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服务型党支部 实施党内帮扶关怀——以天津科技大学外国语12 级本科生党支部为例
2015-03-18毛文杰
□毛文杰
一、建设服务型党支部的目的
高校党建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内容,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高校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学生党支部是党在高校的最基层组织,是提升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党后备力量的摇篮,同时担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职责。面对新形势的挑战,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以及接班人的任务显得尤为紧迫,这就需要不断开拓创新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的工作思路,建设创新型、学习型、服务型党支部,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带领身边的同学刻苦学习、团结进步、健康成长,从班级到学院,再到学校,甚至在社会上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风气。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就要求在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中,创新做到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教育、党建工作的根本任务,在基层党建创新建设中注意培养学生党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党支部为依托,带动并鼓励学生党员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实践,依托基层党支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二、建设服务型党支部的方式
外国语12 级本科生党支部正式成立于2014年10月。目前支部共有党员32 名,其中正式党员3 名,预备党员29名。为实现对预备党员的动态考核,加强党员的教育培养工作,提升党员的自主服务意识,打造服务性党支部,支部于2014年6月至今持续开展“新生成长指南针·教师工作好助手”活动,活动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一)公开选拔,激发工作热情。通过自主报名,公开选拔的方式,根据党员们的个人情况、工作业绩和工作计划等方面的表现,选拔12 名优秀党员作为班导师助理,协助老师开展班级工作。党支部通过开展班导师助理公开选拔、公推公选等工作,既“造血”又“输血”,激发了支部内党员的工作干劲和服务热情。
(二)严格培训,明确工作要求。开展一系列班导师助理培训活动。培训内容以新生入学后学院将要开展的一系列工作安排和新生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及解决方法为主。党支部在培训管理过程中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狠抓制度建设,严格管理,把握培训工作原则性,提高培训质量,来确保党员们的工作以及服务效果,切实打造一个高效率、高质量的服务性党支部。党支部还统一印制了工作手册,要求班导师助理定期记录工作情况,总结工作经验,提升工作水平。工作手册强化了考核管理,一是全程考勤,督促党员主动服务,提高服务数量;二是评比参考,督促党员认真服务,确保服务质量;三是经验交流,督促党员查漏补缺,促进全面发展。经过摸索实践,加之培训老师都是学院内具有丰富党员培训和学生工作经验的老党员和辅导员,在培训内容方面已经有了相对完善的课程模块,主要包括基本理论、党性教育、学习工作实践、工作能力提升、问题交流和讨论五大部分,在培训内容上力求实现深、精、新、实。
(三)合理规划,有序开展各项工作。
1.体现关爱,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班导师助理的服务工作覆盖涉及新生的方方面面,迎新入学、走访宿舍、新生答疑、班级管理等方面都离不开班导师助理的付出。他们协助辅导员开展各项工作,而且自身具有辅导员无法替代的优势。班导师助理来自高年级优秀学生党员,他们熟悉学校的制度、文化,可以用自身的经验来引导新生,起到文化传承作用,同时他们还有比辅导员有更多灵活机动的时间优势,加之班导师助理与新生在同一年龄段,对事物有相似的看法和感受,相互容易沟通,接触较多,可以深入学生的日常生活,能够更容易了解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也能够根据自身的体验有效地向同学传递学校的管理理念。班导师助理是经严格程序选拔选出来的优秀学生党员,不仅专业拔尖而且担任学生干部,具有较强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在新生起到了榜样作用,享有较高威信,为有效管理学生提供了保证。
2.统一思想,做好新生入党启蒙。班导师助理们配合学院党委加强新生入党启蒙教育,通过走访宿舍、召开班会等形式,向新生介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讲解入党程序。并组织新生参与党支部的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鼓励新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3.凝聚力量,加强新生班级建设。班导师助理们以党建带团建,协助辅导员老师组织各班班委的民主选举,选出了一批品学兼优的班委。并通过定期召开班委会议,了解班级情况,加强对班委工作的培训与指导。班导师助理们还组织了体育竞赛、文艺晚会、企业参观等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帮助新生尽快融入集体,增强集体凝聚力。
4.动态指导,加强新生学风建设。班导师助理们通过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选课培训会、主题班会等活动,第一时间了解新生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好学习指导。他们定期与任课教师沟通,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对于学习出现问题的学生及时谈心鼓励,激发学习热情。
三、建设服务型党支部的效果
一方面,实现了党员的自我教育和全面发展。一是提高了学生党员的自身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帮助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作为榜样力量的宣传,在发挥优秀学生的号召力和感染力,以深刻鲜明的事例教育广大学生的同时给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促进了学生党员的全面发展。三是班导师助理要求把理论培养寓于实践,让班导师助理在实践中成长成才,这样就把班导师助理培养成一支思想素质高、热衷于服务的队伍。
另一方面,通过班导师助理活动的开展,外语12 级本科生学生党支部在服务型党支部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一是增强了服务意识,党支部逐渐摆脱了以往过分依赖行政权力的领导方式,更加注重以非权力的影响力吸引群众、团结群众,实现在引导中带领群众、在示范中组织群众、在服务中凝聚群众;二是提高了服务能力,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发展对象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认真倾听群众呼声,主动关心群众疾苦,着力构建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把领导和管理寓于服务之中,搭建服务平台,丰富服务内容,切实提高了学生党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三是提升了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广大学生党员的能动作用,激发主体活力,推动党员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四是拓展了服务领域,以扩大党团联系、创新服务载体为抓手,积极探索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拓展服务领域,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及时帮助全院师生的思想困惑、工作困难和生活困难,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对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
四、结语
大学生党支部与班级团支部相联系,支部学生党员深入班级团支部,以党建带团建,以党风促学风是外语12 级本科生党支部基层党建的创新之举,是对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思想的继承与延伸,也是解决高校学生党建中存在问题的关键,对于进一步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沈小璇. 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J]. 求实,2013
[2]吴辉.基层党建的创新与提升[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