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技术推广 助推衡水市农机化发展进程
2015-03-18衡水市农机技术推广站李志杰王文国
衡水市农机技术推广站 李志杰 王文国
农机化是先进农业生产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必备条件。加快新型农机技术、机具的应用推广是实现将现代科技转换为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农机化新技术推广作为助推农机化发展的载体,为提升农机化作业水平,增加农机装备总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生产发展,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
1 农机化新技术推广,有力促进农机化发展
《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颁布实施以来,衡水市农机化推广部门立足现代农业建设,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杠杆,以提高农机装备水平、提升农机化作业水平、农机农艺相融合为目标,采取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的思路,通过召开新机具现场演示会、新技术培训会、印发宣传资料、媒体宣传等措施,着力加大了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力度,有力地促进了衡水市农机化发展。
1.1 显著提高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为农业综合生产力的不断增强提供了动力
据统计,2014年全市农机总动力为958万千瓦,比2004年增加296万千瓦,增长44.7%,其中大中型拖拉机2.4万台,小型拖拉机21.6万台,小麦联合收获机9987台,玉米联合收获机8790台,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将达到85%,比2004年增加20个百分点,主要作物关键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农机化生产进入了以机械化作业为主的阶段。
1.2 玉米机械化联合收获薄弱环节得到彻底改变
近年来,随着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日渐成熟,收获机械性能逐步稳定,农民对玉米机械化收获的需求日益迫切,为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2008年衡水市农机推广部门因势利导,制定了《衡水市玉米机械化收获五年发展规划》,以增加玉米收获机具数量为重点,以强化技术培训和宣传为手段,以玉米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和机械化跨区作业为抓手,大力推广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玉米机收率从2008年的9.4%提高到2013年的77.7%,超出玉米机械化收获五年规划17.7%,2014年玉米机收率再创新高,达到87%。
1.3 挖掘粮食增产潜力的农机深松技术推广速度加快
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是指通过拖拉机牵引深松机具,在不翻土的情况下,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改善耕层结构,增强土壤蓄水保墒和抗旱排涝能力的一项耕作技术。大力推广农机深松整地,有效解决了耕地土壤板结、耕层变浅、保水保肥能力差等问题,显著促进了农作物增产。衡水市适宜农机深松面积在440万亩左右,从2010年开始进行农机深松技术推广工作以来,五年全市共累计完成深松面积366.5亩,占适宜深松面积的83.3%。衡水市农机推广部门着重强化组织领导、强化宣传培训、强化政策支持、强化军团作战、强化监管创新、强化服务保障等措施的落实,有力地促进了农机深松技术的推广。通过测产,小麦平均亩增长10%左右,玉米平均亩增产15%左右。
1.4 解决秸秆焚烧污染环境的秸秆综合利用破解社会难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秸秆逐渐失去了作为生活燃料和牲畜饲料的地位,大量秸秆无法及时处理,进而导致焚烧秸秆污染大气的社会问题。近年来,衡水市农机推广部门重点推广了小麦联合收获秸秆切抛粉碎还田、秸秆打捆回收造纸、玉米免耕贴茬播种和玉米联合收获、秸秆粉碎还田、秸秆青贮、秸秆回收压块、小麦免耕播种“一条龙”农机化作业模式。一次性完成化肥深施、精量播种、土地镇压等环节,实现了小麦(玉米)随收、玉米(小麦)随播,机收机播同步进行,减少了作业环节,实现了节本增效。衡水市2014年小麦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8%,玉米秸秆除直接粉碎还田外,秸秆青贮、压块利用率达到17%,增加了玉米秸秆的附加值。秸秆露天焚烧污染环境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
1.5 智慧农业之精量播种技术实现新突破
机械精量播种技术是使播入土壤的种子行距、株距、深度、粒数以及与施入土壤化肥的距离都得到精确控制的播种技术。机械精量播种可大幅度节省种子、减少用工、提高效率、缩短播期,能做到苗全、苗齐、苗壮、苗匀,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据统计,衡水市380万亩夏玉米、170万亩棉花全部采用精量播种,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节本增效。
2 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突显
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有效地缓解了青壮年劳动力短缺的突出矛盾,有力地保障了农业稳定发展,挖掘了粮食增产潜力,引领了耕作制度改良,推动了农业技术集成、节本增效和规模经营,加速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为实现粮食产量“十一连增”、农民收入增长“十一连快”作出了重要贡献。
2.1 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加快了土地流转速度
随着农机化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发展规模和发展效益不断提升,农机化地位和作用得到持续增强,有力推动了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农机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使规模农业经营效益不断提高。实行土地规模化经营,有助于机械化耕作及新机具、新技术应用,农机化的高效生产率和节本增效也使土地规模经营成为必然。到2014年底统计,衡水市土地流转面积达280.48万亩,占家庭承包总面积的35.78%,高于全国7个百分点,流转承包土地3000亩以上的规模经营典型已达75个。
2.2 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农机化新机具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在产量增加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将人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而替代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农村二、三产业或进城务工或从事多种经营,促进了农业的节本增效。据统计,衡水市在农村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63万人,第二、三产业劳动力271万人,在非农就业劳动力中,外出务工农民总数达到104万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得到了显著改善。
2.3 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壮大了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近年来,外出务工农民不断增加,随着农机化的跨越式发展,有效缓解了农村劳动力结构性、季节性短缺的突出矛盾,农业机械逐渐成为农民群众从事生产活动的主要工具,机械化生产方式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导方式。从购买农机方便自家收获到通过机收作业致富,尝到甜头的农民进一步更新观念,进入农机作业行业,使农机手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和新型农民。桃城区农机大户李金生,拥有大型拖拉机2台,小麦联合收获机2台,玉米联合收获机3台,其他配套农机具12台,农机资产达到100余万元,他通过开展跨区作业,为农民提供系列化的农机作业服务,年作业收入占到家庭总收入的95%,实现了由一个普通农民向职业农民的转变。
3 衡水市农机化新技术推广面临的问题
虽然农业生产方式整体迈入了机械作业为主的新阶段,粮食生产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但棉花、油料等作物机械化提高比较缓慢,已经成为制约相关产业发展的瓶颈。农机化新技术推广还面临许多问题:一是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还比较低。虽然农机装备数量大幅增加,但低档次机具比例大、农机运用基础设施条件差的现象依然存在。农机装备结构性矛盾突出,主要表现在:动力机械多,配套农具少;小型机具多,大中型机具跟不上发展需要;粮食作物机械化水平高,经济作物、养殖业、农产品加工机械化水平低。二是农业机械化投入少。一方面国家财政对农机化的资金投入不足。在各项农业专项资金中,农机方面资金所占比例最少。国家实行购机补贴政策,确实方便了群众,赢得了农民群众的欢迎。但是,在调研中,群众还是感到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少,难以满足农民的需求。另一方面农民收入低,加上柴油价格上涨和农机养护使用支出增大等因素,限制了农民购置农机的积极性。三是农机推广服务体系薄弱。县乡农机推广机构普遍存在着人员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技术力量缺乏、创新意识薄弱、管理服务人员很不稳定的问题。一些技术人员对高新适用农机一知半解,无法为农户提供规范的指导和帮助,致使农机管理、安全监理、新机具新技术推广等工作得不到很好的落实,影响了农机化的发展。四是农机作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由于农业机械增长迅猛,大量机具涌入农机作业市场,导致作业市场逐步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由于油价大幅上调,农机作业的成本升高,直接造成机手农机作业的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减。
4 加快农机化新技术推广,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并就如何抓好“农村这一头”,提出了“五新”要求:第一“新”就是“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挖掘粮食生产新潜力,核心是藏粮于技。在高起点上实现粮食稳定发展根本出路在科技。关键要抓好两个“新”:一个是加快高产、抗逆、优质的粮食突破性“新品种”的成功选育和推广,有效保障良种供应能力;另一个是加强“新技术”的集成创新推广,推进农机农艺结合,坚持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给农业和粮食插上科技的翅膀。
4.1 立足现代农业发展新需求,优化农机装备结构
2014年年末,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提出,加快优化调整农业结构。调结构,重点是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资源禀赋特点,科学确定主要农产品自给水平、生产优先序和区域布局,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不断优化种养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衡水市是典型的农业地区,是全国产粮大市,农业机械化发展重点也是种植业,尤其是粮食作物的机械化,经济作物以及产前、产后的机械化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薄弱环节。因此,要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新需要,不断调整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方向,立足解决农业机械化薄弱环节,突出抓好粮食烘干、棉花油料全程机械化。
4.2 适应农机化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变农机化推广方式
2014年年末,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提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转方式,重点是推动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真正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依靠资源和物质投入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要适应农机化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变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方式,一是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发展农机作业合作社,进一步“盘活”现有的农业机械,努力提高农机利用率;二是在引进和推广上,围绕大功率拖拉机、多功能收割机、高效节能植保机和喷灌机等,加快产业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大力推进机械化深松整地、精量播种、化肥深施和秸秆综合利用。
4.3 强化职业农民培育,提高农机队伍素质
先进农业机械的应用,对于农机推广技术人员和农机手的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要不断更新在职人员知识结构,提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尤其是要对基层农机推广工作人员进行跟进式的培训,使基层工作人员不断充实专业知识与技能,顺应农机推广发展需要。建立健全运行高效、服务到位、支撑有力、充满活力的农业机械化推广体系,加快普及主要农作物重点环节和关键农业机械化技术。
4.4 发展农业机械金融租赁,着力提升农机化水平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速度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的加快,高性能的、智能化的、专用化的大型农业机械设备,将逐步替代原来简单化的、低性能的、单一化的机械。农业机械的性能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多,价格也随之越来越高,尽管国家有农机购置补贴,但仍存在很多农业生产者、农民买不起的现象,这就迫切需要通过创新农机金融服务方式,发展多样化的融资渠道来解决。农机金融租赁就是金融部门根据农户的需求帮助代购农机,农户承担一定比例首付,农业机械先归金融租赁机构,按照合同约定,农户把购置机械的资金还完后,所有权转移给农户,这样就基本解决了农户资金困难的问题。
农机推广作为加快农机化发展的推动载体,对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新农村建设进程、广大农户的经济收益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农机推广单位要主动适应农机化发展新常态,努力做好推广工作,把先进的农机技术及农业机械真正深入到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让先进的科学技术真正服务于广大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