猜你喜欢

农村教师公平城乡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
笨柴兄弟
城乡涌动创业潮
公平比较
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关于西部S省农村教师培训状况的调查报告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