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中小企业的股权融资

2015-03-18武汉市第一商业学校李建平

财经界(学术版) 2015年14期
关键词:创业板三板股权

武汉市第一商业学校 李建平

一、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一般意义上,融资包括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前者主要是信贷(包括商业银行和民间机构),后者主要是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

(一)间接融资,艰难与风险

商业银行基于稳健经营和资金安全的前提,信贷投放的主要对象依然是央企、地方国企、大型民营企业等实力雄厚、经营稳定、偿付能力强的单位,中小企业很难获得来自商业银行的贷款,即使少数企业的贷款申请获批,其利率水平一般较基准利率需上浮30%甚至更多,且额度非常有限。对于银行信贷,中小企业更多时候是既难可望,亦不可及。

民间信贷方面,虽然近两三年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正规的小额贷款公司在经济活动中发挥了越来越多的正面作用,但民间借贷的年利率一直处于25—30%的高水平,在当前的实体经济环境下,这种利率水平超过了大多数企业的毛利率。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民间信贷尽管相对容易获得,但其成本是难以承受的,一旦过于依赖,其资金链将处于高风险之中,从而危及企业健康发展。

(二)直接融资,门槛与机遇

2009年之前,无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还是深圳证券交易所(包括中小板),对于上市公司IPO始终设有较高的门槛,大多数中小企业很难达到上市所要求的财务条件。而随着2013年后创业板的成熟和新三板从试点到全国的推广,股权融资的门槛开始明显下调,中小企业股权融资的新机遇开始降临。

更具标志意义的是,2013年7月颁布的金融“国十条”明确将资本市场作为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核心载体,而自此以后,沉寂多年的A股开启了一波曲折反复、延续至今的上涨趋势,并在2015一季度步入高潮。与此同时,“注册制”这一划时代的上市制度即将落实推行,越来越多中小企业将借助这一政策进入资本市场,在获得融资的同时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需要说明的是,国内的企业债券市场尚处于发展中,由于运作不规范、监管难度大、风险偏高等诸多原因,发展势头相比试点之初明显放缓,中小企业很难参与其中。

二、中小企业股权融资的渠道

(一)最热门的渠道——创业板

截至2015年3月,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已经超过400家,总市值接近4万亿,创业板指数自设立以来累计涨幅150%,市场近期的日成交量达1000亿以上,乐视网、华谊兄弟、东方财富、蓝思科技、碧水源等多家知名企业置身其中,是2013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最为热门的板块。

经过修改和完善,目前创业板上市条件中最难的财务门槛已进一步降低,即“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一千万元;或最近一年盈利,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五千万元”,并极有可能进一步调低。因此,部分具备一定规模的中小企业有望通过创业板完成股权融资,并借助牛市获得相当高的资本市场溢价。

虽然目前制度下能通过创业板融资的企业数量仍非常有限,但注册制已基本可以确定在2015年推广实施,能获得上市资格的公司数量将成倍增加,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有望分享资本市场的盛宴。

(二)最具潜力的渠道——新三板

新三板全称为“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主要针对中小微企业,范围已由北京中关村、天津滨海、武汉东湖、上海张江扩大至全国。截至2015年3月,挂牌公司超过2000家,总市值达6000多亿,指数自设立以来累计涨幅100%,参与的投资者日益增加。

相比创业板,新三板市场无财务门槛,公司续存两年即有望获得上市挂牌资格,仅2014年就有超过1000家公司挂牌交易,无论是当前的容量还是潜在的容量都非常大,而且未来有可能与创业板市场形成对接,即优秀的新三板公司直接转板创业板。

因此,对于大多数规模有限、盈利不稳的中小企业而言,这个市场将是最具潜力的股权融资渠道,需要积极的响应和主动的运作。

(三)最神秘的渠道——风险投资基金(VC)

2013年以来,移动互联网、智能设备、电子商务、节能环保等一系列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以往不受大众关注的风投基金开始浮出水面,而随着国家对个人创业和企业创新的鼓励和扶持,风投基金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目前,风投基金的内部运作和投资方式仍处于半透明状态,无法准确获悉其如何进行投资决策,但其市场行为始终保持活跃,尤其对于新兴产业中创新型企业的投资,非常积极主动,且手法灵活,对企业发展帮助明显。从早年的阿里巴巴、腾讯科技到如今的京东商城、嘀嘀打车等,都是通过风投基金实现企业早期的快速发展和市场扩张,而目前活跃在互联网细分行业的中小企业,大多数背后都有着风投基金的身影。

因此,对于从事新兴产业的中小企业而言,选择风投基金是早期发展过程中进行股权融资的有效渠道之一,而展示企业的创新能力是获得其认可的最重要条件之一。

(四)最直接的渠道——员工持股

任何形式的外部股权融资,都会稀释企业控制人的股权份额,从长期看,这可能会制约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发展战略。尤其当企业发展到相当规模并具备较高市场地位时,因企业创始人、企业管理层、战略投资者之间的矛盾导致企业内斗的案例并不少见(如雷士照明、上海家化等),对企业发展、社会形象和投资者信心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中小企业在进行股权融资时,可以考虑向内部员工发行股份,在获得资金的同时让员工分享企业发展的红利,并起到凝聚团队、集中股权的作用。这种方式简单直接,激励效果明显,缺点则在于融资额度相对有限,且要求员工具备较高的忠诚度。

猜你喜欢

创业板三板股权
新形势下私募股权投资发展趋势及未来展望
三季报净利润大幅增长股(创业板)
三季报净利润大幅下滑股(创业板)
什么是股权转让,股权转让有哪些注意事项
创业板上半年涨幅前50名等
定增相当于股权众筹
新三板十大主办券商
PE为什么要上新三板?
拆VIE,上新三板
2015新三板创新公司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