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党建中的问题与对策探索
2015-03-18刘晓宇
□刘晓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促使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高专院校不仅要重视对学生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培养,还要做好学生党建工作,为社会输送出优秀的具有专业技能的学生党员。
一、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快速的发展,高职高专院校为培养符合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普遍开展了大学生党建工作,但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学生党建工作缺乏完善的运行体系和机制。近年来高职高专院校的竞争愈发激烈,有些学校过于重视扩大招生数量和办学规模,忽视了对人才的培养和学生党建工作,这就导致学生党建工作被边缘化。学校现行的党建工作机制,无法很好地实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党建工作的有机结合,制约了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学生党建队伍力量不足,整体素质偏低。随着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数量的迅猛增长,学生党建工作量也随之迅速增加,导致学校严重缺乏从事学生党建工作的人员。大部分学校从事学生党建工作的人员主要是由年轻教师担任,但他们普遍缺乏丰富的党建知识和经验,没有针对学生党建工作明确的工作目标和整体规划。还有一部分院校在改革过程中把后勤职工或教学能力较低的教师选派到了学生党建工作中,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三是学生入党动机复杂化,缺乏正确的价值观。高职高专大学生与本科类院校的学生具有很大不同,他们的总体素质普遍不高,很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和错误价值观的影响,这就导致他们很容易形成功利化、模糊化的入党动机。甚至有的学生把入党作为自己评奖评优的手段和向他人炫耀的资本,没有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四是学生党员数量少,结构分布不合理,缺乏入党后再教育制度。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数量庞大,但学生党员较少,而且普遍分布在高年级。此外,学校注重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和考核,忽视了学生党员的再教育,致使部分学生入党后暴露出的众多问题得不到及时纠正和解决。
二、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对策
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党建工作对学校教学目标的实现和人才的培养具有重大作用,高职高专院校在日常工作中要高度重视学生党建工作,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学生党建工作,具体对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学生党建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前提是完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要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实现党委、团委、学生工作部门等多方部门的协作。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党建工作要明确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的地位,并依靠党委领导班子做好学生党建工作。学校党委组织部门要积极指导各院系党支部的学生党建工作,帮助他们建立健全学生党建教育制度、预备党员接受管理制度、预备党员转正制度等,积极把学生中的入党积极分子吸收到党的组织中来。各院系党支部书记的思想意识直接关系着学生党建工作,这就要求他们重视学生党建工作,主动加强与学校团委、学生工作部门的联系与协作,共同做好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
(二)加强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和辅导员队伍建设。基层党务工作人员是学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中坚力量,直接关系到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实施,这就需要高效合理配备和使用基层党务工作者。在人员选拔上,要选择党性强、理论水平高、党务工作经验丰富、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并定期对其进行培训,以拓宽他们的知识范围和工作思路,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和创新意识,以适应学校的党建工作,并能积极主动地把学生党建工作做细、做实、做好。高职高专院校的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同时他们也是学生党政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党的相关知识的传播和教育。此外,还要加强对辅导员的培训、进修和考核,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辅导员提升自身理论知识和工作技能,努力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党建工作。
(三)端正大学生入党动机,提升学生党员思想觉悟。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党建工作要重视对学生入党动机的端正工作,对大学生的考察和评价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根本标准。学生党建工作要注重对学生的培养、教育和考核,通过建立健全具有较强原则性、政策性、规范性的相关工作制度,来提升学生党建工作的效果。学校要积极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党课学习、社会实践等,做好对入党积极分子的理想信念教育,使其在思想上真正入党。此外,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考核要采取多层面、多角度的考核方式,不但要保证考核过程的严格性,还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入党积极分子在深刻的道理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中充分了解掌握党的思想作风,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积极自觉的践行党的根本宗旨。
(四)优化学生党员结构分布,加强入党后的教育管理。高职高专院校在进行大学生党建工作过程中要做好在低年级发展党员的措施,这样可以依靠低年级入党积极分子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而激发大批学生入党的积极性,从而有效避免了学校因高年级学生的毕业而造成的在校生党员数量的锐减,防止空心化现象的发生,同时还保持了在校生党员数量的稳定性。高职高专院校要建立早选苗、早培养、早发展、早使用的党建工作机制,广泛开设针对低年级大学生的党课、座谈会、培训等,促使低年级大学生自觉树立入党意识,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只有科学合理构建校内大学生党员结构,才能保证党建工作的延续性。大学生入党后,高职高专院校党组织还需做好对他们的继续教育和管理工作,通过政治学习、思想汇报等形式分阶段分层次地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和培养,使其看到自身的不足而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党性素养。此外,学校党组织还要建立健全学生党员的考核评价制度,加强对学生党员的监督和管理,帮助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和政治立场,时刻体现党员的先进性和代表性。另外还要做好对毕业班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使毕业生学生党员走向社会后依旧保持党的先进性,将党的思想作风带到生活工作之中。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是推动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高职高专院校要加强做好学生党建工作,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把大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使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1]汪鹤飞.学校党建现代化及实现路径摭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
[2]陈玉婷,任俊圣.新时期高职学院党建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1
[3]刘育明,赵光.新时期增强学校学生党建工作实效性的思考[J].中国报业,2011
[4]修耀华.新时期高校党建创新工作的基本思路[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
[5]董炯华,宋刚永,薛金东,钱巧云.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
[6]陈玉婷,任俊圣.新时期高职学院党建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