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产量不如减损耗
2015-03-18中国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100102高峰
湖南农业 2015年2期
中国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100102) 高峰
要产量不如减损耗
中国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100102) 高峰
粮食浪费岂只在餐桌,据国家有关部门测算,我国粮食在收割、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损失浪费总量达350亿公斤以上,远远超过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在粮食收割环节,因国产收割机精密性差导致的收获损失率高达3%。粮食收割、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的巨大损失浪费,想要寻求解决之道,当然还得从问题产生的源头来找。比如说收割过程中那3%的损失率,通过改进农业机械就可以尽量减少,一方面把大型农机具做得精密一些,并且从政策上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方便收割以减少损失,另一方面在短期内难以改变一些农村地区分散经营和一户多块、面积小的情况下,不妨研制一些适宜的小型收割机,能让更多的农户买得起。
产后的储藏环节,除了国有粮仓改善条件、采用新科技、增强责任心以外,政府对农户的分散储存、晾晒也应该通过资金补助和先进设备开发、技术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至于运输和加工过程中减少损失的问题,只要动脑筋、想办法,也总会有相对比较好的解决之道,并且做好规范化的推广宣传。粮食安全是国家大事,政府理应把纳税人的钱往这方面多投一些加大国家对农业和农民的补助,在财政上完全有条件为之。
“天下粮仓”的平安,不能光靠保持1.亿公顷耕地红线来保障,因为无论使用多好的肥料,粮食产量总有瓶颈和上限。由此可见“精细农业”的概念有必要与时俱进加以延展不光指农田里的精耕细作设法增产,还应该包括收割、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管理理论里有“木桶效应”之说,在“粮食安全”这个大木桶上,增产固然重要,可如果收割、储藏运输、加工有那么多短板的存在,无疑也存在严重隐患,忽视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