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优质高产养殖技术(3) 饲养环境对肉鸡高产的影响
2015-03-18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蒋桂韬
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4 1 0 1 3 1)黄 璇 蒋桂韬
肉鸡优质高产养殖技术(3) 饲养环境对肉鸡高产的影响
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4 1 0 1 3 1)黄 璇 蒋桂韬
饲养环境好坏直接影响到肉鸡生长发育、生产性能、饲料转化率、死淘率和健康等。环境涉及温度、湿度、卫生条件、饲养密度、光照等,生产中环境条件的重要性常常被忽视,给动物造成不良影响。因此,良好的饲养环境是肉鸡生产成败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
鸡舍选址和布局肉鸡集约化饲养需要建设鸡舍,鸡舍的选址和布局成为环境控制的前提。①交通力求方便,但又不可离主干道过近,最少要距离400米以上,也不要接近次要公路,一般距离100~150米为宜。鸡场周围要僻静,应远离居民点、畜禽场、屠宰场和产生烟尘、粉尘及有害气体的工厂;最好附近有大片土地,以利于进行粪便处理。②低洼潮湿之处绝对不能建场,要选地势高燥、向阳背风的地方,最好朝南或东南方向,有一定的缓坡,以利于光照、通风和排水。地势不宜过陡,道路不能崎岖,地形力求方整,以尽量减少线路的投资,尽量不占或少占农田。③要有可靠和充足的水源,因为鸡场用水除供鸡群饮用外,还有鸡舍的消毒洗刷、环境的绿化灌溉、夏季的防暑降温以及职工的生活用水等,为确保水质洁净和人禽健康,还应请有关部门对水质进行化验。在炎热的夏季,鸡的饮水量为采食量的4倍,1只肉鸡每天饮水在400毫升左右。打井的地点、深度和管理要合适,抽水机具和自控仪表系统要可靠,以保证持续不断地供水。
舍内环境控制①温度是最重要的环境要素。在育雏期,雏鸡的抵抗力较差,必须进行人工供温。低温会导致生长前期肉鸡死亡率上升,尤其是1~7天死亡率随温度降低明显增加。高温环境引起采食量下降、饲料转化率下降从而导致肉鸡生长减慢。此外,温度还影响免疫机能,高温导致肉鸡的免疫性能下降,死亡率增加。一般育雏期室内温度以32℃~34℃为宜,也可以将鸡雏入舍前温度作为本批鸡雏最初育雏的参考温度。②湿度即空气中的含水量,适当的湿度与鸡只正常发育密切相关。湿度大,鸡舍潮湿,垫料易霉变,细菌繁殖快,鸡易感染大肠杆菌、球虫、霉菌等病菌。高湿使鸡只体内热量容易散失或散不出去,前者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后者往往造成热应激或中暑,严重者造成疾病的发生或死亡;湿度小,鸡舍干燥灰尘大,鸡易发呼吸道疾病,其次鸡只体内水分大量散失,饮水量增加,采食量减少。因此,我们建议幼雏期舍内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70%,中雏应保持在50%~60%。为保持鸡舍地面干燥,湿度适宜,饮水器具应放在适宜的位置。③鸡舍空气内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氨气、带有恶臭气味的硫化氢及空气中粉尘。有害气体中对鸡群危害最大的为氨气,若舍内氨气浓度上升,会造成鸡只瞎眼,损害呼吸道黏膜,使病原微生物易于侵入,减弱鸡对疾病的抵抗力。舍内的气体质量控制对鸡场的疫病防治至关重要,在设计环境安全型鸡舍时,冬季通风和氨气浓度控制是鸡舍环境控制的重要环节。因此,在保持舍内温度前提下,加大通风量,通风换气,以保证舍内氧气含量。换气是为保证室内空气新鲜,由于鸡的体温高,3周龄以上肉鸡要以通风为主,通风的原则是掌握舍内温度不低于21℃即可。对此,在建鸡舍时就要设通风装置,便于调节室内空气。④光照是影响肉鸡健康和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光照一方面使鸡方便采食,另一方面能促进鸡只的性成熟。育雏初期小鸡的视力较弱且不熟悉鸡舍内的环境,必须给予充足的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以使小鸡尽快地熟悉环境,找到水、料。光照过度对肉鸡也是有害的,光照强度过大,会降低鸡只增重,增加好斗行为。不论何种鸡舍,3日龄前要采用24小时光照;3日龄后,每天18小时光照,每周减少半小时,逐步接近自然光照。
肉鸡高产除了考虑以上各饲养环境因素外,还需重视鸡舍建筑时场址的选择、鸡舍的布局、供水系统、供暖系统、供电系统、供料系统、防疫系统和环境控制系统等。饲养环境对鸡群高产的影响有时是单一因素起作用,但更多的情况下是多种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导致鸡群生产性能下降。改善肉鸡饲养环境,既提高了对疾病的抵抗力又达到了高产的目的。(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