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新常态下科技期刊的新发展

2015-03-18扶文静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纸质科技期刊期刊

扶文静 周 泉



新媒体新常态下科技期刊的新发展

扶文静周 泉

(南华大学 期刊社,湖南 衡阳 421001)

新媒体新常态下,各种媒体大量的涌现,在新媒体环境下科技期刊发展遇到巨大的挑战,面对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优势,介绍了在媒体融合的情况下科技期刊发展的新的思路。

新媒体;新常态;媒体融合;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数量的发展和变化,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轨迹和脉络。随着中国社会的经济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1],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迅速已经逐步成为新闻出版产业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传统纸质科技期刊在此过程中受到巨大的冲击,而产生重要作用的“新媒体”也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

1 新媒体的概念

新媒体(也称“新兴媒体”、“新型媒体”)指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各类新兴的传播介质、平台、终端及形态[1]。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和内容形态相对与传统媒体来说有了根本的改变。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新媒体作为一个相对的概念其外延正在不断扩大,它包涵了网络、手机、数字广播、数字电视、数字电影、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桌面视窗等形式,现在最流行的博客、播客、维客(Wiki)、微信也属于新媒体[2]。

2 新媒体的特点

新媒体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通讯方式,通讯终端的发展而兴起的,特别是网络和手机的发展与普及起了关键性的作用。2015年2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7.9%,而在十年前,这个数字还不到今天的十分之一。其中,手机网民规模5.57亿,网民上网设备中,手机使用率达85.8%,平板电脑上网使用率到达34.8%,电视上网使用率到达15.6%,即时通讯作为第一大上网应用,使用率达90.6%,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巩固。若每个人使用手机或其他的掌上设备随时随地浏览网页进行阅读时,我们的传统的阅读习惯就被潜移默化的进行了改变。

新媒体的特点主要有:

(1)信息海量。包括信息传播时效性;信息传播的广容性;信息表现形式的多媒体多样性;传递方式交互性[3]。

(2)检索方便。新媒体给予了用户查询信息的巨大便利,检索变得简单而快捷。

(3)免费阅读。新媒体吸引大量用户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因为大量的信息阅读是免费的或者很低廉的费用。特别是对科技工作者来说,在网上下载自己所需的论文只需少量的费用,就不需要话费购买一整本期刊的费用了。

3 新媒体新常态下的媒体融合

“媒体融合”是国际传媒大整合之下的新作业模式,就是把报纸、电视台、电台和互联网站的采编作业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4-5]。这种新型整合作业模式已逐渐成为国际传媒业的新潮流。各类传统媒体的界限正在被纷纷突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由冲突走向融合,已经形成当今媒体格局变动的大趋势。在媒体融合的情况下科技期刊发展面对存在的问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结合自身优势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媒体融合是一个随着数字技术发展而发展的过程。媒体融合分为技术的融合和经营方式的融合。

3.1科技期刊在新媒体新常态下的技术的融合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给传统纸质期刊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对科技期刊来说,新媒体在实现了传统媒体功能的基础上还有周期短,环保等优势,于是给科技期刊发展产生重大威胁。

(1)优先数字出版

出版周期短是新媒体的一个显著优势。传统纸质科技期刊出版存在一个影响出版传播速度的重大影响因素就是出版时滞。出版的时滞是指期刊出版日期与投稿日期之差。即使是在“CNKI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不少资源网站上的稿件也有不少是必须纸质期刊出版后才能出现电子版下载,同样也受到纸质期刊出版速度的制约,所以优先数字出版对各个科技期刊来说很有必要。优先数字出版可以单篇期刊论文或整期的期刊先于纸质版期刊在网上出版,可以减少出版时滞,满足论文对出版时间的要求。对于期刊,传播速度的快慢对刊物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对稿源的吸引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优先数字出版一般会使学术论文提前发表,方便快速确认作者的科研成果,提升期刊的影响因子。同纸质科技期刊相比较比较,通过网络向国内外传播的优先数字出版的论文可以传播的更为迅速和广泛[6].当然根本的解决出版时滞还是要求各科技期刊编辑部扩大稿源,合理组稿,减少稿件在出版过程中流通时间,达到减少出版时滞的时间。编辑部也需要加强服务意识运用网络等各种工具提高工作效率,编辑部可以通过有效控制组稿、审稿、改稿和稿件录用等各个环节,尽可能缩短稿件在编辑部的滞留时间,保证科技论文的时效性[6-7]。

(2)针对读者流失的问题。

目前用户最多、传播影响力最大的两类新媒体为网络媒体(互联网为传播介质)和手机媒体(手机为用户终端)。由于新媒体阅读方式十分方便,读者获取信息正大量向网络阅读、手机阅读等方式改变。以前人们读纸质的书报而现在很多人到网络上进行广泛的阅读。有调查发现,被调查者中的61%在过去一年内的杂志阅读时间有所减少,而与此同时,被调查者中的69%上网时间在过去一年有所增加[8]。

现在科技期刊杂志在建立新媒体平台时如果仅仅建立一个简单官方网站完全照搬纸质期刊已经是远远不能满足时代需求了,要进行改革创新——(1)建立数字在线阅读平台、提供电子版杂志下载、提供实时内容订阅;(2)建立读者互动组群和用户信息管理平台及提供相关的衍生服务,培养潜在的作者群,了解读者的潜在需求;(3)除了将传统纸媒“网络化”和“手机化”外,植入视频、相册、滚动式微博,增加二维码等创意元素及链接,让使用者轻松获得大量的额外信息,在弥补纸质媒体容量有限、深度和拓展度不足的缺陷的同时,使效果更为丰富和立体,并能显现出多元业务类型和盈利模式[9]。(4)同时一个编辑部下属的不同期刊也可以整合资源,利用同一个新媒体平台,这样节约资源成本,还可以扩大期刊的影响力。

3.2科技期刊在新媒体新常态下的经营的融合

在商业模式上,新媒体是完善对传统媒体广告之外的市场布局。新媒体平台提供多媒体产品,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手机、户外电子公告牌等等多渠道分销这些产品从而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实现用户价值。

(1)科技期刊订阅发行受影响。读者的大量流失,广告的减少,加之网络上大量的免费阅读信息期刊的订阅发行受到重要的影响,对广大的科技工作者来说,到“CNKI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资源网站付费下载,可以更快,更方便的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并且查询也更为便捷,利用网络链接查询到最新的信息资源,更方便的知道最新的观念和最新成果。不少的科技工作者只是在必须需要传统纸质科技期刊时才订阅购买纸质期刊,这样势必大大影响科技期刊的订阅发行。

在如今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手机即时通由于其随身、随时、拥有社交属性和可以提供用户位置的特点,逐渐从单一的通信工具变成支付、游戏、O2O等高附加值业务的用户入口,利用媒体平台,读者可以选择自己所需的信息,这样个人的个性化的订制服务可以应运而生。

(2)广告收入减少。在新媒体信息表现形式的多媒体多样性的情况下,新媒体的广告更加吸引读者的眼球,广告商在传统纸质期刊的投入会的减少而会在新媒体上加大广告的投放。利用媒体融合平台,广告商可以投放制作优良的广告,迅速抢占市场,也会从另一方面扩大科技期刊的影响。

4 科技期刊发展要认清优势,改革创新

科技期刊的生存之本是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学术质量也是体现科技期刊质量的最主要因素。虽然新媒体上存在海量的信息,但大多是“零碎信息”,有许多是是重复的内容。它们杂乱的堆砌在一起,很少会分类,但缺乏更深层次的策划。网上有热点、焦点,却缺乏引领未来的东西,人们的阅读是浅阅读。科技期刊的内容是根本,比浅阅读要深刻。而对于高品质的品牌期刊来说,作者的权威性、论点的前瞻性、论证的正确充分、以及独到的对问题看法与阐述以及细致独到编辑加工等这些都是期刊质量的保证,也是读者选择此类期刊的首要条件[10]。提高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通过加强栏目策划同时树立期刊品牌做入口,以打造精品科技期刊作为目标,重视科技期刊的品牌培养和建设,通过对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领域的期刊来打造不同的品牌,用专业特色吸引读者和作者[6,11-12]。还要着重建设重点学科和重点领域中的有国际化效应的品牌期刊,树立和形成自己期刊独特形象所特有的识别名称或标记,被国际权威检索系统收录,具有一定数量的跨国编委和作者,有一定国际知名度[13]。

科技期刊的要大力发展人力,期刊社拥有一批懂专业,业务能力强的编辑人才,还要把他们变成一支适应媒体融合形势下高素质的编辑队伍。这支队伍不仅要精通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业务,而且还能掌握最新科技信息,了解市场规律,善于经营管理,具有在新媒体新常态下的应变能力[13]。

目前,许多报纸、杂志都运用强大的采编系统,在同一个系统进行写稿、审稿、出版等全过程真正实现了各个环节的流畅衔接[14]。虽然很多科技期刊也正在逐步实现工作方式的网络化、无纸化,但是整个编辑出版全过程数字化程度还是比较低。要建立编辑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组稿、投稿、审稿、采编)和其他管理系统;发展网站建设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把传统的文字平面传播变为动态立体传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利用新媒体的传播手段发展自身。开展期刊信息的数字化加工,提供数字期刊,建立被广大读者接受的信息数据库和独立的数字化传播渠道[12,15]。

信息网络传播权可以通过科技期刊出版单位在本刊登载的“征稿启事”、“投稿需知”中增加“作者将作品交本刊登载的同时也将其信息网络传播权一并授予本刊”的要约来获得。特别的,对于来稿时间在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授约之前的已刊作品可以在期刊上连续登载启事,用类似公告的方式向作者说明拟将其作品用于互联网出版,并请不同意授权的作者在一定时间内将自己的决定通知期刊出版单位[15-16]。为了尽到维护作者权益的义务,科技期刊出版单位在通知作者稿件准备录用刊登的同时,告知该稿件会在互联网上出版,询问作者是否同意授权并将决定通知科技期刊出版单位。

5 小 结

总之,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新媒体新常态下媒体融合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对传统科技期刊来说是重大挑战也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在保证期刊自身质量的同时利用媒体融合环境发展自己的特点,建立自身品牌,改革创新,创造一个新的发展平台是当前科技期刊发展的重要目标。

[1]王玉娟.数字出版在中国有辉煌前景[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12-15.

[2]仲成春.传统期刊生存发展的路径思考[J].理论与现代化,2011,(3):125-127.

[3]曹旭.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竞争优势分析[J].网络时代,2010,(3):51.

[4]张矛矛.新加坡青奥会新传媒集团报道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6):21-26.

[5]李玲玲.地市报网站视频报道探索[J].青年记者,2015,(17):53.

[6]高岩辉.网络评价——国内期刊品牌维护中需要关注的问题[J].科技与出版,2013,(1):52-53.

[7]田丁,夏小兰,房俊民,等.作者对我国学术期刊质量建设的评价和建议[J].出版广角,2008,(5):15-18.

[8]吴德志.面对新媒体的挑战,传统期刊及期刊版本的发展趋势[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2,(4):94-96.

[9]冯婕.传统纸媒电子化发展之道探析[J].中国报业,2011,(5下):12-13.

[10]肖称萍.纸质期刊在多媒体时代的创新[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3):30-32.

[11]袁桂清,杜杏叶,刘培一.我国科技期刊品牌建设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J].编辑学报,2010,22(5):377-380.

[12]陆敏.关于科技期刊市场化的一点思路[J].科技风,2012,(22):278.

[13]贺德方,宋培元,曾建勋,等.精品科技期刊发展战略的管理体系研究[J].编辑学报,2006,18,(1):4-7.

[14]何丽.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动因、现状及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2009,(5):74-75.

[15]赵新科.数字化时代我国高校期刊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9(4):497-499.

[16]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出版专业实务[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责任编校:何俊华)

2015-06-15

扶文静(1981-),女,湖北石首人,南华大学期刊社编辑。

Z62

A

1673-2219(2015)10-0133-03

猜你喜欢

纸质科技期刊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科技期刊的分类
四川省图书馆发布2019年阅读报告
科技期刊的分类
期刊问答
科技期刊的分类
全媒体时代纸质图书出版思考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