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坏疽性脓皮病头皮部巨大溃疡的创面护理
2015-03-18周京程杨刘晓峥
周京 程杨 刘晓峥
(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湖北 武汉430030)
坏疽性脓皮病(Pyoderma gangrenosum,PG)是一种以皮肤破坏性溃疡为特征的反应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少见[1],发于头皮者更为罕见。我科于2013年12月收治1例头部坏疽性脓皮病患者,通过19d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中医特色换药后痊愈,现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63岁,因头皮反复起疹伴疼痛10年余,于2013年12月9日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4℃,脉搏74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6.7/12.3kPa(125/92mmHg),心率74次/min,头皮左中部可见12cm×8cm、深约0.3cm溃疡,边界呈轻度潜行性,部分中央糜烂较深,上覆大量黏稠状脓性分泌物,有腥臭味,糜烂面周边可见紫红色血痂。实验室检查:白细胞4.23×109/L,血红蛋白89g/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9.5%,淋巴细胞百分比18.2%,血钾3.2mmol/L,钙1.95mmol/L,血沉(仪器法)40mm/h,C反应蛋白20.00mg/L;分泌物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亚种,对耐酶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药、头孢类和碳青霉烯类、左氧氟沙星、利奈唑胺等敏感。
溃疡边缘组织病理诊断:坏疽性脓皮病。舌淡红,苔白腻,脉沉细无力,中医辨证属脾肾阳虚,予以真武汤加四物汤加减;同时予以复方甘草酸苷针120mg/d治疗14d,头孢唑啉钠针1g,2次/d,治疗12d,沙利度胺片50mg,2次/d,治疗21d。溃疡处予以本院自制黄连膏(药物组成:黄连、黄柏、姜黄各10g、当归15g、生地30g、麻油375g、黄蜡120g)加散剂及新型敷料“美皮康”换药。19d后患者创面完全痊愈出院。
2 护理
2.1 创面护理
2.1.1 早期(1~10d) (1)溃疡面位于头部,且附着大量脓性分泌物、紫红色血痂,触之剧痛。协助患者向健侧取侧卧位,按床上洗头法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头部溃疡面,用无菌剪剪去游离痂皮,因分泌物较多,将无菌纱布4~6层用生理盐水浸透,紧贴于创面行湿敷,湿敷的纱布以拧干不滴水为宜;2d后分泌物减少,创面无渗液。此期疮面糜烂,有脓腔,中医辨证为湿热毒盛型(炎症坏死期),创面脓腐组织较多,宜以祛腐为主,选用自制黄连膏加提脓散(冰片3g,飞轻粉30g,飞红升90g,共研极细末)换药。按溃疡面积将无菌纱布1~2层剪成适当大小,边缘略小于溃疡面积,将药膏均匀涂在纱布表面,厚度约为0.2mm,将提脓散少许均匀散布在黄连膏表面,贴敷在创面上,之后用纱布及绷带妥善固定。(2)因溃疡位于头部,故我们采用特制的头罩式弹力网眼绷带(形似有系带的帽子,可固定整个头部敷料)给予固定,每日换药一次。患者翻身睡眠时注意取健侧卧位,避免伤口受压。
2.1.2 中期(11~16d) (1)溃疡面积缩小,变成两个独立的创面,分别为4.7cm×2.7cm,2.4cm×2.7cm,创面肉芽组织新鲜,创面边缘可见少许淡黄色薄痂皮覆盖。换药时,清洗溃疡面后,观察创面肉芽组织是否健康。不健康的肉芽组织呈灰白色,组织水肿,触之不易出血,会影响伤口愈合,应加强清洗、剥离;健康的肉芽组织呈鲜红色颗粒状,触之易出血,是伤口趋向愈合的重要指征;观察它是否整齐,如凹凸不平高出皮面,则用高渗盐水加压湿敷法和搔扒法交替处理创面,保证肉芽组织平整生长。即用28%高渗盐水浸湿6~8层纱布后贴敷于创面,并用手稍稍用力压紧,然后绷带包扎20min;之后暴露伤口,采用搔扒法处理创面,用无菌搔扒器(形似挖耳勺)对突起的肉芽组织进行搔扒,力度适中,以患者承受度为上限;之后再次用28%高渗盐水湿敷,再次搔扒,每日交替两次,使肉芽组织平整生长。(2)此期坏死组织收尽,肉芽渐红,辩证为正邪分争期(肉芽增生期),宜以收水生肌为主,选用黄连膏加冰石散(煅石膏30g,梅片0.6g)换药,每日一次,以促进健康肉芽组织生长。
2.1.3 后期(17~19d) 小溃疡面愈合,大溃疡面缩小为1.4cm×1.4cm,深约0.2mm,创面平整,干燥,无渗液,肉芽嫩红,创面趋向愈合,治疗以生肌收口为主,故采用新型敷料“美皮康”换药。该敷料由一层软聚硅酮伤口接触层、一层有弹性的聚氨酯泡沫吸收层及一层透气并防水的外覆薄膜组成,其可以保持适当湿润的伤口愈合环境,可以使伤口周围干燥和脱屑的皮肤正常化,促进创面表皮的生长。换药后3d,伤口完全愈合。
2.2 整体干预
2.2.1 一般护理 保持病室干净、整齐、光线充足、温湿度适宜。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及基础护理,如口腔护理,皮肤护理,保持其生活规律,按时睡眠。变换体位时避免伤口受压或受摩擦;补充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忌辛辣刺激、高钠及发酵食品。患者因年龄较大及肺部感染等原因轻度贫血、低钾、活动无耐力,指导其多食山药、大枣等补气补血食物,多食香蕉等补钾食物,限制钠盐摄入;并每日下午做适当户外运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2.2.2 疼痛护理 患者第一次换药时,采用数字化疼痛量表自评得分为10分,触之剧痛,自第二次开始使用音乐疗法和流水式冲洗法清洗伤口。适宜的音乐可以使人体交感神经活动减少,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使患者呼吸、血压、心率平稳,有助于减轻疼痛,并通过内啡肽等物质的释放,达到镇静催眠作用[2]。另外,流水式冲洗不仅能彻底地清洁伤口,而且比传统接触式擦洗更能减轻患者的痛苦[3]。床边换药,舒适体位,轻柔娴熟的动作配合进行换药,患者自觉疼痛感减轻,中期疼痛评分为3~5分,后期评分1~2分。
2.2.3 心理护理 患者年纪较大,头皮部创面有剧烈疼痛,合并肺心病,病情反复数10年,外院诊治不佳,长期存在焦虑、烦躁、失眠等症状。医护人员通过与患者语言交流,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并向其讲解中医七情致病知识,遵循中医情志相胜的理论,以情胜情,转移患者的注意力,用以往治愈的病例鼓励患者,调动其积极性,保持相对良好的精神状态,配合治疗和护理。同时做好患者家属的沟通工作,取得家属的信任与配合,对患者的康复起着重要的家庭与社会支持作用。
2.2.4 健康指导 做好详细的出院带药服用指导,告知患者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心情愉悦,劳逸结合,可在煲汤时加入当归、山药、黄芪等补品,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与抵抗力。
3 体会
坏疽性脓皮病是一种以慢性、复发性、破坏性、潜行性溃疡并伴有疼痛为特征的少见的皮肤病,可有其他器官受累或并发全身性疾病,其中以溃疡型最为常见。肉芽组织的生长在溃疡修复、愈合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肉芽组织质量直接影响着创面的修复、愈合程度及其预后[4]。在本病的创口护理中,(1)早期没有行传统清创,而是简单清洗伤口和剪去痂皮后即开始湿敷,避免了清创给患者带来的剧烈疼痛,也避免了伤口清创后的进一步扩展[5]。(2)初期并未直接换药,而是用无菌生理盐水纱布湿敷2d,待创面渗出减少,创面干净后才开始中药换药,防止了大量分泌物污染敷料引起反复感染。(3)中期重视肉芽组织的生长状态和形状的观察,采用高渗盐水加压湿敷和搔扒法反复对肉芽组织进行整理,力求肉芽组织健康整齐的生长,确保了溃疡面痊愈后的平整性。(4)伤口换药后采用头罩式弹力网眼绷带给予固定,避免因周围毛发原因,使胶布固定不便,也可防止敷料在头部活动或睡眠时移位,同时也照顾到了患者的美观需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5)根据伤口的不同时期,辩证地给予不同的散剂进行换药:初期创面选用提脓散换药,提脓散可提脓化腐生肌,促进坏死组织自然、完全地与健康组织剥离 ;中期溃疡脓腐已尽,可见新鲜疮面,以肉芽组织生长为主,使用冰石散换药,冰石散能收水生肌,与黄连膏配合换药,有利于伤口肉芽组织的生长;后期以促进表皮生长,收口为主,使用新型敷料“美皮康”换药,保持适当湿润的伤口愈合环境,有利于创面的表皮生长,最终愈合。
在本病的护理过程中,中药外治法结合西医新型敷料换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王粤湘等[6]研究显示:辨证换药与辨证施护对慢性皮肤溃疡具有疗效显著、安全的特点;王一飞等[7]研究发现,中医药通过调节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泌、减轻局部炎症反应、调节组织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平衡、改善创面周围循环、调节胶原纤维生成、减少瘢痕组织生成等作用来促进创面修复。本例患者的成功愈合,说明中西医结合辨证换药方法在PG的创面护理上有着很大的临床研究潜力。
[1]陈木开,周晖,廖绮曼,等.坏疽性脓皮病临床特点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0,24(12):1203-1204.
[2]方芳.颌面部坏疽性脓皮病一例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6A),64-65.
[3]黄漫容,曾讯,李敏宜,等.1例坏疽性脓皮病患者伤口床准备理论指导下的护理[J].护理学报,2013,20(8B),54-56.
[4]张云杰.中医外治法治疗皮肤溃疡近况[J].山东中医杂志,2011,30(6):436-439.
[5]蒋琪霞.伤口护理临床实践指南[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99-104.
[6]王粤湘,何小燕,梁颖.慢性皮肤溃疡的辨证换药与辨证施护[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7):1575-1577.
[7]王一飞,李欣,李斌.中医药促进创面修复的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机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6):86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