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速公路服务区成本控制的问题及对策

2015-03-18江苏京沪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周莉

财经界(学术版) 2015年14期
关键词:服务区高速公路标准化

江苏京沪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周莉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顾客导向、现代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环境变革,使企业管理者越来越关心“以怎样的方式赚钱”,即:既要为顾客创造价值,同时也要为企业股东创造财富。在这种情况下,加强企业成本控制至关重要。成本控制是企业成本管理的核心,成本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效益。

高速公路服务区是高速公路企业的附属配套设施,是为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驾驶员、乘客等提供服务的特定区域,是高速公路企业下独立核算的单位。其经营的项目主要有餐饮、商品销售、汽车修理及维护。从服务区经营的这些项目来看,都不属于复杂的业务,在管理和经营上都可以找寻到一些途径,利用其他企业在成本控制上取得的一些经验,来对服务区的成本控制加以管理,应该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但事实是,许多高速公路上的服务区并没有实现很好的经济效益,而更多的服务区却在亏损的局面下经营多年。分析高速公路服务区亏损的原因,成本控制不能有效的实施是高速公路服务区存在的最大问题。

(一)管理落后,存在着“秋后算账”和“死后验尸”的做法

高速公路服务区是高速公路企业的附属单位。高速公路企业对服务区的管理更多的是“秋后算账”和“死后验尸”的做法。对于高速公路企业来说,如何充分发挥高速公路快速、安全、舒适、经济、畅通的效能,保证高速公路行车速度快、通行能力大、设施完备,建立集中、统一、高效的现代化管理才是其最根本的任务。而高速公路服务区更多的是担负着社会效益的功能,主要是为司乘人员提供休息、就餐、购物、车辆维护等方面的业务。在经济效益方面,高速公路企业却疏于对服务区的管理。往往是在审计事务所进入到服务区之后才能发现问题。

(二)制度缺失,在预先控制和过程控制方面无法可依

高速公路企业对服务区管理过程中,没有建立起一套规范完整的成本控制制度,特别是在预先控制和过程控制方面更是无法可依。例如在人员的设置上,服务区就没有一套规范的用工制度,在一些岗位上存在着人员过剩的问题,这样就直接导致了人工费用的增加。还有在服务区虽然执行着预算管理制度,但服务区的管理人员为了能让经费使用的更宽裕,总会尽可能的多报费用,增加了一些不必要的成本付出。审核制度的不健全,也会导致成本的增加,失去了成本控制的应有作用。

(三)意识淡薄,严重阻碍着成本控制的落实与决策

高速公路企业对于服务区的考核大多停留在收入指标的完成上,而对于成本控制则采取毛利率和定额指标的管理方法。这也就导致着服务区的管理人员也不重视成本的管理,单纯追求收入指标的完成。甚至为了完成收入指标,还会将商品按零利润销售,以达到提升和多拿奖金的目的。服务区的管理人员无成本控制意识,无节能降耗、增收节支的自觉性。“降本增效”只是他们口中的一句不断重复的口号。而服务区的员工对成本控制的意识也相当淡薄。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员工工资一直采取“同工同酬”的做法,这就给员工造成了一种感觉,不管工作做好做坏都一个样,做多做少工资都一样的多,员工们将服务区当成吃“大锅饭”的地方,对服务区的资产“随意浪费”或者“顺手牵羊”,这些都严重阻碍着成本控制的落实与决策。

二、高速公路服务区成本控制的对策

(一)对服务区各项作业标准化设定

标准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它是企业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它促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各项管理工作达到合理化、规范化、高效化,是成本控制成功的基本前提。高速公路服务区在成本控制过程中,加强以下四项标准化的管理极为重要。

第一,计量标准化。人员数量的标准化对于服务区来说极其重要。一个有效的管理必定会将人员的安排达到充分利用,而不会出现人员闲置的问题。另外服务区经营活动中的商品的数量也应运用科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测定,既要保证服务区业务的正常运营,又不至于造成库存积压,出现滞销商品。服务区只有对商品的数量确定一个统一计量标准,保证基础数据准确,才能真正做到成本控制。

第二,价格标准化。高速公路服务区成本控制过程中要关注商品的标准价格,不是最低的价格就是标准价格,当然也不能选择价格高的,这不利于成本控制,这是一个度,控制好这个度,是成本控制运行的基本保证。

第三,质量标准化。众所周知,质量是企业的保证。服务区的商品都是外部采购的,如果一味的强调成本控制,只购进那些质量差的商品,这虽然降低了成本,但产生的后果将不堪设想。高速公路服务区直接服务的对象是司乘人员和车辆,如果失去了质量的保证,人员的健康会受损,车辆行使也有可能得不到保障。

第四,数据标准化。成本核算方法的准确无误,也是服务区成本控制的一项保证。不正确的成本核算方法会导致数据的不准确,也就无从谈成本控制。高速公路企业要为服务区制定成本的核算范围;明确成本报送人和入账人的责任,做到数据报送及时,入账及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成本核算结果的准确无误,从而为成本控制提供依据。

(二)用制度完善服务区的成本控制建设

制度是就是企业通过规章、准则来规范和限制企业中所有管理者和员工的行为。制度是企业的根本。没有制度建设,就不能确保成本控制的运行,也就无法保证成本控制的质量。高速公路企业在为服务区制定制度时,在预先控制和过程控制方面应着重加强制度的建设,这其中应包括用工考核制度、预算管理制度等。用工考核制度应规范员工的岗位,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使员工能够在工作中找准位置,明确职责。预算管理制度要明确服务区预算编制的步骤,通过对经营目标的分解和细化、结合服务区的经营特点以及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对销售预算、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间接费用预算以及期间费用等方面进行规范,并通过多轮、逐层审查、平衡,从而强化服务区管理人员的职责,更好地保证成本控制的执行。

(三)树立全体员工的参与意识

要做到有效地控制成本,必须使企业所有人员对成本管理和控制有足够的重视,把成本意识、成本观念贯穿到成本管理的各个领域,让成本意识深入人心。这就要加强对高速公路服务区员工的培训,让每个职工都自觉把自己置身于增产节约、增收节支活动中,只有动员起全体员工参与到成本控制中,才能保证成本控制的实行。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服务区管理人员的成本意识,这是强化服务区全员成本意识的关键,“上梁不正下梁歪”这句话也许不是太适用,但也说明了,如果一个单位的管理人员没有成本控制的意识,也就难以保证员工成本控制意识的增强。高速公路企业应当建立起与成本控制制度相关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靠激励与约束的方式来调动员工控制成本的主观能动性,将节约成本与控制者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从而达到全员的参与成本控制的目的。

通过以上分析,高速公路企业在对服务区实行成本控制时,不仅要在事后加以控制,更重要的是在事前、事中加以控制。高速公路企业要立足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去寻求控制服务区成本的思路。事前为服务区制定成本控制制度,并据以制定各项节约措施。事中监督检查服务区是否执行成本控制制度,根据成本指标,审核成本开支和资源的消耗,监督成本的形成过程。事后确定服务区的成本差异,分析成本差异的程度和性质,确定差异形成原因和责任归属,然后消除不利成本差异,挖掘潜力,达到成本控制的目标,提升控制力度,保障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健康快速的发展。

[1]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高级会计实务[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年

[2]美国管理行政学院著,莫正林译员.成本控制最佳实务[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

猜你喜欢

服务区高速公路标准化
标准化简述
高速公路服务区信息技术的应用
为什么高速公路上不用路灯照明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服务区消费那些事儿
建言高速公路服务区实现“双提升”
高速公路与PPP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高速公路上的狗
交通运输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