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泉州公路养护技能工短缺的分析与对策

2015-03-18福建省泉州市公路局苏绮平

财经界(学术版) 2015年14期
关键词:记录员工勤公路局

福建省泉州市公路局 苏绮平

一、泉州公路养护技能工的现状与分析

泉州市公路局现辖公路站58个,管养里程2152公里,拥有各类机械设备672台套,其中扫路车、沥青摊铺机、沥青洒布机、振动压路机等养护机械512台(辆),汽车160辆,机械操作人员235名,记录员51名,出现了一人操作多个机种和个别公路站记录员空缺的现象,在半年度普修和年终普修等生产繁忙季节,技能工短缺已经严重影响了养护工作的进度。2014年泉委编办对泉州市公路局重新核定编制数为1590名,其中养护工勤1123名。截止2014年底,在编养护工勤695人,缺编428人。造成养护技能工短缺的主要有以下因素:

(一)客观因素

1、体制制约

一段时间以来,公路体制改革的呼声不断,政府设想对公路部门实行管养分离,将公路养护推向市场化。但鉴于公路养护具有公益特性,推向市场化的改革至今举棋不定,在这样的情景下,泉州市公路局自2002年以来就停止招聘养护工勤人员,包括养护技能工,除了少数从其他事业单位调入外,养护工勤人员一直没有补充,技能工数量只减不增。

2、技能工退休或流失

一线养护工勤人员,包括技能工年龄结构偏大是泉州市公路局的一大特点,目前在岗的男技能工46-55岁109人、女技能工41-45岁26人,占技能工队伍中的47.2%。最近几年,平均每年退休的养护技能工人数在10人左右,还有个别技能工因工作变动或其他原因离开公路养护技能岗位,致使部分公路站已经出现了无后备的机械操作人员和记录员状况。

3、人员与机械增量不同步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路路面宽度的不断扩大,公路交通量的剧俱上升,为提高公路养护安全生产系数,要求公路养护必须增加养护机械数量来加速养护机械化进程,提高机械化养护水平,确保养护生产安全。养护机械从2005年底的192台(辆)到2014年底的672台(辆),增加了480台(辆);而近十年来通过共计六期的特种机械操作技能培训,培养和新增机械操作人员仅有280名,这两者相较之下,技能工的补充数量远远赶不上养护机械增加的数量。

4、待遇偏低编外技能工不稳定

公路养护具有作业环境差、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的特点,由于受公路养护经费不足等客观因素影响,单位对编外聘用的技能工确定的工资标准偏低,如持有汽车A证驾照的人员每月工资为3500元,低于社会上同行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因此,大多数现聘人员存在流动性、随机性大的隐患,一旦发现有更好的需求单位便会立即跳槽,造成技能工队伍的不稳定。

(二)主观因素

1、缺乏长远的发展思想

从公路养护的长远发展来看,积极培养好公路养护后备技能工至关重要。但是,由于公路养护管理主体对培养后备的技能操作人员认识不足,缺乏长远的发展思想,认为只要现有的技能工能够应付日常生产就够了,没有必要花费精力培养后备的技能操作人员。

2、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不强

公路养护是一项又脏又累的野外工作,对技术要求又高,同时兼具较高风险系数,而其社会地位较低,工资待遇也不如社会上同类职业人员,容易造成技能工心理失衡,挫伤工作积极性,加之有些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不强,过于强调个人得失,认为兼任汽车驾驶或者记录员,工作量大,补贴又不高,不划算。因为兼任汽车驾驶,上路作业时需要自己开车,在施工路段停车后还得参加养护施工;而兼任记录,不仅同样要参加公路站的公路养护,还得加班填写内业资料,压力较大,导致了部分职工虽然具备机械操作或记录员业务能力,但不愿从事相关岗位工作。

二、解决公路养护技能工短缺的对策

(一)争取政策上的支持,向社会公开招聘

公路养护是一项提供公共服务并且非营利性质的公益事业,只有培育一支技术全面、思想过硬、执行有力的队伍,才能更好地构建“畅通、安全、舒适、美观”的公路交通环境。管理主体应主动向政府有关部门沟通,阐明公路养护技能工短缺严重的状况,争取获得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采取公开、公正、择优录取的办法,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一定数量的技术工人。

1、招聘对象

公路养护具有特殊性质,养路工越是在台风暴雨、冰霜严寒的恶劣天气,越是要上路巡查作业,疏通水沟涵洞,去除路面冰层,清除路障等,确保行车安全畅通。所以对招聘对象的要求是思想素质过硬,能够适应野外作业和繁重体力劳动,具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招聘对象主要面对部队退役士兵和技工学校毕业生。

2、技能要求

针对公路养护机械操作岗位和内业资料编制岗位的要求来确定招聘条件和标准,保证录用人员与岗位实现最大限度的匹配,使得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鉴于对所招聘人员的机械操作能力和内业资料编制能力的要求高于其学历设定,考核的内容可以采用“笔试+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式。

3、定向培养

与省内相关中职或技工学校签订在职培养合作协议,通过单位推荐等途径,采取单独编班、每年集中调训一段时间等方式进行为期两年的在职延伸培训,确保学员成为单位技能骨干人才。

(二)提高技能工补贴,激发工作主动性

根据技能工的实际劳动,适当提高其岗位补贴。单位可以从奖励性绩效中提起部分增加技能工的岗位补贴,吸引更多的职工加入技能工行列,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通过退休返聘举措,缓解用工紧张局面

从事公路养护职业的职工男55周岁、女45周岁就可以办理退休,然而,在目前已退休的技能工队伍中,仍有一部分身体强健,完全可以继续操作养护机械或者编制内业资料,充分发挥自己的技能和经验,所以,只要征得本人同意,完全可以返聘他们继续为公路养护事业服务。

(四)完善编外招工办法,扩大招聘范围

制定规范的编外用工招聘办法,改变由公路站直接面向周边招聘临时技能工的简单做法。市局要定期组织人员下基层实地调研分析,根据各公路站养护技能岗位人员的年龄结构和实际状况,明确招聘条件和要求,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一定数量的编外技能工作为后备力量。也可以由各分局根据实际情况,直接公开向社会招聘编外技能工,扩大招聘范围。

1、建立健全编外用工制度

对技能工的管理严格实行合同管理,签订用工合同,同时要妥善衔接好制度与法律关系,完善《编外用工管理制度》、《公路小修养护管理办法》和《公路小修工程费制实施办法》等,把技能工的收入与养护业绩挂钩,实施奖惩兑现,以保证养护质量。

2、培养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

要转变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为编外临时工缴纳三险一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基本做到同工同酬,稳定养护工人队伍,培养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确保所有职工都能得到尊重和保护。

(五)注重长远规划,培养后备技能人员

养护机械化和管理标准化是当代公路养护的主流,技能人员作为养护机械操作者和内业资料编制者,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后备技能人员的培养与单位的发展息息相关,不能只考虑眼前的利益得失,要将眼光放得长远一些,加强养护人才规划、招聘、配置、培训、开发及薪酬管理工作,确保公路养护技能人才后继有人。

三、结束语

随着公路养护机械化程度和内业管理标准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技能工在养护生产中所处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应该把技能工的培养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与此同时,只有抓紧解决好技能工供求失衡的问题,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充分发挥养护机械设备的作用,高效率、高标准完成公路养护任务。

[1]雷继锋.机驾人员不足的分析与对策

[2]李招菊.公路行业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存在问题的思考与对策[J].商情,2014.02

猜你喜欢

记录员工勤公路局
高校工勤技能人员人事档案履历分析与管理策略
快来和小小记录员一起围观家乡新变化
工勤员主管与护士长协作对手术室管理质量的影响
有趣的科学课
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省直事业单位工勤人员转岗聘用工作的通知
时间记录员
提高事业单位行政工勤人员素质的若干思考
“破”与“立”——福建省泉州市公路局依法护路新探索
登高方觉天地厚 继往开来谱新篇——云南省临沧公路局发展回顾与展望
耀眼的橘红色——河南省焦作市公路局养护工区养护机械队速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