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语症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2015-03-18饶颖何小俊
饶颖 何小俊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干部保健处,湖北 武汉430060)
·综 述·
失语症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饶颖 何小俊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干部保健处,湖北 武汉430060)
失语症 ; 康复治疗; 护理
Aphasia; Rehabilitation; Nursing
失语症是脑血管疾病、颅脑损伤的常见并发症,是因脑损害引起的语言能力受损或丧失,即因大脑的局灶病变导致的获得性语言障碍[1]。随着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失语症的发病率亦逐渐升高。失语症影响患者的日常语言沟通和交流能力,降低失语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失语症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带来了极大压力,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在失语症患者脑卒中后急性期,在每天持续24 h的照护中,护理人员有机会及时发现患者的语言缺陷。因此,在护理失语症患者时,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其一般护理知识,还应掌握失语症康复护理相关知识。现将失语症康复护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失语症的康复机制
长期以来,医学界对于失语症的康复机制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大脑可能采取两种方式来恢复失语:(1)病损侧(多为左侧)大脑半球语言网络的结构修补或重建。(2)对侧大脑半球相应代偿区域语言网络的激活[2]。在这两者之间,前者似乎起主要作用,尤其在急性期间。但是失语症处于慢性期或者病损侧大脑半球语言区域的功能完全不能恢复时,会出现对侧半球语言区域的激活,这对于失语恢复也有作用[3]。失语症的恢复主要有功能代偿学说和功能重组学说[4]。功能代偿学说是指某些神经细胞代偿受到损伤的神经细胞功能;功能重组学说是指利用其他神经通路,用不同的方法来完成被破坏的神经结构所承担的功能[5-6]。失语症康复的理论基础是大脑可塑性学说。神经元网络广泛分布于大脑两半球是语言恢复过程中功能重组的基础;大脑某部位受损后,与它相邻的部位和功能相近部位的功能就会增强,它们的工作量也会相应增加[7]。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极大的可塑性,神经元死亡虽不能再生,但其周围的神经组织可以通过轴突的再生和发芽,可使去神经支配的组织重新获得神经支配各种功能并在脑内具有多层次的调控能力,人脑在执行某一功能时,有许多神经环路和中枢参与,如果执行这一活动的主要区域受损,这个功能的执行将转到未受损的其他或临近神经元及神经通路上,使原有的功能得到恢复[8-9]。因此,失语症的康复机制是病损侧或是对侧未受损伤的大脑部分语言网络的结构修补、重组和代偿。
2 失语症康复的影响因素
2.1 损伤部位 损伤部位是影响失语症恢复最重要的因素,如语言功能区损伤引起的失语症往往预后欠佳;失语症的严重程度与病灶体积有关,但恢复程度与病灶体积不呈正相关[10]。
2.2 失语症的类型决定其转归和演变方式 命名性和传导性失语的预后较好,经皮质性和Broca失语次之,而 Wernicke失语和完全性失语预后较差[11]。演变方式一般为流畅性失语综合症的患者发展成更轻微的流畅性失语类型;非流畅性失语类型则发展成流畅性失语类型;完全性失语类型可采取任何一种途径,命名性失语可能是各种类型失语症的最后转归[12]。
2.3 失语症的原发病 如脑出血引起的失语症比脑梗死引起的失语症预后要好;脑叶出血引起的失语症会随着血肿的吸收而恢复;外伤引起的失语症会因远隔功能抑制的消失和皮质低灌注、低代谢的改善而恢复[11]。
2.4 利手的影响 左利手和混合利手患者比右利手患者恢复得快而完全,因左利手患者有较多功能是由双侧大脑半球执行的,有更多的潜能可供调用,右利手但有左利手家族史的患者比没有家族史的患者复得要好[10]。
2.5 心理因素 患者是否对康复治疗抱有积极的态度也对失语症的康复具有很大的影响。由于失语症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交流缺陷,日常生活和工作都发生了改变,使失语症患者产生抑郁情绪,现代临床康复治疗中发现,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抑郁情绪问题已经非常突出。所以在积极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同时,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对疾病预后有重要积极的影响[13]。
2.6 康复治疗开始时间 早期进行康复治疗、确定每天合适的治疗时间能够使康复效果最大化。王荫华[14]有关急性脑血管病失语症研究认为越早开始语言康复训练效果越好。有关早期康复介入的时机,缪鸿石等[15]认为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48 h后、GAS评分在8分以上即可开始进行。丁旭峰[16]对不同时间窗Schuell 刺激疗法联合高压氧舱治疗对脑梗死所致运动性失语患者言语功能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发现,早期康复治疗能显著提高运动性失语患者言语表达功能,降低致残率,以发病后24 h内开始康复治疗疗效最明显;越早(<24 h)进行康复治疗,患者的言语功能恢复越好,而在发病14 d后,随着病灶内神经细胞增生减缓或停止,小的梗死灶演变成软化灶,大病灶则形成由胶质包裹的液化腔,此时再进行Schuell 刺激疗法及高压氧舱疗的效果明显减弱。患者每日的训练时间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状态决定。状态差时提前结束;状态良好时可适当延长训练时间。还需与患者的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的训练时间进行统筹安排。多频率短时间的训练比少频率长时间的训练效果好。另外要密切观察患者行为变化,一旦有疲倦迹象出现时及时调整训练时间及训练项目,安排适度的言语训练强度[17]。失语症的康复治疗,应该根据患者的状况,为失语症患者提供不同强度的个性化语言康复训练,尽可能的提高其语言功能。
2.7 其他因素 失语症的康复还受其他多种影响因数的影响,如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失语症的严重程度等。有学者[18]认为,女性语言机能恢复较男性快,受教育程度越高,语言机能恢复较文化程度低者越好,因其接受对文字的理解与书写、计算能力等刺激,文盲或普通话不标准的语言恢复能力较差。合并失用、失认、痴呆、记忆力、智力障碍、严重的视力、听力障碍等效果差。目前有关性别,年龄及其他因素如利手、病灶部位及病变大小等对失语症恢复的影响尚存在争议。周丽[19]对34例患者的文化程度、年龄及发病时的失语严重程度与语言能力恢复程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只有发病时的失语严重程度与第6个月时的恢复程度有影响。与此相一致的是,Pedersen等[20]在有关脑卒中后失语的类型、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研究中,结果表明失语症的最初严重程度和脑卒中的最初严重程度可以预测失语症的预后,而年龄、性别、利手、失语症的类型与预后无关,并指出对脑卒中严重程度的总体评定有助于提高对脑卒中后失语症预后判断的准确性。
3 失语症的康复
失语症的康复包括自然恢复和语言治疗(包括功能训练和药物治疗等)。失语症自然恢复是指没有进行正规言语治疗,仅用常规挽救生命的措施、药物治疗及家庭社会支持下,就能看到语言能力的改善[21]。
3.1 自然恢复 Johnson等[22]认为,自然恢复的机能可能是:(1)替代,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一个多余部分或多重表象,允许次要的神经系统的功能。(2)代理:非特定的脑区域承担了机能作用。(3)再生,在受损的神经中出现了新的生长物。(4)侧突发芽或毗邻的受损组织区域中出现新的生长物。(5)失神经敏感性或对作为脑损伤后果的失神经支配作用神经元递质的敏感性增加。(6)行为性策略变化,此时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暗示被用于维持机能。韩剑虹等[23]的不同类型失语患者的自然恢复断研究结果表明,除完全性失语外,各类型失语患者语言功能6个月有不同程度的自然恢复,尤以1~2个月时恢复最明显,4~6个月时仍有恢复,但与2个月时比较,变化无显著性。由于失语症的恢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失语症自然恢复的时间还存在争议,有待进一步研究。韩剑虹等[23]的研究还发现,听理解、口语表达和阅读恢复最好,时间最短;复述至第2个月时才开始有明显恢复(完全性失语患者除外),书写的恢复最差,在第4个月时才有明显恢复,这与个体语言能力从易到难的发展规律相一致。这支持朱榆红等[24]的研究结果,认为不同语言任务自然恢复的时程不同;听理解、口语表达、阅读成绩在1月内已有明显恢复,而书写和复述至 2月时方有明显改善,这与语言能力的发育由简单到复杂,从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相一致。
3.2 语言治疗 包括功能训练、认知康复治疗、社会心理治疗、家庭康复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和后面兴起的计算机治疗等。主要是以提高与受损区域邻近的大脑皮质的激活程度,增加局部的血液灌注为目的,促进大脑功能的重组而使语言得到改善[7]。近年来语言病理学家通过正式的语言评价来观察治疗的效果,而且有进一步的证据说明对某些类型的失语患者以专门的方式进行治疗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所以说语言治疗的积极作用是肯定的[25]。
4 小结
Poslawsky IE等[26]研究认为在脑卒中后早期高强度的语言康复对失语症患者语言康复是最有效的,在此期间护理人员为失语症患者提供康复护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护理失语症患者时,护理人员掌握失语症康复护理知识十分重要。在我国,失语症的康复起步较晚,康复治疗师缺乏,社区建设还不完善,计算机失语症康复治疗并未得到普及,加之费用负担、病人行动不便,病人呆在家中不能或不能经常到医院进行康复治疗。所以应重视家庭康复治疗,病人离开医院时康复护理人员应做好相关家属宣教指导工作。失语症的康复治疗应结合各种治疗方法,综合考虑失语症的影响因素和恢复机制,为失语症患者提供个案康复治疗方法,并且在康复治疗期间心理支持应贯穿整个过程。
[1] Leonard L Lap.Aphasia and Related Neurogenic Language Disorder s[M].2nd Ed.New York:Thieme.1979,5-6.
[2] Karbe H,Thiel A,weber-Luxenburger G,et al.Brain plasticity in past stroke aphasia:what is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right hemisphere?[J].Brain Lang,1998,64(2):215-230.
[3] 孔莉,吴慧敏,潘瑞福.失语症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2000,20(4) :154-157.
[4] 徐玲丽,沈志祥.失语症的康复治疗[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17):3387.
[5] Knibb JA,Hodges JR.Semantic dementia andprimary progressive aphasia:a problemof categorization[J].Alzheimer Dis Assoc Disord,2005,19(1):7-14.
[6] 饶春光,王新来,张玉梅,等.概述左、右半球的语言功能[J].蛇志,2004,16(1):70-71.
[7] 孙会芳,倪朝民.失语症的康复治疗:研究与应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2):125-127.
[8] 朱镛连.脑损伤康复理论研究新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10(12):721-722.
[9] 王欣,王宁华.脑损伤后功能恢复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9):808-811.
[10] 王晓敏,王震.失语症的康复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0,(03):128-130.
[11] 董瑞国,高素荣.失语和忽视的恢复[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0,8(6):362-365.
[12] 张玉梅,王拥军,朱锗连,等.影响失语症类型的相关因素[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10(4):241-242.
[13] 高欣.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13,22(7):633.
[14] 王荫华,白静.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汉语失语症早期康复的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1,16(5):273-274.
[15] 缪鸿石,朱镛连.脑卒中的康复评定和治疗[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123.
[16] 丁旭峰,杜玉玲,余蓝,等.不同时间窗Schuell刺激疗法联合高压氧舱治疗对脑梗死所致运动性失语患者言语功能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38):861-863.
[17] 陶伟芳,杨中原.脑卒中失语症患者的康复护理现状[J].天津护理,2013,21(2):174-176.
[18] 王翠萍.42例失语症康复治疗病人的疗效影响因素分析[J].全科护理,2010,8(7):628-628.
[19] 周丽,叶静.脑卒中失语症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9):22-24.
[20] Pedersrn PM.Vinter K.Olsen TS.Aphasia after stroke:type.severity and prognosis.The Copenhagen aphasia study[J].Cerebrovasc Dis,2004,17(1):35-43.
[21] DAVISG.Survey of adult aphasia[M].Engleword Diffs NJ:Prentice-Hall,1983:26.
[22] 刘豫霞,朱榆红,韩剑虹,等.失语症患者近期自然恢复的观察[J].中国康复,2000,15(2):84-86.
[23] 韩剑虹,朱榆红,熊静,等.脑卒中后汉语失语症病变部位及其自然恢复的初步研究[J].中国康复,2003,18(1):15-17.
[24] 朱榆红,熊静,韩剑虹,等.脑卒中汉语失语症患者六月内自然恢复[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2,23(3):54-57.
[25] 张华,吴瑞鹏,李娜.卒中后失语症康复治疗的现状及进展[J].宁夏医学杂志,2013,35(4):377-379.
[26] Poslawsky IE,Schuurmans MJ,Lindeman E,Hafsteinsdottir TB.A systematic review of nursing rehabilitation of stroke patients with aphasia[J].J Clin Nurs,2010,19(12):17-32.
湖北省武汉市科技局资助课题(编号:2013062301010820)
饶颖(1991-),女,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老年护理
何小俊,E-mail:13908653137@139.com
R473.74
A
1002-6975(2015)22-2038-03
2015-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