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2015-03-18李京蓉
□李京蓉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高。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企业有了更多与国际市场交流的机会,增大了我国对外进出口贸易数额,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然而,加入世贸组织虽然拓宽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道路,但是也引发了一些国贸融资上的问题。随着我国与国际市场交流的深入,老旧的融资手段已经无法跟上我国的发展脚步,寻找新的融资手段刻不容缓。但是创新的路途不可能畅通无阻,我们定会遇到种种风险。我们只有在创新时仔细探究,预测融资创新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保障我国国贸融资创新事业的正常发展。
一、国际贸易与国际贸易融资
(一)国际贸易概念。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是指世界各个国家在商品和劳务方面进行的交换活动,一般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组成。它是世界上各个地区在国际分工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能够很好地改善国与国之间的供求关系,增加各地区财政收入,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根据商品流通方式,可分为进口贸易、出口贸易以及过境贸易三种。顾名思义,进出口贸易指的是进口或出口商品交易,而所谓的过境贸易,则是指国家在进行出口贸易时,出口的商品经过第三方国家,对第三方国家而言就进行了过境贸易。但是由于国际贸易交易数量与金额一般较大,且各国的贸易政策有所不同,因此到目前为止,世贸组织成员间没有进行过境贸易,以防在贸易过程中造成两国冲突,不利于贸易国之间的友好交往。
(二)国际贸易融资概念。贸易融资是指在商品交易过程中,运用短期结构融资工具,对商品交易中商品的存货及各款项的融资。而国际贸易融资则是各国银行围绕着国际贸易结算的各个环节,对进出口商品所发生的资金和信用的融通活动。国际贸易融资能够更好地促进各国国际贸易发展,加快银行事业的发展进程,有利于各国乃至整个世界经济体系的完善,更好地推动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
二、国际贸易融资的创新
(一)我国国际贸易融资现状。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我国对外贸易也不断加强,而贸易融资作为调控我国国际贸易融资的手段,对我国国际贸易发展有着很大影响。现如今,我国主要的融资手段为资金融通,如出口打包贷款、进出口押汇等。但随着市场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老旧的融资业务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因此国际贸易融资的创新是必然现象。
(二)进行国际贸易融资的创新及其必要性。随着我国国际贸易事业的不断扩大,现有的融资手段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为保障我国对外贸易的正常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建设,进行国际贸易融资的创新已迫在眉睫。对于我国贸易融资创新事业,我们要考虑到我国国际贸易的特点,综合考虑企业及银行将面临的风险,对已有融资手段进行改造与完善,设计出一种新的融资手段,达到带动我国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的目的。
三、国际贸易融资创新所面对的风险
(一)对于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风险意识明显不足。对于我国国际贸易融资的创新,我国企业及银行不可避免要面对信用及操作的风险,容易造成我国贸易创新的失败,阻碍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建设。然而面对贸易融资创新中有可能出现的风险,我国企业及银行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未能做好对风险的预防措施,导致日后面对风险时,不能及时解决问题,不仅对企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还阻碍了我国国际贸易创新的进程。
(二)缺乏对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管理流程。随着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创新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融资创新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而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由于各企业对外贸业务的处理方法较为落后,缺乏完备的应对风险的管理体系,没有做到对风险的实时监测,导致企业及银行不能有效控制风险,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三)各国国际贸易政策不同。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企业有了更多与国际市场交流的机会,然而国际市场的拓宽也给我国外贸交易带来一些新的问题。随着我国国际贸易事业的不断发展,现有贸易融资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我们需要一种新的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贸易融资手段,然而由于国际贸易是在国家之间进行的交易,往往由于各国对国际贸易的政策措施和法律体系存在差异和冲突,导致我国在设计新的融资方案时具有一定的困难,并且容易引发国际争端,不利于我国的整体发展。
四、对于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解决措施
(一)增强银行及企业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我国进行国际贸易融资的对象,主要为中小型企业和银行。面对已成必然趋势的国际贸易融资创新,企业及银行的管理人员不仅要督促相应部门开展对融资新方案的研究,自身更要提高对融资创新的风险意识,提前做好应对风险的措施,及时解决国贸融资新方案实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尽量减小企业银行的损失,保障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顺利进行。
(二)建设健全的风险管理流程,做好基础风险防范措施。由于我国国际贸易仍处在发展阶段,国内大部分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的国贸融资管理系统,对于融资创新过程中遇到的风险,各部门之间无法及时配合,致使无法在最短时间内解决融资问题。因此,我国国内企业应加大对国际贸易部门的重视,建设完善的国贸融资创新方案管理流程,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判,提前做好基础风险防范措施,以最小的成本得到最大的权益,利用各种方法及衍生金融工具对其整个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过程中对风险进行控制。
(三)提高商品质量,运用科学的结算方式。对于我国融资创新业务而言,由于各国家、地区的政策存在不同,其国家经济的风险、汇率变动的风险、利率浮动的风险等是贸易融资创新业务所涉及的主要风险。为避免以上风险的出现,我国要控制好出口商品的品质,提高我国在国贸贸易方面的信誉,增强我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与此同时,我们要采用科学正确的结算方法,避免其他国家利用我国融资新方案的不健全,损害我国企业利益,要学会对方的融资操作手段,能够有效识别其他国家的作弊手段,在最大程度上减小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带来的风险,保障我国国贸融资事业的正常发展。
五、结语
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经济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然而随之而来的融资问题对我国经济造成了不小的阻碍,因此国际贸易融资的创新,是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然而面对融资创新过程中的各种风险,我们必须谨慎面对,找出科学恰当的解决方法,以便我国融资创新的加快,保障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正常发展,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
[1]樊斌,赵玉华,高长元. 高技术虚拟企业知识供应链结构模式研究[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11
[2]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分行国际业务部课题组,龚芳,武皓月,张东巍,蔺凛. 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风险的识别与控制[J].金融论坛,2012
[3]刘艳.创新是结算业务发展的动力源——谈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创新[J].中国外汇,2012